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SR1活性对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介导的犬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红玉 叶贵珊 +2 位作者 武琦 张安定 韩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22-4234,共13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MDCK-Cas9细胞上构建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在OXSR1基因敲除细胞中转入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质粒以构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以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分别刺激野生型细胞与OXSR1基因敲除、回补、失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激活的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ROS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靶序列出现明显的Indel特征,证实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发现,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均能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其中在MMC和Rotenone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显著差别(P>0.05);在JNJ-26854165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和失活细胞(P<0.0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当MMC和Rotenone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当JNJ-26854165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NOX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结论】OXSR1基因及其激酶活性可调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刺激MDCK时BCL-XL基因转录,影响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以及ROS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SR1基因 p53依赖依赖途径 ROS信号通路 MDCK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oposide经由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RGC-5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光宇 范斌 李亚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研究etoposide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etoposide诱导的RGC-5细胞死亡模型,应用APOPercentageTM及原位TUNEL染色确定RGC-5细胞的死亡方式,并进而利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活化caspase-3及PARP-1的... 目的研究etoposide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etoposide诱导的RGC-5细胞死亡模型,应用APOPercentageTM及原位TUNEL染色确定RGC-5细胞的死亡方式,并进而利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活化caspase-3及PARP-1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广谱caspase抑制剂间接证明是否有caspase依赖途径的激活。结果相对高浓度的etoposide(1~10μmol/L)可以迅速降低RGC-5细胞的活性并诱导死亡;APOPercentageTM及原位TUNEL染色确定etoposide是以凋亡的方式诱导RGC-5细胞死亡;Westernblot显示etoposide诱导后的RGC-5细胞中caspase-3被激活并伴有PARP-1的降解片段出现;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可以保护etoposide诱导的RGC-5细胞,提高细胞活性。结论Etoposide经由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RGC-5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5细胞 ETOPOSIDE 细胞 caspase依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及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炳文 楼烨亮 +1 位作者 钟晓明 黄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4-1761,共8页
目的研究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及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哈巴苷(4、... 目的研究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及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哈巴苷(4、8、12 mg·kg^(-1))、依达拉奉(3.2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0 m L·kg^(-1))。造模6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CAO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MCAO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内外膜的清晰度、线粒体嵴的完整性、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的高低变化及线粒体肿胀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AO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的蛋白表达;采用q PCR法检测MCAO小鼠海马组织中AIF及Endo G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6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严重,线粒体结构松散,可见明显肿胀;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线粒体AIF及Endo G蛋白释放增加(P<0.01);海马组织AIF及Endo G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哈巴苷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1);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哈巴苷8、12 mg·kg^(-1)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AIF及Endo G蛋白释放减少(P<0.05,P<0.01),哈巴苷4 mg·kg^(-1)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Endo G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Endo G蛋白释放明显减少(P<0.05);哈巴苷8、12 mg·kg^(-1)组小鼠海马组织AIF及Endo G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大脑神经细胞及线粒体生理活性,抑制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巴苷 MCAO 神经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超微结构 caspase依赖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诱导人鼻咽癌CNE2细胞发生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秋生 林春燕 +1 位作者 何康 李明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抗鼻咽癌(NPC)CNE2细胞的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在CNE2中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NE2细胞中凋亡标志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凋亡诱导... 目的探讨槲皮素抗鼻咽癌(NPC)CNE2细胞的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在CNE2中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NE2细胞中凋亡标志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以及细胞色素C(Cyt-C)的影响。结果槲皮素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能下调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Bcl-2)和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虽不能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但能通过切割DNA修复酶(PARP),促进AIF和Cyt-C从线粒体释放,从而诱导NPC细胞凋亡。结论槲皮素诱导鼻咽癌CNE2细胞发生了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鼻咽癌 caspase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及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进 文继舫 +1 位作者 郑晖 傅春燕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caspase3蛋白 胃癌 典型增生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佰芬 崔玉东 曹红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细胞蛋白酶体的降解和线粒体途径。