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庞浩
廖兵
+1 位作者
黄玉惠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综述了由 CO2 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聚 ( 1 ,2 -亚丙基碳酸酯 ) ( PPC) 1 996年以来的应用研究 .包括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可彻底分解的胶粘剂 ;用作固体电解质和聚氨酯原料 ;用于光刻胶 ;利用 PPC的气体透过性低而作阻隔添加剂 ;Tg 较低 ,...
综述了由 CO2 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聚 ( 1 ,2 -亚丙基碳酸酯 ) ( PPC) 1 996年以来的应用研究 .包括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可彻底分解的胶粘剂 ;用作固体电解质和聚氨酯原料 ;用于光刻胶 ;利用 PPC的气体透过性低而作阻隔添加剂 ;Tg 较低 ,可作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和 PVC的增塑剂 .还综述了 PPC与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等的共混物的应用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共聚物
环氧丙烷
脂肪族聚碳酸酯
聚(1
2-亚丙基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结晶度DMC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
被引量:
9
2
作者
邹志强
张多佑
+2 位作者
刘言平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和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Fe-Zn DMC),元素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表征结果为高结晶度DMC催化剂。用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均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IR)...
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和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Fe-Zn DMC),元素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表征结果为高结晶度DMC催化剂。用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均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进行表征。100℃反应15h,Co-Zn DMC的催化效率达700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45%,-Mn=35900。80℃反应15h,Fe-Zn DMC的催化效率为41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71%,M-n=13300。通过DSC分析,共聚物的Tg随碳酸酯键含量的增加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共聚
高结晶度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锦棠
王新英
+1 位作者
杨俊红
孙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6-168,172,共4页
利用稀土络合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 (CO2 )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利用红外光谱、广角 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等对该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 -应变分析 ...
利用稀土络合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 (CO2 )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利用红外光谱、广角 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等对该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 -应变分析 ,研究了 CO2 - ECH共聚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结构中含有环氧氯丙烷自聚链段和 ECH- CO2 共聚链段 ,ECHCO2 的玻璃化温度 Tg=5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氯丙烷
共聚物
合成
表征
稀土络合催化剂
脂肪族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艳飞
黄可龙
+1 位作者
彭东明
吴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研究...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PBCL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在60℃-70℃之间时,共聚物为无定型结构,特性粘数[η]和粘均分子量(-Mv)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升高至80℃-90℃时,PBCL出现部分结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η]和-Mv下降,CL的摩尔分数(fCL)增大,共聚物的结晶度增大,且玻璃化温度(Tg)下降,熔点(Tm)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二氧化碳
环氧丁烷
Ε-己内酯
脂肪族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碳酸丙撑酯的合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紫霞
赵维君
张书笈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28,25,共4页
综述了CO2和环氧丙烷直接聚合及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合成聚碳酸丙撑酯的方法和催化体系,介绍了产品的性能、用途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合成
聚碳酸丙撑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降解型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 1、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方兴高
陈立班
杨淑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用CO_2、环氧乙烷、顺丁烯二酸酐进行三元共聚首次得到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PECM),并用IR、~1H NMR、DSC等进行了表征,共聚物链中CO_2和MA单元随机分布,不饱和单元可在0~0.5mol分数之间调节。共聚过程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环...
