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计损伤修正的冻结砂—黏混合土改进Duncan-Chang模型
1
作者 滕振超 李正巍 +7 位作者 刘佳琳 周亚东 李波 刘彦峰 池林林 张圣童 刘博 计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I0008,共10页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 为描述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偏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不同含砂量冻结砂—黏混合土的冻土三轴压缩试验。基于改进的Duncan-Chang模型(D-C模型),引入统计损伤理论,拟合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以Mises强度准则和应变发展为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冻结砂—黏混合土偏应力峰值随含砂量的增加而增加,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过渡到应变软化型的临界含砂量为50%。当含砂量介于20%~60%时,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修正改进D-C模型能有效拟合应变硬化型曲线和具有轻微应变软化现象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当含砂量为90%时,基于应变发展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的偏应力峰值与试验结果相差3%,具有较强适用性。该结果为不同微元强度变量的统计损伤修正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黏混合土 三轴压缩试验 改进Duncan-chang模型 统计损伤理论 应变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理论变革与美学话语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鲍远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新媒介文艺作品。在创作环节,人工智能不仅作为工具拓展了文艺创作的边界,更是作为一种新的创作伙伴与人类艺术家共同探索艺术表达的新维度。人工智能的介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和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推动着文艺创作主体实现“人类主体”向“后人类主体”的身份转变。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文艺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同时深化对艺术本质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积极规避由此带来的伦理风险,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场文艺与科技交融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艺理论变革 美学话语构建 后人类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问题与路径: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
3
作者 唐瑗彬 陆英运 彭敏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58,共9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从时代要求上看,人口素质提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人口分布呈现的态势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挑战;人口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服务... 职业教育作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从时代要求上看,人口素质提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人口分布呈现的态势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挑战;人口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服务供给产生了新需求。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发现职业教育仍存在服务人口素质提升的功能未充分激发、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统筹协调不畅、与人口结构变化的适配性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市场与技术再嵌,夯实职业教育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双翼”;政治再嵌,畅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区域统筹链路;社会再嵌,推动职业教育与人口结构变化动态契合等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 嵌入性理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4
作者 董传升 周洋 卢诗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4,共13页
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采用多源流理论范式,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变迁,划分了五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的探索期(1949-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1966-1977年)、改革开放... 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采用多源流理论范式,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变迁,划分了五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的探索期(1949-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1966-1977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期(1978-1998年)、新世纪的变革期(1999-2011年)和新时代的跃升期(2012年至今),阐述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变迁特征——整体上表现出从关注保家卫国到关注学生体质、从体质健康到体育健康演变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政策演变的动力机制,即问题源流为政策变迁提供了内生动力,政策源流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智力动力,政治源流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根本动力,三股源流汇聚形成合力推动了政策的变迁;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政策的基本策略,即强化问题识别以回应现实需要,拓展政策建言以优化决策方案,强化政治导向以引领政策完善,推动三流汇聚以驱动政策联动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健康促进 政策变迁 动力机制 三源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变迁研究
5
作者 刘宝存 戴子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76,335,共15页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愿景和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关注教育数字鸿沟问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与法案,长期致力于推动技术融入教育实践,以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愿景和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关注教育数字鸿沟问题,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与法案,长期致力于推动技术融入教育实践,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出发,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意识觉醒期—均衡期—间断期—新均衡期—新间断期”,呈现出渐进发展与间断变革相交织的政策演进特征。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政策文本的系统分析发现,政策形象与政策议定场所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重大焦点事件的推动,共同作用于美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政策的发展进程,促使其在稳定渐进和间断变革交替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数字鸿沟 “间断—均衡”理论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直觉”到“科学”:学术思想史视角下知识碎片理论对科学概念转变的理解与解释
