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CTSL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素梅 李力 +2 位作者 张玮 黎丹戎 唐步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构建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 L,CTSL)RNAi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干扰CTSL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4对CTSL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卵巢癌A2780细胞,RT-PCR检测各转染细胞CTSL... 目的:构建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 L,CTSL)RNAi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干扰CTSL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4对CTSL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卵巢癌A2780细胞,RT-PCR检测各转染细胞CTSL的表达,筛选沉默效果最好的siRNA序列。设计并合成CTSL-shRNA序列,与psilence4.1-CMV-neo载体连接,构建psilence4.1-CTSL表达载体。psilence4.1-CTSL转染A2780细胞,获得稳定转染克隆A2780-CTSL。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CTSL基因干扰效果,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A2780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2780细胞周期,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A2780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siRNA-CTSL-1202序列,并成功构建相应的CTSL-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4.1-CTSL。稳定转染psilence4.1-CTSL能沉默A2780细胞中CTSL的表达。沉默CTSL基因后可抑制A27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但不影响A2780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黏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CTSL基因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RNA干扰CTSL基因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基因(ctsl) SIRNA 卵巢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Cathepsin L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进 郭应建 +2 位作者 励建荣 崔林 葛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1-827,共7页
采用RACE-PCR和RT-PCR方法获得大黄鱼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基因的cDNA中间片段,片段长度为773bp。BLAST分析显示,大黄鱼Cathepsin L基因cDNA片段与鱼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5%,与斑马鱼同源性为80%。实时定量分析了大黄鱼Cathepsin L基... 采用RACE-PCR和RT-PCR方法获得大黄鱼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基因的cDNA中间片段,片段长度为773bp。BLAST分析显示,大黄鱼Cathepsin L基因cDNA片段与鱼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5%,与斑马鱼同源性为80%。实时定量分析了大黄鱼Cathepsin L基因在宰杀当天和冷藏期间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大黄鱼0℃条件下冷藏0、5、10、15、20d肌肉中mRNA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含量水平有差异并且是呈现下降趋势,宰杀当天的大黄鱼肌肉中Cathepsin L基因mRNA含量水平最高,与冷藏5、10、15、20d的Cathepsin L基因mRNA水平差异性极显著(P<0.01),冷藏5d的Cathepsin L基因mRNA水平与15、20d的水平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结果表明,在不同储藏时间Cathepsin L基因的mRNA含量水平与肌肉TPA和pH等也表现了高度的相关性,表明Cathepsin L基因的mR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大黄鱼冷藏期间肉品质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冷藏 cathepsin l MRNA稳定性 肉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颖果与根部Cathepsin B-like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阳 周竹青 +4 位作者 梅方竹 周广生 蔡静桐 杨文丽 张智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044-4047,共4页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灌浆时期颖果内以及苗期根部原生韧皮部Cathepsin B-like蛋白的分布以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花后1~9 d的小麦颖果内,Cathepsin Blike蛋白主要分布在内果皮细胞以及灌浆池两侧...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灌浆时期颖果内以及苗期根部原生韧皮部Cathepsin B-like蛋白的分布以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花后1~9 d的小麦颖果内,Cathepsin Blike蛋白主要分布在内果皮细胞以及灌浆池两侧的维管束中;在开花后12~24 d的颖果中,糊粉层内的Cathepsin B-like蛋白含量逐渐增加,两侧维管束细胞中的Cathepsin B-like蛋白消失,颖果背部内果皮细胞的Cathepsin B-like蛋白含量减少并在细胞边缘出现聚集现象;在小麦苗期根部的原生韧皮部中,随着韧皮部筛分子的成熟,筛分子内的Cathepsin B-like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psin B-like蛋白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颖果 根部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hepsin L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凯 宋大为 +2 位作者 张艳丽 李菲菲 马坚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9-432,共4页
