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灌区沟渠塘库系统水平衡模拟模型研究
1
作者 赵学银 罗玉峰 +4 位作者 崔远来 周斯航 汤驰 杨洋 李亚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8,共11页
定量描述南方多水源灌区灌溉水转化机制是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本文以湖北省漳河灌区内部的杨树垱流域为例,考虑其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划分灌溉子区并对灌排系统进行水平和垂向概化,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研发多个水平衡子模块... 定量描述南方多水源灌区灌溉水转化机制是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本文以湖北省漳河灌区内部的杨树垱流域为例,考虑其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划分灌溉子区并对灌排系统进行水平和垂向概化,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研发多个水平衡子模块,构建沟渠塘库系统水平衡模拟模型。根据2021-2022年典型塘堰和内部水库的实测逐日水位资料,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的Nash-Sutcliffe系数(0.72~0.99)、均方根误差(0.09~0.20 m)和平均绝对误差(0.08~0.14 m)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与传统灌区分布式水平衡模拟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在满足较高精度的同时,更为全面地描述灌区水转化过程,为定量描述流域内灌溉系统的水转化过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塘库系统 水平衡模拟 灌溉水源结构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庆洲 李炎 +2 位作者 吴运江 余长洪 刘小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2,101,共10页
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 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御涝的一种传统模式。赣州古城水系的规划设计理念及营建经验,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统筹建设的"源头控制系统、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以及超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的系统组成,"灰绿互补"的雨水设施以及"蓄排结合"的雨洪控制理念高度吻合。剖析古代城市水系的营建智慧,总结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当前"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古代城市水系 赣州 福寿沟 坑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影像在农田灌排系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迪 李益农 +1 位作者 蔡林根 B.Vincent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用监督分类、NDVI指数、屏幕数字化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的应用研究。在对采用卫星遥感影像(SPOT、LANDSAT、ERS)识别的灌区农田灌排沟渠可视化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 利用监督分类、NDVI指数、屏幕数字化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的应用研究。在对采用卫星遥感影像(SPOT、LANDSAT、ERS)识别的灌区农田灌排沟渠可视化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对农田灌排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得到灌排沟渠在灌区内的分布状况及总长度估值。研究表明,对SPOTXS影像进行屏幕数字化处理似乎是用来识别农田灌排沟渠的理想途径,估算的灌区干、支、斗三级沟渠的总长度具有较好的精度,然而要对农田灌排系统进行精确地分级划类还有赖于遥感识别技术、GPS定位方法与实地调查工作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影像 识别 灌排系统 沟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半规管损伤频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圣池 陈太生 +1 位作者 李姗姗 林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评估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伴眩晕患者半规管损伤的频率特征。方法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124例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和低频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30例正... 目的评估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伴眩晕患者半规管损伤的频率特征。方法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124例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和低频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vHIT试验。以vHIT的增益值(video-head impulsetest gain,vHIT-G)、HST诱发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HSN)和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u-nilateral weakness,UW)为指标,分析两组对象三组不同责任半规管的三项试验结果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六个半规管的vHIT-G均符合正态分布,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P=1.000);两侧前、水平和后三个半规管平均vHIT-G分别为16.80%±9.80%、16.57%±10.30%、16.52%±11.12%。突聋组的患耳前、水平和后三个半规管vHIT-G分别为22.84%±8.08%、30.17%±11.26%、31.03%±8.90%,均符合正态分布,与对照组相应半规管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vHIT、HST和CT阳性率分别为37.9%、45.2%和79%,CT分别与HST及vHI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0,),vHIT与HS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在不同UW值区间,HST和vHIT的阳性率随着UW值增加也逐渐增加。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多存在半规管损伤,且主要发生在低频区;随着损伤的加重,也可累及半规管的中、高频区。中频HST和高频vHIT不宜用作突聋患者半规管损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眩晕 半规管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多级沟渠系统底泥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郗敏 吕宪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34-1441,共8页
