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Dental all-ceramic Material-zirconia Toughened Nanometer-ceramic Composite 被引量:1
1
作者 CHAIFeng XULing +2 位作者 CHAOYong-lie LIAOYun-mao ZHAOYi-min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 :口腔全瓷修复体以其独特优越性受到医患青睐 ,但脆性问题一直限制其应用范围及使用可靠性。本研究旨在研制用于玻璃渗透全瓷修复的纳米氧化锆增韧陶瓷并全面检测评价其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化学共沉淀与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纳米... 目的 :口腔全瓷修复体以其独特优越性受到医患青睐 ,但脆性问题一直限制其应用范围及使用可靠性。本研究旨在研制用于玻璃渗透全瓷修复的纳米氧化锆增韧陶瓷并全面检测评价其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化学共沉淀与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纳米氧化锆增韧陶瓷 (α -Al2 O3 /nZrO2 ceramicspowder ,W) ,扫描电镜评价陶瓷材料的粉体形态特征及粒度分布。预制氧化锆含量不同的陶瓷粉体 (5wt% ,10wt% ,15wt%and 2 0wt% ) ,采用粉浆涂塑技术将材料制成标准试件 ,并在不同温度下 (12 0 0~ 16 0 0℃ )烧结成型 ,用三点弯曲法及单边刀口梁法检测材料试件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 :1)α -Al2 O3 /nZrO2 材料粉体粒度分布范围大致为 0 .0 2~ 3.0 μm ,其中超细粉体 (低于 0 .1μm)占 2 0 % ;2 )不同烧结温度组试件的力学强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14 5 0℃和 16 0 0℃组高于12 0 0℃组 ;3)相同烧结温度下不同氧化锆含量组材料强度有显著差异 ,一定范围内氧化锆含量增高有助于材料的增韧增强。结论 :本研究所研制的纳米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组分配比及微观特征能增韧增强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全瓷修复体 力学性能 烧结温度 纳米陶瓷复合体 氧化锆增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切削废硅粉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基陶瓷
2
作者 俞景阳 李京伟 +7 位作者 林银河 陈晨 冉高涛 汪大亚 侯欢健 汤文明 鲁颖炜 罗派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177,共12页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多晶硅片的需求迅速增长。现有多晶硅片制备工艺产生大量切削废硅粉,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切削硅粉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以光伏切削硅粉为原料,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钙为烧结助剂,通过反应烧结制备氮化...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多晶硅片的需求迅速增长。现有多晶硅片制备工艺产生大量切削废硅粉,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切削硅粉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以光伏切削硅粉为原料,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钙为烧结助剂,通过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基陶瓷。研究了原料中切削硅粉与烧结助剂含量、烧结助剂组分间的配比、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Si_(3)N_(4)基陶瓷烧结的影响。在原料配比为Si∶Al_(2)O_(3)∶Y_(2)O_(3)∶CaO=70∶16∶6∶8,烧结温度为1550℃,保温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制备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硬度达到了3.23 GPa,开气孔率为5.89%,实现了光伏切削硅粉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切削硅粉 反应烧结 氮化硅基陶瓷 烧结助剂 硬度 开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路器碳陶瓷合闸电阻能量耐受及失效特性
3
作者 孙晋茹 戴辉翔 +3 位作者 陈维 崔博源 杨飞 姚学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0-2600,共11页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升、动态导电、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行为,分析碳陶瓷合闸电阻的能量耐受及失效机理。研究发现,碳陶瓷电阻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动态导电特性,导通电阻及恢复电阻随能量注入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大能量注入下,碳陶瓷电阻劣化及损伤模式包含恢复电阻下降、侧面绝缘击穿及电阻体碎裂。根据大能量注入下电阻内部多物理场分布仿真结果,结合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及电接触导电机制分析,揭示来源于碳陶瓷电阻内部电流密度、温度及热应力不均匀分布的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电热正反馈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合闸电阻 碳陶瓷复合材料 能量耐受 动态导电 温升特性 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3)Si_(2)C_(2)掺量对Si_(3)N_(4)陶瓷微观结构与力/热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龙国钦 聂光临 +5 位作者 陈炫志 黎业华 彭小晋 黄瑶 邓欣 伍尚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3)N_(4)陶瓷致密度、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阐释了Si_(3)N_(4)陶瓷力/热学性能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_(3)Si_(2)C_(2)掺量的增加,Si_(3)N_(4)陶瓷试样(保温时间分别为4 h和12 h)的热导率和弯曲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保温4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致密度的影响,保温12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微观结构的均匀度及晶粒尺寸的影响;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气体排出和晶粒生长,从而促进Si_(3)N_(4)陶瓷的致密化及热导率的提升。利用气压烧结(1900℃保温12 h),掺加1.5 mol%的Y_(3)Si_(2)C_(2)可制得致密度为99.0%、热导率为(106.80±2.64)W·m^(−1)·K^(−1)、弯曲强度为(590.21±25.69)MPa的Si_(3)N_(4)陶瓷,其具有优良的力/热学综合性能,有利于提升Si_(3)N_(4)陶瓷封装电子元器件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陶瓷 二元复合烧结助剂 Y_(3)Si_(2)C_(2)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i包裹粉体的制备、烧结行为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卢金山 高濂 +1 位作者 归林华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铝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氧化铝前驱体包裹纳米镍颗 粒的复合粉体,并通过能量发散能谱(ED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包裹粉体的成分构 成,发现镍纳米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氧化铝的前驱体.煅烧... 