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odecane-castor oil acid mixture on the flotation responses of low-rank coal:A combine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Fen Xu Shiwei Wang +1 位作者 Rongjie Kong Chengyo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49-658,共10页
The utilization of an appropriate collector or surfactant is crucial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low-rank coal.However,in previous studies,the selection of surfactants was primarily based on flotation procedures,which hi... The utilization of an appropriate collector or surfactant is crucial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low-rank coal.However,in previous studies,the selection of surfactants was primarily based on flotation procedures,which hind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surfactant groups and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at the surface of low-rank coal.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 the flotation of low-rank coal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posite collector by using a combined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The maximum flotation mass recovery achieved was 82.89%using a 3:1 mixture of dodecane and castor oil acid.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ic analyses showed that castor oil acid was effectively adsorbed onto the surface of low-rank coal,enhancing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coal.In addition,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water molecules in the water-composite collector-coal system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dodecane system.Moreover,due to the presence of castor oil acid in the flotation process,the adsorption distance of dodecane and low-rank coal became shorter.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diffusion and interaction of surfactant molecules at the interface of low-rank coal particles and water was enhanced because the adsorption of the dodecane-castor oil acid mixture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hydrogen bonds and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Based on these results,a better surfactant for flotation of low-rank coal is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rank coal FLOTATION castor oil acid Surface hydrophobicit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含量对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克 梁昊 +4 位作者 宋家旺 丁士祥 曾建钿 王多良 李洪伟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为研究蓖麻油含量对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乳化炸药基质溶失率和电导率,研究了蓖麻油含量对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组分中蓖麻油含量的增加,乳化炸药基质的溶失率和电导率总体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 为研究蓖麻油含量对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乳化炸药基质溶失率和电导率,研究了蓖麻油含量对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组分中蓖麻油含量的增加,乳化炸药基质的溶失率和电导率总体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第6振动周期后,体系中蓖麻油质量占比为1.5%的样品溶失率和电导率分别达到了0.26%和81.5%,均低于蓖麻油质量占比为1%和2%的样品溶失率和电导率。研究表明乳化炸药中其他组分不变时,适当增加蓖麻油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乳化炸药基质的抗振动性能,但蓖麻油含量过大会影响乳化效果,导致乳化炸药基质抗振动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蓖麻油 溶失率 电导率 稳定性 水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reactive plasticizer on viscoela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rocket propellants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HTPB resin
3
作者 Tihomir Kovacevic Slavko Mijatov +3 位作者 Jelena Grzetic Suzana Cakic Bojana Fidanovski Sasa Brzic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6-77,共12页
