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性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良玖 罗旭亮 +1 位作者 王立军 项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延性抗震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来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这一抗震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抗震规范中,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使用强度折减系数对设防地震反应谱进行折减,使结构通过非弹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强度折减系数主要... 延性抗震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来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这一抗震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抗震规范中,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使用强度折减系数对设防地震反应谱进行折减,使结构通过非弹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强度折减系数主要由延性折减系数和结构超强系数决定。同时,能力设计法是实现延性抗震的主要工具,该方法要求体系内的非延性构件在延性构件进入非线性阶段前后都保持弹性,以实现整个结构体系的延性设计。通过梳理延性抗震设计理念的研究历史,简要介绍了延性系数、结构周期、场地条件、阻尼比等因素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阐述了现有强度折减系数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抗震规范中延性设计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抗震设计 能力设计法 强度折减系数 延性折减系数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结构的抗震强度折减系数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靖 蔡健 方小丹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71,共8页
为了研究剪切型结构抗震强度需求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延性折减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采用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 为了研究剪切型结构抗震强度需求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延性折减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采用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以基于中国建筑抗震规范设计的代表不同抗震能力要求的RC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RC框架结构的体系超强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场地类别、位移延性水准和结构振动周期对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有显著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明显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RC框架结构的超强系数一般随结构楼层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抗震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减小,内框架的超强系数比边框架的超强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抗震 强度折减系数 延性折减系数 超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弹性反应谱建立需求谱的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浩祥 李宏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3期57-63,共7页
阐述了通过力的折减系数R和延性系数μ建立弹塑性反应谱的原理,并由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加速度反应谱建立了弹塑性需求谱,为结合新抗震规范应用能力谱方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比较了不同的R-... 阐述了通过力的折减系数R和延性系数μ建立弹塑性反应谱的原理,并由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加速度反应谱建立了弹塑性需求谱,为结合新抗震规范应用能力谱方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比较了不同的R-μ关系对需求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减系数 延性系数 弹塑性反应谱 能力谱方法 需求谱 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多自由度结构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靖 蔡健 方小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通过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采用集中质量剪切型多自由度模型,分析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应用于相应多自由度体系需要的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多... 通过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采用集中质量剪切型多自由度模型,分析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应用于相应多自由度体系需要的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明显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修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构的楼层数、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基本振动周期;分析结果也表明修正系数的离散性随结构楼层数、基本周期和位移延性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相对保守的修正系数回归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折减系数 修正系数 多自由度体系 剪切型结构 非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双双 吴波 陈伟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弹性与非弹性体系在同一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可以定量评定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非弹性耗能能力。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6、7、8度的RC框架结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3.7、3.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弹性耗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弹性模量缩减法分析刚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绿峰 余波 乔永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306-312,共7页
首先,综合考虑单元的内力和屈服强度,定义了单元承载比、承载比均匀度以及基准承载比等参数的概念和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邻迭代步变形能守恒关系,研究建立弹性模量的调整计算公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弹性模量调整策略;进而提出... 首先,综合考虑单元的内力和屈服强度,定义了单元承载比、承载比均匀度以及基准承载比等参数的概念和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邻迭代步变形能守恒关系,研究建立弹性模量的调整计算公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弹性模量调整策略;进而提出了刚架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弹性模量缩减法,即通过系统地调整高承载比单元的弹性模量来确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下限值。该方法对于结构的局部破坏模式及整体破坏模式分析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架结构 极限承载力 弹性模量缩减法 单元承载比 动态模量调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曹一山 朱晞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简化的能力谱方法.为了研究其计算精度,以及采用不同的考虑弹塑性效应的Rμ_μ_T(折减系数—位移延性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关系式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对不同自振周期的连续桥梁,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用...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简化的能力谱方法.为了研究其计算精度,以及采用不同的考虑弹塑性效应的Rμ_μ_T(折减系数—位移延性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关系式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对不同自振周期的连续桥梁,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简化的能力谱方法可以用较少的计算工作量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构非线性响应,且在不同的周期范围中宜采用不同的Rμ_μ_T关系式,以改善计算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非弹性需求谱 延性系数 强度折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规范中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列平 宋世研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6-63,共8页
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美国ACI 318M—05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正截面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承载力及其配箍构造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美国规范中受压承载力... 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美国ACI 318M—05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最小和最大配筋率、正截面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承载力及其配箍构造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美国规范中受压承载力的折减系数小于中国规范;随着受力状态由大偏心受压向小偏心受压过渡,美国规范抗力折减系数的变化与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有关,而中国规范的抗力折减系数基本不体现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破坏特征的影响;对于高强混凝土,中国规范在确定混凝土材料强度标准值时引入了脆性系数,而美国规范通过较高的配箍率规定来保证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受压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 最大和最小配筋率 配箍率 安全储备 结构抗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结构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
9
作者 蔡健 王慧英 补国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4-211,共8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调整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以剪切型集中质量MDOF体系模型为分析对象,通过地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调整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以剪切型集中质量MDOF体系模型为分析对象,通过地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MDOF体系因高模态延性需求集中而影响延性折减系数的规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MDOF修正系数估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MODF体系由于高模态效应的影响,其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系统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基本振动周期是影响MDOF修正系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折减系数 多自由度体系 高模态 剪切型结构 非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系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弹性模量缩减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沙沙 张伟 +2 位作者 屈建民 刘嘉达仁 杨绿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3,共12页
为了在杆系结构设计与优化中有效地应用弹性模量缩减法,分别对弹性模量缩减法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相应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研究遴选出构件网格密度、迭代收敛容差、考虑内力项数作为弹性模量缩减法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 为了在杆系结构设计与优化中有效地应用弹性模量缩减法,分别对弹性模量缩减法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相应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研究遴选出构件网格密度、迭代收敛容差、考虑内力项数作为弹性模量缩减法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缩减法计算效率和精度的影响规律,并据此给出了各计算参数在杆系结构利用弹性模量缩减法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合理取值建议。研究表明:杆系结构构件网格宜划分为2~8个单元;收敛容差建议不大于0. 001;平面杆系结构仅考虑弯矩作用便可高精度地求得结构极限承载力,空间杆系结构则建议同时考虑弯矩和轴力作用求解结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缩减法 杆系结构 极限承载力 影响因素 参数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英华 赵卫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4期27-30,36,共5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抗震设计中把弹性抗震强度需求折减到弹塑性设计水准的关键参数。本文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定性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结构抗震延性折减系...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抗震设计中把弹性抗震强度需求折减到弹塑性设计水准的关键参数。本文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定性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结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有很大的影响,无量纲频率系数和结构高宽比越大影响越显著,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比假定基础固接的结构体系的延性需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延性折减系数 单自由度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