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双峰驼乳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
1
作者 高胜寒 苗灏 +6 位作者 牛晴 刘恩慧 贺蕊琪 霍辰坤 张飞 杨洁 赵仲凯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1,共7页
本实验以驼乳乳清蛋白(camel whey protein,CWP)和牛乳乳清蛋白(bovine whey protein,BWP)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水相与油相比例(8∶2、7∶3、5∶5、3∶7、2∶8,V/V)条件下乳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相体... 本实验以驼乳乳清蛋白(camel whey protein,CWP)和牛乳乳清蛋白(bovine whey protein,BWP)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水相与油相比例(8∶2、7∶3、5∶5、3∶7、2∶8,V/V)条件下乳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使得两种蛋白稳定的乳液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增加,当油相体积分数≥70%,乳液不再分层。在相同水相与油相比例下,CW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优于BWP,CW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小的液滴粒径尺寸((722.41±77.91)nm,油相体积分数为30%),所带Zeta电位绝对值高于30 mV((33.58±0.15)mV,油相体积分数为20%),其乳化稳定性相较于BWP稳定乳液提升约2倍以上。本研究表明CWP可作为优质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并应用于功能性驼乳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乳清蛋白 Pickering乳液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驼乳化学组成及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明亮 李雅菲 +2 位作者 吕浩迪 浩斯毕力格 伊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1,共7页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初期驼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固形物等基础营养成分的含量最高,随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其含量具有降低的趋势。驼乳理化性质随泌乳期而变化,其中泌乳初期驼乳密度和折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干奶期驼乳pH值和滴定酸度最高(6.89和20.71°T);泌乳期对驼乳电导率的影响较小。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驼乳中发现了高峰度的免疫球蛋白、类胰岛素、乳铁蛋白等保护性蛋白,并在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共鉴定到641个差异显著蛋白质(P<0.05)。骆驼初乳中高丰度蛋白大部分与免疫应答、抗炎、组织保护与修复、代谢过程有关,表明骆驼初乳更有助于幼崽抗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统的建立。该研究可加深对驼乳泌乳期内理化性质及蛋白组成的认识,为开发驼乳功能性食品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泌乳期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对脱脂驼乳乳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涛 王丹琳 +1 位作者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5-2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 本研究探讨4种不同热处理(65 ℃/30 min(T1)、85 ℃/15 s(T2)、120℃/15 s(T3)、135 ℃/5 s(T4))脱脂驼乳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对驼乳蛋白粒径、Zeta电位、浊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驼乳蛋白粒径变大,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浊度升高。热处理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显著影响,使驼乳蛋白的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减少,β-折叠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增多。与未加热驼乳蛋白相比,T3热处理对驼乳蛋白的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影响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脱脂乳可溶性乳清蛋白条带越来越浅。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热处理使蛋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聚集,T3和T4热处理使驼乳蛋白产生了较大的聚合物。T1和T2热处理条件下的驼乳蛋白主要通过二硫键形成聚合物,但是随着加热温度升高,T3和T4热处理条件下驼乳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形成游离巯基,驼乳蛋白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综上,不同热处理使驼乳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对驼乳稳定性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液态驼乳的工艺参数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驼乳蛋白 理化性质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菌处理对脱脂驼乳与稀奶油中活性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羿飞 彭小雨 +6 位作者 潘丽娜 李威 高宇 张敏 刘大松 周鹏 汪家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0,共9页
将鲜驼乳离心分为脱脂乳和稀奶油,采用微滤、紫外辐射、巴氏杀菌对脱脂驼乳进行灭菌,采用高温处理对稀奶油进行杀菌,比较非热处理和热处理对微生物去除、活性蛋白质保留及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的影响。与巴氏杀菌相比,微滤、紫外辐射使脱脂... 将鲜驼乳离心分为脱脂乳和稀奶油,采用微滤、紫外辐射、巴氏杀菌对脱脂驼乳进行灭菌,采用高温处理对稀奶油进行杀菌,比较非热处理和热处理对微生物去除、活性蛋白质保留及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的影响。与巴氏杀菌相比,微滤、紫外辐射使脱脂乳中细菌总数降低更多,且能完全或部分去除芽孢;1.4μm微滤和紫外辐射能保留更多的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巴氏杀菌后乳过氧化物酶活力降至杀菌前的1/6,而1.4μm微滤和紫外辐射样品中乳过氧化物酶活力保留95%以上;多胺氧化酶活力易受紫外辐射影响;1.4μm微滤使胰岛素完全保留;微滤对天然乳清蛋白的保留率高于巴氏杀菌;与热处理相比,非热处理脱脂乳中蛋白质未发生显著的糖基化反应。与0.8μm微滤相比,1.4μm微滤的膜通量更高,且蛋白质的透过率更高,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透过率分别为95.5%和74.1%。在对稀奶油的高温杀菌中,125℃保持5 s能完全杀灭细菌和芽孢,导致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程度较低。将全脂驼乳先分为脱脂乳和稀奶油,各部分灭菌后再混合的处理方法可确保整体有效除菌,同时提高了活性组分的整体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活性蛋白 微滤 巴氏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牛乳、山羊乳中蛋白质和脂肪酸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 温嘉和 +7 位作者 赵子慧 俞阳 王藤剑 赵婉璐 赵林 张巧艳 秦路平 张泉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1-168,共8页
