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指向下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发展的时空协调分析——以福建省县域为例
1
作者 施雯婷 孙阳 +2 位作者 王佳韡 林小标 伍世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03-4817,共15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以福建省为例,系统构建符合南方山地丘陵区地域特色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福...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以福建省为例,系统构建符合南方山地丘陵区地域特色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福建省在2010——2019年近10年规划发展下,生态、城镇、农业各功能指向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发展本底水平、时空耦合协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功能指向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较大差异:生态导向结果为大面积中高值夹杂低值、城镇导向结果为“沿海高低值交错,内陆中低值交错”、农业导向结果自北向南逐渐递增;(2)社会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福建省全域积极协调发展,各县域社会发展水平差距逐年缩小;(3)2010——2019年各功能导向下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加强,呈现良性的正向促进作用,总体耦合协调度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社会发展系统中的各影响因子在不同功能导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发展系统耦合协调结果中均具有较强解释力,同时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两系统耦合协调结果的影响力均大于其单因子作用,且都表现为双因子或非线性增强。研究为福建省未来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社会发展 时空耦合 地理探测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分布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2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8-63,76,共7页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物土地播种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的情境下,云南省土地播种面积氮磷承载量除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分别在2017和2018年出现磷污染,其余州(市)氮磷承载量有较大上升空间;云南省畜禽粪污年养分总量在84.81万~104.98万t,养分总量可替代化肥用量的37.77%~53.40%;畜禽粪便可产沼气年均量46.67亿m^(3),年均天然气折算量28.00亿m^(3),年均标准煤折算量33.32万t,折年均碳减排潜力22.66万t。由此可得,云南省要进行进一步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时空分布 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
3
作者 李沁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254-260,共7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反映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开发水量用以维持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实现水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8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1... 水资源承载力是反映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开发水量用以维持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实现水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8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14个市(州)均处于可承载或良好可承载状态。其中水资源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评分值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子系统整体状况较差,生态子系统总体状况较好。提出了应强化水资源管理,推动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注重水土保持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赋权法 空间分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婉侠 韩彬 谢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共10页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14.29%,总体呈现“东高西低”、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引领全域发展的局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增幅36.09%,空间上聚集于哈大线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年增幅有所下降,且辽西北、吉林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核心城市和重要城市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亟须提升核心城市对中小城镇的辐射引领能力,并加强生态退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关系 时空变化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星 袁晔 +3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陈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079,共9页
为解决黄河流域下游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利用,以聊城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外调水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进行现状评价,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区域空间差异形成原因,提出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均衡策略,评... 为解决黄河流域下游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利用,以聊城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外调水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进行现状评价,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区域空间差异形成原因,提出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均衡策略,评估2035年不同来水频率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水资源子系统是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子系统中的人均GDP、社会子系统中的城镇化率、生态子系统中的生态环境用水率和地下水开采系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供需两端进行调控,加强节水并高效利用外调水,对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有明显均衡优化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空间均衡 外调水 供需调控 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颖 陈祖斌 +2 位作者 杨世忠 王钰洁 颜庭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为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趋势,以2012—2021年黑龙江省13个地区指标数据为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PSR模型、层次分析法结合的算法,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强度排序... 为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趋势,以2012—2021年黑龙江省13个地区指标数据为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PSR模型、层次分析法结合的算法,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强度排序为大兴安岭(3.472)>黑河(3.306)>齐齐哈尔(3.271)>绥化(3.144)>伊春(3.100)>鸡西(3.014)>佳木斯(3.006)>牡丹江(2.986)>大庆(2.868)>鹤岗(2.825)>七台河(2.796)>哈尔滨(2.493)>双鸭山(2.391);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等级,大兴安岭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双鸭山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总体时空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时空演变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宗华 赵斌 +3 位作者 陈洁 钱会 高燕燕 李春燕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63,共13页
