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eparation of sulfadiazine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文君 张裕平 +3 位作者 张毅军 许光日 魏新军 LEE Kwang-p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nterested components. Box-Behnken factorial design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for the separation optimization of eight structurally related sulfonamides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osis and rever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ptimum values for volume ratio of THF to H2O in eluent, column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uent are found as 12 to 88, 35℃ and 1.0 mL/min, respectively. Box-Behnken modified optimization model is extended to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hile using CE,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ith a minimum resolution larger than 1.0 for a separation time less than 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ULFADIAZIN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Development of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yclodextri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8
2
作者 TANAKA Yoshihide (Depart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Nippon Boehringer Ingelheim Co. Ltd., 3 10 1, Yato, Kawanishi, Hyogo 666 0193, Japan)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7,共11页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enantiomer sepa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Since 1993,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ffini...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enantiomer sepa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Since 1993,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ffinity CE) with some proteins and by cyclodextri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CDEKC) with some charged cyclodextrins (CDs). Many successful enantiomer separations are demonstrated from our study in this review article. In the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E, the deterioration of detection sensitivity was observed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tein in running solutions. The partial filling technique was practically useful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It allowed operation at high protein concentrations, such as 500 μmol/L, without the detection problem. Charged CDs had several advantages for the enantiomer separations over neutral ones. Strong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 charged CD and oppositely charged analytes should be effectiv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 A large difference in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between the free analyte and the inclusion complex should also enhance the enantiomeric resolution. In CE mass spectrometry (CE MS), the partial filling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void the introduction of nonvolatile chiral selectors into the CE MS interface. By replacing the nonvolatile electrolytes in the running buffer by volatile ones, the separation conditions employed in CE with the UV detection method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CE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体 分离 亲和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电动色谱 毛细管电泳 质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4)D用于黄河水中6种苯氧羧酸和2种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分离检测
3
作者 王安婷 西任古丽·海力吾力 +3 位作者 周思佳 曹长余 王兆彦 蒲巧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4-829,共6页
利用自建的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通过对缓冲溶液、添加剂、分离电压、有效长度等条件的优化,实现了6种苯氧羧酸类和2种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同时分离检测,并应用于黄河水中8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含有α-环糊精... 利用自建的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通过对缓冲溶液、添加剂、分离电压、有效长度等条件的优化,实现了6种苯氧羧酸类和2种苯甲酸类除草剂的同时分离检测,并应用于黄河水中8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含有α-环糊精的三乙胺体系中,可实现8种除草剂在6 min内同时分离检测;在7.8~300μmol/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检出限为2.00~3.93μmol/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日间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0%~5.78%;黄河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11%~114.41%.与传统检测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设备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有望成为环境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新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苯甲酸类除草剂 黄河水样 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核苷排放模式测定的两种方法─-HPLC和CE法(英文)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国旺 路鑫 +1 位作者 张玉奎 卢佩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1,共5页
癌症病人在尿中排放比常人高得多的叶啉和嘧啶,这些改性核耷是RNA的主要组成。由于其增加的排放与癌变的RNA周转有关,已被建议和研究作肿瘤标记物。文章给出测定尿中核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两种方法所得数据一致... 癌症病人在尿中排放比常人高得多的叶啉和嘧啶,这些改性核耷是RNA的主要组成。由于其增加的排放与癌变的RNA周转有关,已被建议和研究作肿瘤标记物。文章给出测定尿中核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两种方法所得数据一致。用此方法建立了正常人尿中核苷的排放水平,并测定了34个癌症病人尿中核苷浓度,观察到改性核着浓度明显的增高现象。结果袭明,两个方法均适于大量尿样的核苷与癌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ce 核苷 肿瘤标记物 癌症 尿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和HPLC测定水源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方法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阳 徐明芳 +3 位作者 曾晓琮 耿梦梦 黎明 陈耕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10-215,共6页
