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再生TiO_(2)&ACF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冰 程海钰 +1 位作者 傅勇迪 王海曼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再生改性活性炭纤维(TiO_(2)&ACF),以提高其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率。以溶胶-凝胶法和煅烧制备二氧化钛改性活性炭纤维,利用SEM、EDS、FTIR对改性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官能团组成进行表征分析,考察...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再生改性活性炭纤维(TiO_(2)&ACF),以提高其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率。以溶胶-凝胶法和煅烧制备二氧化钛改性活性炭纤维,利用SEM、EDS、FTIR对改性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官能团组成进行表征分析,考察TiO_(2)&ACF对油田采出水的吸附性能,分析pH、电流密度、再生时间、NaCl溶液质量浓度等因素对TiO_(2)&ACF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共同作用下TiO_(2)&ACF的最佳再生条件。TiO_(2)&ACF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对TiO_(2)&ACF的最佳再生条件为电流密度60 mA/cm^(2)、再生时间105 min、pH=3且NaCl溶液质量浓度为15 g/L,循环再生6次后,TiO_(2)&ACF的再生率达83.9%。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对改性活性炭纤维再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活性炭纤维 油田采出水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 再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春玲 文越华 +4 位作者 程杰 郭全贵 曹高萍 刘朗 杨裕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6-791,共6页
利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ACF-H2O),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在LiClO4/PC(聚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用N2(77K)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 利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ACF-H2O),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在LiClO4/PC(聚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用N2(77K)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量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电容量及内部阻抗.研究表明,在LiClO4/PC有机电解液中,ACF-H2O电极的可用孔径(d)应在0.7nm以上.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ACF-H2O的孔容和比表面不断增大,但微孔(0.7nm<d<2.0nm)和中孔(d>2.0nm)率变化很小,活化过程中孔的延伸和拓宽同步进行,但过度活化则造成孔壁塌陷,孔容和比表面迅速下降.因此,除活化过度的样品外,电容量随比表面积呈线性增长,最高达到109.6F·g-1.但中孔和微孔的孔表面对电容的贡献不同,其单位面积电容分别为8.44μF·cm-2和4.29μF·cm-2,中孔具有更高的表面利用率.ACF-H2O电极的电容量、阻抗特性和孔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孔径的增大,时间常数减小,电解液离子更易于向孔内快速迁移,阻抗降低,电极具有更好的充放电倍率特性.因此,提高孔径和比表面积,减少超微孔(d<0.7nm),是提高EDLC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重要途径.然而仅采用水蒸汽活化,只能在小中孔以下的孔径范围内进行调孔,ACF-H2O电极电容性能的提高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 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袁松虎 王琳玲 陆晓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不锈钢片为阳极,在阴极通空气,于10V槽电压和57A/m2的电流密度下电生Fenton试剂,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CODCr为800mg/L的硝基苯酚模拟废水,CODCr去除率达72.0%,硝基苯酚去除率...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不锈钢片为阳极,在阴极通空气,于10V槽电压和57A/m2的电流密度下电生Fenton试剂,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CODCr为800mg/L的硝基苯酚模拟废水,CODCr去除率达72.0%,硝基苯酚去除率达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电Fenton法 硝基苯酚废水 活性炭纤维 ACF 阴极 阳极 电流密度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对Pt-Fe/C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彦恩 唐亚文 +3 位作者 周益明 高颖 刘长鹏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3-746,共4页
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碳载Pt-Fe(Pt-Fe/C)阴极催化剂,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谱和电化学测量的结果表明,在Pt-Fe/C催化剂中,Fe以3种形式存在.质量分数大约为20%的Fe进入Pt的晶格,形成Pt-Fe合金,质量分数大约为80%的Fe... 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碳载Pt-Fe(Pt-Fe/C)阴极催化剂,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谱和电化学测量的结果表明,在Pt-Fe/C催化剂中,Fe以3种形式存在.质量分数大约为20%的Fe进入Pt的晶格,形成Pt-Fe合金,质量分数大约为80%的Fe没有进入Pt的晶格而以Fe和Fe2O3的形式单独存在.该催化剂经酸处理后,非合金化Fe和Fe2O3被溶解,而使Pt-Fe/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要比未经酸处理前的增加约30%左右,导致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优于未经酸处理前的Pt-Fe/C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Pt-Fe/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起重要的作用,另外,只有与Pt形成合金的Fe能提高Pt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而非合金化的Fe对Pt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Pt-Fe催化剂 氧还原 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废水吸附饱和活性炭纤维的电化学再生 被引量:7