Conventional plasticizers deteriorate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ellants due to their migration upon aging and long-term storage,which affect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properties during exploitati... Conventional plasticizers deteriorate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ellants due to their migration upon aging and long-term storage,which affect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properties during exploitation.To address this issue,conventional plasticizer,dioctyl adipate(DOA),is replaced by reactive one,castor oil(CO).In addition,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HTPB were used to obtain propellants with designed viscoela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CO increased propellants viscosity,withou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pellant processability,regardless to the type of prepolymer.Conversely,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resin,which were further analyz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Addition of CO formed a denser polymer network and shifted T_(g) to higher values,compared to the compositions with DOA.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containing propellants was lower at +20℃ and +50℃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compositions,while the strain at maximum load and strain at break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pronounced plastic deformation,especially for samples at -30℃.The inclusion of CO in the propellants composition gives more room for adjusting a wide rang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based composite propellants castor oil Reactive plasticizer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Sol-gel analysis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鸽 马煜骄 +6 位作者 谭诗源 赵培坤 聂强 韦代东 梁晟源 谢治辉 雍奇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以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热水解木质素为改性剂,2,2-二羟基甲基丙酸为亲水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木质素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LCWPU)。考察了LCWPU胶膜的结构特征、热性能、疏水性以及光泽... 以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热水解木质素为改性剂,2,2-二羟基甲基丙酸为亲水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木质素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LCWPU)。考察了LCWPU胶膜的结构特征、热性能、疏水性以及光泽度。探讨了木质素的含量及n_(NCO)/n_(OH)对LCWPU胶膜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以及n_(NCO)/n_(OH)的增加,LCWPU胶膜的吸水率降低,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当木质素含量为3%,且n_(NCO)/n_(OH)为4.5时,LCWPU胶膜的耐水性及拉伸强度最高,接触角可达95.7°,吸水率为14.3%,拉伸强度为62.9 MPa,断裂伸长率为297.5%。所设计的木质素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在皮革涂饰剂、哑光木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蓖麻油 水性聚氨酯 胶膜 皮革涂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脱除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的研究
5
作者 尹君 张群朝 林斌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基于蓖麻油多元醇中水分对灌封胶外观及绝缘电阻(IR)的不良影响,以3 A和4 A沸石分子筛为脱水剂,对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进行脱水干燥实验。研究了沸石分子筛水分含量对其脱除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蓖麻油多元醇与3... 基于蓖麻油多元醇中水分对灌封胶外观及绝缘电阻(IR)的不良影响,以3 A和4 A沸石分子筛为脱水剂,对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进行脱水干燥实验。研究了沸石分子筛水分含量对其脱除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蓖麻油多元醇与3A分子筛重量比为10:1,蓖麻油多元醇混合物与4A分子筛重量比为100:5,干燥脱水。当3 A分子筛含水量≤0.50%和4 A分子筛含水量≤1.6%时,含水率明显下降,达到脱水干燥效果。随着分子筛含水量的增加,3 A和4 A分子筛对蓖麻油多元醇中微量水的脱除干燥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脱水 蓖麻油多元醇 绝缘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CaMg_(x)O_(x+1)催化剂
6
作者 李晓红 苏钨盼 +1 位作者 樊紫艳 靳福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8,共6页
以杨木屑为模板剂,用钙、镁乙酸盐混合水溶液对其浸渍,通过干燥、焙烧得到CaMg_(x)O_(x+1)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蓖麻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评定催化剂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CaMg_... 以杨木屑为模板剂,用钙、镁乙酸盐混合水溶液对其浸渍,通过干燥、焙烧得到CaMg_(x)O_(x+1)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蓖麻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评定催化剂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CaMg_(x)O_(x+1)催化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钙镁物质的量比1∶5、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7 h。对催化剂及其前体进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超过700℃时,催化剂前体的质量随着温度升高而缓慢下降;当焙烧温度超过900℃后,催化剂前体质量几乎不再变化;CaMg_(x)O_(x+1)催化剂基本保留了模板杨木屑的晶相结构,其中大量为无定形或微晶体形式的MgO、CaO或其复合物,少量为MgO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剂 杨木屑 催化剂 蓖麻油 甲醇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生物沥青流变特性及水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邱川 施青文 +2 位作者 胡鹏坤 张然 季节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研究蓖麻油基生物沥青(castor oil-based bio-asphalt,COBA)的性能,选择3种不同生物油掺量(5%、10%、15%)的蓖麻油基生物沥青及70号基质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 为研究蓖麻油基生物沥青(castor oil-based bio-asphalt,COBA)的性能,选择3种不同生物油掺量(5%、10%、15%)的蓖麻油基生物沥青及70号基质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接触角水分敏感性试验等宏观试验对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高温抗变形与抗车辙性能降低,流变性能提高;而低温条件下,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延展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增强;并且生物沥青中的酸性化合物与硅质集料作用生成的羧酸等在聚集体界面累积并结晶,而在遇水后水解,黏附性削弱。