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脉石英短流程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1
作者 谭琦 赵毅 +1 位作者 郭理想 何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5,共8页
脉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实现脉石英资源的优质优用和梯级综合利用,本文以新疆某脉石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母、褐铁矿)和杂质元素(Al、Ca、Fe)的赋存状态。... 脉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实现脉石英资源的优质优用和梯级综合利用,本文以新疆某脉石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母、褐铁矿)和杂质元素(Al、Ca、Fe)的赋存状态。通过破碎-磨矿-筛分获得-1.2 mm+0.6 mm、-0.6 mm+0.1 mm和-0.1 mm三个粒级,根据不同粒级的产品定位开展不同提纯工艺研究。针对-0.6 mm+0.1 mm粒级开展了不同磁选方式和磁场强度等条件对脉石英提纯的影响,最终获得SiO_(2)含量为99.52%、Fe2O3含量为0.0094%的光伏玻璃用石英砂产品;针对-1.2 mm+0.6 mm粒级开展了不同盐酸用量对石英砂白度的影响,获得白度达到95.62%的板材石英砂;针对-0.1 mm开展了超导磁选试验研究,获得SiO_(2)含量为98.30%、Fe2O3含量为0.199%的平板玻璃用石英砂配料。该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种类丰富,对脉石英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石英 工艺矿物学 光伏玻璃用石英砂 梯级利用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效应的LNG动力船通航风险传导动力学模型
2
作者 胡甚平 鲁金虎 +1 位作者 邹春 朱清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213,共10页
为推进绿色能源船舶动力安全应用,探讨新型能源对船舶通航影响效应下的风险级联问题,以复杂系统过程安全为视角,提出LNG动力船在复杂港口水域通航的风险级联动力学仿真模型。首先,引入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方法,辨识LNG动力船... 为推进绿色能源船舶动力安全应用,探讨新型能源对船舶通航影响效应下的风险级联问题,以复杂系统过程安全为视角,提出LNG动力船在复杂港口水域通航的风险级联动力学仿真模型。首先,引入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方法,辨识LNG动力船通航事故及后续的LNG泄漏和火灾爆炸的事故链;其次,采用风险传导理论建立LNG动力船通航的风险级联模型,通过改进层次分析(AHP)-熵权法,获得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集,解析风险传导概率;最后,结合复杂港口LNG动力船通航的场景数据,将各个风险因子进行量化,对LNG动力船在港口水域船舶航行风险进行复杂网络动力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LNG动力船在港口航行中,碰撞、搁浅、触碰事故和后续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且事故的发生是由多因素耦合级联所致;仿真结果与真实场景的实践结果具有一致性,建立的风险级联动力学模型有效。研究结果对事故链和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传递 熵权法 系统动力学 风险仿真 风险级联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韧性影响的地铁网络承载特性研究
3
作者 唐兆鑫 朱昌锋 +3 位作者 安醇 成琳娜 王傑 章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04-2517,共14页
风险事件扰动下地铁网络部分站点功能受损导致网络承载性骤降,有效控制网络结构承载性及功能承载性的降低程度,是确保地铁网络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的关键措施。在分析韧性影响下地铁网络承载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基于... 风险事件扰动下地铁网络部分站点功能受损导致网络承载性骤降,有效控制网络结构承载性及功能承载性的降低程度,是确保地铁网络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的关键措施。在分析韧性影响下地铁网络承载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基于系统不同机能承载性及韧性性能函数。通过考虑乘客风险决策中的有限理性因素和地铁网络恢复行为,分别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负载重分配策略和基于系统恢复速率的恢复策略,进而得到考虑乘客有限理性行为的地铁网络级联失效与恢复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恢复过程的地铁网络级联失效算法,对级联失效与恢复过程中网络机能承载性及韧性进行仿真。以成都地铁为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参数扰动分析揭示不同参数场景下系统机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级联失效下的承载性和韧性均低于非级联失效场景,且级联失效行为对连通承载性的影响较大。较高站点承载余量和较大系统恢复速率均会提高系统承载性和韧性,且承载性的提升作用显著。系统承载性与韧性间呈正相关性,且当韧性值处于高位时,系统承载性的稳定程度较高。在实际运营中应做到事前风险合理管控,事后损伤高效修复,尽可能提升系统承载性。本研究为地铁运营企业制定风险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网络 系统韧性 系统承载性 级联失效 恢复过程 有限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氯氧化锌烟尘的梯级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4
作者 吴星琳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氧化锌冶炼烟尘中氟氯含量高,直接返回系统易导致阴阳极板腐蚀、电积锌质量差等问题,研究了采用“酸浸—石灰一次中和除氟—石灰二次中和沉锌”梯级处理工艺从氧化锌冶炼烟尘中回收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浸出终点pH=1.0、... 针对氧化锌冶炼烟尘中氟氯含量高,直接返回系统易导致阴阳极板腐蚀、电积锌质量差等问题,研究了采用“酸浸—石灰一次中和除氟—石灰二次中和沉锌”梯级处理工艺从氧化锌冶炼烟尘中回收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浸出终点pH=1.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浸出时间1 h优化工艺条件下,Zn、F、Cl浸出率分别为96.15%、95.26%、97.44%;用石灰调节酸浸液沉淀反应终点pH至5.2时,氟沉淀率为95.17%,而锌损失率仅为1.73%;用石灰二次调节除氟后液沉淀反应终点pH为8.0时,锌全部沉淀,所得中和渣中锌质量分数为24%左右;全流程工艺的氟、氯脱除率分别约为92%、97%,锌回收率>90%,同时铅、银可进入酸浸渣中加以回收。该工艺可实现危害元素氟、氯的高效脱除,以及锌、铅、银的有效回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电积 浸出 脱除 梯级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5
