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研发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子益 郑冬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2,87,共4页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技术,依次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修饰到石墨糊电极(GPE)表面,制得PtNPs/ERGO/GPE。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PtNPs/ERGO/GPE对亚硝酸盐(NO_(2)^(-))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在最佳检...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技术,依次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修饰到石墨糊电极(GPE)表面,制得PtNPs/ERGO/GPE。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PtNPs/ERGO/GPE对亚硝酸盐(NO_(2)^(-))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NO_(2)^(-)在PtNPs/ERGO/GP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7.0×10^(-6)~4.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2.0×10^(-6) mol/L(S/N=3)。此外,PtNPs/ERGO/GPE用于NO_(2)^(-)检测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且可用于食品样品中NO_(2)^(-)含量的准确、快速检测。PtNPs/ERGO/GPE制备简单、性能好且成本低,可用作一次性食品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糊电极 石墨烯 铂纳米颗粒 亚硝酸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涂布工艺
2
作者 路文龙 韩坤坤 吴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用膜电极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限制膜电极量产化及国产化的制约因素之一。基于国产膜电极的批量化制备,分析了目前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的系统,介绍了涂布设备的构成及基本原理。在涂布...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用膜电极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限制膜电极量产化及国产化的制约因素之一。基于国产膜电极的批量化制备,分析了目前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的系统,介绍了涂布设备的构成及基本原理。在涂布过程中,催化剂浆料是影响产品性能及均匀性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涂布工艺中的缺陷问题及优化方向。从设备装置,浆料配制工艺,工艺参数调试等方面综合解决目前涂布工艺中的产品缺陷问题,减少批量化生产工艺中的质量缺陷和性能缺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膜电极 涂布 催化剂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被引量:32
3
作者 卢小泉 张焱 +3 位作者 康敬万 王志华 朱开梅 杨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对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发展原因、电极制备及性能、富集机理等方面以及近5年来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修饰碳糊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分析 制备 电化学传感器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糊修饰电极测定氨基酸的伏安法研究 Ⅰ.色氨酸和酪氨酸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9
4
作者 邹永德 王进 +1 位作者 莫金垣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用含10%聚酰胺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伏安法,发现在0.2mol/L盐酸-醋酸钠底液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有良好的氧化峰响应。结合2.5次微分技术,两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良好,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相对标... 用含10%聚酰胺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伏安法,发现在0.2mol/L盐酸-醋酸钠底液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有良好的氧化峰响应。结合2.5次微分技术,两种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良好,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7.0%,检测限分别为0.024μmol/L和0.034μmol/L。检测特性比文献报道有较大的改善。文中对电极过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酪氨酸 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测定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根娣 胡效亚 +1 位作者 冷宗周 姚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方法 ;在1.2mol·L -1H2SO4 底液中 ,通过富集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奥美拉唑 ;阴极峰电位为0.403V(vsSCE) ,峰电流与奥美拉唑的浓度在7.8×10-8~3.7×10-5 mol·L-1... 研究了奥美拉唑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方法 ;在1.2mol·L -1H2SO4 底液中 ,通过富集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奥美拉唑 ;阴极峰电位为0.403V(vsSCE) ,峰电流与奥美拉唑的浓度在7.8×10-8~3.7×10-5 mol·L-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法的检出限为1.43×10-8 mol·L-1;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范围为94 %~102 % ;对奥美拉唑胶囊用该法进行了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该法的优点是成本低 ,操作方便 ,重复性好及检出限较低 ;对电极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碳糊电极 吸附伏安法 测定 电化学行为 胃酸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添加剂对可充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春 王建明 +2 位作者 张昭 张鉴清 曹楚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0-784,共5页
通过直接化学反应法、化学共沉淀法以及物理混合方法在可充锌电极活性物质—氧化锌中掺入钙添加剂 ,研究了锌电极的充放电特性、放电容量及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SEM分析表明直接化学反应法制备的样品是基面为四角形的薄片 ,化学共沉... 通过直接化学反应法、化学共沉淀法以及物理混合方法在可充锌电极活性物质—氧化锌中掺入钙添加剂 ,研究了锌电极的充放电特性、放电容量及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SEM分析表明直接化学反应法制备的样品是基面为四角形的薄片 ,化学共沉积法制备的样品是基面为六角形的多面体。XRD分析表明两种化学反应方法制备的样品均为锌酸钙晶体 ,由于制备过程中晶体优先生长方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电极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 ,掺钙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无钙锌电极 ,化学掺钙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优于物理混合掺钙。X射线照片表明由锌酸钙组成锌电极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布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负极 氧化锌 氢氧化钙 锌酸钙 循环寿命 可充锌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粘合剂修饰的碳糊电极测定诺氟沙星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明芳 宋粉云 +4 位作者 毋福海 曾勇胜 曾常青 黄庆华 廖月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0,共3页
在pH10.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当含有0.8mmol/L的NH4Cl,8mg/L的SLS(十二烷基磺酸钠)时 ,诺氟沙星在由69.1% (w)的石墨粉、24.5 % (w)的液体石蜡和6.4 % (w)的甘油组成的混合粘合剂碳糊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出还原峰 ,峰电位为 -1.6... 在pH10.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当含有0.8mmol/L的NH4Cl,8mg/L的SLS(十二烷基磺酸钠)时 ,诺氟沙星在由69.1% (w)的石墨粉、24.5 % (w)的液体石蜡和6.4 % (w)的甘油组成的混合粘合剂碳糊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出还原峰 ,峰电位为 -1.61V ;峰电流与诺氟沙星浓度在8.0×10 -9~4.0×10 -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r=0.9949 ,检出限为3.0×10-9 mol/L ;该法用于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粘合剂 修饰 碳糊电极 测定 诺氟沙星 伏安法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氧氟沙星 被引量:24