采用凝胶电泳法和气相色谱法比较骆驼乳、牛乳和山羊乳在蛋白质和脂肪酸两方面的差异。电泳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骆驼乳粉乳蛋白成分比例存在差异,生产工艺对其乳蛋白和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比例均有显著影响;骆驼乳、牛乳和山羊乳蛋白成分... 采用凝胶电泳法和气相色谱法比较骆驼乳、牛乳和山羊乳在蛋白质和脂肪酸两方面的差异。电泳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骆驼乳粉乳蛋白成分比例存在差异,生产工艺对其乳蛋白和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比例均有显著影响;骆驼乳、牛乳和山羊乳蛋白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骆驼乳不含β-乳球蛋白和αs1-酪蛋白,而牛乳和山羊乳中不含免疫球蛋白G2(immunoglobulin G2,IgG2)和IgG3,因此凝胶电泳法可用于骆驼乳中掺牛乳、山羊乳的鉴别分析。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骆驼乳和羊乳中均检出31种脂肪酸,牛乳检出29种脂肪酸;骆驼乳中短链脂肪酸较牛乳和山羊乳少,而大部分长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牛乳和山羊乳。脂肪酸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乳类脂肪酸差异明显,并且掺假骆驼乳与骆驼乳可明显区分,可用于掺加牛乳、山羊乳的骆驼乳中脂肪酸的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凝胶电泳法 气相色谱法 蛋白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乳功能蛋白及脂肪酸在泌乳期内的变化研究
6
作者 姚怀兵 王智瑄 +6 位作者 赵仲凯 豆智华 刘颖 吴林英 董静 陈钢粮 杨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30,共9页
为探究泌乳双峰骆驼乳功能性蛋白及脂肪酸变化规律,该研究动态追踪20峰泌乳双峰驼并采集泌乳期330 d内的驼乳,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检测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免疫球蛋白(immunog... 为探究泌乳双峰骆驼乳功能性蛋白及脂肪酸变化规律,该研究动态追踪20峰泌乳双峰驼并采集泌乳期330 d内的驼乳,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检测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和溶菌酶4种目标功能蛋白及34种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驼乳中共检测到4种目的功能蛋白及32种脂肪酸,色谱峰形尖锐、无杂峰干扰。驼乳4种功能蛋白含量在初乳期极显著高于常乳期(P<0.01),泌乳后期随着泌乳时间延长含量缓慢降低,功能蛋白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其中α-乳白蛋白与IgG具有强正相关。脂肪酸含量在初乳期至常乳期30 d内波动明显,其余时期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长链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在泌乳期含量较为稳定;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合理,且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变化趋势相反,在初乳期3~7 d内变化较为明显,在泌乳高峰期90~150 d波动极为明显,少数脂肪酸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驼初乳功能蛋白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优于常乳,结果为深入研究双峰驼的泌乳生理特点及驼乳功能性制品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驼乳 功能蛋白 脂肪酸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驼乳中所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测定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敖兰 徐保红 杨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3,共3页
通过用凯氏定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疆驼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新疆驼乳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45%,其中乳清蛋白占1.25%,大约是牛乳乳清蛋白质量分数的两倍;并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质... 通过用凯氏定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疆驼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新疆驼乳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45%,其中乳清蛋白占1.25%,大约是牛乳乳清蛋白质量分数的两倍;并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40.70%,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6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双峰驼驼乳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伊丽 特木伦 +5 位作者 郑志强 明亮 额日登木图 巴拉 陈钢粮 吉日木图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对20峰准格尔双峰驼乳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格尔双峰驼枯草前期乳中饱和脂肪酸(SF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三季,而其他三季间则差异均不显著;准格尔双峰驼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对20峰准格尔双峰驼乳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格尔双峰驼枯草前期乳中饱和脂肪酸(SF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三季,而其他三季间则差异均不显著;准格尔双峰驼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质量分数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准格尔双峰驼乳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牛乳,饱和脂肪酸和不包脂肪酸的比例适当,比牛乳驼乳脂肪酸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格尔双峰驼乳 脂肪酸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超颖 张娟 +3 位作者 卿德刚 图尔贡江.伊利亚则 倪慧 贾晓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7-391,396,共6页
骆驼乳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奶源之一,富含乳铁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VC、VE、Mg等营养成分,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免疫调节、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不同来源的骆驼乳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骆驼乳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奶源之一,富含乳铁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VC、VE、Mg等营养成分,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免疫调节、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不同来源的骆驼乳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骆驼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羊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秀举 戈娜 +2 位作者 王海英 薛玉红 李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初步探究超高压加工处理方法对羊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盐酸水解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经超高压处理后的羊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并未减少。羊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超高压加工处理后没有... 初步探究超高压加工处理方法对羊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盐酸水解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经超高压处理后的羊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并未减少。羊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超高压加工处理后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羊奶 氨基酸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乳肽生物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娜 吉日木图 伊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21-329,共9页