5
作者 傅宝林 郭建维 +3 位作者 钟选斌 彭进平 崔英德 杨宇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50-3255,共6页
为了对有机物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ACF)进行电化学再生研究,以含油废水为模拟有机物,通过测量再生前后ACF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再生时间、pH值、电解质的电化学再生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电化学再生过程对ACF结构的影... 为了对有机物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ACF)进行电化学再生研究,以含油废水为模拟有机物,通过测量再生前后ACF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再生时间、pH值、电解质的电化学再生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电化学再生过程对ACF结构的影响以及ACF电化学再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pH值为4,15g·L-1 NaCl的溶液中再生120min,再生率可达到90%,5次电化学再生循环后,ACF保持较高的吸附容量。再生后ACF的表面没有明显损伤,比表面积也没有明显减小,微孔孔径分布于0.5~1.0nm。由紫外光谱分析可知,ACF的电化学再生机理主要包括电脱附及电化学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含油废水 电化学再生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电极法烟气脱硫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卫华 胡将军 +2 位作者 李英柳 雷鸣 朱继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用活性炭纤维做电极,对烟气进行吸附氧化脱硫研究。探讨了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吸附性能及化学氧化过程中SO2的转化规律。试验表明,活性炭纤维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吸附性,脱硫率达到95%,其中77%的SO2经电化学氧化为硫酸,同时这一过程... 用活性炭纤维做电极,对烟气进行吸附氧化脱硫研究。探讨了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吸附性能及化学氧化过程中SO2的转化规律。试验表明,活性炭纤维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吸附性,脱硫率达到95%,其中77%的SO2经电化学氧化为硫酸,同时这一过程可使活性炭纤维再生,延长其使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 电化学氧化 烟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吸附稀溶液中SCN^-的电化学再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榕 郑翔龙 胡熙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电化学再生活性炭纤维(ACF)的效果,以SCN-为模型物,通过测量再生后活性炭纤维对SCN-的吸附容量的大小,考察了时间、吸附质浓度、再生循环次数等再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再生条件为0.8mA正极化2h,0.5mol.L-1的硫... 为了研究电化学再生活性炭纤维(ACF)的效果,以SCN-为模型物,通过测量再生后活性炭纤维对SCN-的吸附容量的大小,考察了时间、吸附质浓度、再生循环次数等再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再生条件为0.8mA正极化2h,0.5mol.L-1的硫酸溶液,能使再生后ACF的吸附容量提高为原始ACF的3倍。5次电化学再生循环后,ACF的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再生后ACF纤维表面也没有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SCN- 电化学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纤维电极的表面修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健 周生刚 +2 位作者 竺培显 韩朝辉 曹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4-39,共6页
针对当前阳极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碳纤维电极在湿法冶金和电化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碳纤维电极的表面修饰技术研究进行了概括和介绍,综述了碳纤维电极在工业领域、环保方面、医疗领域和新型储能领域... 针对当前阳极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碳纤维电极在湿法冶金和电化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碳纤维电极的表面修饰技术研究进行了概括和介绍,综述了碳纤维电极在工业领域、环保方面、医疗领域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碳纤维电极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表面修饰 海水淡化 电催化活性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电极超级电容器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阮殿波 王成扬 王晓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4-306,共3页
