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界面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硬脂酸混合单分子膜性质
1
作者 李蓉 陈启斌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比(κ)以及过剩面积(Aex)与混合单分子膜的组成(硬脂酸的摩尔分数,xSA)的关系;给出了过剩面积和理想混合面积之比与混合单分子膜组成的关系;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单分子膜在不同组分下的形貌。结果显示:表面压起始增加值所对应的平均分子面积随xSA增加而降低,并且混合单分子膜由液态扩张膜向凝固态膜转变,混合单分子膜出现严重的负偏离现象。由混合单分子膜的可混合性和非理想性可看出,18-3-18,2Br-1与SA在气液界面上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容易混合。AFM图像还说明18-3-18,2Br-1分子难以成膜,SA分子易于成膜,在18-3-18,2Br-1中加入SA可以增加18-3-18,2Br-1成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 混合单分子膜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 聚集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英雄 邓曼丽 +4 位作者 唐永强 韩玉淳 黄旭 侯研博 王毅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111,共13页
建立高效的可降解表面活性剂是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疏水链或联接基团上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生物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酰胺基在疏水链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以及酰胺基同时在疏水链和联接基团上... 建立高效的可降解表面活性剂是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疏水链或联接基团上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生物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酰胺基在疏水链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以及酰胺基同时在疏水链和联接基团上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了降解基团结构和位置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及Gemini表面活性剂和单体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疏水链带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对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低一个数量级,位于疏水链上的酰胺基可有效促进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的氢键形成和自组装。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明,短联接基团和氢键的共同作用导致C12A-C2-AC12在单体与聚集体间呈现慢交换。对于连接基团含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酰胺基可明显增加连接基团的有效长度,C12-AC12A-C12在浓度高于cmc时呈现“U”形结构,成为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部分。与只有疏水链或者只有连接基团上含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相比,连接基团和烷基链上均含有酰胺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呈现出更小的cmc和胶束微极性值、更放热的胶束化焓。含酯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存在醇-酯平衡,且可通过水分子形成的桥连作用形成氢键,比酰胺基间的直接氢键弱,因此,含有酯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E-C6-EC12和C12-EC6E-C12具有较低的表面活性、较高的胶束离子化度、较大的微极性、聚集过程放热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可降解 NMR 聚集行为 酰胺基 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基团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瑶 郝春玲 +2 位作者 赵濉 龙攀峰 姜小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70,共7页
本文合成了含酰胺基团和不含酰胺基团的两类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表面活性参数,研究了酰胺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基团提高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降低了胶团聚集数,... 本文合成了含酰胺基团和不含酰胺基团的两类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表面活性参数,研究了酰胺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基团提高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降低了胶团聚集数,增强了胶团微极性,增大了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聚集行为 酰胺基团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学民 宋聪 +2 位作者 王松营 王祎 陈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棕榈酸、N,N-二甲基丙二胺、环氧氯丙烷和脂肪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于传统阳离子... 以棕榈酸、N,N-二甲基丙二胺、环氧氯丙烷和脂肪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个数量级;当浓度为1×10-3mol/L时,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非球状胶束;对甲苯的增溶能力是CTAB的6-8倍,在液体石蜡中的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CT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酰胺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陶文彩 卢翠萍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38,共3页
采用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双(2-氯乙基)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硬脂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优化的合成工艺为:n(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n[双(2-氯乙基)醚]=2∶1,w(异丙醇)=30%(对反应体系质量),90℃合成48 h.合成的硬脂酰胺基G... 采用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双(2-氯乙基)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硬脂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优化的合成工艺为:n(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n[双(2-氯乙基)醚]=2∶1,w(异丙醇)=30%(对反应体系质量),90℃合成48 h.合成的硬脂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较好(Krafft点为35.2℃),经其整理的棉织物有很好的柔软性和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胺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 双(2-氯乙基)醚 亲水性 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酯基和酰胺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丽艳 程丹阳 +3 位作者 段松言 陈嫚 赵冰 殷广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82-2191,共10页
以取代苯甲酰氯、长链伯胺(n为12,14,16)、氯乙酰氯和N,N-二甲基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酯基和酰胺基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目标产物(I-12,I-14,I-16)。通过FTIR和1 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在25℃,用电导... 以取代苯甲酰氯、长链伯胺(n为12,14,16)、氯乙酰氯和N,N-二甲基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酯基和酰胺基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目标产物(I-12,I-14,I-16)。通过FTIR和1 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在25℃,用电导率法和界面张力法分别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I-16的CMC值达到4.30×10^-5 mol·L^-1,计算目标产物胶束化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mic^0)、饱和吸附量(Γmax)、空气-水界面上吸附分子的最小截面积(Amin)、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效率(pC20)和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πCMC)。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研究I-16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在25℃,测试了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其中I-16泡沫稳定性达到100%,I-14乳化性最好,乳化时间为2388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基 酰胺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哌嗪和酰胺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艳 王爱琦 +4 位作者 武文婷 王闯 于鑫蕊 吴坤 赵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4-1340,共7页
以无水哌嗪、氯乙酰氯、长链叔胺为原料合成含哌嗪和酰胺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I_(10),I_(12),I_(14),I_(16))。利用FTIR和^(1)H-NM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了目标产物在25℃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计算了热力学参数... 以无水哌嗪、氯乙酰氯、长链叔胺为原料合成含哌嗪和酰胺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I_(10),I_(12),I_(14),I_(16))。利用FTIR和^(1)H-NM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了目标产物在25℃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计算了热力学参数ΔG^(0)_(m)。用吊环法测定了25℃时目标产物的表面张力(γ),计算了相关的表面性能参数(Γ_(max),A_(min),pC_(20),π_(CMC)),并探讨了目标产物的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泡沫稳定性达到90%以上。I_(12)乳化性最好,分出10 mL水所用的时间为88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联接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酰胺基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