这些途径无论是在试验的条件下还是在生理或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认为凋亡诱导因子(AIF)在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 依赖 细胞 A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楼烨亮 陈梦静 +5 位作者 王可 龚雪媛 龚恒佩 钟晓明 程汝滨 黄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立即尾静脉注射(iv)哈巴苷(4、8、12 mg·kg^(-1))、依达拉奉(3.2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 目的探讨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立即尾静脉注射(iv)哈巴苷(4、8、12 mg·kg^(-1))、依达拉奉(3.2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1 mL·(10 g)^(-1)。造模6h后,观测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脑组织线粒体中Cyt C及胞质中pro-caspase-3的含量。结果造模6 h后,哈巴苷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因缺血而增加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P<0.01,P<0.05);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核固缩、核溶解程度,改善脑组织因缺血造成的病理损伤;能明显上调脑组织线粒体中Cyt C及胞质中pro-caspase-3的表达。结论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巴苷 急性脑缺血 线粒体 caspase依赖细胞 细胞色素C pro-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在DNA损伤致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潇芸 姜英 杨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3非依赖信号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基因 p53 信号传导 P53 细胞 p53依赖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董永强 纪涛 +3 位作者 张晓明 朱水波 徐家行 殷桂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评价其与肺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临床资料和临床分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PI-2蛋白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正常肺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评价其与肺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临床资料和临床分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PI-2蛋白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标记染色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TFPI-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指数为60.0%,低于正常肺组织的89.5%。Ⅰ、Ⅱ期及无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FPI-2表达指数(70.9%)及AI值[(9.58±4.52)%]均高于Ⅲ、Ⅳ期[48.3%、(6.36±1.98)%]及有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57.1%、(6.10±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PI-2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FPI-2可能在诱导非小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NRON对小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高涵 张春晶 +3 位作者 李淑艳 师岩 郭红艳 杨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RON对小鼠心肌梗死(MI)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I组、MI合并注入lncRNA-NRON干扰慢病毒(MI+shNRON)组和MI合并注入NC阴性对照慢病毒(MI+NC)组。采用实时PCR检测ln...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RON对小鼠心肌梗死(MI)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I组、MI合并注入lncRNA-NRON干扰慢病毒(MI+shNRON)组和MI合并注入NC阴性对照慢病毒(MI+NC)组。采用实时PCR检测lncRNA-NRON的表达;用HE染色、TTC染色、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MI面积、细胞凋亡情况;用RPIseq数据库预测lncRNA-NRON与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DAC)的互作概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ncRNA-NRON对VDA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ncRNA-NRON在MI组表达显著升高,特异性敲减lncRNA-NRON后,可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少MI面积,抑制细胞凋亡,lncRNA-NRON与VDAC的互作概率高达0.9,且lncRNA-NRON可调控VDAC的蛋白表达。结论敲减lncRNA-NRON可抑制MI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lncRNA-NRON与VDAC结合并抑制其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RNA-NRON 心肌梗死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维尼非林经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福恺 王晓琴 +2 位作者 李照雪 孔庆军 张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α-维尼非林(α-vinifer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评价α-viniferin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caspas... 目的旨在研究α-维尼非林(α-vinifer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评价α-viniferin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9、caspase-3活性分析。通过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来确定Bcl-2家族相关基因在α-viniferin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α-viniferin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IC50为13.61 mg · L-1。α-viniferin引起K562细胞出现死亡并伴随有染色质聚集、核破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还伴随有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caspase-9、caspase-3活性升高等现象;α-viniferin(2~32 mg·L-1)引起K562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持续升高,Bax、Bad、Bim、Bid促凋亡基因mRNA表达增加,而Bcl-2、Bcl-xL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持续下降。结论α-viniferin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维尼 Bcl-2家族基因 caspase活性 K562细胞 线粒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p通过靶向调控CDK9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尚校 李春君 +1 位作者 黄剑锋 黄昌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68-2472,2478,共6页