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6周,制备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进而利用髓鞘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动物胼胝体内髓鞘的脱失以及cathepsin L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正常动物比较,cuprizone饲育6周后小鼠胼胝... 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6周,制备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进而利用髓鞘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动物胼胝体内髓鞘的脱失以及cathepsin L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正常动物比较,cuprizone饲育6周后小鼠胼胝体内髓鞘脱失严重,胼胝体内cathepsin L和cystatin C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果提示,髓鞘损伤后cathepsin L高表达可能有助于髓鞘残骸的清理,其抑制剂cystatin C的表达增强可将蛋白水解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对髓鞘再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ZONE 脱髓鞘 cathepsin l Cyslalin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CTSL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其mRNA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钱昭英 李喜莲 +1 位作者 辛静静 刘小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利用PCR-SSCP技术对379尾凡纳滨对虾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CTSL)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TSL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引物C6(F/R)扩增片... 利用PCR-SSCP技术对379尾凡纳滨对虾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CTSL)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TSL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引物C6(F/R)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扩增产物具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第6外显子92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重、体长、第一腹节长和尾节长这4个指标上CC和CT基因型显著高于突变型TT(p<0.05),而在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2个指标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5)。CTSL基因mRNA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不同性别个体肌肉组织、极端体重个体肌肉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大小顺序分别为:肝胰脏>胃>眼柄>心脏>消化腺;雌虾>雄虾;极大个体>极小个体。结论:CTSL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该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该虾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CTSL基因mRNA的分布情况表明此基因可能正向调控对虾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组织蛋白酶l基因 PCR-SSCP 关联分析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 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慧 苑纯秀 +4 位作者 冯新港 傅志强 刘金明 蔡幼民 林矫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18,共6页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原,用该基因纯化重组表达产物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获得了672 bp的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jC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SjCL融合蛋白,以该纯化物免疫小鼠,结果实验组减虫率为36.04%,肝组织减卵率为34%,粪卵减少率达49%,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结论获得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克隆,其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对抗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表达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CTSL基因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的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景花 李义军 +2 位作者 王平 施泓 阮灵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对3个凡纳滨对虾品系的CTSL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筛查,发现在生长指标差异的对虾中存在特征较为显著的7个SNP位点,其中3个属于外显子上的突变,4个属于内含子上的突变.B210对虾品系体重月平均生... 对3个凡纳滨对虾品系的CTSL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筛查,发现在生长指标差异的对虾中存在特征较为显著的7个SNP位点,其中3个属于外显子上的突变,4个属于内含子上的突变.B210对虾品系体重月平均生长量约为7.58 g,体长月平均生长量约为2.31 cm,B310对虾品系体重月平均生长量约为3.96 g,体长月平均生长量约为1.48cm,HNTT对虾品系体重月平均生长量约为3.04 g,体长月平均生长量约为2.18 cm.从市场价值来看,B210和B310品系比HNTT品系生长相对好些.进一步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比较分析表明在生长指标较好的对虾品系,这7个SNP位点表现为纯合子;而在生长指标较差的对虾品系,在这7个SNP位点上31.6%表现为杂合子.虽然国内外有不少关于CTSL基因SNP位点的报道,但是与生长快慢的相关分析还鲜有报道,且这些SNP位点与前人发现的位点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的CTSL基因的SNP位点与对虾生长快慢相关,将为凡纳滨对虾生长研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有助于为对虾选育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凡纳滨对虾 组织蛋白酶l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CPL-1-5-HT信号构建双荧光降脂化合物筛选平台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燕 张凯军 +1 位作者 邓羽君 张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0-1685,共6页
抑制外周组织蛋白酶L相似蛋白(cathepsin L-like protease,CPL-1)活性可以激活中枢神经元血清素(5-HT)信号,降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脂肪沉积。基于上述信号,文章利用23种天然提取物饲养线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抑制外周组织蛋白酶L相似蛋白(cathepsin L-like protease,CPL-1)活性可以激活中枢神经元血清素(5-HT)信号,降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脂肪沉积。基于上述信号,文章利用23种天然提取物饲养线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发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处理显著降低葡萄糖诱导的cpl-1基因表达,并增加tph-1基因表达。利用上述黄酮类化合物处理荧光标记脂滴相关蛋白DHS-3∶∶GFP线虫,检测其脂肪沉积,结果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均有降低葡萄糖诱导的脂肪沉积作用,提示黄酮类化合物通过CPL-1-5-HT信号调节线虫脂肪沉积。该文利用线虫构建了一种CPL-1∶∶mChOint;TPH-1∶∶GFP双荧光表达模型,用以快速、简便地筛选特定靶向的降脂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ctsl) 血清素 脂肪沉积 天然产物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组织蛋白酶L联合ABCD^(3)-I评分对TIA患者短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
9
