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土壤有效养分联合浸提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正雄 傅国海 +6 位作者 杨建豪 张育维 钟永红 杜森 高祥照 史建国 汪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4,共13页
快速测定土壤有效养分,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为指导科学施肥提供重要依据。常规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分析步骤繁琐等问题。选择9种不同类型土壤,设置浸提液体积、振荡时间、振荡温度、浸提液pH值四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试验,研... 快速测定土壤有效养分,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为指导科学施肥提供重要依据。常规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分析步骤繁琐等问题。选择9种不同类型土壤,设置浸提液体积、振荡时间、振荡温度、浸提液pH值四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试验,研究方法最佳浸提条件;对浸提方法测定值与常规方法测定值、玉米作物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方法测定值影响因素依次为浸提液pH值、浸提液体积、振荡时间、振荡温度。浸提液pH值对土壤养分测定值影响明显。土壤中磷、钾、钙、镁、硫、铁、铜、锌等有效养分含量测定值和常规法测定值、与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植株养分吸收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种土壤有效养分联合浸提测定方法,命名为G20方法,浸提程序组合为:称取5.00 g土壤样品,加入50.00 mL浸提液(pH=2.5),25℃和180 r/min下振荡15 min,过滤待测液中养分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一次同时测定。G20方法能够同时提取多种土壤有效态养分元素,可表征土壤有效养分供应水平,有望可用于土壤测试推荐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 正交试验 联合浸提 校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平衡法在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杜君 白由路 +4 位作者 杨俐苹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王志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3,共7页
针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潮土,通过对大量小麦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分别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当季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并基于养分平衡法的优点,主要研究了土壤环境因素和产量水平因... 针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潮土,通过对大量小麦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分别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当季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并基于养分平衡法的优点,主要研究了土壤环境因素和产量水平因素等对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及肥料当季利用率呈极显著曲线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养分平衡原理为依据、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为基础的我国潮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以简捷、快速、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国小麦的施肥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平衡 目标产量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肥料利用率 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褐土区冬小麦养分平衡施肥参数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君 孙克刚 +4 位作者 白由路 杨俐苹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3-1122,共10页
【目的】利用养分平衡法原理,研究各养分平衡施肥参数,建立以土壤有效养分测定为基础的我国褐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以简捷快速、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国北方褐土区冬小麦的施肥与生产。【方法】通过对多年多点小麦肥效试验结果的分... 【目的】利用养分平衡法原理,研究各养分平衡施肥参数,建立以土壤有效养分测定为基础的我国褐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以简捷快速、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国北方褐土区冬小麦的施肥与生产。【方法】通过对多年多点小麦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分别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养分平衡施肥参数,主要研究土壤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对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冬小麦每百千克小麦产量养分吸收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变化,因此忽略其变化将其定为常数,即氮(N)、磷(P2O5)和钾(K2O)分别为3 kg、1.2 kg和2.8 kg。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幂指数负相关关系。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对数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养分平衡原理为依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为基础的我国褐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结论】由于养分平衡模型的作物推荐施肥量是根据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的,在利用该模型进行施肥推荐时,研究的关键点应该是如何准确确定模型中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参数,以便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在北方褐土区建立了以养分平衡原理为依据,土壤肥力测定为基础,具有氮、磷和钾全定量特性的小麦测土推荐施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平衡法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中土壤供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银英梅 银友善 +3 位作者 韩凤群 于国峰 商晓芳 张中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44-49,共6页
土壤供肥量是配方施肥中关键的参数,决定平衡施肥的精度。以田间试验所设的缺素区产量代替无肥区产量,所建立的定产式更逼近实际,增加土壤供肥量的计算量,减少施肥量。缺素区产量及其养分吸收量是计算土壤供肥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土壤供肥量是配方施肥中关键的参数,决定平衡施肥的精度。以田间试验所设的缺素区产量代替无肥区产量,所建立的定产式更逼近实际,增加土壤供肥量的计算量,减少施肥量。缺素区产量及其养分吸收量是计算土壤供肥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相对产量等的基础参数。文中讨论的确定土壤供肥量的三种方法精度均较高,在两种作物、30个供肥指标中,吻合度大于90%的占96.7%。三种供肥方法均能使配方施肥建议施肥量达到定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供肥量 定产式 测土值 校正系数 有效养分 相对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及供肥量研究
5
作者 杨伟奇 徐玉佩 +3 位作者 张中源 崔俊嫣 李季植 喻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02-505,共4页
1984~1993年,以玉米、水稻为供试作物,设置经典的5处理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市两大主栽作物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52.6%,余者为肥料效应。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保证程度分别为63.6%,83.6%和85.5%。通过基础产量与... 1984~1993年,以玉米、水稻为供试作物,设置经典的5处理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市两大主栽作物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52.6%,余者为肥料效应。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保证程度分别为63.6%,83.6%和85.5%。通过基础产量与施肥最高产量回归统计,获得以y=100x/(a+bX)为模型的两个“以地定产”算式;用基础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回归统计,获得土镶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就此可算出土壤某种养分供应量,为推行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准确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肥力 供肥量 有效养分 校正系数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中有效养分系数的测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时新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58-60,共3页
试验分别在黑龙江省的白浆土、黑土、水稻土、暗棕壤等土壤类型上分水、旱田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多点次的试验研究。并将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利用有效养分系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获得了不同土壤类型在测土配方施肥实际运用中的有效养分系数... 试验分别在黑龙江省的白浆土、黑土、水稻土、暗棕壤等土壤类型上分水、旱田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多点次的试验研究。并将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利用有效养分系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获得了不同土壤类型在测土配方施肥实际运用中的有效养分系数。对有效养分系数和其相对应的土壤供肥量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即土壤养分测定值越小,土壤有效养分系数越大,肥料利用率也越高。最后根据测得的有效养分系数进行复混肥配方的筛选试验,分别得到三大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的专用肥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 专用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有效养分与其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曹连福 段曰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6,共4页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测土配方施肥中的主要参数。根据"3414"试验数据,利用Excel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土壤有效养分与校正系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式。结果表明,水稻试验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校正系数都有极显著回归关系...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测土配方施肥中的主要参数。根据"3414"试验数据,利用Excel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土壤有效养分与校正系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式。结果表明,水稻试验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校正系数都有极显著回归关系,最佳数学模型为幂函数,曲线分别为yN=11.831x-0.722 8;yP=22.726x-0.956 3;yK=58.436x-1.000 5。曲线又可用二条直线描述,计算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 校正系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