目的:探讨miR-1-3p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的靶向调控关系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上皮细胞株BEAS-2B及人NSCLC细胞株A549、H1299、HCC827和H460,并将miR-1-3p mimic及其阴性对照(miR-NC... 目的:探讨miR-1-3p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的靶向调控关系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上皮细胞株BEAS-2B及人NSCLC细胞株A549、H1299、HCC827和H460,并将miR-1-3p mimic及其阴性对照(miR-NC)转染至A549细胞,qPCR法检测细胞miR-1-3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DK9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p可能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p与CDK9的靶向调控关系。将miR-1-3p mimic和pCEP4-CDK9质粒分别或同时转染至A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EAS-2B细胞相比,A549、H1299、HCC827和H460细胞中miR-1-3p表达降低(P<0.05),CDK9蛋白表达升高(P<0.05),A549细胞水平变化最为显著。CDK9是miR-1-3p的靶基因,可被miR-1-3p靶向负调控抑制其蛋白表达。miR-1-3p过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提高A549细胞凋亡率,促进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过表达CDK9可明显逆转miR-1-3p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miR-1-3p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CDK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p 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诱导ARPE-19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娟 崔冬梅 +1 位作者 杨晓 曾骏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0-497,共8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分别采用0、2.5、5、10、15和20μmol/L ATRA处理A...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分别采用0、2.5、5、10、15和20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采用0、2.5、5、10和20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总活性氧簇(ROS)水平和多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multicaspase)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其中0μmol/L ATRA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13.88μmol/L和11.99μmol/L,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60、350.30,均P<0.01)。细胞培养24 h时,2μmol/L、6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高,12、14、16、18、20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后24 h,细胞凋亡、multicaspase及RO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6.39、166.84、101.40,均P<0.01),其中2.5μmol/L和5μmol/L ATRA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0、15和20μmol/L ATRA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2.5、5、10、20μmol/L ATRA组multicaspase和ROS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μmol/L ATRA组caspase 9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μmol/L ATRA组caspase 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5、10、15、20μmol/L ATRA组逐渐降低,2.5、15、20μmol/L ATR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10、20μmol/L ATRA组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μmol/L ATRA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20μmol/L ATRA组caspase 9、caspase 12 mRNA及5μmol/L、10μmol/L ATRA组caspase 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TRA浓度小于10μmol/L时,caspase 9和caspase 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当浓度达20μmol/L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ATRA体外诱导ARPE-19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ROS及内源性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反应 caspase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麦冬皂苷D`共同抑制ERK和AKT通路促进PC3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耀文 卢宗亮 +1 位作者 李龙 许红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870-1876,共7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 Sor)联合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OPD`(0、1.0、2.5、5.0μmol/L)、Sor(0、2.5、5.0、1...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 Sor)联合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OPD`(0、1.0、2.5、5.0μmol/L)、Sor(0、2.5、5.0、10.0μmol/L)、OPD`(2.5μmol/L)+Sor(5.0μmol/L)联合使用24 h后,对PC3细胞AKT、p-AKT、ERK、p-ERK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在体内实验中,构建PC3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后,将裸鼠分为对照组、OPD`组(1.0 mg/kg)、Sor组(2.5 mg/kg)、OPD`+Sor联合使用组并进行相应干预,且每3天测量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至药物干预21 d。结果 Sor主要下调p-AKT蛋白表达及p-AKT/AKT水平(P<0.05),仅在10.0μmol/L时,降低p-ERK/ERK水平(P<0.05)。OPD`主要下调p-ERK蛋白的表达及p-ERK/ERK水平(P<0.05),仅在5.0μmol/L时,降低p-AKT/AKT水平(P<0.05)。2.5μmol/L OPD`和5.0μmol/L Sor联用时,p-AKT和p-ERK的蛋白表达及p-AKT/AKT和p-ERK/ERK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两药联用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OPD`或Sor单独用药组(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1.0 mg/kg OPD`和2.5 mg/kg Sor联用组肿瘤体积和质量均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麦冬皂苷D`通过抑制ERK和AKT通路,促进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 麦冬皂苷D` 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 ERK AKT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5靶向miR-153对乳腺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超 王彩星 +1 位作者 韩瑜娇 牛桂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5靶向miR-15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凋亡机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BT-549和MCF-7中SNHG15表达水平。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Ctrl)组、si-NC组、si-SNHG15组...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5靶向miR-15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凋亡机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BT-549和MCF-7中SNHG15表达水平。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Ctrl)组、si-NC组、si-SNHG15组、si-SNHG15+anti-NC组及si-SNHG15+anti-miR-153组,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凋亡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NHG15和miR-153的靶向关系。用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caspase3)和Cyt-C的表达水平。结果:SNHG15在3种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均P<0.01)。SNHG15与miR-153存在靶向关系。沉默SNHG15后,与对照组比较,si-SNHG15组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均P<0.01);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表达降低,Bax、c-caspase3和Cyt-C表达升高(均P<0.01)。si-SNHG15与anti-miR-153共同转染MDA-MB-231细胞后,可减弱si-SNHG15对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Bcl-2、Bax、caspase3、c-caspase3和Cyt-C表达的影响(均P<0.01)。结论:lncRNA SNHG15可靶向调控miR-153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SNHG15 miR-153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线粒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疾病 被引量:76