作者 李欣然 陈海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差等关键因素如何单独或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时刻和故障程度的换相机理。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换相过程 故障程度 故障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伺服串级进给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汪倩倩 项亚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1,86,共6页
为了提高冲压送料精度,提升冲压件的产品质量,针对当前卷料送料工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线材送料储料架结构,利用两级伺服协调匹配上料,并提出一种卷料储料串级进给速度控制方法。基于三菱PLC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了一套精密伺服送料控制... 为了提高冲压送料精度,提升冲压件的产品质量,针对当前卷料送料工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线材送料储料架结构,利用两级伺服协调匹配上料,并提出一种卷料储料串级进给速度控制方法。基于三菱PLC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了一套精密伺服送料控制系统装置,根据精密伺服送料长度和冲压节拍,夹棍伺服控制储料架线材在高限周围波动,实现线材缓冲储料,该方法有效避免了线材在冲压送料时被拉伤的情况出现。可扩展的上位机设计方法,可同时监控多台送料系统,并自动生成报表,实现送料储料及冲压生产的在线管控。改进后的精密伺服自动送料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多样化程度更高,该系统装置已经在冲压相关企业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料 储料架 串级进给 控制系统 精密伺服 在线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群调度高维优化问题约束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中政 李树良 +3 位作者 黄伟 闫峰 付吉斯 熊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238,共9页
随着水库群优化调度的调度规模的增加和调度时间步长的精细化,水库群调度高维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维度逐渐增加到数百数千维。在具有高维决策变量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往往需要考虑多重复杂约束。现有传统优化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难以... 随着水库群优化调度的调度规模的增加和调度时间步长的精细化,水库群调度高维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维度逐渐增加到数百数千维。在具有高维决策变量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往往需要考虑多重复杂约束。现有传统优化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难以找到有效可行解;而智能优化算法的多维度联动随机搜索,寻优空间大但寻优效率低。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罚函数的嵌套DPSA–POA和智能算法的约束处理方法,将罚函数与DPSA–POA和智能算法嵌套,一方面可克服DPSA–POA收敛结果容易受初值影响和寻优空间狭窄的缺陷,另一方面可提升智能算法随机搜索策略的寻优效率。随后,本文以决策变量高达2 196维的赣江中游梯级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问题为例开展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结合罚函数嵌套DPSA–POA智能算法的3种约束处理方式,在不同来水情形下均能得到高维优化问题可行解;2)3种约束处理方式中,嵌套优化得到可行解后只进行DE优化的方式2收敛精度最高,计算时间约10 h;嵌套优化得到可行解后只进行DPSA–POA优化的方式3收敛精度次之,计算时间约1~3 h;3)现有可行解优先策略(SF)、随机排序策略(SR)、罚函数策略(PF)和ε–松弛约束策略(EC)配合现代智能算法,无法在不同来水情形下稳定收敛到可行解,且可行解的收敛精度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明显差距。综上,本文提出的高维优化问题约束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水库群调度高维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优化问题 约束处理方法 DPSA–POA 智能算法 水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联合调度对川渝河段防洪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可 荆柱 +2 位作者 李继清 肖扬帆 郑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82,共9页
金沙江下游四级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为长江川渝河段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对其防洪调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科学衡量与评估川渝河段防洪调度效果,促进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基于金下四级联合防洪调度方案,建立防洪、发电、生态和航运4个准则下... 金沙江下游四级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为长江川渝河段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对其防洪调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科学衡量与评估川渝河段防洪调度效果,促进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基于金下四级联合防洪调度方案,建立防洪、发电、生态和航运4个准则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川渝河段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效果评价模型,综合考虑防洪和兴利效益,评估不同来水频率和不同起调水位的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效果;对比溪-向两库联合调度与金下四级联合调度效果,分析乌东德、白鹤滩水库建成投产对于川渝河段防洪调度及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①随着乌-白两库起调水位升高,金下四级防洪调度效果系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②对于20,30,50 a一遇和100 a一遇洪水,乌东德和白鹤滩水库分别从(965 m和795 m)、(975 m和790 m)、(955 m和790 m)、(952 m和795 m)起调时,金下四级防洪调度效果系数最大,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最优。