均表现为生物油掺量越大,生物沥青性能变化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蓖麻油基生物沥青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弯曲梁流变试验 接触角水分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砖茶抗腹泻效果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余智勇 黄建安 +3 位作者 杨明臻 张玥 欧阳梅 傅冬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研究茯砖茶提取物对不同致泻剂所致的小鼠腹泻试验以及小鼠小肠推进试验的作用,以探讨茯砖茶对分泌性腹泻、非感染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以及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紊乱所引起腹泻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可降低番泻叶、蓖麻油和... 研究茯砖茶提取物对不同致泻剂所致的小鼠腹泻试验以及小鼠小肠推进试验的作用,以探讨茯砖茶对分泌性腹泻、非感染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以及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紊乱所引起腹泻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可降低番泻叶、蓖麻油和硫酸镁致腹泻小鼠的腹泻指数和稀便率,抑制正常小鼠及小肠运动紊乱小鼠的胃肠道推进运动且剂量间呈一定正相关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抗腹泻 番泻叶 蓖麻油 小肠推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Mg-Al-O固体碱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活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靳福全 李晓红 +3 位作者 李东红 兰贯超 李耀庭 高万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6-1252,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蓖麻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浸渍液质量分数25%、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2 h。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蓖麻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浸渍液质量分数25%、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2 h。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Ca O/Mg-Al-O固体碱为催化剂,在n(甲醇)∶n(蓖麻油)=9、m(催化剂)∶m(蓖麻油)=0.03、搅拌转速400 r/min、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蓖麻油转化率稳定在95%~99%之间。采用TG-DTA,BET,XRD,SEM等技术对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a O/Mg-Al-O固体碱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为99.5 m^2/g,BJH脱附累积孔体积为0.24 cm^3/g,BJH脱附平均孔半径为4.5 nm;Ca O以无定形或微晶的形式分散于镁铝复合氧化物表面上,催化剂表面形貌为蜂窝状。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表征催化剂,其最大碱强度在11.2~15.6之间,蓖麻油转化率总体上随催化剂总碱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固体碱催化剂 蓖麻油 甲醇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物化性能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得志 孙永强 +2 位作者 杨秀全 田春花 张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7,共4页
先用酯交换甲酯化法制备了蓖麻油酸甲酯,再与环氧乙烷(EO)反应合成了不同平均EO数的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CA-MEE),分析了EO数分布,测定了物化性能。结果表明,EO对酯基的选择性高于对仲羟基的选择性;CA-MEE的浊点为37.7~66... 先用酯交换甲酯化法制备了蓖麻油酸甲酯,再与环氧乙烷(EO)反应合成了不同平均EO数的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CA-MEE),分析了EO数分布,测定了物化性能。结果表明,EO对酯基的选择性高于对仲羟基的选择性;CA-MEE的浊点为37.7~66.2℃,γcmc为36.52~37.38mN/m,cmc为(1.73~3.94)×10^-5mol/L,润湿力为183~457S,对大豆油的乳化能力为17.2~25.9min,而对石蜡的乳化能力稳定在7.8~9.8min。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对比可知,平均E0数为10的CA-MEE的γcmc大于OMS-10,而cmc则低于OMS-10;CA-MEE的润湿力比COMEE-8和OMS的弱,但乳化力却优于COMEE-8和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酸甲酯 乙氧基化 蓖麻油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秆显微构造和纤维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2 位作者 周绪斌 王伟 邵颐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5,共7页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蓖麻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蓖麻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结构;并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处理系统测量了蓖麻秆皮部和木质部的纤维尺寸...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蓖麻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蓖麻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结构;并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处理系统测量了蓖麻秆皮部和木质部的纤维尺寸。结果表明,蓖麻秆皮部含有纤维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木质部的结构类似于散孔材,靠近髓的部位管孔较发达,具有单列或双列的异型木射线,纤维细胞壁上可见具缘纹孔,节部纤维弯曲;髓部多为多面体的薄壁细胞,可观察到螺纹导管。皮部纤维长度最大可达26.50 mm,长宽比高达540.00,壁腔比0.56~0.83;枝丫部分的纤维最长,长宽比最大;穗部的纤维最短,长宽比和壁腔比最小。木质部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75~0.90 mm,宽度4.38~5.40μm,长宽比31.78~37.54,壁腔比0.56~0.83。蓖麻秆纵向上枝丫部分的平均长度、腔宽和长宽比小于秆部,壁腔比大于或等于秆部;穗部纤维的长度、宽度和腔宽均最小,长宽比和壁腔比最大。径向上靠近木质部中部的细胞长度、细胞腔宽度和长宽比较大;最外侧细胞的宽度、壁厚和壁腔比最大。蓖麻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可用来造纸和制造人造板等工业化利用;其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不同,呈一定的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蓖麻秆 显微结构 细胞种类 纤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植物蓖麻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12