沿着土壤和土地利用类似的三江平原多级沟渠系统采集不同沟渠单元底泥,这些不同沟渠系统单元由湿地和农田边界排水沟渠到相当大的主干渠变化着,测定底泥中可溶有机碳(DOC)含量,研究多级沟渠系统底泥中DOC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随... 沿着土壤和土地利用类似的三江平原多级沟渠系统采集不同沟渠单元底泥,这些不同沟渠系统单元由湿地和农田边界排水沟渠到相当大的主干渠变化着,测定底泥中可溶有机碳(DOC)含量,研究多级沟渠系统底泥中DOC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随沟渠等级增加,DOC在底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40~60cm层增加近5倍),DOC富集层逐渐有规律的向底泥底层转移(40~60cm)。研究表明,排水沟渠既是湿地或农田DOC的最初汇聚地,又是河道DOC的输出源;沟渠重复性的排水将湿地或农田DOC通过零星径流带入沟渠系统中,连续的沟渠径流携带着大量DOC与不同等级沟渠系统相互作用使得沟渠系统底泥中DOC呈现出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排水沟渠排水历时、DOC流量、滞留时间、径流发生频率等都会影响多级沟渠系统底泥中DOC的分布特征;另外,沟渠系统内生长的植被也通过径流阻塞和有机质过程影响底泥中DOC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沟渠系统 可溶有机碳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不同频率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陶朵朵 陈兵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平原沟渠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志 何彤慧 +1 位作者 郭亮华 张玉峰 《农业科学研究》 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银川平原沟渠湿地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沟渠湿地植物有97种,隶属38科79属.随沟渠基底上升,沟渠中依次出现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盐生植物,且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水平为水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银川平原沟渠湿地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沟渠湿地植物有97种,隶属38科79属.随沟渠基底上升,沟渠中依次出现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盐生植物,且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水平为水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中生植物群落>旱生植物群落.由于人为干扰和不同的水文特点,排水沟植物多样性高于渠系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平原 沟渠 植物群落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黑土洼沟净化官厅水库入库水水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景宏 黄柄彬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对高含沙、低污染永定河河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是解决官厅水库水体污染,恢复水库向北京市供水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示范工程研究表明,永定河水经黑土洼沟沉淀、大气富氧、增加水体停留时间等作用,对SS、COD、BOD5、总氮TN、总磷TP的平... 对高含沙、低污染永定河河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是解决官厅水库水体污染,恢复水库向北京市供水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示范工程研究表明,永定河水经黑土洼沟沉淀、大气富氧、增加水体停留时间等作用,对SS、COD、BOD5、总氮TN、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4%、47%、36%、72%、73%,处理系统可大幅度减少入库污染物质总量,降低河湖富营养化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洼沟 柔性软坝 前置库 引水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参数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晶磊 尚康君 +3 位作者 周玮浩 张伯扬 魏来星 毕全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分析均质地基中各参数变化对土体振动响应和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均质地基计算模型,分析空沟尺寸、激振频率等对土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密度及泊松比下的振动加速度差异。结果表明,空沟深度为重要... 为分析均质地基中各参数变化对土体振动响应和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均质地基计算模型,分析空沟尺寸、激振频率等对土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密度及泊松比下的振动加速度差异。结果表明,空沟深度为重要影响因素,空沟深度越深,隔振效果越好;空沟宽度对隔振效果几乎无影响;弹性模量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较密度大,且弹性模量越大,隔振效果越差;密度对土体振动加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泊松比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大于密度,但低于弹性模量,泊松比越大,振动加速度越小,隔振效果越差;激振频率越大,空沟隔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沟 土体参数 隔振效果 振动加速度 激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rton定律的河套灌区灌排系统分形特征研究
10
作者 裴海峰 黄永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针对大型灌区灌排系统灌排水时效性低的问题,从渠(沟)系分布结构角度出发,应用Horton定律对河套灌区各灌域的特征参数与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灌域骨干渠(沟)系分布结构与灌排水时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各灌域骨... 针对大型灌区灌排系统灌排水时效性低的问题,从渠(沟)系分布结构角度出发,应用Horton定律对河套灌区各灌域的特征参数与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灌域骨干渠(沟)系分布结构与灌排水时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各灌域骨干溉灌系统的分形维数为乌兰布和4.2、解放闸1.3、永济2.8、义长1.2、乌拉特1.3、河套灌区1.8,骨干排水系统的分形维数为乌兰布和1.8、解放闸1.9、永济1.7、义长1.7、乌拉特1.6、河套灌区1.6,乌兰布和和永济灌域骨干溉灌系统的分形维数偏大;渠(沟)网密度和渠(沟)频数与分形维数均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关系,随着渠(沟)网密度增大和渠(沟)频数增大,分形维数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由此提出河套灌区不同灌域渠(沟)系分布结构改造方案,提升灌区骨干灌排系统灌排水时效性,同时为类似灌区的渠(沟)系分布结构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ton定律 分形维数 河套灌区 渠(沟)系分布结构 渠(沟)网密度 渠(沟)频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频YAG/KTP激光器在泪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迎春 李正佳 +1 位作者 朱长虹 王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69,共3页
混频激光用于泪道治疗的新方法和混频激光器的设计方案及性能 ,探讨了混频激光与生物组织作用的效果 。