评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可为黄河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指导。通过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VIKOR法对黄河沿线九省区2008~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引入Ma... 评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可为黄河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指导。通过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VIKOR法对黄河沿线九省区2008~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引入Mantel检验法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在2008~2021年呈现持续提升趋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在2015年后显著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西部强、东部次之、中部弱的空间格局,其中青海最强,宁夏最弱。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类型各不相同,青海、甘肃和陕西属于水资源禀赋型,宁夏和内蒙古属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型,四川、山西、河南和山东属于综合型。水资源禀赋是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底,且产水模数、人均水资源量、降雨深是水资源子系统的主控因子,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依赖度高,需在产业升级、用水效率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VIKOR法 时空动态 Mantel检验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理论的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嘉伟 刘泓汐 +1 位作者 李春晖 易雨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1,共14页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区域水资源代谢理论,构建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特征和可持续发...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区域水资源代谢理论,构建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特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计算了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BTHUA)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指数。在综合分析区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建议。【结果】结果显示:2019年BTHUA的整体承载能力指数并不高,北京市(0.5612)、天津市(0.5306)和唐山市(0.4075)评分较高,WRCC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石家庄市(0.3843)、秦皇岛市(0.3165)、衡水市(0.2952)、承德市(0.2935)和邢台市(0.2674)评分中等,WRCC达到了临界值,并且发展潜力有限。而廊坊市(0.2214)、邯郸市(0.2188)、张家口市(0.2115)、保定市(0.2086)、沧州市(0.2026)评分偏低,WRCC达到上限,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非常有限。【结论】根据物质流分析,(1)水资源系统上,京津冀地区整体水资源生产能力不容乐观,水资源开发潜力不足;(2)社会经济上,BTHUA社会规模已经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未来还将继续扩大;(3)生态系统上,除北京、天津、秦皇岛市,其余城市生态用水占比皆达不到标准。该研究考虑整个用水系统,可以得到比其他方法更全面、更准确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可持续的水资源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并提供水资源利用政策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京津冀城市群 综合评价 代谢理论 TOPSIS方法 水资源 时空分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S市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9
作者 廖家 欧阳鑫 +2 位作者 周祥 周璐 杨奇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85-90,共6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基于S市2012—2021年的水资源统计资料,选取年底总人口等15项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水...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基于S市2012—2021年的水资源统计资料,选取年底总人口等15项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三大主成分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农业发展因素和水资源的自然状况;从时间上看,2012—2021年研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大体呈东部最高,中部、北部次之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时空演变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乌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史娜娜 全占军 +3 位作者 韩煜 王琦 肖能文 高晓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9-243,共5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反映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距离条件、生态敏感区5类因子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资源承... 土地资源承载力反映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距离条件、生态敏感区5类因子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1)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所占比例分别为11.61%,25.70%,37.80%和24.80%,乌海市以不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2.6%。(2)土地利用在生态敏感性评价中最为敏感,区域内土地资源承载了86.03%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18%的交通运输用地。研究结果将对乌海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土地资源承载力 空间分析 GIS 乌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双评价——以延安市延川县为例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茂省 岳东霞 +5 位作者 孙萍萍 孟兴民 郭建军 王东 苗俊霞 郑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89,共9页
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建库、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优化4个关键问题,以延安市延川县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短板-边际-风险理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于负面清单... 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建库、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优化4个关键问题,以延安市延川县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短板-边际-风险理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于负面清单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土地斑块为评价单元,完成了延川县的双评价.结果显示:延川县不可接受超载区和容许超载区总面积分别为34.8、42.5 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14%、1.75%;水资源经济承载力已处于不可接受承载力状态;国土空间'限制、约束、影响'三级不适宜区总面积为1 262.55 km2,占全县国土空间的66.28%.依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对延川县现有'三区三线'及相关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土地功能重新定位以及边界合并、调整与优化,形成了延川县新的'三区三线'边界和全类型国土空间的'一张蓝图',实现了空间上的'多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定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冯欢 谢世友 +2 位作者 柳芬 崔莹 陈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9,共8页
根据重庆市38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从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等3个维度构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定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14年重庆市资源环境... 根据重庆市38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从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等3个维度构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定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14年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县域变化,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中环境子系统指标所占权重值最大,资源子系统次之,社会经济子系统最小;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较大的区域位于西部9个区县;等级中等的区域位于西部和中部10个区县;等级较小的区域位于中部、"两翼"19个区县.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中高值和低值聚类显著性强;热点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西部区县为热点区域,东北翼区县为冷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灰色关联 TOPSIS GIS 空间分析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空间规划指引——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周侃 樊杰 +1 位作者 王亚飞 李九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在区域尺度水资源超载状态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栅格尺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阐释了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人口经济要素的空间关系,并提出空间规划与发展路径指引。干旱半干旱区栅格尺度... 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在区域尺度水资源超载状态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栅格尺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阐释了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人口经济要素的空间关系,并提出空间规划与发展路径指引。干旱半干旱区栅格尺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案例实证研究与校验表明: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可为空间规划与管制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撑;西海固地区栅格尺度的水资源承载力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以及弱5个等级,强和较强等级区主要位于清水河河谷平原,是黄河扬水灌区与地下水资源富集区的叠加区域,较弱和弱等级区集中分布于黄土丘陵区、六盘山及其余脉山地区。在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空间开发指引,建立"节流为主、开源为辅"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助于构建与区域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人口产业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空间规划 干旱半干旱区 宁夏西海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华梅 谢健 +2 位作者 陈绵润 贾后磊 郑淑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179,共6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标准体系,是红线制度确定的基础;(2)海洋生态红线基本管理办法,确立海洋生态红线的施行程序及行政地位;(3)海洋生态红线配套制度,主要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4)海洋生态红线后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资源环境承载力 红线制度 海洋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内主要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谭映宇 张平 +1 位作者 刘容子 周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2,共6页
