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的2种模型比较——以峨眉山雷洞坪植物为例
1
作者
陈淼
刘顺
+2 位作者
许格希
陈健
史作民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2种模型(是否考虑叶肉导度,gm)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gm对植物iWUE的影响。【方法】选择峨眉山雷洞坪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采集了48个物种的117...
【目的】通过对基于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2种模型(是否考虑叶肉导度,gm)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gm对植物iWUE的影响。【方法】选择峨眉山雷洞坪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采集了48个物种的117个叶片样品,通过测定其叶片δ^(13)C,对比了早期估算iWUE模型(iWUEsim模型,将gm看作无穷大)与包含gm效应的iWUE模型(iWUEmes模型)之间的iWUE差异(iWUE_(difference)),以及这种差异随植物生长型变化的趋势。【结果】结果显示,iWUEsim的平均值(42.23±1.33μmol·mol^(-1))显著高于iWUEmes的平均值(28.10±0.65μmol·mol^(-1)),高估比例为3.64%~72.11%(平均49.58%±1.30%)。不同生长型植物的iWUEsim均显著大于iWUEmes,其中草本植物高估比例3.64%~48.00%(平均29.20%±5.16%),灌木高估比例13.68%~67.73%(平均48.44%±1.83%),乔木高估比例32.04%~72.11%(平均54.08%±1.47%)。此外,叶片功能性状对iWUE_(difference)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叶片厚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单位质量叶片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重是影响iWUE_(difference)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将gm看作无穷大会造成对基于δ^(13)C估算的iWUE的高估,未来估算植物iWUE时应考虑gm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叶肉导度
碳稳定同位素
植物生长型
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4 位作者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高碳汇植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蕊
姚鳗卿
+4 位作者
李屹楠
郭丽
奉树成
王本耀
张德顺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4-110,119,共8页
碳排量持续增加促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园林植物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固碳载体,是实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根据植物固碳原理和常用碳汇量估算方法,阐述了高碳汇植物的评价内容与筛选标准,基于我国多省市植物筛...
碳排量持续增加促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园林植物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固碳载体,是实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根据植物固碳原理和常用碳汇量估算方法,阐述了高碳汇植物的评价内容与筛选标准,基于我国多省市植物筛选成果和研究结论,对国内高碳汇植物应用研究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展望,以期为低碳园林景观营造提供植物选择、规划、配置的技术对策,同时也为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固碳效益,维系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和绿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汇植物
固碳能力
单位叶面积固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的2种模型比较——以峨眉山雷洞坪植物为例
1
作者
陈淼
刘顺
许格希
陈健
史作民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1ZA002-2,CAFYBB2022QC002)。
文摘
【目的】通过对基于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2种模型(是否考虑叶肉导度,gm)之间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gm对植物iWUE的影响。【方法】选择峨眉山雷洞坪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采集了48个物种的117个叶片样品,通过测定其叶片δ^(13)C,对比了早期估算iWUE模型(iWUEsim模型,将gm看作无穷大)与包含gm效应的iWUE模型(iWUEmes模型)之间的iWUE差异(iWUE_(difference)),以及这种差异随植物生长型变化的趋势。【结果】结果显示,iWUEsim的平均值(42.23±1.33μmol·mol^(-1))显著高于iWUEmes的平均值(28.10±0.65μmol·mol^(-1)),高估比例为3.64%~72.11%(平均49.58%±1.30%)。不同生长型植物的iWUEsim均显著大于iWUEmes,其中草本植物高估比例3.64%~48.00%(平均29.20%±5.16%),灌木高估比例13.68%~67.73%(平均48.44%±1.83%),乔木高估比例32.04%~72.11%(平均54.08%±1.47%)。此外,叶片功能性状对iWUE_(difference)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叶片厚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单位质量叶片氮含量,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重是影响iWUE_(difference)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将gm看作无穷大会造成对基于δ^(13)C估算的iWUE的高估,未来估算植物iWUE时应考虑gm的影响。
关键词
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叶肉导度
碳稳定同位素
植物生长型
单位面积叶片氮含量
比叶重
Keywords
intrinsic water-use efficiency
mesophyll conductance
stable
carbon
isotope
plant growth form
leaf
nitrogen content
per
unit
area
leaf
mass
per
area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98
31170423)
+3 种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育项目(2012JQ0008
2012JQ00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782)
文摘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Keyword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woody debris in forest stream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headwaters andoutput pattern about
carbon
and other matters in forest ecosystems, but little inform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on. Therefore, thestanding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were investigated in alpine forest streams in the up
per
reaches of MinjiangRiver in August, 2013. According to the o
per
ability and typical of field sampling, 12 streams were selected. Sampling quadrat fromend to source in the streams were setted up as the 1 meter long and stream width in every 10m for every stream from end to source.And then, the non-woody debris in all the quadrat were stored in low tem
per
ature and brought back to laboratory, and divided theminto bark,
leaf
and branch less than 1cm. Oven-dried in 65 ℃ to constant weight and determined the biomass of every component.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was analyzed by oxidation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The total standing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of these forest streams were 657.25 kg and 262.96 kg, respectively. The standingbiomass
per
unit
area
and
carbon
-storage
per
unit
area
were 439.70 g·m-2 and 175.92 g·m-2, respectively. (2) Branch less than 1cmcontributed 69.76% and 73.41% in the total standing biomass of non-woody debris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se forest streams,followed by leaves, and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was barks (only less than 10%). (3)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arbon
-storage or standing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non-woody debris and the length,
area
and flow ofstreams, these stream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in total standing crop and
carbon
-storage ofnon-woody debris. (4) The proportion of standing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in litter leaves is bigger than those in barks in smallerstreams. These results offer the new ideas and scientific data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alpine forest watershedand their important function in forest ecosystem.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高碳汇植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蕊
姚鳗卿
李屹楠
郭丽
奉树成
王本耀
张德顺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4-110,1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71824,华东滨海地区抗风园林树种的选择机制研究)
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项目号:17DZ2252000)。
文摘
碳排量持续增加促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园林植物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固碳载体,是实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根据植物固碳原理和常用碳汇量估算方法,阐述了高碳汇植物的评价内容与筛选标准,基于我国多省市植物筛选成果和研究结论,对国内高碳汇植物应用研究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展望,以期为低碳园林景观营造提供植物选择、规划、配置的技术对策,同时也为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固碳效益,维系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和绿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碳汇植物
固碳能力
单位叶面积固碳量
Keywords
high-
carbon
sink species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carbon sequestration per unit leaf area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δ^(13)C估算水分利用效率的2种模型比较——以峨眉山雷洞坪植物为例
陈淼
刘顺
许格希
陈健
史作民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高碳汇植物研究现状
李蕊
姚鳗卿
李屹楠
郭丽
奉树成
王本耀
张德顺
《山东林业科技》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