驼乳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因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和保健疗效,使驼乳成为了一种非常优质的乳源。驼乳具有纯天然的生物活性因子和药用成分,其保护性蛋白的含量也高于其他反刍动物乳。驼乳蛋白的一级结... 驼乳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因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和保健疗效,使驼乳成为了一种非常优质的乳源。驼乳具有纯天然的生物活性因子和药用成分,其保护性蛋白的含量也高于其他反刍动物乳。驼乳蛋白的一级结构中存在着许多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它们只有通过一定的水解作用才能被释放并发挥功效。目前,驼乳蛋白经水解后主要产生具有抗氧化、降压、抗菌和降血糖等潜在功能的生物活性肽,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因此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驼乳/驼乳蛋白经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肽的潜在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有效性,为今后驼乳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驼乳蛋白 酶解 发酵 生物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双峰驼乳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宸 冯鑫欢 +4 位作者 豆智华 安淑静 刘梦娇 侯志梅 杨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0,共7页
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探讨了全驼乳、驼脱脂乳、驼酪蛋白、驼乳清和驼乳清蛋白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研究驼乳不同组分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肝细胞形态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 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探讨了全驼乳、驼脱脂乳、驼酪蛋白、驼乳清和驼乳清蛋白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研究驼乳不同组分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肝细胞形态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驼酪蛋白以外的其余组分均能增加糖尿病小鼠体质量、降低血糖浓度、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恢复血脂水平、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并减少肝组织的损伤。其中各项指标中,驼乳清组与模型组的变化最大,且差异极显著(P<0.01)。经驼乳清组干预后的糖尿病小鼠肝PPAR-γmRNA表达增加,SREBP1c mRNA表达下降。总地来说,驼乳清可有效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肝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下调SREBP1c m 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1型糖尿病 肝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乳蛋白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娜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48-157,共10页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驼乳蛋白进行水解,对其酶解工艺、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肽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驼乳蛋白的α-淀粉酶抑制作用。相对...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驼乳蛋白进行水解,对其酶解工艺、α-淀粉酶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肽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驼乳蛋白的α-淀粉酶抑制作用。相对于碱性蛋白酶,在木瓜蛋白酶用量4%、酶解温度55℃、酶解pH 7.0、酶解时间2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水解驼乳蛋白获得的多肽具有更高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序列分析显示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驼乳蛋白制备的多肽分别鉴定出110种和69种肽段,其中IPLPLPLPLP和LPLPLPLR为最有效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因此,驼乳蛋白可以成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中控制糖尿病有效成分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蛋白 酶解 生物活性肽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驼乳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古丽孜亚.卡克巴依 新华.那比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0,共3页
研究了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急性抗炎模型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模型采用棉球植入大鼠腋下致肉芽肿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渗出液液体量,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 研究了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急性抗炎模型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模型采用棉球植入大鼠腋下致肉芽肿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渗出液液体量,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CRP和MDA,以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传统发酵发酵驼乳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渗出液体量,降低灌洗液中WBC数量和血清中CRP和MDA含量。结论是发酵驼乳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降低CRP含量及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 发酵驼乳 C-反应蛋白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的营养价值及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梦雅 崔莉 +1 位作者 刘健康 赵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2-401,共10页