③乌东德、白鹤滩水库建成投产后,川渝河段洪水资源化利用效果提升。研究成果可用于多功能、多保护对象的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效果评价,为地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防洪调度 洪水资源化 效果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 川渝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级联失效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9
作者 王琦 贾旭杰 +1 位作者 翁宇如 田美玉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通信网和电网,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使得级联失效范围变得更广,导致级联过程更为复杂,从而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及其正常运行。针对此问题,论文以电力通信系统为研究背...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通信网和电网,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使得级联失效范围变得更广,导致级联过程更为复杂,从而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及其正常运行。针对此问题,论文以电力通信系统为研究背景,给出了耦合系统转移率的解析表达,分析了元件负载增加影响元件故障率的级联失效效应和子系统间的相依关系,建立了耦合级联失效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证明了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解析式结果。并且利用一个算例展示了耦合系统发生级联失效的具体过程,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为基于负载和时间的耦合系统的级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拓展至不同的耦合关系、耦合强度以及不同的负载分配模式来进一步研究系统的级联失效过程以及可靠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依关系 耦合系统 级联失效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来流对深水水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输移的影响
10
作者 周哲成 石浩洋 +4 位作者 郭辉 王智欣 李析男 杨文俊 金光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3,52,共10页
梯级深水水库产生的水温分层现象可降低下游水库来流水温,导致泄洪水体总溶解气体(TDG)的过饱和程度随库区密度分层流的输移过程产生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区间为研究区域,基于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低温来流对深水... 梯级深水水库产生的水温分层现象可降低下游水库来流水温,导致泄洪水体总溶解气体(TDG)的过饱和程度随库区密度分层流的输移过程产生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区间为研究区域,基于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低温来流对深水水库过饱和TDG纵向和垂向输移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①来流水温降低2℃,TDG云团潜入位置提前36.4 km,峰值垂向位置下移55 m、垂向影响范围减少23%;②来流水温降低2℃,TDG饱和度110%以上云团输移至向家坝坝前阶段和后续阶段,包络面积衰减速率降幅分别为16%和44%;③从射流区到交换区过饱和TDG平均纵向迁移速度显著降低,降幅达92%;④来流水温降低2℃,向家坝表孔出流TDG饱和度峰值和均值的降低程度分别为机组出流的3.2倍和4倍;⑤水温降低对鱼类安全水深阈值的补偿效应可量化为0.20 m/℃。研究成果可为梯级深水水库汛期生态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G输移过程 数学模型 水库水温分层 总溶解气体(TDG) 云团位置 水温补偿 生态调度 梯级深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热处理联合工艺的真实生物质制高纯氢气及其三组分影响研究
11
作者 龚兴宇 刘郭洁 +1 位作者 吴可荆 鲁厚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6,共7页
生物质碱热处理(ATT)制氢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的热化学制氢技术。本文采用ATT、催化蒸汽重整与碱吸收的联合工艺实现真实生物质向高纯H_(2)的直接转化,重点探究真实生物质类型以及三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 生物质碱热处理(ATT)制氢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的热化学制氢技术。本文采用ATT、催化蒸汽重整与碱吸收的联合工艺实现真实生物质向高纯H_(2)的直接转化,重点探究真实生物质类型以及三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作用对ATT过程和联合工艺制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生物质ATT制H_(2)产量与三组分的含量有关,通过ATT联合工艺制备了高产量和高纯度的H_(2)(>99.9%),该工艺对于不同的真实生物质具有普适性。真实生物质中的木质素软化熔融会阻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为焦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生成的活性炭会促进木质素衍生炭的碱化反应,从而影响ATT过程中H_(2)和CH_(4)的生成速率峰值和峰值温度,而三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实生物质ATT及其联合工艺中H_(2)和CH_(4)的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碱热处理 联合工艺 高纯H_(2) 真实生物质 三组分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流程工业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洪权 高建民 +2 位作者 陈富民 高智勇 李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6-810,共5页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流程工业系统的结构脆弱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流程工业系统网络模型、分析其拓扑结构特性和固有特征,建立了基于复杂网络特性的连锁故障模型,用该模型对网络中故障点所引起的...