利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铝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氧化铝前驱体包裹纳米镍颗 粒的复合粉体,并通过能量发散能谱(ED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包裹粉体的成分构 成,发现镍纳米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氧化铝的前驱体.煅烧后的包裹粉体在氩气氛中进行 热压烧结.结果表明,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相比,包裹粉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致 密化.烧结后的材料其显微结构明显不同于球磨粉体烧成的材料,不论在氧化铝晶界或晶内, 镍颗粒与氧化铝之间都有孔隙,这是由于镍的热膨胀系数比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大引起的. Al2O3/Ni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粉体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烧结行为 显微结构 氧化铝 镍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陶复合导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曦东 唐绍裘 +1 位作者 谢有赞 杨巧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9-323,共5页
本文提出了复合式导电陶瓷的概念,并实际制备了SiO2-Al2O3-C系列的碳/陶复合导电陶瓷。通过XRD、SEM、电阻率测定等实验研究了材料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了导电功能成份石墨的加入对材料烧结和... 本文提出了复合式导电陶瓷的概念,并实际制备了SiO2-Al2O3-C系列的碳/陶复合导电陶瓷。通过XRD、SEM、电阻率测定等实验研究了材料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了导电功能成份石墨的加入对材料烧结和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石墨颗粒在材料基体内部的结构方式以及石墨的加入影响导电的规律,讨论了材料烧结和导电机理,并提出了普通复合式导电陶瓷的接触导电机理。材料性能优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容易工业化。本文是基础性的研究,进一步的工作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陶瓷 碳陶复合材料 粉末烧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粉末成形体烧结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汤文明 丁厚福 郑治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7,共5页
分析研究了金属Al在1000℃左右温度下的存在状态以及在Al2O3上浸润性等问题,讨论了Al-Al2O3两相粉末成形体的烧结性能及助烧剂、烧结气氛对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金属Al的活泼性以及生成的Al2O... 分析研究了金属Al在1000℃左右温度下的存在状态以及在Al2O3上浸润性等问题,讨论了Al-Al2O3两相粉末成形体的烧结性能及助烧剂、烧结气氛对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金属Al的活泼性以及生成的Al2O3膜的稳定性和金属Al对Al2O3表面浸润性差等原因决定了Al-Al2O3粉末成形体在1000℃时的烧结性能极差。助烧剂及其反应产物通过形成过渡层的粘结作用和粘-塑性流动调节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改善了材料的烧结性能。同时由于氢气气氛和助烧剂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成形体 烧结性能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炭/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2 位作者 史景利 翟更太 刘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7,共7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粉为骨料炭、中间相沥青作粘结剂、以及Si,Ti为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炭/陶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压温度对材料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最终材料的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都单调增大;而... 以天然鳞片石墨粉为骨料炭、中间相沥青作粘结剂、以及Si,Ti为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炭/陶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压温度对材料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最终材料的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都单调增大;而抗弯和抗压强度则有所下降。当热压温度为2700℃时,在平行于石墨层方向材料的温热导热率、热扩散系数、抗弯和抗压强度分别为654W/m.K,413mm2/s,34.5,31.5MPa。当热压温度为2300℃时,材料微晶的定向排列程度就较高,晶格排列也较为规则。利用XRD,SEM,TEM等考察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探讨了材料导热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陶复合材料 导热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NiFe_2O_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佳 姚广春 +4 位作者 曹卓坤 华中胜 王磊 鲍丽 张志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55-1461,共7页
以高温固相合成法,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镀铜碳纤维增强的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即先以NiO、Fe2O3、微量V2O5和MnO2为原料制备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然后以该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和镀铜碳纤维为原料,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纤维/Ni... 以高温固相合成法,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镀铜碳纤维增强的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即先以NiO、Fe2O3、微量V2O5和MnO2为原料制备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然后以该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和镀铜碳纤维为原料,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研究镀铜碳纤维添加量对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体积密度、气孔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碳纤维可以显著改善NiFe2O4复合陶瓷材料的性能,当镀铜碳纤维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其体积密度比不添加镀铜碳纤维试样的体积密度提高约12%,其抗弯强度比不添加镀铜碳纤维的提高约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 惰性阳极 镀铜碳纤维 两步烧结 体积密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气氛对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亚苓 杨亮 梁正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3期275-278,289,共5页