本文总结了骆驼乳的营养价值,通过与其他乳类的对比展示了骆驼乳的特性;分析了骆驼乳表现出特定药用潜力的生物作用基础,包括其营养基础如所含特殊蛋白的药用特性,以及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等生物学作用基础;并梳理汇总... 本文总结了骆驼乳的营养价值,通过与其他乳类的对比展示了骆驼乳的特性;分析了骆驼乳表现出特定药用潜力的生物作用基础,包括其营养基础如所含特殊蛋白的药用特性,以及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等生物学作用基础;并梳理汇总了骆驼乳预防与缓解糖尿病、肾脏损伤、肝脏损伤、癌症、自闭症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最后简要整理了骆驼乳衍生品在功能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将为全面深入认识骆驼乳的医学应用潜能及骆驼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乳铁蛋白 乳清蛋白 抗氧化 抗炎 免疫调节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生物资源与营养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雪晨 印伯星 +4 位作者 孟茜 赵堂彦 瞿恒贤 江洪海 顾瑞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 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艰难的生长环境赋予了骆驼乳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本文对骆驼乳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骆驼乳营养丰富——蛋白质特别是保护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牛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不含过敏原β-乳球蛋白。目前我国对骆驼乳的研究还很有限,但随着消费者们对骆驼乳认识的深入,骆驼乳制品的全面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营养 蛋白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对驼乳乳清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琪 张秀荣 +1 位作者 何静 吉日木图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乳清蛋白是乳成分中的重要成分,但在杀菌过程中,热处理会对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性质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65℃/30 min、85℃/15 s、125℃/4 s和135℃/4 s不同加热温度处理驼乳,再将不同处理方式的驼乳进行驼脂和酪蛋白沉淀,分离出乳清蛋... 乳清蛋白是乳成分中的重要成分,但在杀菌过程中,热处理会对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性质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65℃/30 min、85℃/15 s、125℃/4 s和135℃/4 s不同加热温度处理驼乳,再将不同处理方式的驼乳进行驼脂和酪蛋白沉淀,分离出乳清蛋白,进一步探究不同热处理对驼乳乳清蛋白变性程度、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5℃/30 min处理下驼乳乳清蛋白的浊度(0.14)、粒径(0.24μm)、Zeta电位(-9.54 mV),溶解性(24.57 mg/mL)、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最高(31%)且β-转角(13%)和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19%)最低,持水性、起泡性、乳化性等显著增大,这表明65℃/30 min处理下乳清蛋白变性程度最小,理化性质变化不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持油等功能特性;随着温度升高,85℃/15 s处理下的驼乳乳清蛋白粒径增大至0.32μm,溶解性降低至22.34 mg/mL,但其功能性等相比于生鲜驼乳乳清蛋白有一定提升,125℃/4 s和135℃/4 s处理下导致大量乳清蛋白变性,二级结构被破坏,粒径和浊度增大、溶解性降低,功能特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乳清蛋白 热处理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骆驼乳蛋白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荣蓉 苗静 杨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7,共6页
综述了骆驼乳蛋白质的组成,热处理对骆驼乳蛋白质物理化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阐明了影响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因素,为改进骆驼乳制品的热处理工艺提供借鉴。
关键词 骆驼乳 蛋白质 热处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及其制品中非热变性乳铁蛋白含量的快速电泳迁移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珍 李汉芳 +4 位作者 路梦凡 徐丹 舒国伟 黄锐 徐秦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59,64,共5页
骆驼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但其活性蛋白—乳铁蛋白对热处理加工工艺敏感,因此骆驼乳及其制品中非热变性乳铁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对其生产工艺控制和营养价值评估至关重要。文章研究了乳铁蛋白热变性对DNA结合的影响,发现特异... 骆驼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但其活性蛋白—乳铁蛋白对热处理加工工艺敏感,因此骆驼乳及其制品中非热变性乳铁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对其生产工艺控制和营养价值评估至关重要。文章研究了乳铁蛋白热变性对DNA结合的影响,发现特异性的DNA序列仅能够结合非热变性驼乳铁蛋白而不结合热变性乳铁蛋白,据此建立了骆驼源乳铁蛋白的快速电泳迁移检测方法,仅需5 min即可完成一个样品检测,检出限为5.45μg/mL。该方法无需肝素亲和柱富集提取等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即可直接检测样品中活性乳铁蛋白含量,可用于包括骆驼乳在内的各种特色乳制品热加工工艺的精准控制及乳制品营养价值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铁蛋白 非热变性乳蛋白 电泳迁移分析 直接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和双峰驼乳中乳脂球膜蛋白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豆智华 杨迎春 杨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09-316,共8页
为阐明双峰驼乳中乳脂球膜蛋白(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proteins,MFGMP)的组成以及与牛乳MFGMP之间的差异,以牛乳和双峰驼乳中的MFGMP为研究对象,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 为阐明双峰驼乳中乳脂球膜蛋白(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proteins,MFGMP)的组成以及与牛乳MFGMP之间的差异,以牛乳和双峰驼乳中的MFGMP为研究对象,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其中的高丰度蛋白质进行表征,并对双峰驼乳MFGMP提取方法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双峰驼乳和牛乳MFGMP中含量最高的蛋白组分依次为嗜乳脂蛋白、黄嘌呤氧化还原酶/脱氢酶、乳凝集素(MFG-E8或PAS6/7)、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或PLIN2),3种方法分析双峰驼乳和牛乳中MFGMP中高丰度蛋白组分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基于LC-MS/MS技术对双峰驼乳的MFGMP进行鉴定,并将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路径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是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膜等组分,参与的生物途径有翻译和翻译的起始、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内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折叠、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等,具有结合活性和分子催化等分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乳 牛乳 乳脂肪球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