6
作者 郑旭东 陈月高 杨佳美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过去几十年,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经历了从连贯性理论到碎片化理论的范式变迁。研究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对此展开了考察。在与连贯性理论的对比中,碎片化理论彰显出对科学概念转变之理解与解释的独特价值。以物理学为样本,... 过去几十年,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经历了从连贯性理论到碎片化理论的范式变迁。研究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对此展开了考察。在与连贯性理论的对比中,碎片化理论彰显出对科学概念转变之理解与解释的独特价值。以物理学为样本,知识碎片化理论构建了一个旨在解释科学概念转变的整体性、系统性框架。在微观层面,该框架以现象学基元概念重组模型及重组过程中的结构化优先级认知机制,来描述直觉物理学的心理机制;在宏观层面,该框架通过协调类概念来组织模型,并利用感知与推理的认知机制,来描述科学物理学的心理机制。二者的结合,阐释了学习者在科学概念转变过程中如何从“直觉”走向“科学”,从而为科学教育中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科学概念转变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碎片化理论 科学概念转变 现象学基元 协调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变迁与适应——云南复兴村哈尼族的搬迁叙事
7
作者 刘婷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因国家工程建设需要,云南新平县复兴村哈尼族从高寒山区搬迁到低海拔河谷地区,克服了炎热环境和生计变化带来的困难,短期应对与长期适应相结合,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复兴村哈尼族的个案说明,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因国家工程建设需要,云南新平县复兴村哈尼族从高寒山区搬迁到低海拔河谷地区,克服了炎热环境和生计变化带来的困难,短期应对与长期适应相结合,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复兴村哈尼族的个案说明,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无论是生存环境、生计和社会文化发生较大改变,都会通过社区和文化韧性而得到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理论 生计和社会文化变迁 适应 哈尼族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量驱动治理:超大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海淀探索
8
作者 李文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5,共11页
从2023年开始,北京市海淀区开始针对棘手难题在基层探索“大家商量着办”,试图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动问题在基层商量解决,培育商量的文化和社会资本,提升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效能。经过近两年... 从2023年开始,北京市海淀区开始针对棘手难题在基层探索“大家商量着办”,试图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动问题在基层商量解决,培育商量的文化和社会资本,提升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效能。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海淀区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大家商量着办、围着基层转、共建美好家园”四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蕴含了超大特大城市社会治理范式变迁。海淀区有可能通过“党建引领”形成具有商量基因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通过“大家商量着办”形成掌握商量技艺的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通过“围着基层转”形成助推商量行动的治理激励和治理约束,通过“共建美好家园”形成具备商量效能的治理空间和治理目标,迈向商量驱动超大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之路的治理新范式。商量驱动超大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要葆有其活力、可持续性和韧性,就需要在商量实践中培育商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让商量真正成为民众的行动自觉和精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家商量着办 超大城市社会治理 治理理论 治理范式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一个潜变化分数模型
9
作者 王永跃 王静 +1 位作者 刘军 金杨华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94,共16页
在辱虐管理前因研究中,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辱虐管理持续高水平的前因,然而文献对于辱虐管理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前因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和趋近−回避框架,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趋近−回避行为变化的中介作用对领... 在辱虐管理前因研究中,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辱虐管理持续高水平的前因,然而文献对于辱虐管理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前因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和趋近−回避框架,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趋近−回避行为变化的中介作用对领导后续辱虐管理变化的差异化效应。通过对配对的263位领导和263位下属进行四阶段的追踪研究,潜变化分数模型结果表明:(1)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建设性趋近行为(如建设性抵抗)变化、破坏性趋近行为(如功能失调抵抗)变化和回避行为(如防御性沉默)变化的平行中介作用差异化影响领导后续辱虐管理变化。(2)领导自恋调节下属建设性抵抗变化和防御性沉默变化的平行中介路径。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辩证的视角,而且从领导−下属双向视角为辱虐管理的化解之道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虐管理 社会互动理论 趋近−回避框架 自恋 潜变化分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聪 王志新 +3 位作者 于洪霞 路潜 周文华 庞冬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编制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并验证其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为医护人员测量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中自我调节的定义,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预调查及课题组讨论形成... 