8
作者 高朋 石谨 +1 位作者 黎拒难 刘述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8-580,共3页
A highly selective and rapid anodic adsorptive voltam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ltra trace amount of ofloxacin at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 The ofloxacin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 A highly selective and rapid anodic adsorptive voltam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ltra trace amount of ofloxacin at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 The ofloxacin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PE in a 0.096 mol/L KHP-NaOH buffer solution(pH=5.6) could produce one oxidation peak at 0.92 V(vs.SCE) when scanning was performed from 0.4 to 1.4 V.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current and the ofloxacin concentration was linear in the ranges of 5.5×10-9~5.5×10-8 mol/L(75 s accumulation) and 3.3×10-8~3.3×10-7 mol/L(30 s accumulat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996 and 0.998, respectively. Its detection limit was 9.0×10-10 mol/L(S/N=3) for 150 s accumulation. The (electrode) reaction mechanism of ofloxacin was investig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race ofloxacin in urine samples. The result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bta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阳极吸附伏安法 碳糊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对黄芩苷的电催化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亚 乔广军 +1 位作者 张宏芳 郑建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9-903,共5页
用亲水性离子液体氯化1-戊基-3-甲基咪唑([AMIM]Cl)作修饰剂构置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在pH=3.53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黄芩苷在IL/CPE和裸碳糊电极(CP... 用亲水性离子液体氯化1-戊基-3-甲基咪唑([AMIM]Cl)作修饰剂构置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在pH=3.53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黄芩苷在IL/CPE和裸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尿样和血清样品中黄芩苷含量的新方法。在CPE上黄芩苷氧化、还原峰之间峰电位差(△Ep)为0.204V,在IL/CPE上其峰峰电位差减小为0.103V;黄芩苷在IL/CPE上的电流响应是其在CPE上的7.1倍。表明IL/CPE对黄芩苷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计算了黄芩苷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子转移系数和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在方波伏安曲线上,黄芩苷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8~2.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mol/L(S/N=3)。连续6次测定浓度为4.0×10^-7mol/L黄芩苷溶液的RSD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电催化 离子液体 碳糊电极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多巴酚丁胺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及其痕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功俊 金利通 +1 位作者 冷宗周 陈文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74-1577,共4页
在0.1mol/LH2SO4底液中,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阳极峰电位为0.46V(vs.SCE),峰电流与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在3.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 在0.1mol/LH2SO4底液中,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阳极峰电位为0.46V(vs.SCE),峰电流与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在3.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检测下限为1.5×10-9mol/L,回收范围为94.00%~102.59%,相对标准偏差为3.1%(n=9).本文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碳糊电极 吸附伏安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玉平 曹宏斌 张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利用吸附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表面,制成稳定的固载Hb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研究了Hb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固载Hb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pH=7.0的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有一对相当可逆的循环伏安氧化... 利用吸附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表面,制成稳定的固载Hb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研究了Hb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固载Hb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pH=7.0的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有一对相当可逆的循环伏安氧化还原峰,为H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式电位为-0.160V(vsSCE),随扫描速度变化很小.电子转移数为1.021,近似为一个辅基发生电子转移.Hb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常数为0.0816s-1,远大于亚甲蓝作媒介体时Hb的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应用于过氧化氢、三氯乙酸和硝基苯等的电催化还原,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的血红蛋白表现出稳定且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碳纳米管 碳糊电极 直接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添加剂对二次碱性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奕 王建明 +2 位作者 陈华 邵海波 张鉴清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采用直接化学合成法制备以钡作添加剂的二次碱性锌电极活性物质,样品的表面形貌及其晶态结构由SEM和XRD表征,并以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及电化学阻抗谱测定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锌电极因Ba的添加而生成一种化学式为BaZn(OH)4...  采用直接化学合成法制备以钡作添加剂的二次碱性锌电极活性物质,样品的表面形貌及其晶态结构由SEM和XRD表征,并以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及电化学阻抗谱测定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锌电极因Ba的添加而生成一种化学式为BaZn(OH)4·xH2O的锌酸钡,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发现,Zn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含有一个对应于电极表面放电产物覆盖率的时间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二次碱性锌电极 电化学性能 锌酸钡 氧化锌 涂膏锌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萃取溶出伏安行为及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惠 王春明 +2 位作者 翟钧 苟国俊 力虎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碳糊电极测定维生素E的方法。用硝酸作氧化剂,将非电活性的维生素E转化为具有电活性的醌型化合物 生育酚红,研究了生育酚红在特制碳糊电极上的萃取伏安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在1.2mol·L-1HNO3 89%的乙醇介质中,维生素... 提出了一种利用碳糊电极测定维生素E的方法。用硝酸作氧化剂,将非电活性的维生素E转化为具有电活性的醌型化合物 生育酚红,研究了生育酚红在特制碳糊电极上的萃取伏安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在1.2mol·L-1HNO3 89%的乙醇介质中,维生素E在电极上开路吸附、萃取预富集后,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测定,维生素E在3.00×10-5~9.88×10-4mol·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10-6mol·L-1,将此法应用于维生素E药品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糊电极 伏安行为 电化学 维生素E 生育酚红 萃取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大黄酸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严志红 黎拒难 +1 位作者 高朋 毛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20-422,共3页