关键词 混频YAG/KTP激光器 生物组织 临床效果 倍频 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截-排系统对平原水库坝后地下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琳 严新军 +1 位作者 毛海涛 黄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6,共8页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渗漏引起的坝后土壤盐渍化问题及防治措施,以恰拉水库为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水库在不同防渗措施与截排水系统的联合作用下对坝后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上游防渗、下游截...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渗漏引起的坝后土壤盐渍化问题及防治措施,以恰拉水库为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水库在不同防渗措施与截排水系统的联合作用下对坝后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上游防渗、下游截排"的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坝后农田地下水位,防治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相比无防渗和水平铺盖措施,垂直防渗措施结合截排水系统更能有效地将下游渗流稳定区的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2.67 m,大于周边农田的"临界埋深"(2.45 m)。防渗措施与截水沟的联合作用重点解决了坝后渗漏水的"来源"问题,而排水系统不但可以保证截水沟控渗效果的持续性,还可以解决渗漏水的"去向"问题--坝后截排水系统与农田渠系的结合使坝后渗漏水用于农田灌溉,最终实现了坝后控渗、治理土壤盐渍化体系与农田灌溉体系相结合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土壤盐渍化 截水沟 排水系统 农田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角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及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智 陆施恩 +2 位作者 李文康 边义祥 姜亚妮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2-816,共5页
半规管是人体前庭系统中的一种角位移感知器官,该文基于人体半规管几何尺寸、机械属性及内部结构,利用表面对称电极含金属芯聚偏二氟乙烯(PVDF)纤维(SMPF)传感器,设计制备了一种结构尺寸、工作机理与人体半规管基本一致的仿生角加速度... 半规管是人体前庭系统中的一种角位移感知器官,该文基于人体半规管几何尺寸、机械属性及内部结构,利用表面对称电极含金属芯聚偏二氟乙烯(PVDF)纤维(SMPF)传感器,设计制备了一种结构尺寸、工作机理与人体半规管基本一致的仿生角加速度传感器。同时搭建了实验系统,对仿生半规管传感器的感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与数学模型推导结果基本一致,仿生传感器在不同加速度刺激下输出相应幅值的电信号。通过扫频实验确认系统固有频率约为10 Hz,可用于人体头部的运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内淋巴 聚偏二氟乙烯(PVDF) 固有频率 角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规管积水膨大仿生设计及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宇航 陈文家 +1 位作者 郭成东 王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79,92,共6页
通过物理仿真实验探究人体半规管因内淋巴积水膨大后对壶腹帽产生的影响。依据真实人体半规管组织切片数据,将管壁设为刚性体,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半规管外壳。将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设为不可压缩流体,建立半规管内部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根... 通过物理仿真实验探究人体半规管因内淋巴积水膨大后对壶腹帽产生的影响。依据真实人体半规管组织切片数据,将管壁设为刚性体,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半规管外壳。将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设为不可压缩流体,建立半规管内部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根据运动方程和实验所得配置符合本模型的内淋巴液和壶腹帽,将制得的内淋巴液和壶腹帽组装起来得到仿生半规管。根据正常半规管模型再建立不同部位膨大的模型,对所有模型先后进行脉冲加速度刺激实验和正弦刺激实验,观察壶腹帽位移状态,实验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膨大对壶腹帽的变形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半规管 时间常数 壶腹帽 积水膨大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管道或砌护渠道输水与开沟灌溉相结合的造林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万全 何全发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开沟灌溉造林与大田平灌相比,具有总体用水量少,局部给水量多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提高灌溉效率,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同时,利用管道和砌护渠道输水,可防止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
关键词 PVC管道 开沟造林 灌溉 渠道 输水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生态沟渠效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Tang Van Tai Tran Ngoc Binh +1 位作者 Tang Thi Thanh Sang Le Hong Hanh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7,68,共4页
传统混凝土沟渠主要使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成排水沟渠,难以有效去除农田污水中的富营养化,引起河道污染~[1]。本实验在调查太湖运河沿岸农田的污染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复合生态沟渠示范工程,然后根据季节差异种植复合的... 传统混凝土沟渠主要使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成排水沟渠,难以有效去除农田污水中的富营养化,引起河道污染~[1]。本实验在调查太湖运河沿岸农田的污染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复合生态沟渠示范工程,然后根据季节差异种植复合的植物。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研究生态沟渠的植生价值,检测生态沟渠的水质变化情况以检验农田污水富营养化的去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农田污水 太滆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农渠数量的斗渠流量确定方法
17
作者 普继忠 《农业工程》 2018年第11期77-79,共3页
灌区内轮灌斗渠的流量一般根据灌水率和灌溉面积确定。对于灌区内斗渠控制灌溉面积大小不一的情况,斗渠的田间净流量应按各条渠道的灌溉面积占轮灌组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计算每条斗渠控制的平均农渠数量来演算斗渠流量,方法较... 灌区内轮灌斗渠的流量一般根据灌水率和灌溉面积确定。对于灌区内斗渠控制灌溉面积大小不一的情况,斗渠的田间净流量应按各条渠道的灌溉面积占轮灌组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计算每条斗渠控制的平均农渠数量来演算斗渠流量,方法较为简单和准确,并通过相关规范公式验算和实践检验,可作为斗渠规模确定的一种方法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渠 轮灌 平均灌溉面积 平均农渠数量 斗渠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