作者 种亚楠 尤雪梅 +2 位作者 狄海莉 孟林 孙岭岭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研究以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双重TIA和影像(age,blood pressure,clinical features,duration,diabetes,doubl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image;ABCD^(3)-I)评分联合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水... 目的研究以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双重TIA和影像(age,blood pressure,clinical features,duration,diabetes,doubl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image;ABCD^(3)-I)评分联合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水平预测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6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TIA患者资料,根据发病后90 d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 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5例TIA患者,脑梗死组22例,对照组93例。脑梗死组的ABCD^(3)-I评分[7.0(6.0~7.0)分vs.5.0(4.5~6.0)分,P<0.001]、血清CatL水平[(6.1±0.9)μg/L vs.(4.8±0.9)μg/L,P<0.001]及LDL-C水平[(3.6±0.5)mmol/L vs.(3.4±0.6)mmol/L,P=0.039]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 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ABCD^(3)-I评分高(OR 4.843,95%CI 2.301~10.193,P<0.001)、血清CatL水平升高(OR 2.099,95%CI 1.332~3.308,P=0.001)是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BCD^(3)-I评分、血清CatL水平预测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AUC值分别为0.829(95%CI 0.749~0.909)和0.867(95%CI 0.796~0.938),对应截断值分别为7.0分和5.3μg/L,两者联合预测的AUC值提升至0.911(95%CI 0.848~0.974)。结论ABCD^(3)-I评分联合血清CatL水平对TIA患者短期发生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组织蛋白酶l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与血脂代谢及病情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许静 牛林 +2 位作者 王卫国 储红颍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TSL)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代谢指标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加...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TSL)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代谢指标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186例,测定患者血清CTSL和血脂代谢指标,根据CTSL四分位数分为A组(CTSL≤3.31μg/L)47例、B组(3.31μg/L<CTSL≤3.70μg/L)46例、C组(3.70μg/L<CTSL<4.41μg/L)47例和D组46例(CTSL≥4.41μg/L)。比较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脂代谢和病情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SL与血脂代谢指标,用有序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清CTSL与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CHF急性加重患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SL与CHF急性加重患者TC、TG、LDL-C呈正相关(r=0.203,P=0.005;r=0.178,P=0.015;r=0.184,P=0.012),与HDL-C呈负相关(r=-0.344,P=0.000)。有序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SL水平是影响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血清CTSL水平与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呈线性关系(χ^(2)=3.140,P=0.371),血清CTSL>3.73μg/L时,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程度显著增加。结论血清CTSL水平与老年CHF急性加重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密切相关,且是影响患者病情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 代谢 组织蛋白酶l 心力衰竭 病情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东辉 刘宇 +1 位作者 肖蓉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3-1099,共7页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TSL)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具有非常独特的合成和转运方式.CTSL前体酶原的前体肽含有ERF/WNIN模体和GNFD模体.CTSL的空间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的L结构域以及由β折叠构成的R结构域组成.大量...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TSL)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具有非常独特的合成和转运方式.CTSL前体酶原的前体肽含有ERF/WNIN模体和GNFD模体.CTSL的空间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的L结构域以及由β折叠构成的R结构域组成.大量研究工作表明,CTSL在体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以及在寄生动物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其生理作用广泛涉及到蛋白质水解、抗原提呈、T细胞分选、细胞凋亡以及胚胎发育等方面.CTSL还与多种类型的肿瘤发生、心血管疾病以及肾病等密切相关.另外,CTSL在寄生动物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针对CTST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总结及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前体酶原 生理作用 病理活动 寄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蝶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免疫应激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扣 王军花 +5 位作者 刘彤彤 盛军庆 史建伍 邵攀 何书豪 洪一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8-1134,共7页