利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仪结合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技术建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新方法。通过与GB/T 20466—2006《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 利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仪结合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技术建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新方法。通过与GB/T 20466—2006《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对比分析,进行2种检测技术的评价。CE检测条件为:毛细管柱(60 cm×75μm i.d.),有效长度为44 cm,分离缓冲溶液为12 mmol/L硼酸盐(p H 9.0),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38 nm,压力6 895 Pa流体动力学进样;优化后的HPLC检测条件为: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60∶4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柱温度35℃,流速1 m L/min。结果表明:CE对3种微囊藻毒素MC-RR、MC-LR和MC-YR的检出限分别是0.16、0.20μg/m L和0.24μg/m L,HPLC对3种微囊藻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079μg/m L和0.052μg/m L,这2个方法的灵敏度相差1个数量级;加标回收率分别92.5%-106.0%和99.6%-102.5%,CE对应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53%-0.64%和2.67%-3.29%;HPLC法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16%-0.53%和0.80%-1.53%。检测同一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含量,CE检测结果和HPLC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 微囊藻毒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父本鉴定
6
作者 闫锦源 郑斌 +4 位作者 王松标 马小卫 许文天 谢坤良 武红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苗期对实生后代单株进行父本鉴定。【结果】10对荧光SSR引物在125份杧果资源中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香农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926~1.428,平均为1.185;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分别为0.689和0.63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452~0.677,平均为0.575;113株后代中有95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84.07%,且置信度均超过80%。其中,杂交后代80株,占比84.21%;自交后代15株,占比15.79%。在置信度达到95%时,47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41.59%,其中杂交后代44株,占比93.62%;自交后代3株,占比6.38%。【结论】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控制授粉杧果实生后代的父本,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用于杂交苗的早期系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父本鉴定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联用测定干海产品中的六种砷形态化合物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发荣 郑立 +4 位作者 韩力挥 孙杰 尹晓斐 刘峰 王小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4-307,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鱿鱼、银鱼、沙丁鱼、虾、牡蛎、蛤蜊、紫菜、羊栖菜、海带、浒苔10种干海产品中的砷总量,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与ICP—MS联用测定亚砷酸盐As(III)、砷酸盐As(V)、甲基砷酸(MMA)、...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鱿鱼、银鱼、沙丁鱼、虾、牡蛎、蛤蜊、紫菜、羊栖菜、海带、浒苔10种干海产品中的砷总量,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与ICP—MS联用测定亚砷酸盐As(III)、砷酸盐As(V)、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六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除了浒苔其余干海产品中砷总量均超出了无机砷允许限值(GB2762—2005),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干海产品中主要是有机砷,萃取液中无机砷含量仅占砷总量的0—15.2%。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样品消耗量少,而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于其他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联用技术 干海产品 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RAP标记的榉树优良单株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婷婷 朱锦茹 +3 位作者 邱帅 沈爱华 吴初平 袁位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6,共8页
建立了榉树S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C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对来自贵州、江西、浙江和日本京都的70个榉树优良单株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聚类分析。筛选出13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276个位点,均... 建立了榉树S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C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对来自贵州、江西、浙江和日本京都的70个榉树优良单株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聚类分析。筛选出13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276个位点,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达到100%,筛选出的任意一条引物在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情况下均可将所有样本区分开。70个优良单株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78-0.3772,平均值为0.0629;遗传相似系数在0.9218-0.9565之间,平均值为0.9339,说明种源间遗传距离近,遗传相似性较高。SRAP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榉树的分类依次与其所生长的时间、地理位置以及秋季叶色和叶面光滑程度等性状相关。本研究可以为榉树优良单株无性系的分子鉴定、遗传资源管理及品种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榉树 指纹图谱 SRAP标记 毛细管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房水HPCE检测及其对培养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苏 李晓霞 +6 位作者 唐光霞 麦志伟 王升威 洪嘉凡 罗子源 李泽键 卢春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与检测兔房水中各蛋白组成,观察房水对培养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方法:CZE测定新西兰白兔房水蛋白成分:运行缓冲液硼酸钠-硼酸缓冲溶液(pH=8.7、9.1、9.4);毛细管柱温20℃;检测波...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与检测兔房水中各蛋白组成,观察房水对培养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方法:CZE测定新西兰白兔房水蛋白成分:运行缓冲液硼酸钠-硼酸缓冲溶液(pH=8.7、9.1、9.4);毛细管柱温20℃;检测波长200 nm;压力进样0.5 psi,进样时间10s;运行电压20 kV。第1代培养角膜基质细胞进行DMEM/F12培养,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房水,CCK-8检测24 h后细胞增殖情况,每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应用pH=9.4的硼酸钠-硼酸缓冲溶液可获得分离效果较理想的兔房水毛细管电泳峰图。加入房水24 h后CCK8检测吸光度增高(P<0.05),角膜基质细胞生长良好。结论:HPCE可快速有效方便检测兔房水蛋白成分,体积分数为10%的兔房水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生长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角膜基质细胞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E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欣 高岩 +2 位作者 杜斌 张秋荣 张振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醚超声提取,缓冲液为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紫外检测波长238nm。