作者 董伟伟 周桂生 +2 位作者 陆建飞 钦佩 万树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90-2291,共2页
蓖麻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特殊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分析蓖麻栽培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蓖麻的经济价值和能源需求方面阐述了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迫切性,提出了目前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蓖麻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特殊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分析蓖麻栽培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蓖麻的经济价值和能源需求方面阐述了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迫切性,提出了目前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及进一步研究其生育特性以实现良种良法和盐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能源植物 栽培技术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建华 陈波水 +1 位作者 黄伟九 李晓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在蓖麻油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 在蓖麻油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氮型 改性 蓖麻油 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摩擦系数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含硅阻燃增塑剂的合成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云 薄采影 +3 位作者 刘承果 冯国东 贾普友 周永红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提高增塑剂的阻燃性能,以可再生资源蓖麻油合成了一种蓖麻油基含硅阻燃增塑剂(Si-ECO),并将其应用到聚氯乙烯(PVC)中。首先将蓖麻油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中间体(Si-CO),再与双氧水、甲酸等进行环氧化得到最终产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 为提高增塑剂的阻燃性能,以可再生资源蓖麻油合成了一种蓖麻油基含硅阻燃增塑剂(Si-ECO),并将其应用到聚氯乙烯(PVC)中。首先将蓖麻油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中间体(Si-CO),再与双氧水、甲酸等进行环氧化得到最终产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将该蓖麻油基含硅增塑剂与PVC以及其他助剂进行共混注塑,得到不同含量Si-ECO的PVC树脂。以动态机械分析(DMA)、热重(TG)以及极限氧指数(LOI)等方法测试共混树脂的热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以万能力学试验机表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ECO阻燃增塑剂含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同时残炭量也增加到4.72%;通过DMA分析可知,该蓖麻油基增塑剂Si-ECO与PV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能有效提高树脂的阻燃性能,体系的LOI从25.0增加到30.7,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THR)分别为263.14 k W/m^2和29.5 MJ。以蓖麻油为基础合成具有阻燃功能的增塑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聚氯乙烯 阻燃 蓖麻油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固化膜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家健 周闯 +2 位作者 周健 杨卓鸿 袁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9,35,共8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PEG)、聚己二酸丁二醇、蓖麻油(CO)、二羟甲基丙烯酸(DMPA)、双酚A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蓖麻油基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配方优化获得了综合性能良好、高绝...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PEG)、聚己二酸丁二醇、蓖麻油(CO)、二羟甲基丙烯酸(DMPA)、双酚A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蓖麻油基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配方优化获得了综合性能良好、高绝缘性、高附着力的绝缘油墨用PUA树脂。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导电和接触角测定等对树脂及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CO基团处的特征吸收峰的消失,氨基甲酸酯键及C=C特征峰的出现表明了整个反应体系是朝着实验设计的方向进行的;随着CO/PEG摩尔比的增加,PUA低聚物的耐热性提高,导电性能减弱。同时探讨了CO/PEG摩尔比,CO/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摩尔比和DMPA含量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PEG摩尔比为1/6,CO/PBA摩尔比为1/3,PBA/PEG为1/2,DMPA的质量为所有组分总质量的1.5%时,光固化后的涂膜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蓖麻油 UV固化 聚氨酯 绝缘油墨 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碱氧化钙催化蓖麻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3
16
作者 靳福全 牛宇岚 +1 位作者 李冰 李晓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3-56,91,共5页