应用cDNA文库筛查及同源片段克隆拼接技术,克隆了池蝶蚌组织蛋白酶L(Hs-CtsL)cDNA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JN604558)。其cDNA全长1152 bp,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1 bp,3′-UTR长149 bp包括1个多聚腺苷信号AATAAA... 应用cDNA文库筛查及同源片段克隆拼接技术,克隆了池蝶蚌组织蛋白酶L(Hs-CtsL)cDNA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JN604558)。其cDNA全长1152 bp,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1 bp,3′-UTR长149 bp包括1个多聚腺苷信号AATAAA和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1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其分子量约37.7 kD,理论等电点为7.16,包含信号肽、前体域和成熟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Hs-CtsL同无脊椎动物组织蛋白酶L聚为一支,且同三角帆蚌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褶纹冠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池蝶蚌组织蛋白酶L在肠、鳃、性腺、外套膜、斧足、闭壳肌、血细胞、肝胰腺、肾和心脏均有表达,其中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应激实验表明,经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Hs-CtsL在血细胞、鳃、肝胰腺和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其中在肝胰腺中刺激后6h表达量到达峰值,在血细胞、鳃和外套膜中的表达模式近似,表现为一个波动变化,在4h、12h和48h被上调。结果暗示着Hs-CtsL除参与了池蝶蚌血细胞的先天性免疫防御以外,还参与了其消化腺免疫器官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蝶蚌 cathepsin l 组织表达 免疫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蛋白酶L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小华 李双杰 +2 位作者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L)表达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CL)表达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以羧甲基纤维素钠0.1ml灌胃7d)、9%黄芪甲甙对照组(B组10只,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余80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VMC模型,VM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对照组和1%、3%、9%黄芪甲甙干预心肌炎组,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1%、3%、9%黄芪甲甙0.1ml灌胃7d(分别为C、D、E、F组,每组20只)。14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取其心脏。采用RT_PCR和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心肌CL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组小鼠较C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0%(2/20例)vs45%(9/20例),χ2=6.14,P<0.05],B组无小鼠死亡;与C组相比,CL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病变积分在F组均显著下降,而1%、3%黄芪甲甙对心肌炎小鼠CLmRNA、蛋白表达及心肌病变积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cathepsinL表达,对BALB/C小鼠CVB3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 组织蛋白酶l 黄芪甲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峻 刘颖娴 +5 位作者 李向平 彭道泉 谭峥 刘鸿敏 秦英楠 薛彦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CatL)与冠心病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名对照者的血清CatL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S...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L(CatL)与冠心病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名对照者的血清CatL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S)、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以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atL水平(5.63±0.12μg/L)与对照组(3.93±0.22μg/L)比较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tL血清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为2.341(P<0.01,95%CI为1.567~3.496)。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atL水平与冠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228,P<0.01),且CatL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相关因子(P<0.05)。血清Cat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28,P<0.01)、载脂蛋白A1(r=-0.187,P<0.05)呈显著负相关,与FBS呈显著正相关(r=0.161,P<0.05)。结论:CatL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独立相关,其血清水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CatL可能对糖代谢及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白志毅 汪桂玲 李家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组织蛋白酶L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gii)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610996)。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 10... 组织蛋白酶L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gii)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610996)。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 105 bp,包括24 bp的5′-末端非转录区,1 002 bp的开放阅读框和79 bp的3′-末端非转录区,共编码333个氨基酸,包含1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推测的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前体肽具有组织蛋白酶前体抑制因子功能结构域,具有组织蛋白酶L家族高度保守结构基序ERFNIN[E-X3-R-X2-(L/V)-F-X3-N-X3-I-X3-N]、GNFD和GCXGG;该蛋白的半胱氨酸类蛋白酶半胱氨酸、组氨酸和天冬氨酸活性位点均高度保守。同源性分析表明,推测的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贝类高度保守,同源性在60%-74%之间。进化分析显示,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与其他贝类组织蛋白酶L聚为一支,在该支中,三角帆蚌与软体动物淡水螺(R.peregra)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帆蚌组织蛋白酶L的生理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鲁娜 陈学云 +1 位作者 聂小华 刘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主要研究了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鲤鱼组织蛋白酶L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20%冻藏、20~50℃加热处理、不同酸性环境中均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活性;鱼肉中组织蛋白酶L在漂洗工艺中并不能完全去除,漂洗后仍残存了45.6... 