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路径及机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飞 高红 +4 位作者 李国红 姚军 朱辉 范先群 何振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临床转化、人才培养等多重使命。通信专家及主笔专家组联...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临床转化、人才培养等多重使命。通信专家及主笔专家组联合参与编写专家组的相关专家团队综合分析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并邀请全国知名医院管理领域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后,提出高质量发展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模式及路径共识,旨在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现阶段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以期为国家及各省(区、市)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医院 共识 科技创新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政策的制度轮廓与规制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丹 李胜会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在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开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能够预防人类跌入科技“进步陷阱”。运用制度语法学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项RRI政策的制度轮廓,并结合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 在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开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能够预防人类跌入科技“进步陷阱”。运用制度语法学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项RRI政策的制度轮廓,并结合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解析政策的规制机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日益重视RRI,并试图在政策设计中激发政策目标群体开展RRI的内生动力,但现有政策整体呈弱规制性,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多元主体配合。从制度规则的应用来看,制度规则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这些科技发展迅猛的领域应用最多。具体而言,选择规则是政策设计中最常使用的规则类型,而其余6种制度规则的应用不充分。进一步解析政策规制机理发现,在规制类型上,通过建构优势者、依赖者、偏离者3种目标群体,打造出政策规制差序格局;在规制手段上,巧用框定、强化、修辞话语策略建构目标群体,构建出RRI框架;在规制强度上,开展宪法选择层、集体选择层、操作选择层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凝聚出政策规制强大合力。研究结论在理论方面为学者研究RRI议题提供了政策视角启示,在实践方面为学者研究RRI政策提供了制度语法学工具的方法论见解,也为我国政府更好地设计和完善RRI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助力我国政府提升科技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 制度轮廓 科技治理 制度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团队学: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梅红 朱钰 田佳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有组织科研”背景下,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科研团队学作为一门国际上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是对科研团队从事研究探索活动的特点和有效性开展研究。阐释了科研团队学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 “有组织科研”背景下,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科研团队学作为一门国际上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是对科研团队从事研究探索活动的特点和有效性开展研究。阐释了科研团队学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前科研团队发展的现实问题。运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建模方法梳理了2006—2022年Web of Science上的692篇文献,凝练分析国际学术研究概况,从科研团队合作动机及协调发展、成员多样性与互动、跨学科协同环境、科研团队有效性等关键研究领域进行学术领域分析和价值阐释。从科研团队分层分类治理体系存在的“难点”、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有组织科研探索存在的“卡点”以及支持系统推进创新突破的生态环境存在的“断点”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科研团队学研究的迫切性。据此提出深入挖掘并分析科研团队资源禀赋特征、关注“有组织科研”的政策设计、营建科研团队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等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团队学 有组织科研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团队合作 跨学科协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价值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笑明 熊旺 +2 位作者 宇文乐薇 姚馨菊 赵婕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8,共10页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量没有应用的专利成为“沉睡专利”,唤醒沉睡专利有助于挖掘潜在技术,推动专利转化,促进创新发展。选择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睡专利的两大唤醒机制...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量没有应用的专利成为“沉睡专利”,唤醒沉睡专利有助于挖掘潜在技术,推动专利转化,促进创新发展。选择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睡专利的两大唤醒机制——技术唤醒和商业唤醒,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评估体系,以2000-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已公开、未发生过专利转化的有效发明专利为样本,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并非无价值专利,部分专利存在唤醒潜力,产学研合作对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沉睡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识别高质量沉睡专利,提高科研投入效率,减少科研浪费,为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睡专利 专利价值评估 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专利 科研院所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建设路径研究
6
作者 吴鹏 吴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9,共10页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实质性建设刚刚起步,统筹机制、治理体系、评估机制、创新生态还不完善。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结合欧美国家实验室成功建设经验,从政府、主体、评估、环境等四个维度提出建设建议:强...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实验室实质性建设刚刚起步,统筹机制、治理体系、评估机制、创新生态还不完善。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结合欧美国家实验室成功建设经验,从政府、主体、评估、环境等四个维度提出建设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分类建设和多元投入,建立权威高效的决策指挥和协调执行系统;优化治理模式,通过立法明确举办者、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赋予实验室充分自主权;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基于战略管理和大数据的评估监测系统;深化辐射带动,打造跨界科技创新联合体和高效科技创新生态,构筑国家实验室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国家实验室 战略科技力量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科研机构的智库职能: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的经验与启示
7