目的:编制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并验证其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为医护人员测量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中自我调节的定义,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预调查及课题组讨论形成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选取在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接受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3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包含3个维度,17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0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结构模型指标均符合拟合标准。量表的效标效度为0.580(P<0.05)。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1,重测信度为0.958。结论: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评价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理论的高寒山区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珈源 孙旭杨 +3 位作者 刘金涛 边巴拉姆 王甲荣 王淑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提高对高寒山区流域气候变化下径流演变机理的认识,以羊八井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辨析了该流域1982—2013年的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将冰川物质平衡和地下水蓄量变化项引入Budyko归因分析方程,评估了各要素变化对流域径流演变的贡献。... 为提高对高寒山区流域气候变化下径流演变机理的认识,以羊八井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辨析了该流域1982—2013年的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将冰川物质平衡和地下水蓄量变化项引入Budyko归因分析方程,评估了各要素变化对流域径流演变的贡献。结果表明:羊八井流域1982—2013年间降水量、平均气温、潜在蒸散发量、径流量和地下水蓄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3.0 mm/a、0.02℃/a(p<0.05)、0.53 mm/a、1.99 mm/a(p<0.05)和2.18 mm/a(p<0.05);随着气候的暖湿化,流域径流演变对水文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增强,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非冰川区下垫面、冰川物质平衡及地下水蓄量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9%、-2.99%、-78.3%、20.9%和-28.7%;植被生长状况改善与冻土退化是导致流域下垫面变化的重要因素,二者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7.9%和-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理论 气候变化 径流演变 归因分析 高寒山区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医学贯通培养政策变迁与展望——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12
作者 代高岚歆 柯晓华 +3 位作者 张进祥 彭义香 陶红兵 南京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我国临床医学贯通培养政策经历了显著的变迁,通过系统梳理政策变迁历程,将其分为发轫期、推进期、标化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政策结果。结合多源流理论,从公共政策议程角度剖析政策变迁背后的多元影响因素,包... 我国临床医学贯通培养政策经历了显著的变迁,通过系统梳理政策变迁历程,将其分为发轫期、推进期、标化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政策结果。结合多源流理论,从公共政策议程角度剖析政策变迁背后的多元影响因素,包括医学教育改革的需求、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期望、国家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支持等,并进行政策展望,建议构建系统连贯的本硕博医学教育贯通培养框架,强化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强调加强临床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深化医德医风教育、提升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践行人文关怀理念并拓宽国际视野。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贯通培养 政策变迁 多源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uncan-Chang模型及其在基坑开挖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全胜 张春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利用岩土弹塑性理论将非线性弹性Duncan-Chang模型改进成一种弹塑性土体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弹塑性矩阵。将改进模型应用到某基坑开挖模拟,并与观测值比较,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改进Duncan-chang模型 基坑开挖 弹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注意力分配视角的黑土地保护政策变迁与演变逻辑
14
作者 赵荣荣 高佳 +1 位作者 杨宇 刘正佳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8,共10页
研究目的:从政府注意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地方政府黑土地保护政策变迁与演变逻辑。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对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偏好差异,表现为命令控制型>宣传引导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 研究目的:从政府注意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地方政府黑土地保护政策变迁与演变逻辑。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对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偏好差异,表现为命令控制型>宣传引导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对政策子工具的使用存在不均衡性和注意力分配差异。(2)时间维度上,黑土地保护政策经历了探索形成期(2003—2017年)、规范发展期(2018—2021年)和深化应用期(2022年至今)三个阶段,各阶段地方政府注意力分配特征不同。(3)空间维度上,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分配差异较大,黑土地保护政策存在扩散现象和空间邻近效应。(4)黑土地保护政策变迁的演变逻辑为:在政策选择上实现了从效率导向到保护与发展并进的注意力重构;在政策演进上体现出注意力转移下的政策工具创新;在政策路径上体现出注意力差异与协同的有机融合。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以强化主体内生动力、强化技术集成创新破解保护效能瓶颈、构建跨域协同治理的长效制度框架,提高地方政府黑土地保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政府注意力分配 政策变迁 演变逻辑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何以可能?——基于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欢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现,上海是政府主导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北京是治理机制创新的制度性变革模式,杭州是政企合作推动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虽然转型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但可以从中溯源转型的构建逻辑,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技术赋能、组织促进,城市根据环境优势选择转型措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没有固定模式,需要“量体裁衣”。研究结论有助于城市在“数字中国”战略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自身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治理现代化 技术性变革 制度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水合物沉积物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辉 周世琛 +2 位作者 陈宇琪 周博 薛世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51-3263,共13页