在pH 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 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 mol/L (富集120 s)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 在pH 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 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 mol/L (富集120 s)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为2×10-9 mol/L(S/N=3,富集180 s).探讨了大黄酸在CPE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将本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的测定,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碳糊电极 吸附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糊修饰电极测定氨基酸的伏安法研究 Ⅱ.组氨酸在氧化铝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永德 王进 +1 位作者 莫金垣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7-49,共3页
用10%氧化铝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组氨酸的伏安法。在0.05mol/L丁二酸-硼砂(pH=3.5)底液中在-0.6V出现一还原峰,结合2.5次微分技术测定组氨酸,在3.20~13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 用10%氧化铝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组氨酸的伏安法。在0.05mol/L丁二酸-硼砂(pH=3.5)底液中在-0.6V出现一还原峰,结合2.5次微分技术测定组氨酸,在3.20~13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4%,检出限为0.4μmol/L。检测灵敏度比文献报道有较大的提高。文中还讨论了电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氧化铝 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上无机膜固载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全林 杨宝军 吕功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61-1566,共6页
报道了用硅溶胶-凝胶(Sol-gel)膜将血红蛋白(Hb)固载于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b-Sol-gel修饰的碳糊电极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于-0.275 V(vs.Ag/AgCl)处有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氧化-还原峰,为H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 报道了用硅溶胶-凝胶(Sol-gel)膜将血红蛋白(Hb)固载于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b-Sol-gel修饰的碳糊电极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于-0.275 V(vs.Ag/AgCl)处有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氧化-还原峰,为H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HbFe(Ⅲ)/Fe(Ⅱ)电对的式量电位在pH5.0~11.0范围内与溶液pH值呈线性关系,表明Hb的电化学还原很可能是一个质子伴随着一个电子的电极过程.FTIR光谱证实,Sol-gel膜对Hb的固载没有破坏其天然结构.Hb-Sol-gel修饰的碳糊电极能够催化还原H_2O_2,可望将其用于制作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糊电极 无机膜 固载 硅溶胶-凝胶 血红蛋白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槲皮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清海 黄宝华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3-55,共3页
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在pH360的Bri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将槲皮素开路富集一定时间后,从045V(vs.Ag/AgCl)向阴极化扫描至-055V获得I-E曲线。槲皮素的峰电位为018V。峰电... 用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在pH360的Bri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将槲皮素开路富集一定时间后,从045V(vs.Ag/AgCl)向阴极化扫描至-055V获得I-E曲线。槲皮素的峰电位为018V。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拟定方法用于芦丁水解产物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聚酰胺 修饰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inopril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犹卫 郑志祥 高作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8-582,共5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赖诺谱利(Lisinopril,KSP)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LSP在CPE上的电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氧化峰电位Ep=0...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赖诺谱利(Lisinopril,KSP)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LSP在CPE上的电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氧化峰电位Ep=0.956V。在10~1000mV/s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平方根(v^1/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LSP在CPE上的伏安行为是一受扩散控制的电极过程。用方波伏安法(SWV)考察了KSP氧化峰电流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5.6×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5.0×10^-7mol/L,RSD为1.9%~2.3%,加样回收率为98%~102%.据此建立了LSP含量的电化学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诺谱利 碳糊电极 电化学性质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修饰碳糊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诗稳 于浩 +1 位作者 刘珍叶 齐广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研究了盐酸克伦特罗(CLB)在纳米CeO2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mol·L^-1的HC104溶液中,CLB于+0.40V(vs SCE)左右处产生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与裸碳糊电极相比,CLB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明显增大... 研究了盐酸克伦特罗(CLB)在纳米CeO2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mol·L^-1的HC104溶液中,CLB于+0.40V(vs SCE)左右处产生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与裸碳糊电极相比,CLB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明显增大,据此建立了尿样中CLB的微分脉冲伏安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5.0×10^-9 6.0×10^-6mol·L^-1(r=0.9982,n=7),检出限为2.5×10^-1mol·L^-1(3sb),加标回收率为9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微分脉冲伏安法 纳米CEO2 碳糊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传银 李学强 陆光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碳糊电极作为一种制备简单、易于更新和重现性好的新型电极,在有机物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从电极材料的选择、修饰剂的选用和有机物分类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上的进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54篇。
关键词 碳糊电极 电化学分析 有机物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