用CO_2、环氧乙烷、顺丁烯二酸酐进行三元共聚首次得到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PECM),并用IR、~1H NMR、DSC等进行了表征,共聚物链中CO_2和MA单元随机分布,不饱和单元可在0~0.5mol分数之间调节。共聚过程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可高达到93%。控制PECM链上的双键含量并使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对热较稳定的可溶性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顺丁烯二酸酐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反应挤出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柱
苑会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3,共3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扩链剂1,4-丁二醇进行反应挤出,从而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用偶联剂对共聚物进行处理使其力学性能达到吹塑要求。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扩链剂1,4-丁二醇进行反应挤出,从而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用偶联剂对共聚物进行处理使其力学性能达到吹塑要求。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为1.3,扩链剂羟基用量与体系总羟基量的摩尔比为0.6,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为120℃,螺杆转速为30 r/min,偶联剂质量分数为0.2%,反应挤出的共聚物可以进行稳定的吹塑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共聚物
二氧化碳
反应挤出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庞浩
廖兵
黄玉惠
丛广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2 973412 0 )
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 (R2 19733A )
文摘
综述了由 CO2 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聚 ( 1 ,2 -亚丙基碳酸酯 ) ( PPC) 1 996年以来的应用研究 .包括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可彻底分解的胶粘剂 ;用作固体电解质和聚氨酯原料 ;用于光刻胶 ;利用 PPC的气体透过性低而作阻隔添加剂 ;Tg 较低 ,可作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和 PVC的增塑剂 .还综述了 PPC与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等的共混物的应用研究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共聚物
环氧丙烷
脂肪族聚碳酸酯
聚(1
2-亚丙基碳酸酯)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opolymer
,
propylene oxide
,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结晶度DMC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
被引量:
9
2
作者
邹志强
张多佑
刘言平
张敏
陈立班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74053)
广州市科技攻关引导项目(2007Z3-D0261)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8B010600046)
文摘
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和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Fe-Zn DMC),元素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表征结果为高结晶度DMC催化剂。用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均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进行表征。100℃反应15h,Co-Zn DMC的催化效率达700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45%,-Mn=35900。80℃反应15h,Fe-Zn DMC的催化效率为41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71%,M-n=13300。通过DSC分析,共聚物的Tg随碳酸酯键含量的增加明显上升。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共聚
高结晶度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聚碳酸酯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propylene oxide
copolymer
ization
high crystallinity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polycarbonate
s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锦棠
王新英
杨俊红
孙经武
机构
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6-168,172,共4页
文摘
利用稀土络合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 (CO2 )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利用红外光谱、广角 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等对该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 -应变分析 ,研究了 CO2 - ECH共聚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结构中含有环氧氯丙烷自聚链段和 ECH- CO2 共聚链段 ,ECHCO2 的玻璃化温度 Tg=5 9.4℃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氯丙烷
共聚物
合成
表征
稀土络合催化剂
脂肪族聚碳酸酯
Keywords
copolymer
of
carbon
dioxide
rare earth coordinated catalytic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16.342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艳飞
黄可龙
彭东明
吴弘
机构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863"资助项目(2001AA218011)
文摘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PBCL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在60℃-70℃之间时,共聚物为无定型结构,特性粘数[η]和粘均分子量(-Mv)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升高至80℃-90℃时,PBCL出现部分结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η]和-Mv下降,CL的摩尔分数(fCL)增大,共聚物的结晶度增大,且玻璃化温度(Tg)下降,熔点(Tm)升高。
关键词
反应温度
二氧化碳
环氧丁烷
Ε-己内酯
脂肪族聚碳酸酯
Keywords
reaction temperature
carbon
dioxide
butylene
oxide
ε-caprolactone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分类号
TQ316.342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碳酸丙撑酯的合成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紫霞
赵维君
张书笈
机构
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
南开大学化学系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28,25,共4页
基金
天津市21世纪青年科学基金
文摘
综述了CO2和环氧丙烷直接聚合及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合成聚碳酸丙撑酯的方法和催化体系,介绍了产品的性能、用途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合成
聚碳酸丙撑酯
Keywords
polycarbonate
carbon
dioxide
propylene oxide
propanediol
carbon
ate catalyst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降解型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 1、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方兴高
陈立班
杨淑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433-4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文摘
用CO_2、环氧乙烷、顺丁烯二酸酐进行三元共聚首次得到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PECM),并用IR、~1H NMR、DSC等进行了表征,共聚物链中CO_2和MA单元随机分布,不饱和单元可在0~0.5mol分数之间调节。共聚过程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可高达到93%。控制PECM链上的双键含量并使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对热较稳定的可溶性产物。
关键词
环氧乙烷
顺丁烯二酸酐
聚碳酸酯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elhylene
oxide
maleic anhydride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poly (ethylene
carbon
ate nialeate)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反应挤出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柱
苑会林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3,共3页
文摘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扩链剂1,4-丁二醇进行反应挤出,从而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用偶联剂对共聚物进行处理使其力学性能达到吹塑要求。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为1.3,扩链剂羟基用量与体系总羟基量的摩尔比为0.6,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为120℃,螺杆转速为30 r/min,偶联剂质量分数为0.2%,反应挤出的共聚物可以进行稳定的吹塑实验。
关键词
环氧丙烷共聚物
二氧化碳
反应挤出
扩链剂
Keywords
propylene oxide
copolymer
carbon
dioxide
reactive extrusion
chain extender
分类号
TQ323.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庞浩
廖兵
黄玉惠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结晶度DMC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
邹志强
张多佑
刘言平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郭锦棠
王新英
杨俊红
孙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刘艳飞
黄可龙
彭东明
吴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聚碳酸丙撑酯的合成
王紫霞
赵维君
张书笈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物降解型聚碳酸顺丁烯二酸亚乙酯 1、合成和表征
方兴高
陈立班
杨淑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CO_2与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反应挤出
李柱
苑会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