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流程工业系统的结构脆弱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流程工业系统网络模型、分析其拓扑结构特性和固有特征,建立了基于复杂网络特性的连锁故障模型,用该模型对网络中故障点所引起的级联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连锁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仿真.以田纳西-伊斯曼化工过程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复杂网络角度分析和理解系统连锁故障的本质,识别系统中的关键点和脆弱点,为安全控制和故障预防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业系统 复杂网络 安全性分析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保障网络级联失效临界抗毁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勇 吴俊 谭跃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0-1034,共5页
针对军事决策者所关心的"物流保障网络抗毁性"与"物流保障网络负载临界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物流保障网络的特点,建立了度均匀随机分布的网络模型和负载局部扩展的级联失效抗毁性模型,并运用了多维分支... 针对军事决策者所关心的"物流保障网络抗毁性"与"物流保障网络负载临界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物流保障网络的特点,建立了度均匀随机分布的网络模型和负载局部扩展的级联失效抗毁性模型,并运用了多维分支过程方法求解网络级联失效的临界值。研究发现:容量均匀分布的物流保障网络中,当网络负载超过临界负载时,一个随机故障将引起网络瘫痪。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分析了物流保障网络节点最大度分别为5、6、8、10、12时的级联失效抗毁性临界值,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与解析推导存在误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网络 级联失效 抗毁性 分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分离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琦 隋志军 +1 位作者 顾雄毅 周兴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1-428,共8页
对300 kt/a丙烷脱氢装置的分离工艺流程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不同操作条件下各单元的模拟结果并分析各单元的能耗,确定急冷、压缩、深冷分离、脱C2、丙炔加氢和丙烯精馏等单元的操作条件,考察了在已确定的... 对300 kt/a丙烷脱氢装置的分离工艺流程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不同操作条件下各单元的模拟结果并分析各单元的能耗,确定急冷、压缩、深冷分离、脱C2、丙炔加氢和丙烯精馏等单元的操作条件,考察了在已确定的操作条件下各分离单元的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丙烷脱氢分离工艺主要操作条件为:压缩机出口压力1.10 MPa、深冷分离温度-95℃、脱乙烷塔操作压力0.90 MPa、丙烯精馏塔顶操作压力0.75 MPa,使用热泵精馏塔;丙烷脱氢分离工艺中,主要耗能单元是压缩和深冷分离单元及丙烯精馏单元,其能耗分别占分离工艺总能耗的50.4%和35.6%,脱C2单元和急冷单元的能耗分别占总能耗的11.8%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分离工艺 丙烯 级联制冷 热泵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渗透汽化过程工艺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欢林 周志军 刘茉娥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8-23,共6页
介绍了两种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工艺及膜的分离性能,提出了连续渗透汽化逐级级联计算,并对中试装置的运行结果进行了验算;其次对醇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进行了过程优化计算,计算了两种级联方式的级联数和加热段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 介绍了两种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工艺及膜的分离性能,提出了连续渗透汽化逐级级联计算,并对中试装置的运行结果进行了验算;其次对醇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进行了过程优化计算,计算了两种级联方式的级联数和加热段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等温级联换热过程比等膜面积换热级联过程更有利于对醇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本文提出的级联计算方法可用于渗透汽化膜分离醇水混合物的工业过程放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过程设计 乙醇 脱水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叠制冷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鹏鹏 盛伟 +1 位作者 焦中彦 高旭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1,共7页
