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Optimal Guidance Control for Lunar Soft Landing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Dayi Li, Tieshou +1 位作者 Yan, Hui Ma, Xingr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22-31,共10页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ing orbit. Once the landing area has been selected and it is time to deorbit for landing, a ΔV burn of 19.4 m/s i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a 100×15 km elliptical orbit. At perilune, the landing jets are ignited, and a propulsive landing is performed. A guidance and control scheme for lunar soft landing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which combines optimal theory with nonlinear neuro-control. Basically, an optimal nonlinear control law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um trajectory from perilune to lunar surface in terms of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index. Therefore some optimal control laws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soft landing system due to the nonlinear mapping function of the neural network.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ntrol laws are verified in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Functions Lunar landing Lunar missions Maximum principle Neural network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ORB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liant landing of a trotting quadruped robot based on hybrid motion/force robust control 被引量:2
2
作者 郎琳 王剑 +1 位作者 韦庆 马宏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970-1980,共11页
A compliant landing strategy for a trotting quadruped robot on unknown rough terrains based on contact force control is presented. Firstly, in order to lower the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landing impact force, a landi... A compliant landing strategy for a trotting quadruped robot on unknown rough terrains based on contact force control is presented. Firstly, in order to lower the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landing impact force, a landing phase is added between the swing phase and the stance phase, where the desired contact force is set as a small positive constant. Secondly, the joint torque optimization of the stance legs is formulated as a quadratic programming(QP) problem subject to equality and inequality/bound constraints. And a primal-dual dynamical system solver based on linear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LVI) is applied to solve this QP problem.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 hybrid motion/force robust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tracking of the contact force, while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tance feet landing angles are fulfilled simultaneously. Finally, th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tting quadruped robots compliant landing joint torque optimization quadratic programming(QP) hybrid motion/force robus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sired landing points walking method enablinga planner quadruped robot to walk on rough terrain
3
作者 MA Hongwen WANG Liquan ZHONG Zhi YAO Shaoming 《智能系统学报》 2011年第5期464-469,共6页
It is necessary for legged robots to walk stably and smoothly on rough terrain.In this paper,a desired landing points(DLP) walking method based on preview control was proposed in which an off-line foot motion trace an... It is necessary for legged robots to walk stably and smoothly on rough terrain.In this paper,a desired landing points(DLP) walking method based on preview control was proposed in which an off-line foot motion trace and an on-line modification of the trace were used to enable the robot to walk on rough terrain.The on-line modification was composed of speed modification,foot lifting-off height modification,step length modification,and identification and avoidance of unsuitable landing terrain.A planner quadruped robot simulator was used to apply the DLP walking method.The correctness of the method was proven by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using the Adams and Simuli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ged robot preview control desired landing points planner quadruped ro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的形成逻辑与适用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7,共12页
从形成逻辑来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实质上是管控理念、管控对象和管控手段更加精细化的结果。这决定了所涉法规政策的多元化,以及相关调整规则和适用规范的复杂化、碎片化以及分散化,亟须通过体系化整合来解决“谁来管控”“管控什... 从形成逻辑来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实质上是管控理念、管控对象和管控手段更加精细化的结果。这决定了所涉法规政策的多元化,以及相关调整规则和适用规范的复杂化、碎片化以及分散化,亟须通过体系化整合来解决“谁来管控”“管控什么”“如何管控”的问题。在主体层面,应当明确耕地管理公权力机关、耕地所有权人以及耕地使用权人三类基本主体,形成权责分明、协同共治的管控机制;在内容层面,应当从耕地利用优先序和种植作物优先序两个维度,系统把握种植用途管控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将其统一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之中;在措施层面,应当综合运用法律责任、自治性救济和补贴奖励等差异化手段,构建管制、管理、管护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从而在规范层面实现对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的具体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 粮食安全保障 耕地保护 农村土地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流三号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的进展
5