为了精确地描述水合物沉积物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首先,基于Mori-Tanaka均匀化理论提出一种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弹性参数的有效预测方法;其次,考虑水合物胶结对沉积物侧向应变的影响,采用岩土复合体理论建立水合物沉积物的修正Duncan-Chan... 为了精确地描述水合物沉积物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首先,基于Mori-Tanaka均匀化理论提出一种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弹性参数的有效预测方法;其次,考虑水合物胶结对沉积物侧向应变的影响,采用岩土复合体理论建立水合物沉积物的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最后,探讨模型参数对材料的宏观本构响应的影响,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室内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ri-Tanaka均匀化理论的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模拟在低饱和度高围压条件下的应变硬化现象以及在高饱和度低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现象,也能够较好地预测水合物沉积物的侧向变形。水合物沉积物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受到与水合物饱和度和有效围压有关的模型参数的综合影响,模型参数a,b和c分别反映了水合物沉积物的刚度、强度和脆性。而侧向应变的取值主要受到模型参数f,m和n的综合影响,模型参数g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沉积物 修正Duncan-chang本构模型 均匀化理论 等效弹性参数 侧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理 黄利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困境,预测未来制度变迁的潜在驱动因素,提出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包括在土地管制权方面应整合要素与系统,优化规划空间赋权,推进要素权益重构;在土地发展权方面应统筹供给与需求,创新土地流通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在土地财产权方面应协调效率与公平,释放土地资产价值,带动整治综合效应,以期为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理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理论逻辑 政策演进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包其刚 许家伟 张健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所选5个典型标段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并与现场实际开挖情况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结果准确,且与隧道实际开挖情况相符,是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评价的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云模型 突变理论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隧道突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SPEI的黑龙江省干旱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李艳婷 杜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5,共5页
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演变时空特征,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采用黑龙江省1972~2021年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运用一元线性趋势分析、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时空特征演变。结果表... 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演变时空特征,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采用黑龙江省1972~2021年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运用一元线性趋势分析、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时空特征演变。结果表明,1972~2021年黑龙江省1、3、6、12个月尺度SPEI呈上升趋势。1975~1981年夏季出现显著性干旱趋势,2010~2020年冬季出现显著化湿润趋势,春季与冬季无显著性干旱和湿润趋势,年际间黑龙江省整体呈不显著湿润化。中旱和轻旱为黑龙江省的主要干旱程度,且多发于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空间上,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干旱历时、干旱强度和干旱灾害事件三个干旱特征值较大,干旱情况较为严重,黑龙江省干旱情况呈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渐增强。黑龙江省未来干旱变化趋势主要呈持续湿润和由湿变干状态。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农业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提供一定依据,为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及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游程理论 M-K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组织变革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哲 李鑫容 张德诚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6,共11页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逻辑形成与体系构建提供了极具解释意义和支持作用的理论框架。遵循“理论—实证”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研判和对20所大学的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并构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逻辑形成与体系构建提供了极具解释意义和支持作用的理论框架。遵循“理论—实证”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研判和对20所大学的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并构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影响因素的各层次指标重要性进行顺位排序,其中,“条件性因素”在一级指标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教师多样化构成”等六项二级指标分别在它们所属的一级指标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的发生、形成和深化三个阶段,要分别加强条件支持、提振协同动力和注重文化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 熵权法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