作者 李莎 沈东婧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目的/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智库在政策支撑的专业化、时效性与国际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生物技术等高监管领域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PEI)作... [目的/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智库在政策支撑的专业化、时效性与国际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生物技术等高监管领域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PEI)作为生物医药和疫苗监管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积累了智库职能发展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发展智库职能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基于PEI官方文献和报告,分析PEI从科研机构向具备智库职能的综合机构演化的路径,包括其科研—政策互动模式、技术评估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作用以及国际合作推动生物技术治理创新。[结果/结论]案例分析显示,PEI的智库职能发展基于高水平科研基础,通过技术评估的实证支撑、跨学科协同机制以及国际合作推动得以实现。结合其经验和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建议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在具备政策耦合性和组织适应性的前提下,增强智库意识,提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的能力;政府部门可通过机制建设与制度支持,优化科研—政策融合环境。通过双向推动有效发展智库职能,为国家生物技术创新和科技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科技治理 科研机构 智库职能 政策转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风险的刑法规制——以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为切入点
8
作者 储陈城 刘扬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0,共11页
在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刑法同时呈现出对科研行为入罪过度和对科技成果转化保护不足的悖反现象。前者体现在预防性立法扩张了科技研发行为的法益侵害外延,以及从严性司法混淆了科研经费管理涉及贪污罪的情节认定;... 在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刑法同时呈现出对科研行为入罪过度和对科技成果转化保护不足的悖反现象。前者体现在预防性立法扩张了科技研发行为的法益侵害外延,以及从严性司法混淆了科研经费管理涉及贪污罪的情节认定;后者表现在专利犯罪立法过分限缩构成要件的成立标准,从而致使司法实务极少适用假冒专利罪。对此,刑法需要对科技研发行为扩张入刑观、科研经费管理从严入罪说、科技专利侵权民行救济论等既有观点予以反思。科研自由原则要求对科技研发行为涉及的罪名增加涉科技伦理审查的构成要件,排除不具备一般预防必要性和实质法益侵害危险的行为;利益衡量原则要求廓清“公务”“公共财产”的外延以限缩贪污罪之适用,全局性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以区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行为与贪污犯罪;公益保护原则下的科技创新专利保护机制则要求刑法应对假冒专利罪进行构成要件扩张、增设第二档法定刑以及增设侵犯专利权相关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科研自由 公共利益 刑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研究进展、理论根基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宇冰 张勤 吴健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核心动力,科技则是国家强盛根本支撑。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崛起中扮演着“黏结剂”角色,具有战略层面的影响,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 创新是民族进步核心动力,科技则是国家强盛根本支撑。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崛起中扮演着“黏结剂”角色,具有战略层面的影响,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进展,涵盖了科创资源内涵、构成要素、产出形式、效率评估、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相关的理论框架,包括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广义梯度理论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这为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实践中优化路径提供学理支撑。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多学科融合、资源配置数字化与智能化及跨区域协同等方面出现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资源 配置效率 研究进展 理论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鸿飞 赵春江 李瑾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仍面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跨领域协作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队伍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打造高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艳芳 叶霖 +1 位作者 武青松 袁姣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3,共4页
科技成果转化连接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是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作者从人机料法环测视角分析了高校附属医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目前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瓶颈问题,武汉协和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科... 科技成果转化连接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是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作者从人机料法环测视角分析了高校附属医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目前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瓶颈问题,武汉协和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立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出台了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政策,建立了医院公共科研平台和院企共建实验室,提升了医院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对接的能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授权发明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成果转化数量与金额逐年增加。为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出5点建议: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二是强化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核心作用;三是建立有组织高标准公共科研平台,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设备;四是以“用”为导向,加快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与供给;五是拓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医院 医院科研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集聚效应——基于统计数据与组基多轨迹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斌 张洪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8,共7页
采用集聚度分析和组基轨迹模型对我国72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分异性及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分析,分省区探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多轨迹趋势与驱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形势趋好,空间集聚度正在减弱;... 采用集聚度分析和组基轨迹模型对我国72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分异性及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分析,分省区探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多轨迹趋势与驱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形势趋好,空间集聚度正在减弱;但校际与地区发展轨迹间的分异性相对明显,超80%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高。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需深化区域合作与集群联动,强化协同创新与集群攻关,完善激励与产研融合机制,建设集成型的从业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创新 产研融合 集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以成果为导向的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
13
作者 李程程 黄樱硕 +1 位作者 吕晓飞 郭水龙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0,共4页