自复叠制冷因制冷温区较宽,在普冷、深冷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原理的基础上,与单级压缩、两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技术进行比较,指出了自复叠制冷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从自复叠制冷技术流程及混合... 自复叠制冷因制冷温区较宽,在普冷、深冷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原理的基础上,与单级压缩、两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技术进行比较,指出了自复叠制冷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从自复叠制冷技术流程及混合制冷剂选择和配比两方面,对当前自复叠制冷技术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该技术在系统流程设计和混合工质的选择和配比方面未来的发展动向,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发展现状 混合工质 循环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机理初探 被引量:130
17
作者 叶希 鲁宗相 +3 位作者 乔颖 李兢 王丰 罗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7,共7页
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是集群风电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之一。针对中国频繁发生的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对事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分析连锁脱网事故的典型发展过程及时空尺度;然后,构造集群风电接入系统的理论原型,研究风电... 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是集群风电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之一。针对中国频繁发生的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对事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分析连锁脱网事故的典型发展过程及时空尺度;然后,构造集群风电接入系统的理论原型,研究风电机组共模跳闸机理及事故演化发展主导因素;最后,基于实际电网参数及拓扑结构,重演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从重载工况下网架结构电压稳定性、双馈风电机组运行方式2个角度分析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连锁脱网 集群风电 共模跳闸 事故演化过程 重载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透平动静叶栅内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伟 李雪峰 +2 位作者 陈昊 王洁 陈雨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9,56,共5页
以径向导叶式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全流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透平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压力分布、内部速度场、流道涡量分布、拟序涡流结... 以径向导叶式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全流道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透平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压力分布、内部速度场、流道涡量分布、拟序涡流结构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所选的径向导叶式离心泵作透平时水力性能良好,动静叶栅交界面附近出现局部高压和局部高速流,非定常流动时动静叶栅内涡旋运动明显,流道内涡量主要分布在导叶工作面和叶片背面,伴随着叶轮旋转产生的涡在流道内会出现拉伸、合并和撕裂的演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动静叶栅 拟序涡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的旅游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被引量:37
19
作者 郭剑毅 薛征山 +3 位作者 余正涛 张志坤 张宜浩 姚贤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针对旅游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的旅游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在低层条件随机场中以字为切分粒度,结合旅游景点常用字表、景点常用后缀表、地名常用字表等特征词典,实现简单旅游命名实体的识别;其识别结果传递到... 针对旅游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的旅游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在低层条件随机场中以字为切分粒度,结合旅游景点常用字表、景点常用后缀表、地名常用字表等特征词典,实现简单旅游命名实体的识别;其识别结果传递到高层模型,以词为切分粒度,结合复杂特征,实现嵌套景点、特产风味、地点的识别。最后进行了两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放测试中,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相比于单层模型,F值提高了8个百分点;相比于HMM模型,正确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F值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旅游领域 命名实体识别 层叠条件随机场 特征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双稳随机共振和多重分形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郝研 王太勇 +1 位作者 万剑 张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185,共5页
对级联双稳随机共振的滤波特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利用这种特性,结合广义维数对信号非线性特征的度量能力,提出了基于级联双稳随机共振和多重分形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高频噪声,增强低频段信号的能量,... 对级联双稳随机共振的滤波特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利用这种特性,结合广义维数对信号非线性特征的度量能力,提出了基于级联双稳随机共振和多重分形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高频噪声,增强低频段信号的能量,由此得到的分形维数比较准确,能够更加精确地度量机械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征,从而达到机械故障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级联双稳随机共振 多重分形 广义维数 故障诊断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