为了提高氧化铝陶瓷的抗热震性,将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的SiC加入到Al2O3中,通过无压烧结工艺,在有气氛保护和无气氛保护条件下分别制备出氧化铝基抗热震陶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陶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氛保... 为了提高氧化铝陶瓷的抗热震性,将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的SiC加入到Al2O3中,通过无压烧结工艺,在有气氛保护和无气氛保护条件下分别制备出氧化铝基抗热震陶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陶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氛保护条件下烧结的Al2O3/SiC复相陶瓷气孔比无气氛条件下烧结的明显减少,复相陶瓷基体内部气孔显著降低.这样的显微组织有利于缓解热应力和提高强度,对提高陶瓷的抗热震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震性 氧化铝 气氛保护 碳化硅 氧化锆 氧化钛 烧结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渗硅制备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材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子晨 阮万兴 +4 位作者 郭兴忠 杨辉 杨新领 郑浦 高黎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8-503,共6页
以纯碳粉作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聚乙烯醇(PVA)为造孔剂,通过液相渗硅制得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材料,考察了PVA的含量对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PVA为造孔剂,高温可以使PVA挥发,在坯体中形成空腔,有利于硅... 以纯碳粉作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聚乙烯醇(PVA)为造孔剂,通过液相渗硅制得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材料,考察了PVA的含量对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PVA为造孔剂,高温可以使PVA挥发,在坯体中形成空腔,有利于硅的渗入,并与碳进行反应,从而形成碳化硅,最终制备出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材料;随着PVA含量的增加,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当PVA达到15%时,各项性能达到最佳。此外,PVA的含量不影响复合陶瓷的物相组成。所制备的碳化硅/石墨复合陶瓷材料可应用于机械密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全碳粉 反应烧结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活性炭烧结氧化镁泡沫陶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政 刘正 +2 位作者 毛萍利 王趱 吴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氧化镁泡沫陶瓷烧结温度很高,为了降低它的烧结温度,对其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以氧化镁为基体的粉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氧化镁泡沫陶瓷,研究了不添加活性炭和添加活性炭对烧结温度的影响.当活性炭质量分数为0.1%时,泡沫... 氧化镁泡沫陶瓷烧结温度很高,为了降低它的烧结温度,对其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以氧化镁为基体的粉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氧化镁泡沫陶瓷,研究了不添加活性炭和添加活性炭对烧结温度的影响.当活性炭质量分数为0.1%时,泡沫陶瓷烧结温度由1550℃降到1500℃,体积质量由0.926g/cm3上升到0.977g/cm3.XRD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并未改变氧化镁的晶格结构;SEM显微分析表明,添加的活性炭在陶瓷中未有残留.粗镁浇注实验结果说明,添加活性炭烧结而成的氧化镁泡沫陶瓷具有良好的过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泡沫陶瓷 活性炭 烧结 过滤 粉体 粗镁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型碳/陶功能梯度材料烧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书贤 陈林泉 +1 位作者 刘勇琼 张燕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1,82,共3页
Al2O3型碳/陶功能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喷管热防护材料,其具有导热系数较低及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氧乙炔烧蚀试验条件下该材料有很好的耐烧蚀性,但由于发动机内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为了更好地反映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烧蚀情况,该研... Al2O3型碳/陶功能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喷管热防护材料,其具有导热系数较低及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氧乙炔烧蚀试验条件下该材料有很好的耐烧蚀性,但由于发动机内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为了更好地反映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烧蚀情况,该研究工作采用了试验发动机进行烧蚀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发动机中获得的烧蚀率数据高于氧乙炔试验数据。文中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Al2O3型碳/陶功能梯度材料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的烧蚀性能及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功能梯度材料 烧蚀试验 喷管 热防护材料 氧化铝 陶瓷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微晶玻璃导热理论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梅 陈立佳 +1 位作者 韩亚苓 陈皓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了研究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伟晶岩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和添加造孔剂方法,烧制出SiO2-Al2O3-CaO-ZnO-R2O乳白色多孔微晶玻璃.根据多孔微晶玻璃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情况提出3种热传导的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推导... 为了研究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伟晶岩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和添加造孔剂方法,烧制出SiO2-Al2O3-CaO-ZnO-R2O乳白色多孔微晶玻璃.根据多孔微晶玻璃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情况提出3种热传导的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公式,验证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多孔微晶玻璃导热系数值与理论导热系数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如果已知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那么可以利用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来推算多孔微晶玻璃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孔隙率 粉末烧结法 造孔剂 多孔微晶玻璃 建筑节能 导热系数 多孔微晶玻璃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AlN+Al)的添加对AIN的烧结和导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星国 张同俊 +1 位作者 赵兴中 姜辉恩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13,共6页