目的: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医疗机构开展有组织科研和发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某公立三甲医院通过院内科技奖作为学科建设抓手的实践经验,分析医疗机构科技奖... 目的: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医疗机构开展有组织科研和发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某公立三甲医院通过院内科技奖作为学科建设抓手的实践经验,分析医疗机构科技奖申报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展示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的成效。结果: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覆盖了组织领导-部门协作-个性辅导-专家评议-团队奖励-成果跟踪的全流程,实现了学科对既往多维度全链条成果的总结,为高质量科技奖励申报积累经验和储备资源,同时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科建设的潜力,发挥导向作用,增强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结论:全生命周期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实现跨学科协同凝聚创新成果、反哺创新型人才团队建设,并形成科技奖驱动的学科建设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科技奖励 学科建设 科研管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天山 徐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工程。教育强国建设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需求,聚焦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全面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现实状况,进一步...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工程。教育强国建设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需求,聚焦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全面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现实状况,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使命和责任:以思政引领力为方向引领,以人才竞争力为重要使命,以科技支撑力为战略部署,以民生保障力为根本支撑,以社会协同力为基本保障,以国际影响力为显著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思政引领力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民生保障力 社会协同力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果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15
作者 李钰 欧景莉 +6 位作者 宾哲源 罗俊奇 李珍 高兴 黎志 韦丽兰 胡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对广西21家涉果树科学研究单位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成果奖项、示范基地和人才队伍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与科学研究... 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对广西21家涉果树科学研究单位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成果奖项、示范基地和人才队伍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与科学研究现状,并从种业、栽培管理、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广西果树科学研究与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提出了加强优新品种引育推广、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标准化栽培以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等对策,为新时期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学研究 技术推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科研基金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及其启示
16
作者 邢窈窈 陈强 王同涛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源头创新,本研究从国际视角出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源头创新,本研究从国际视角出发,以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科研人才资助体系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全球科研基金的现状,探究各国人才类重点项目及相关重要奖项的资助模式及机制,研判全球科研基金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探索新发展背景下中国全球科研基金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全球科研基金的设立、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开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研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未来科学研究前沿 服务国家科技创新——评《未来新兴科学研究前沿识别研究》
17
作者 曹树金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意义]科学研究前沿识别是科技战略情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未来新兴科学研究前沿识别研究》一书进行评述,为科学研究前沿探测与演化、关键核心技术识别、颠覆性技术预测等科技战略情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科学研究前沿识别是科技战略情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未来新兴科学研究前沿识别研究》一书进行评述,为科学研究前沿探测与演化、关键核心技术识别、颠覆性技术预测等科技战略情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多源数据融合、文本挖掘方法和多维指标体系创新、可视化分析工具运用、碳纳米管领域实证等角度对该书核心理念和观点进行评述。[结果/结论]该书的出版对科技情报研究以及科技管理部门研判未来研究前沿领域大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战略情报 科学研究前沿 科技创新 新兴科学 前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支撑山西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8
作者 马慧敏 李惠 +2 位作者 任红燕 张振宇 薛燕琴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山西省的向日葵播种面积排名占全国第4位,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典型调研、专家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视角,从山西省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成果供给端、需求端和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了科... 山西省的向日葵播种面积排名占全国第4位,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典型调研、专家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视角,从山西省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成果供给端、需求端和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了科技支撑下山西省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瓶颈。明确了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思路:挖掘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的潜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病虫草害防控、促进产业深加工发展、加强农技推广与成果转化制度建设、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为推动山西省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向日葵 科技支撑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19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学早日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教育 科技创新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20
作者 李周晶 孙巍 张学福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2,共2页
以WebofScience中的2023年中国各类科研机构正式发表的农业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论文为基础,遴选出“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等10项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旨在及时推介中国农业领域具有开拓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和具有重... 以WebofScience中的2023年中国各类科研机构正式发表的农业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论文为基础,遴选出“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等10项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旨在及时推介中国农业领域具有开拓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和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引领度和显示度,宣传农业科技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科学研究前沿 农业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