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簧约束的无碳小车转向机构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润 朱先勇 李志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
针对无碳小车转向机构作用力对小车运动轨迹的影响,讨论了前轮转角函数为方波、三角波等形式变化时的小车运动轨迹。在转向机构的结构中加入了弹簧约束,对前轮转向角进行约束。以推杆作用力和转向杆转角为变量建立了转向机构的传递函数... 针对无碳小车转向机构作用力对小车运动轨迹的影响,讨论了前轮转角函数为方波、三角波等形式变化时的小车运动轨迹。在转向机构的结构中加入了弹簧约束,对前轮转向角进行约束。以推杆作用力和转向杆转角为变量建立了转向机构的传递函数模型,选取一定的弹簧系数、转向角度等参数,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机构 运动轨迹 转向杆转角 推杆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理想转向梯形的研究与横拉杆的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君 李恩科 +2 位作者 王伟 屈翔 廖林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5,共5页
针对现有汽车转向理论的不足,以典型的整体式转向机构为基础,提出了理想转向梯形的概念,建立了理想转向梯形的数学模型,用理想转向梯形横拉杆与实际转向机构横拉杆的偏差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对实车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更好的参数组合,... 针对现有汽车转向理论的不足,以典型的整体式转向机构为基础,提出了理想转向梯形的概念,建立了理想转向梯形的数学模型,用理想转向梯形横拉杆与实际转向机构横拉杆的偏差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对实车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更好的参数组合,验证了用长度单位作为转向梯形机构校核的评判依据,跟传统的以角度为依据的转角误差相比,更易量化和比较,也更直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转向机构 理想转向梯形 转向横拉杆 三次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杆系空间结构非线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古玉锋 吕彭民 +1 位作者 单增海 曹蕾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4,共8页
运用空间RSSR四杆机构的旋转矢量法,建立了某8×4型重卡双前轴转向杆系的空间结构非线性模型。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各转向轮转角为输出,依据角位移传递的过程将转向杆系分解为6个空间RSSR四杆机构,分别建立每个RSSR四杆机构的运动模... 运用空间RSSR四杆机构的旋转矢量法,建立了某8×4型重卡双前轴转向杆系的空间结构非线性模型。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各转向轮转角为输出,依据角位移传递的过程将转向杆系分解为6个空间RSSR四杆机构,分别建立每个RSSR四杆机构的运动模型,再进行综合得到各转向轮的转角关系。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空间模型相对于平面投影模型一、二轴右轮Ackerman转角误差分别降低50%和28.6%;与试验值相比,各转向轮转角误差中,空间模型最大转角误差为1.8°,平面投影模型最大转角误差为3.9°,在方向盘的整个转角范围内,空间模型具有更高的分析精度,该空间模型清晰地表示了各构件运动的数学关系,可以为悬架与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分析以及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杆系 空间RSSR四杆机构 旋转矢量法 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车转向机构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查云飞 钟志华 闫晓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35-939,共5页
根据菱形车转向系统转向拉杆机构前后对称的特点,为前轮转向拉杆机构建立了空间运动学方程。在ADAMS软件中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验证了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运用遗传算法,以各连杆的长度和初始位置为参数,对车轮向左转和向右转的转角关系... 根据菱形车转向系统转向拉杆机构前后对称的特点,为前轮转向拉杆机构建立了空间运动学方程。在ADAMS软件中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验证了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运用遗传算法,以各连杆的长度和初始位置为参数,对车轮向左转和向右转的转角关系以及车轮跳动过程中的转角变化进行了优化。根据菱形车的结构要求优化出了相应的各连杆的长度和初始位置,为菱形车的转向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车 转向拉杆机构 优化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轮机构的S轨迹环形赛道无碳小车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海龙 朱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为提高10桩环形赛道无碳小车转向运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该文提出一种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行走轨迹特征点拟合曲率连续的闭合理想轨迹曲线,对轨迹曲线等间距离散取点,分别计算轨迹曲线的曲率矩阵、转向角矩阵、推杆推程矩阵;然后,建... 为提高10桩环形赛道无碳小车转向运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该文提出一种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行走轨迹特征点拟合曲率连续的闭合理想轨迹曲线,对轨迹曲线等间距离散取点,分别计算轨迹曲线的曲率矩阵、转向角矩阵、推杆推程矩阵;然后,建立推杆推程与凸轮转角间的对应关系,使用MATLAB软件生成凸轮轮廓曲线,由此设计动力传动系统、凸轮推杆转向机构和转向微调机构;最后,基于设计方案对加工制作小车,进行实际行走验证。经验证,小车最大绕桩个数23个,最大有效行走距离约2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小车 运动轨迹 凸轮推杆转向机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液伺服车辆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建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9-110,共2页
根据某矿用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需要,基于车辆转向动力学、机构设计和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的机液伺服负反馈闭环控制转向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系统的控制方块图和传递函数,为系统性能分析以... 根据某矿用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需要,基于车辆转向动力学、机构设计和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的机液伺服负反馈闭环控制转向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系统的控制方块图和传递函数,为系统性能分析以及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系统 机液伺服 反馈控制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