16
作者 宋修云 胡金凤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0,共4页
脑缺血疾病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凋亡是脑缺血疾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机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路主要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PARP/AIF通路。基于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损伤关系的深入研究... 脑缺血疾病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凋亡是脑缺血疾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机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路主要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PARP/AIF通路。基于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损伤关系的深入研究,抗凋亡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脑缺血疾病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脑缺血 通路 线粒体 受体 caspase依赖 蛋白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对成年意大利蜜蜂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艳艳 周婷 +3 位作者 Abebe Jenberie WUBIE 王强 代平礼 贾慧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目的】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但一直受到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的危害,该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蜜蜂脑神经细胞。本研究旨在明确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利用亚致死剂量吡虫啉饲喂... 【目的】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但一直受到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的危害,该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蜜蜂脑神经细胞。本研究旨在明确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利用亚致死剂量吡虫啉饲喂成年意大利蜜蜂,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1激活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对选取的脑部7个部位进行总体观测后,摄入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9.90 ng/蜜蜂)诱导成年意蜂工蜂脑神经细胞凋亡率随时间递增而增加,在处理9 d和12 d时,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Caspase-1阳性细胞率也随时间递增而增加,在处理3,6,9和12 d时,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凋亡率和Caspase-1阳性细胞率均表现出时间效应,且两者成正相关性。超微结构表明凋亡的神经细胞呈现凋亡和自噬双重特征,包括:细胞固缩、染色质浓缩、凋亡小体和自噬体出现;线粒体肿胀,有的被自噬泡包裹后进行线粒体自噬。【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证实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成年意蜂工蜂脑神经细胞具有致凋亡作用,并且其凋亡途径与Caspase-1和细胞自噬有关,这为利用细胞凋亡法评价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新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细胞 自噬 caspase依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伍仕敏 艾洪武 +6 位作者 熊焰 韩晓群 周虹 章敏 杨华芬 殷继东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5-981,共7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药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参入实验检测细胞DNA合成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药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参入实验检测细胞DNA合成速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同时观察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和(或)瞬时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对吡格列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沉默后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导致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DNA合成速率减慢,并诱导细胞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但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变化;GW9662部分拮抗吡格列酮的增殖抑制作用,但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可以逆转GW9662的作用;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1)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G0/G1期的停滞有关,PPARγ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细胞增殖 PPARγ依赖途径 PPARγ依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玉琢 李扬 +3 位作者 赵燕颍 赵丹 禹彬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生长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生长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DIM对PC3M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药物浓度为10、30、60和120μmol.L-1时,抑制率分别为35.6%、58.8%、76.6%和90.5%。当药物浓度为60μmol.L-1时,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并诱导22.6%的PC3M细胞发生凋亡。结论:DIM可抑制PC3M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DIM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3 3-二吲哚基甲烷 细胞 激素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40在游离脂肪酸影响小鼠胰岛NIT-1细胞脂性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莹 程桦 +5 位作者 罗招凡 徐明彤 张少玲 黎峰 严励 李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40(GPR40)是否介导游离脂肪酸(FFAs)对小鼠胰岛NIT-1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棕榈酸、油酸(500μmol/L,48h)对NIT-1细胞凋亡的影响,用Hoechst33342染色、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并利用si...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40(GPR40)是否介导游离脂肪酸(FFAs)对小鼠胰岛NIT-1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棕榈酸、油酸(500μmol/L,48h)对NIT-1细胞凋亡的影响,用Hoechst33342染色、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并利用siRNA技术抑制GPR40在NIT-1细胞表达,观察棕榈酸、油酸对GPR40表达抑制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行Western blotting观察Bcl-2、Bax和p-c-Jun表达。结果:棕榈酸长期作用可诱导NIT-1细胞凋亡;而油酸可抑制棕榈酸对NIT-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抑制GPR40表达后,空转组、control siRNA、GPR40 siRNA转染细胞分别予棕榈酸孵育48h,3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3组细胞分别予棕榈酸、油酸共孵育48h,GPR40 siRNA转染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转组细胞,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这一过程伴随c-Jun磷酸化水平下降、Bcl-2、Bax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GPR40未参与饱和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而介导了不饱和脂肪酸对脂性凋亡的抑制作用,c-Jun可能参与这一过程。提示GPR40参与调节β细胞适应性,为探讨肥胖和T2DM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40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 游离脂肪酸 细胞 NIT-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