为了定量研究渤海主要海湾海洋资源和生态承载状态,有效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本文建立了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渤海内三个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8年三湾均处... 为了定量研究渤海主要海湾海洋资源和生态承载状态,有效利用渤海海洋资源,本文建立了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对渤海内三个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8年三湾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莱州湾承载压力最大,承载力值偏低,渤海湾和辽东湾承载力值略好。通过分析,渤海内三湾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恢复污染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纳污功能,才能有效提高渤海生态环境整体承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 状态空间评价模型 渤海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广西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戴明宏 王腊春 魏兴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水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以喀斯特典型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评价指标并用熵权法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3年广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13年广西水资源承载力状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水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以喀斯特典型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评价指标并用熵权法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3年广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13年广西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桂林市、柳州市处于理想可承载状态,贵港市处于不可承载状态,其他地市均处于可承载状态。从各子系统来看,供需子系统总体状况较好,防城港市的供需子系统评价指数最高,南宁市和贵港市的评价指数最低;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普遍较低,桂林市的评价指数最高;社会经济子系统方面,柳州市、桂林市和防城港市评价指数最高,而贵港市的评价指数最低。评价结果对广西及各地市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熵权法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诊断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辉 金菊良 +2 位作者 童芳 张礼兵 周玉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7,共6页
为定量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状况,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采用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联系数方法诊断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现状,并利用减法集对势识别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江南... 为定量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状况,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采用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联系数方法诊断评价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现状,并利用减法集对势识别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江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最好,皖中地区次之,淮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差;从子系统层面分析,江南地区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子系统最好,皖中地区次之,淮北地区最差,但淮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最小;从指标层面诊断分析,人均水资源量是导致安徽省各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存在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安徽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空间差异 诊断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光超 杨德利 管红波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价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克服了专家打分法的缺陷,它以实际数据为支撑,更为客观的评价出了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近年来的变化趋... 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价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克服了专家打分法的缺陷,它以实际数据为支撑,更为客观的评价出了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为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海洋资源 承载力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协调性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6
19
作者 盖美 钟利达 柯丽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921-7932,共12页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 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研究对海洋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环境EKC机理,通过可变模糊识别算法,结合相关研究构建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2006—2014年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三元协调发展模型对复合系统承载力进行协调发展测度;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测度承载力驱动因素以期为中国海洋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复合系统承载力时序变化良好;空间上天津、上海、海南承载力较高,呈南北中"三足鼎立"格局,河北、广西承载力较低;(2)承载力协调发展状况也呈良性发展,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海南、山东协调性较高,海南、上海、天津协调发展度较高,其余大部分地区均有待提高。(3)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环境治理、资源丰富度分别影响着海洋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环境经济 可变模糊 承载力 协调发展 时空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菲 张小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6-1495,共10页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甘肃全省及14个市(州)2003—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7年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甘肃全省及14个市(州)2003—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7年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导致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基本一致,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生产用水尤其是农业用水是最大的足迹账户,且呈下降趋势;生态用水足迹虽然占比很低,但呈快速增长态势,用水结构趋向合理;(3)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分布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的区域差异也较大,但呈缩小的态势;(4)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其高水平区和较高水平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呈现出向低值区发展的趋势;(5)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土地资源少而分散的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而土地资源丰富的河西地区水资源生态赤字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时空特征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