结果和结论:线性范围为50-450mg/L,回收率为96.97%,RSD为1.03%,该方法...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醚超声提取,缓冲液为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紫外检测波长238nm。结果和结论:线性范围为50-450mg/L,回收率为96.97%,RSD为1.03%,该方法简便、快速且消耗试剂少,适于冬凌草片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冬凌草片剂 冬凌草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克心痛滴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闫滨 马山 +1 位作者 张秋红 田景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CZE)测定克心痛滴丸(麝香、川芎、元胡等)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FerulicAcid,下文简称为FA)的含量。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nicAcid下文简称为pNBA)为内标,30mmol·...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CZE)测定克心痛滴丸(麝香、川芎、元胡等)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FerulicAcid,下文简称为FA)的含量。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nicAcid下文简称为pNBA)为内标,30mmol·L-1硼砂缓冲液(1mol·L-1NaOH调pH值到9.45)为电泳介质,20PSI气压下进样5秒,定电流50μA分离20min,电泳温度20℃,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检测,应用295nm检测波长。结果阿魏酸的浓度在4mg·L-1~264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SD为1.71(n=6),回收率为100.47±2.1。结论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对该滴丸中阿魏酸含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克心痛滴丸 阿魏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戒毒病人尿中吗啡含量的HPCE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民 江朝强 +1 位作者 张奕伦 罗亦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戒毒病人尿中吗啡含量,5mL尿样加碱调节pH值 ,用GDX_301作为固相萃取剂 ,氯仿 -异丁醇洗脱 ,收集液在40℃下氮气吹干 ,定容进样 ;缓冲液由20mmol/L磷酸盐、20mmol/L硼酸盐、5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5% (φ)乙...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戒毒病人尿中吗啡含量,5mL尿样加碱调节pH值 ,用GDX_301作为固相萃取剂 ,氯仿 -异丁醇洗脱 ,收集液在40℃下氮气吹干 ,定容进样 ;缓冲液由20mmol/L磷酸盐、20mmol/L硼酸盐、5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5% (φ)乙腈组成 ,pH=8.2;吗啡在紫外波长210nm检测,出峰时间为6.17min ,线性范围为2.5~30mg/L ,测得线性回归方程Y=0.521 +8.836ρ,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50μg/L,日内和日间误差分别低于4%和6% ;与HPLC比较 ,测定结果与HPLC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表明该法分析速度快 ,分离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HPEC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 吗啡 吸毒者 尿 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HPCE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良 张宇昊 李培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搭建的激光诱导荧光(LIF)-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检测平台,建立LIF-HPCE法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进行高灵敏度检测。AFB1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模式下分离,LIF检测,375nm激光进行激发,检测波长440nm,操作电压15... 采用自行设计搭建的激光诱导荧光(LIF)-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检测平台,建立LIF-HPCE法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进行高灵敏度检测。AFB1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模式下分离,LIF检测,375nm激光进行激发,检测波长440nm,操作电压15kV,电流104μA。AFB1在0.5~5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最低检出质量1.7×10-13g(S/N=3),最低定量限5.6×10-13g(S/N=10),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左右。测定食品中粮油等食品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1%~96.1%。所建立的方法无需进行衍生反应和荧光标记,快速灵敏,绿色环保,10min左右完成分析,适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激光诱导荧光 高效毛细管电泳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E测定鱼体内孔雀石绿主要代谢物的残留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宁 周梅仙 +4 位作者 杨平 吴雨龙 李严 周斌 朱小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635-11636,共2页
[目的]为加强孔雀石绿的管理和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波长为265 nm),研究孔雀石绿在鲫鱼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隐性孔雀石绿标准品在0.062 5-1.000 0μg/ml范围内与... [目的]为加强孔雀石绿的管理和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波长为265 nm),研究孔雀石绿在鲫鱼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隐性孔雀石绿标准品在0.062 5-1.000 0μ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610.230x-23.345(R=0.9994)。加样回收率试验表明,隐性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95%-102%。隐性孔雀石绿的保留时间为6.732 min,其在鱼体内的残留时间较长,呈非常平缓的下降趋势,不易消除,药浴30 d后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为0.028μg/ml。[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鱼体内隐性孔雀石绿的残留具有消耗少、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且可以直接检测出隐性孔雀石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隐性孔雀石绿 高效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CL法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中三种成分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海燕 木合塔尔.吐尔洪 +1 位作者 唐玉海 张广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2,共4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并检测复方磷酸可待因中三种成分,磷酸可待因、马来酸溴苯那敏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基于碱性介质中,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中三种主要成分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并检测复方磷酸可待因中三种成分,磷酸可待因、马来酸溴苯那敏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基于碱性介质中,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中三种主要成分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且增敏强度和药物浓度成线性关系,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并检测其含量的新方法。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确定三种药物对照品的线性范围、线性方程和检出限。通过对浓度为1.0×10-5kg/L的磷酸可待因、马来酸溴苯那敏和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进行12次平行测定,其ECL发光强度的RSD值分别为2.89%,3.76%,3.32%。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待测样品中的基质不干扰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100.4%,101.9%,99.8%(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磷酸可待因 马来酸溴苯那敏 盐酸麻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ppKCE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之宁 李丽仙 +2 位作者 陈华 熊彩侨 杨丰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1-856,共6页