将混合超微粉(AlN+Al)添加到AlN细粉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常压烧结试验。测定了烧结体的导热系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2023K时,超微粉的添加使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提高;... 将混合超微粉(AlN+Al)添加到AlN细粉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常压烧结试验。测定了烧结体的导热系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2023K时,超微粉的添加使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提高;当烧结温度升至2123K时,超微粉的添加反而引起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的下降。讨论了超微粉对AlN的烧结和导热的作用条件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 烧结 导热 氮化铝陶瓷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TiC-TiB_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及热压烧结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汉宁 杨巧勤 +1 位作者 黄启忠 陈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熟焦、碳纤维、B4C,SiC,Si,TiO2和TiC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及热压技术研究了不同TiO2和TiC含量对多组份碳/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TiO2或TiC与B4C反应原位生成TiB... 以熟焦、碳纤维、B4C,SiC,Si,TiO2和TiC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及热压技术研究了不同TiO2和TiC含量对多组份碳/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TiO2或TiC与B4C反应原位生成TiB2,Si和TiO2分别与C反应生成SiC和TiC,这些陶瓷相的生成对提高碳/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作用.加入TiO2比TiC能使碳/陶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致密化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热压烧结 碳陶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l_2O_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晓梅 李铁虎 +1 位作者 刘红林 马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基体进行改性,使材料的强度提高了39.1%,热导率降低至0.902W/(m·K)(800℃);采用炭纤维表面SiC涂层处理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使材料强度提高了3倍,达到约7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改性 Al2O3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 炭纤维 SIC涂层 界面性能 ZrO2 C/C 增强相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材料特性对 SiC-TiB_2 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兴珠 徐振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以微米级α-SiC粉为原料,用常压烧结法制备SiC-15%TiB2(体积分数)复合陶瓷.研究了原材料特性如烧结助剂种类、增韧相类型和原料SiC粉粒度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B-C是SiC-TiB2... 以微米级α-SiC粉为原料,用常压烧结法制备SiC-15%TiB2(体积分数)复合陶瓷.研究了原材料特性如烧结助剂种类、增韧相类型和原料SiC粉粒度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B-C是SiC-TiB2复合陶瓷的有效烧结助剂.用它为助剂制备的陶瓷其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高于以B-C,Al-C和Si-C为助剂的SiC陶瓷.与纯TiB2粉末相比,以TiB2-SiC复合粉为增韧相的复合陶瓷性能改善,且抗氧化性较好.SiC原料粉末的粒度是影响SiC可烧结性最重要的因素.粒度愈细,SiC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TiB2 复合陶瓷 烧结助剂 TiB2-SiC 复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3/氧化物烧结助剂对碳化硅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安 范桂芬 +3 位作者 史玉升 吕文中 吴甲民 李晨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利用YF_3/氧化物体系作为烧结助剂热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研究了此体系中氧化物的种类、含量对样品的致密度、导热性能、物相成分、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900℃、压力50 MPa条件下,YF_3/氧化物体系烧结助剂对碳化硅陶... 利用YF_3/氧化物体系作为烧结助剂热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研究了此体系中氧化物的种类、含量对样品的致密度、导热性能、物相成分、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900℃、压力50 MPa条件下,YF_3/氧化物体系烧结助剂对碳化硅陶瓷热导率有所提升,其中同时添加5wt%YF_3+3wt%Mg O双相烧结助剂的Si C陶瓷性能最优,其致密度为98.93%,热扩散系数为71.40 mm^2/s,热导率为154.29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氟化钇 热压烧结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制备ZrO_(2)-AlN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牟庭海 许文涛 +3 位作者 凌军荣 董天文 秦梓轩 周有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1236,共6页
氧化锆(ZrO_(2))陶瓷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但其应用受到低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TC)的限制。本研究设计并通过微波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氧化锆-氮化铝(AlN)复合陶瓷,优化制备条件后,抑制了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致密的复合陶瓷... 氧化锆(ZrO_(2))陶瓷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但其应用受到低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TC)的限制。本研究设计并通过微波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氧化锆-氮化铝(AlN)复合陶瓷,优化制备条件后,抑制了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致密的复合陶瓷(相对密度>99%),详细研究了该复合陶瓷的组织演变、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N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室温下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热容增加,分别达到41.3 W/(m·K)、15.2 mm^(2)/s和0.6 J/(g·K)。这种具有高热导率和抗热震性的ZrO_(2)-AlN复合复合陶瓷在能源系统的高温热交换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氮化铝 复合陶瓷 微波烧结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