作者 李波 张均钊 +10 位作者 陈逸航 刘攀乐 孙江 杨宗谕 李达 陈翔 马瑞 朱晓博 夏凡 周建 HL-实验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中国环流三号自2020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科研进展,其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近年在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方面取得的进展。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中国环流三号已经通过纯欧姆感应... 中国环流三号自2020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科研进展,其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近年在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方面取得的进展。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中国环流三号已经通过纯欧姆感应驱动将等离子体电流从2020年首次放电的~0.1 MA提升至1.5 MA以上,成功实现了由圆截面孔栏位形向大形变单零位形,以及雪花、鼎型等多种先进偏滤器位形的过渡。研发了大电流软着陆、破裂预测、破裂缓解等专用控制算法,有效减少了等离子体大破裂次数,从而保障了装置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流三号 等离子体控制 偏滤器位形 兆安级放电 电流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补偿制度的体系构建
6
作者 李冰强 杨越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共8页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实施的关键在于协调行政管制公权力与承包经营私权利之间的利益冲突。法治领域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效平衡,迫切需要构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补偿制度。比较法视野下,管制性征收、土地发展权和公共地役权作为适度...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实施的关键在于协调行政管制公权力与承包经营私权利之间的利益冲突。法治领域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效平衡,迫切需要构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补偿制度。比较法视野下,管制性征收、土地发展权和公共地役权作为适度限制土地使用权的三种制度方案,均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却能使他人土地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管制性征收主要关注行政管制对私权利的限制程度,重点解决是否需要补偿的问题;土地发展权是在认可管制正当性的基础上,借助市场化手段分配增值利益,重点解决利益分配方式的问题,两种制度在规范设计层面,难以适配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补偿制度的构建需要。公共地役权基于“限制补偿一体性”的制度架构,契合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补偿制度的法权构造。在我国《耕地保护法》立法进程中,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应当构建以公共地役权为纽带的限制补偿制度,并通过明确补偿主体、确定补偿对象、明确补偿范围、稳定资金来源、创新补偿方式等,保障粮食生产利益,筑牢粮食安全法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 非粮化 管制性征收 土地发展权 公共地役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发展权三十年研究进展及演进特征——基于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7
作者 段德罡 曾洪煜 王瑾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土地发展权是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工具,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围绕土地发展权的空间治理研究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探讨土地发展权与空间政策... 土地发展权是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工具,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围绕土地发展权的空间治理研究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探讨土地发展权与空间政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明晰其研究演进特征,通过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1994—2023年间土地发展权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土地发展权研究在不同空间政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可视化图谱与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方法,概述了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以土地为中心的城镇化阶段;“多规合一”的空间用途管制阶段;以及强调生态治理,土地发展权逐步向中央政府收束的阶段。通过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的演进特征,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土地发展权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信息可视化 空间用途管制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研究
8
作者 张冬咏 林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8,共11页
【目的】系统探究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化肥农药带来的耕地面源污染,利用624份河南农户样本信息,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目的】系统探究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化肥农药带来的耕地面源污染,利用624份河南农户样本信息,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会受其道德规范、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知识、态度、风险感知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小;经济效益对农户的态度、主观规范和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同时主观规范也会受农资销售商的显著影响。【结论】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应切实增强农户参与化肥农药减量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农资销售商对农户的重要影响,并且创新经济手段或激励政策以提升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宏伟 吴小宾 +4 位作者 王奥宇 郑福丽 陈晓影 谭德水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FA,水基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B(CRFB,聚氨酯包膜尿素)和控释氮肥C(CRFC,腐植酸型尿素),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处理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OPT、CRFA、CRFB和CRFC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9%、17.6%、29.6%和17.2%;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18.6%、121.9%、175.4%和144.6%;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74.4%、95.1%、172.0%和115.6%;土壤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分别显著降低4.9%、7.2%、9.5%和9.1%。与FP处理相比,CRFA、CRFB和CRFC处理的>2 mm和0.5~1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比例分别显著提高166.2%、133.8%、90.0%和40.3%、34.3%、62.7%;<0.053 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比例显著降低78.4%、73.8%、52.5%。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可改善轻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本试验条件下以CRFB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和小麦产量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小麦 控释氮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农业的玉米耕整地机械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
10