对粘胶纤维布进行碳化、活化及喷涂铝工艺处理,制备活性炭纤维电极,并组装了超级电容器。直流放电、温度环境特性和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容器的峰值比功率为7.23 kW/kg,比能量为4.22 Wh/kg,直流内阻仅为0.6mΩ,低温-40℃时的内阻为... 对粘胶纤维布进行碳化、活化及喷涂铝工艺处理,制备活性炭纤维电极,并组装了超级电容器。直流放电、温度环境特性和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容器的峰值比功率为7.23 kW/kg,比能量为4.22 Wh/kg,直流内阻仅为0.6mΩ,低温-40℃时的内阻为1.2mΩ,在-40~70℃的电容变化率小于24%,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工作特性。高温加速寿命1 008 h测试后,电容衰减10%,内阻升高60%;以25 A的电流在2.70~1.35 V循环50 000次,电容衰减10%,内阻增加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活性炭纤维 电化学性能 峰值比功率 比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硫酸嵌入处理碳纤维电极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维波 李学萍 +1 位作者 张振宗 肖绪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10,共5页
经电化学H_2SO_4嵌入处理的PAN碳纤维电极,对Fe^(3+)/Fe^(2+)氧化还原反应和过电位较大的抗坏血酸氧化反应都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激光喇曼光谱法研究了电极的表面性质及结构,讨论了电催化机理.结构缺陷增多引起的表... 经电化学H_2SO_4嵌入处理的PAN碳纤维电极,对Fe^(3+)/Fe^(2+)氧化还原反应和过电位较大的抗坏血酸氧化反应都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激光喇曼光谱法研究了电极的表面性质及结构,讨论了电催化机理.结构缺陷增多引起的表面活性点以及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是影响提高碳纤维电极电化学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电化学嵌入 电催化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预处理对ACF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红 杨洁 李红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1-725,742,共6页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毡作为原材料,对比评价在煮沸、振荡、超声三种条件下的HCl预处理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BET、SEM、FTIR研究ACF结构的变化,并以灰分和碘值考察ACF的吸附性能以及采用CV曲线分析ACF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毡作为原材料,对比评价在煮沸、振荡、超声三种条件下的HCl预处理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BET、SEM、FTIR研究ACF结构的变化,并以灰分和碘值考察ACF的吸附性能以及采用CV曲线分析ACF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除HCl超声外,其他预处理都使活性炭纤维的形状和尺寸变得相对规整;经HCl煮沸和HCl振荡处理后的ACF比表面积分别增大34.87%和32.73%,其碘吸附值分别增大41.8%和42.1%,HCl振荡的比电容最高可达62F/g;而HCl超声处理却造成ACF表面刻蚀,其碘值和比表面积均较原样降低。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预处理效果如下:HCl振荡>HCl煮沸>HCl超声;HCl振荡处理效果最好,且使ACF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增多,更有利于对无机盐离子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盐酸预处理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场活化过硫酸盐原位再生饱和活性炭纤维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纯 丁昊杰 +4 位作者 程诺 刘臻 张键 郑怀礼 邓慧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5,共7页
针对传统电再生活性炭过程中存在的高能耗、再生液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阴极电场活化过硫酸盐原位再生苯酚饱和活性炭纤维(ACF),考察ACF的再生效能以及再生液中污染物的降解效能.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ACF吸附的过... 针对传统电再生活性炭过程中存在的高能耗、再生液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阴极电场活化过硫酸盐原位再生苯酚饱和活性炭纤维(ACF),考察ACF的再生效能以及再生液中污染物的降解效能.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ACF吸附的过程进行拟合;探究电流密度、过硫酸盐浓度、再生时间对电阴极/过硫酸盐再生体系的影响;通过ACF的多次吸附饱和-再生循环实验分析该体系应用潜力并阐述再生机理.结果表明:ACF对苯酚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为非均一吸附;电阴极/过硫酸盐体系的再生效率为62.71%,且再生液中苯酚总量仅为ACF最大吸附容量的3.10%;最优工况为电流密度57.14 mA/cm^(2),过硫酸盐浓度0.1 mol/L,再生时间6 h.在电阴极/过硫酸盐体系多次再生的过程中,过硫酸盐及其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会对ACF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产生一定的破坏.3次再生后,再生效率仍能达到40%左右,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再生 活性炭纤维 过硫酸盐 硫酸根自由基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强化ACF激活PDS降解水中卡马西平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纯 余聃 +3 位作者 李向宇 刘臻 张现可 郑怀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0,共7页