主要研究了鲤鱼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鲤鱼组织蛋白酶L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20%冻藏、20~50℃加热处理、不同酸性环境中均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活性;鱼肉中组织蛋白酶L在漂洗工艺中并不能完全去除,漂洗后仍残存了45.65%活性。此外,鲤鱼组织蛋白酶L在豆科粪蛋白、大米蛋白、鸡蛋清蛋白、马铃薯蛋白、茶多酚和大豆异黄酮等各种食品组分作用下,其活性发生明显的下降,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组织蛋白酶l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九中 于小华 +7 位作者 吕建华 邓晖 李双杰 赵刚 张新刚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cathepsinL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显示,感染CVB3m后小鼠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30d表达最高,各时点cathepsinL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L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l 病毒性心肌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干鲢鱼组织蛋白酶B、L活力变化的响应面法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瑞昌 苏丽 +2 位作者 黄星奕 袁丽 马海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6-140,共5页
以鲢鱼为原料,进行腌制和热泵干燥加工,研究内源组织蛋白酶B、L活性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选取加工过程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组织蛋白酶B、L活力影响较大的3个工艺参数(温度、pH值、盐质量分数)作为试验因素,并根据酶学... 以鲢鱼为原料,进行腌制和热泵干燥加工,研究内源组织蛋白酶B、L活性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选取加工过程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组织蛋白酶B、L活力影响较大的3个工艺参数(温度、pH值、盐质量分数)作为试验因素,并根据酶学特性和干燥过程中各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确定其试验水平。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此3因素对组织蛋白酶B、L活性的影响,并根据回归方程对腊干鲢鱼加工过程中的组织蛋白酶活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可用于组织蛋白酶B、L实际活力预测;两种酶的潜在活力在加工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加工结束时组织蛋白酶B和L的潜在酶活力分别为初始的43.18%和26.08%;通过回归方程对组织蛋白酶B、L在腌制前、腌制后、干燥2d、干燥5d、干燥7d实际活力进行预测,组织蛋白酶B实际酶活力分别为潜在酶活力的36.7%、39.9%、46.5%、46.5%和53.5%,而组织蛋白酶L则为6.6%、5.6%、10.4%、10%和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干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热泵干燥 组织蛋白酶B l 响应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运东 周发林 +6 位作者 黄建华 马振华 杨其彬 邱丽华 傅明骏 陈劲松 江世贵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通过克隆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组织蛋白酶L基因(PmCatL)c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850bp,包括1 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的PmCatL蛋白由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Val^(19)-Gln^(123))和成熟域(Leu^(1... 通过克隆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组织蛋白酶L基因(PmCatL)c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850bp,包括1 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的PmCatL蛋白由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Val^(19)-Gln^(123))和成熟域(Leu^(124)-Val^(341))三部分构成,存在3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位点(Cys^(148)、His^(287)、Asn^(308))和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99))。具有组织蛋白酶L的E^(45)X_3RX_3FX_2NX_3IX_3N^(64)和G^(187)CXGG^(192)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PmCat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为36%~75%。进化树显示PmCatL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组织蛋白酶L聚成一支。表达结果表明,PmCatL基因在肝胰腺、淋巴、肌肉、性腺等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淋巴和肝胰腺的表达量较高;PmCatL基因在斑节对虾仔虾时期表达量较高,可能与斑节对虾在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相关;PmCatL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表达量最高,可能在斑节对虾的卵巢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卵巢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闻晓波 冉旭华 +5 位作者 王春仁 宋佰芬 魏晓曼 李晓娟 王密 苗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3,58,共4页
目的构建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CatL)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ET30a-FhCatL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L),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CatL,转染H... 目的构建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CatL)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ET30a-FhCatL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L),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CatL,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CatL在HeLa细胞中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山羊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肝片吸虫CatL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真核表达产物可与自然感染的山羊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免疫反应性,可做为分子疫苗的候选和诊断抗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catl基因 真核表达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