作者 段天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52-54,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精准农业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玉米耕整地机械智能化控制系统功能展开研究,结合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先进技术,分析了玉米耕整地智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精准农业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玉米耕整地机械智能化控制系统功能展开研究,结合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先进技术,分析了玉米耕整地智能控制系统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及与耕整地机械的功能匹配,并利用AgriSim软件开展玉米耕整地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明确了系统功能开发的下一步方向。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农业 玉米种植 耕整地机械 智能化控制系统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增量型城市更新的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贺 林颖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4,共10页
空间容量大幅增加的城市更新活动,为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带来额外负担,为抵消由此形成的外部性影响,需付出更多公共成本,给地方财政造成持续压力。由于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的缺失,使空间规划无法基于财政平衡,对存量空间更新... 空间容量大幅增加的城市更新活动,为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带来额外负担,为抵消由此形成的外部性影响,需付出更多公共成本,给地方财政造成持续压力。由于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的缺失,使空间规划无法基于财政平衡,对存量空间更新改造后的功能与开发强度进行科学管控。为此,研究提出面向我国和具有相似土地制度国家的城市更新财务分析框架,以更好理解城镇化后期存量土地上开发权供给与政府财政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责权范畴,构建对接政府财会制度的公共成本测算方法体系,并基于实证研究揭示增量更新对地方财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提出基于财务收支平衡分析的城市规划功能与容量调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公共成本 土地财政 财务平衡 开发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智能选线案例库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利辉 郑洪 +6 位作者 李伟 钟晶 高华 贾兴利 徐振廷 陈宇 张发如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2,共8页
针对智能选线设计领域存在的样本案例库不足、选线知识未形成结构化数据、案例数据综合利用率偏低以及案例库构建方法缺乏系统性研究等问题,聚焦陆路交通典型选线案例库(涵盖铁路、公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构建方法,系统梳理并精选了覆盖... 针对智能选线设计领域存在的样本案例库不足、选线知识未形成结构化数据、案例数据综合利用率偏低以及案例库构建方法缺乏系统性研究等问题,聚焦陆路交通典型选线案例库(涵盖铁路、公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构建方法,系统梳理并精选了覆盖全类别、全阶段、全环境的陆路交通选线设计典型案例数据,总计上万公里。案例库中的案例以选线知识点为单元进行组织,并与案例控制因素相对应,对影响选线的控制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全面分类整理,构建了由控制因素库、设计方法库、设计成果库组成的选线案例库整体架构;定制了各类控制因素、设计成果、设计方法的数据结构、编码和存储组织方式;建立了交叉索引以实现三种数据的紧密关联。此外,还研发了选线控制因素、设计方法、设计成果的快速、自动采集系统,实现了案例库信息的快速数字化。这些工作为智能选线研究中选线知识的机器学习回路构建、知识牵引与仿生进化协同驱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智能选线 案例库构建 选线知识点 控制因素 交叉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薄立明 赵浪 +2 位作者 尹力 张翔 魏伟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剖析了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路径并揭示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1)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规模为2.76万km^(2),仅占流域国土总面积的2.28%,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规模占比为22∶2∶3,研究期内规模性扩张了4 989.90 km^(2),上游地区增长规模最大,下游地区增长幅度最剧烈。(2)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其他生态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其次是与农业空间交互转换造成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流失;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农业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其次是其他生态空间,引起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扩张;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水生态空间也规模性转换为城镇空间。(3)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规模性扩张核心影响因素是水资源“液态化”的水文循环过程,流失则是主要由第一、三产业发展诉求驱动;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整体表现为政府财政所主导的适配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调配过程;下游地区则是水生态空间伴随城镇化进程在农业地区和城镇地区的转移。[结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路径和影响因素差异显著,需要根据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建立起共同治理、协同发展的流域协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时空格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舰载机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仁地 江驹 +1 位作者 张哲 刘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5-2175,共11页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态变作为输入,以襟翼的舵偏角增量作为输出,实现舰载机在着舰时航迹倾斜角的快速响应。与传统控制器相比,PPO控制器中的Actor-Critic框架大大提高了控制量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参数优化的难度。仿真实验基于MATLAB/Simulink中的F/A-18飞机动力学/运动学模型。利用PyCharm平台上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环境,通过UDP通信实现2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动态误差小的特点,能够将着舰的高度误差稳定在±0.2 m以内,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自动着舰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直接升力控制 UDP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及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慧 杨文斌 +3 位作者 朱斌 刘丹一 周密 杨波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0-1076,共7页
沙漠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沙区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依据天然稀疏林密度,提出在降低固沙林覆盖度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分布格局能够保持防沙治沙的效益,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给出8了低覆盖度治沙... 沙漠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沙区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依据天然稀疏林密度,提出在降低固沙林覆盖度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分布格局能够保持防沙治沙的效益,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给出8了低覆盖度治沙的原理和不同气候区低覆盖度固沙体系典型设计,提出了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在与传统技术模式结合、羽翼袋沙障、沙地林田草沙水分利用与近自然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几种创新实践。实践表明,低覆盖度治沙是用覆盖度15%—25%的固沙林带(沙障)构建的一种复合型固沙植被恢复模式,留有75%—85%的空地或者地带性自然恢复植被带,能够确保沙区的水分平衡和雨养植被的稳定持续发育,对于解决目前沙区水资源承载力不足,固沙林稳定性、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基于低覆盖度理论的治沙、沙产业相结合的技术示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覆盖度治沙 实践模式 固沙稳定性 水分平衡 覆盖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舰载机抗干扰着舰控制