卡马西平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的有机药物污染物,采用一种新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强化活性炭纤维(ACF)激活过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方法,实现对水中卡马西平的高效降解.考察该体系对比活性炭纤维激发过硫酸盐体系、阴极保护活性炭纤维电解... 卡马西平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的有机药物污染物,采用一种新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强化活性炭纤维(ACF)激活过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方法,实现对水中卡马西平的高效降解.考察该体系对比活性炭纤维激发过硫酸盐体系、阴极保护活性炭纤维电解体系、过硫酸盐体系、活性炭纤维吸附体系、电解体系等不同工艺对卡马西平的降解率,探究过硫酸盐初始浓度、电压、初始pH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并通过活性炭纤维性质测定和自由基捕获探究其降解机制.结果显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增强活性炭纤维(ACF)激活过硫酸盐(PDS)体系对水中卡马西平的氧化降解率远高于其他5种处理工艺.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强化活性炭纤维(ACF)激活过硫酸盐(PDS)体系中,过高的过硫酸盐浓度反而不利于卡马西平的降解,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适宜的过硫酸盐浓度范围;电压的提高和初始pH为酸性(pH=3)更有利于对卡马西平的氧化降解.此外,该体系中活性炭纤维受到阴极电场保护,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硫酸根自由基在体系去除卡马西平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活性炭纤维 电化学激活 高级氧化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合成中的电化学处理和循环经济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榕 曾渝 +4 位作者 胡熙恩 李海霞 吴良 周丹 余邦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01-103,129,共4页
目的:探讨在咖啡因合成中环境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方法: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吸附处理这一步骤中产生的废水,并研究ACF的电化学再生和电吸附法处理过程。结果:ACF的电吸附具有一定的可逆性;ACF的电化学负极化再生具有较好的... 目的:探讨在咖啡因合成中环境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方法: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吸附处理这一步骤中产生的废水,并研究ACF的电化学再生和电吸附法处理过程。结果:ACF的电吸附具有一定的可逆性;ACF的电化学负极化再生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说明用电化学法处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循环经济过程进行了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电吸附 再生 循环经济 活性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NiO/MnO_2复合电极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凡龙 刘占莲 +3 位作者 韩芹 曹谦芝 仲林 肖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纤维/NiO/MnO2新型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和等温吸附方法测定复合电极的相态结构和比表面积,并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实验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是无定形非晶态结构,以微小...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纤维/NiO/MnO2新型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和等温吸附方法测定复合电极的相态结构和比表面积,并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实验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是无定形非晶态结构,以微小颗粒分布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当Ni与Mn的物质的量比为3∶1,热处理温度为400℃,NiO/MnO2负载量为3.9%时,复合电极的比电容达到290.2 F/g,比活性炭纤维高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金属氧化物 复合电极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对凝结水中铁的吸附及其再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选斌 郭建维 +2 位作者 傅宝林 彭进平 杨宇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78-1783,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穿透曲线,研究活性炭纤维(ACF)对Fe3+的吸附特性,并利用外加电场和辅助再生剂对ACF进行再生处理,考察再生电压、辅助再生剂用量、电解质浓度对再生率的影响,初步探讨再生机理,最后...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穿透曲线,研究活性炭纤维(ACF)对Fe3+的吸附特性,并利用外加电场和辅助再生剂对ACF进行再生处理,考察再生电压、辅助再生剂用量、电解质浓度对再生率的影响,初步探讨再生机理,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再生前后ACF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ACF对Fe3+的吸附更接近Langmuir吸附模型;动态吸附实验中,当流速为10 mL/min时,最有利于出水达标;在最佳再生条件下:再生电压1 100 mV,辅助再生剂柠檬酸4.8%(质量分数),电解质硫酸钠浓度0.7 mmol/L,再生时间2 h,ACF可获得较好再生效果,其再生率为84.2%;再生电压、辅助再生剂用量以及电解质浓度对再生率的影响都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活性炭纤维 凝结水 吸附 电化学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碳纤维复合电极的控制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光善仪 王宜波 +2 位作者 余炉平 刘子潇 徐洪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61-16065,共5页