在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ppKCE)的理论基础上,以兔红细胞膜和人红细胞膜为受体,研究了药物跨膜转运的动力学过程,同时测得了表征药物与细胞膜间结合快慢的正向结合速率常数kon、反向解离速率常数koff及配体与受体间相互作用的结合... 在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ppKCE)的理论基础上,以兔红细胞膜和人红细胞膜为受体,研究了药物跨膜转运的动力学过程,同时测得了表征药物与细胞膜间结合快慢的正向结合速率常数kon、反向解离速率常数koff及配体与受体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b.考察了迁移时间及峰高的稳定性、pH值和温度对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体生理pH值一致时,细胞膜具有最大的生物活性,细胞膜与药物的Kb及kon均达到最大值.测定了细胞膜与西酞普兰、依匹斯汀、加替沙星及罗沙替丁相互作用的kon,koff和Kb.采用"时间比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为评价药物疗效、研究毒性及药物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ppKce) 细胞膜 动力学参数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生物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世航 张卓然 +2 位作者 张振国 高鹏 许国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7-3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方法,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研究,并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用引物-PCR-CE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在区分溶脲脲原体2... 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方法,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研究,并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用引物-PCR-CE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在区分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能力上要优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电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生物群 毛细管电泳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CL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盐酸哌唑嗪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泉秀 陆桦 +1 位作者 谢芳 邓必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盐酸哌唑嗪在0.001-5.0mg·L^-1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0.35μg·L^-1(S/N=3)。对1.0mg·L^-1的盐酸哌唑嗪平行测定11次,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和1.9%。应用该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哌唑嗪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哌唑嗪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血浆 钌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糜黍资源DNA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19
作者 冯智尊 辛旭霞 +7 位作者 曹越 郭娟 王晓丹 曹晓宁 Santra Dipak K 陈凌 乔治军 王瑞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7,共15页
糜黍(Panicum miliaceum L.)是一种品种资源多样的古老作物,采用荧光SSR标记,对糜黍资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分类,可将众多资源合理高效应用。本研究以258份内蒙古糜黍资源为材料,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85个常规SSR标记,经多次扩增筛选... 糜黍(Panicum miliaceum L.)是一种品种资源多样的古老作物,采用荧光SSR标记,对糜黍资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分类,可将众多资源合理高效应用。本研究以258份内蒙古糜黍资源为材料,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85个常规SSR标记,经多次扩增筛选、优化、加工(引物5′端添加荧光基团)获得12个荧光SSR核心标记。利用MapChart 2.32绘制标记的染色体定位图,利用ID Analysis 4.0检测标记对材料的区分度,用PowerMarker 3.25和PopGen 1.3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MEGA11.0.10和NTSYSpc2.11a分别绘制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图,最终应用草料二维码生成器构建材料的DNA分子身份证。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利用7个标记扩增258份材料,共有12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有17.571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观测杂合度、期望观测杂合度、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分别为7.4622、2.2270、0.8021、0.8372、0.8353和0.8994。将毛细管电泳结果以特定方式进行编码处理,最终仅用7个荧光标记(RYW6、RYW8、RYW37、RYW40、RYW67、RYW124和RYW125)组合在一起生成全部材料的字符串和二维码DNA分子身份证,为内蒙古糜黍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及快速鉴定提供了分子检测工具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黍 内蒙古 荧光SSR标记 毛细管电泳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CE-ECD)检测人全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朴 王蓓丽 +1 位作者 郭玮 潘柏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CE-ECD)检测人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的方法。考察缓冲...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CE-ECD)检测人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的方法。考察缓冲液的浓度、酸碱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和检测电压等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方法以直径为500μm的铂圆盘电极作为检测电极,用长度为50c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对一系列待检物标准溶液和人全血样本进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结果在最优条件下,当电极电位为+1.05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分离电压为18kV时,Hcy、Cys和GSH于1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8)中在10min内获得理想分离。检测下限(S/N=3)在0.29~0.80μmol/L范围内,且在3倍数量级浓度范围内,3种组分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对0.5mmol/L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检测7次,Hcy、Cys和GSH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3.7%、3.1%和2.9%。结论 CE-ECD方法可对Hcy、Cys和GSH等3种生物活性巯基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及检测,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灵敏度高、试剂及样品用量小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采用的铂圆盘电极具有污染少、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ce) 电化学检测(ECD) 巯基化合物 全血 同型半胱氨酸(Hcy) 半胱氨酸(Cys)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