16
作者 李钊星 蔡云鹏 +2 位作者 刘茂汉 王霞 许斌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3-1247,共15页
考虑甲板运动和舰尾流等扰动影响下的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抗干扰控制策略.建立着舰轨迹生成、引导、控制和进近动力补偿等子系统,将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子系统的稳定问题.针对舰尾流引起的时变扰动和... 考虑甲板运动和舰尾流等扰动影响下的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抗干扰控制策略.建立着舰轨迹生成、引导、控制和进近动力补偿等子系统,将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子系统的稳定问题.针对舰尾流引起的时变扰动和甲板运动对理想着舰点的变化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甲板运动预估并在引导指令中予以修正,借助非线性扰动观测器估计未知干扰对模型集总外界扰动进行前馈补偿.为提升着舰轨迹跟踪与姿态控制的精确性和快速性,设计基于反步架构的预定义时间控制策略,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系统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收敛.数字和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在甲板运动和舰尾流扰动影响下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满足着舰轨迹的快速准确跟踪,实现预定义时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舰控制 舰尾流 甲板运动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预定义时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膳食结构升级的中国耕地种植管控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杜丹妮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研究目的:探析膳食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中国耕地种植管控分区,为保障居民食物安全和优化耕地用途管制措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耕地需求预测模型及多维耕地种植管控紧迫性评估框架。研究结果:(1)长期内多情景耕地需求随人口发展呈下降趋势,... 研究目的:探析膳食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中国耕地种植管控分区,为保障居民食物安全和优化耕地用途管制措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耕地需求预测模型及多维耕地种植管控紧迫性评估框架。研究结果:(1)长期内多情景耕地需求随人口发展呈下降趋势,短期内现状耕地难以满足人口峰值时多数情景下的膳食消费需求。(2)耕地种植管控紧迫性空间差异明显,紧迫性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禀赋较高的粮食主产区,而西北和西南等地为多维劣势耕地聚集区域。(3)排除极端消费情景,为保证膳食结构升级中的口粮、饲料粮、重要农产品和间接食物需求,核心管制区、严格管制区、非粮调控区和综合管控区面积分别为6.17亿亩、11.52亿亩、1.70亿亩和7.21亿亩,且需对不同分区拟定差别化管控目标、管控强度和管控策略。研究结论:耕地种植管控分区是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将膳食结构升级融入耕地分区利用全过程,有利于在守稳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推行“大食物观”理念,进而促进耕地长期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升级 耕地种植管控 多情景分析 分区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时代开发控制体系的内涵与特征辨析——羁束性与自由裁量的再平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吉桓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4,118,共7页
中国城市已从扩张式发展进入存量提升时代,对开发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上海为例,从土地产权视角出发,重新辨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开发控制的内涵——哪些管理环节实际起到了土地用途管制作用,可以被视作开发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本... 中国城市已从扩张式发展进入存量提升时代,对开发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上海为例,从土地产权视角出发,重新辨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开发控制的内涵——哪些管理环节实际起到了土地用途管制作用,可以被视作开发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本文认为,我国现行的开发控制体系是“规划+合同”二者结合的,由公法和私法共同约束。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开发控制体系呈现新的特征,羁束式管控要素和自由裁量式管控要素进行了再平衡,自由裁量式管控要素所占比重和其重要性逐渐提升。为推进城市高质量更新,本文建议开发控制平衡羁束式管理与自由裁量式管理,兼顾严肃性和灵活性。具体建议包括:减少控规中的刚性条款以提升弹性,同时保证刚性条款的严肃性;允许开发主体尽早介入规划管理过程;重视外部监督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控制 土地产权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土地出让合同 自由裁量权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
19
作者 杨子薇 潘雄 +3 位作者 林莉 陈和春 王继保 吴伟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目前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尚不清楚。通过考察丹江口水库消落带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林地和耕地),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裸地、林地和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平... 目前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尚不清楚。通过考察丹江口水库消落带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林地和耕地),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裸地、林地和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分别为985±333、798±143、625±175 n/kg,主要聚合物类型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分别占比44.0%、27.2%和11.1%;其中超过75%的微塑料为纤维状,且大约39.5%的微塑料粒径范围分布在50~500μm之间,为主要的粒径范围;丹江口水库消落带土壤中微塑料颜色以蓝色为主,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裸地>林地>耕地的趋势。研究成果对开展水库消落带微塑料污染控制、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微塑料赋存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微塑料污染控制 水质安全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恢复年限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特征及其关系
20
作者 吴沛桐 温仲明 +6 位作者 郑诚 袁浏欢 谭凯 王志鹏 石长春 马雅莉 张艳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80-2889,共10页
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在长期恢复年限中的动态关系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恢复年限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 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在长期恢复年限中的动态关系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恢复年限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随恢复年限增长,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增加,群落稳定性随恢复年限显著提升;群落稳定性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植物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揭示了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动态关系,为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及荒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生态修复 群落稳定性 荒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