制备了固体碱氧化钙催化剂,并用XRD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固体碱氧化钙催化蓖麻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及反应时间对甲酯收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65℃... 制备了固体碱氧化钙催化剂,并用XRD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固体碱氧化钙催化蓖麻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及反应时间对甲酯收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65℃、醇油摩尔比为9∶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5%、反应时间为2.5 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甲酯收率平均可达92%。用气相色谱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甲酯质量分数为97.6%。产品后处理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且催化剂可活化再生,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甲醇 酯交换 固体碱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蓖麻花后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桂生 万树文 +4 位作者 董伟伟 李军 封超年 陆建飞 钦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150、270和390 kg.hm-2)对淄蓖3号蓖麻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前蓖麻全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均缓慢,开花后积累速率快速增加。施氮对各器官和整株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影响...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150、270和390 kg.hm-2)对淄蓖3号蓖麻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前蓖麻全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均缓慢,开花后积累速率快速增加。施氮对各器官和整株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影响。施氮量为150 kg.hm-2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花序的干物重积累速率最高,比较有利于茎和叶片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向花序等产量器官转运,促进果穗形成和籽粒灌浆,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施氮量为270和390 kg.hm-2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茎和叶干物重积累速率过高,而花序的积累速率较低,不太利于茎和叶片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向花序等产量器官运转,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50 kg.hm-2和270 kg.hm-2时,每株粒数显著增加,但施氮量增加到390 kg.hm-2时,与270 kg.hm-2处理相比,每株粒数有所下降。对于百粒重,施氮量为150 kg.hm-2处理的增重效果最好,270 kg.hm-2和390kg.hm-2处理虽然也能增加百粒重,但增加效果逐渐降低。从整体产量表现看,以施氮量为15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6 291.69 kg.hm-2,其次为270 kg.hm-2和390 kg.hm-2处理,分别达6 243.03 kg.hm-2和5 179.0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蓖麻油水解的活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玉霞 赵继华 +3 位作者 杜中玉 方建 安学勤 沈伟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催化蓖麻油水解的反应.考察了Triton X-100占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分数(x(Triton X-100))、水与总体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_0)...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催化蓖麻油水解的反应.考察了Triton X-100占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分数(x(Triton X-100))、水与总体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_0)、pH值、反应温度以及底物蓖麻油的浓度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可以使假丝酵母脂肪酶的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当底物蓖麻油的浓度大于0.24 mol·L^(-1)时,会对假丝酵母脂肪酶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反胶束 假丝酵母脂肪酶 蓖麻油 AOT TRITON X-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催化脱水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靳福泉 解淑媛 李晓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以NaHSO4为催化剂,NaHSO3为助催化剂,在减压下对蓖麻油催化脱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真空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 件为: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50min、催化... 以NaHSO4为催化剂,NaHSO3为助催化剂,在减压下对蓖麻油催化脱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真空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 件为: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50min、催化剂用量1.0%、助催化剂用量0%、真空度690mmHg。在该工艺 条件下制得的脱水蓖麻油平均碘值达到136,且色泽较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水 助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 脱水蓖麻油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碘值 色泽 工艺条件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和聚氧乙基蓖麻油的结构和组成的波谱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蓉 靳焜 +1 位作者 彭勤纪 张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蓖麻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基蓖麻油的结构特征和它们的组成 .用带梯度场的氢同核相关谱 (g COPY)、带梯度场的氢检测异构单量子相关谱 (g HSQC)、带梯度场的氢检测异核远程相关谱 (g HMBC)... 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蓖麻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基蓖麻油的结构特征和它们的组成 .用带梯度场的氢同核相关谱 (g COPY)、带梯度场的氢检测异构单量子相关谱 (g HSQC)、带梯度场的氢检测异核远程相关谱 (g HMBC)和无畸变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DEPT)对核磁谱带进行归属 .结果表明 ,聚氧乙基蓖麻油至少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波谱法 质谱法 红外光谱法 蓖麻油 聚氧乙基蓖麻油 结构 组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