采用电化学原位聚合可控地合成了聚苯胺(PANI)/活性碳纤维毡(ACC)复合材料电极,用FTIR、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CC上的酸性(含氧)官能团与碱性苯胺通过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聚苯... 采用电化学原位聚合可控地合成了聚苯胺(PANI)/活性碳纤维毡(ACC)复合材料电极,用FTIR、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CC上的酸性(含氧)官能团与碱性苯胺通过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聚苯胺的成核起到诱导作用;通过调控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和施加电流方式可有效制备出不同形貌、不同电化学性能的PANI/ACC有序结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呈现出ACC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拉第赝电容的协同效应,在充放电电流为1A/g时,复合材料比电容达362F/g,为同等条件下ACC的2.5倍,该复合材料不仅电化学活性优异、成本低、具有快速地充放电性能,且该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活性碳纤维毡 电化学原位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过程中活性炭纤维阳极本身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芬云 陈水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6,330,共4页
以活性炭纤维毡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在Na2SO4介质中用恒定的电流强度进行电解,一定时间后将活性炭纤维毡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110℃下干燥1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重和红外、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同时,以石墨片为阳... 以活性炭纤维毡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在Na2SO4介质中用恒定的电流强度进行电解,一定时间后将活性炭纤维毡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110℃下干燥1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重和红外、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同时,以石墨片为阳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活性炭纤维阳极表面的含氧活性基团量增加;与石墨电极相比,活性炭纤维电极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更高的析氧电位。因此,在难降解有机物的电氧化处理过程中活性炭纤维毡比石墨片更适宜作阳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电化学氧化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活性炭纤维毡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萌 罗运柏 于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6,共5页
采用壳聚糖改性活性炭纤维毡处理含铜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对Cu^(2+)的去除效果及电化学再生效果。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pH=3,温度为30℃,Cu^(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8 h时,出水Cu^(2+)﹤0.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采用壳聚糖改性活性炭纤维毡处理含铜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对Cu^(2+)的去除效果及电化学再生效果。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当pH=3,温度为30℃,Cu^(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8 h时,出水Cu^(2+)﹤0.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电化学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经再生的壳聚糖改性活性炭纤维毡对Cu^(2+)的去除率达7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毡 壳聚糖 含铜废水 吸附 电化学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鹏 张致远 +1 位作者 周群宗 梁政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8-1036,共9页
煤沥青碳含量高、缩合芳环含量高、杂质含量低,是制备碳材料的优质碳源。以煤沥青为碳源,聚丙烯腈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是实现煤沥青高值化和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途经之一。以等体积丙... 煤沥青碳含量高、缩合芳环含量高、杂质含量低,是制备碳材料的优质碳源。以煤沥青为碳源,聚丙烯腈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是实现煤沥青高值化和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途经之一。以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萃取煤沥青,获得精制煤沥青萃取物,继而与聚丙烯腈混合制备纺丝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上制备前驱体纤维无纺布。前驱体纤维无纺布经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处理制备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采用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质量比的前驱体纤维无纺布、碳纤维无纺布的形貌。前驱体纤维无纺布由连续的长丝所构成,呈现出网状结构,表面平滑,说明煤沥青萃取物和聚丙烯腈表现出良好的融合性和可纺性。采用BET测试分析了不同质量比的活性碳纤维无纺布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特征,其中AC-E65表现出最大的孔容量和比表面积(2 541.8 m^(2)/g)。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的电化学性能。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的双电层电容特性明显,倍率性能和可逆性能优异,循环性能良好,尤其是煤沥青萃取物质量比为70%时,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可达到186.3 F/g,循环充放电2 000次比电容保留率为95.2%。因此,以聚丙烯腈为纤维骨架,煤沥青为填充基质,结合静电纺丝法能有效实现煤沥青/聚丙烯腈复合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静电纺丝 活性碳纤维无纺布 聚丙烯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