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Al-[V_(10)O_(28)]^(6-)双层氢氧化物掺杂对LY12铝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松梅 尹晓琳 +2 位作者 刘建华 张优 薛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2-2100,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V10O28]6-双层氢氧化物(以下简称LDH-V),研究不同添加浓度(0.0、0.25×10-3、0.75×10-3、1.5×10-3、3.0×10-3mol·L-1)的LDH-V对LY12铝合金溶胶-凝胶涂层形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V10O28]6-双层氢氧化物(以下简称LDH-V),研究不同添加浓度(0.0、0.25×10-3、0.75×10-3、1.5×10-3、3.0×10-3mol·L-1)的LDH-V对LY12铝合金溶胶-凝胶涂层形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LDH-V对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运用中性盐雾实验对涂层进行耐蚀性评估.利用电化学方法对涂层在0.05 mol·L-1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加入LDH-V后溶胶-凝胶涂层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一定量LDH-V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溶胶-凝胶涂层的耐蚀性能,还可对涂层被破坏区域进行自修复,起到延缓铝合金基体腐蚀的作用.然而,当LDH-V的添加溶度超过一定值时,会破坏涂层的完整性并降低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DH-V最佳的添加浓度为1.5×10-3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涂层 zn-al双层氢氧化物 [V10O28]6- 腐蚀防护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CO_3 LDHs催化碳酸二苯酯与1,4-丁二醇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二醇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苹 萧斌 +3 位作者 李建国 刘绍英 杨先贵 王公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比的锌铝类水滑石(Zn-Al-CO3 LDHs),并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Zn)/n(Al)比的Zn-Al-CO3 LDHs对碳酸二苯酯(DPC)与1,4-丁二醇(1,4-BD)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二醇(P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比的锌铝类水滑石(Zn-Al-CO3 LDHs),并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Zn)/n(Al)比的Zn-Al-CO3 LDHs对碳酸二苯酯(DPC)与1,4-丁二醇(1,4-BD)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二醇(PCDL)的催化活性,并与镁铝水滑石(Mg-Al-CO3 LDHs)、乙醇钠和三乙烯二胺等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在酯交换过程中,以苯酚的收率表征催化剂的活性;在缩聚过程中,以产品的数均分子量Mn、羟基值表征催化剂的活性。结果显示,n(Zn)/n(Al)比为2.0的Zn-Al-CO3 LDH的催化活性较好。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CDL,其数均分子量为1610,羟基值为69.7 mg KO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类水滑石 碳酸二苯酯 酯交换 聚碳酸酯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0.8Zn0.2Fe2O4/MgAl-LDHs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小川 王德平 +1 位作者 姚爱华 黄文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7-68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将纳米锰锌铁氧体粒子(Mn_(0.8)Zn_(0.2)Fe_2O_4)与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进行组装合成了磁性纳米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并通过TEM、FTIR、DTA、XRD、VS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样品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典... 采用共沉淀法将纳米锰锌铁氧体粒子(Mn_(0.8)Zn_(0.2)Fe_2O_4)与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进行组装合成了磁性纳米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并通过TEM、FTIR、DTA、XRD、VS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样品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被赋予磁性后并没有改变其层状结构的典型特征.样品的磁学性能和磁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铁氧体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MgAl-LDHs对铁氧体粒子没有显著的磁屏蔽效应,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与铁氧体的含量呈正线性相关,而复合材料的矫顽力随MgAl-LDHs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整体变化幅度很小,同时MgAl-LDHs对铁氧体粒子磁热效应的影响也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磁性能 磁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黄17在焙烧态Zn/Al水滑石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凤仙 夏盛杰 +1 位作者 薛继龙 倪哲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7-494,共8页
研究了摩尔比为3:1的焙烧态水滑石(Zn/Al-LDO)对酸性黄17(AY17)的吸附。考察了AY17不同起始浓度C0、温度及p H值等因素对Zn/Al-LDO吸附AY17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Zn/Al-LDO对AY17具有良好... 研究了摩尔比为3:1的焙烧态水滑石(Zn/Al-LDO)对酸性黄17(AY17)的吸附。考察了AY17不同起始浓度C0、温度及p H值等因素对Zn/Al-LDO吸附AY17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Zn/Al-LDO对AY17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25℃、p H=7条件下,0.5 g·L^-1的Zn/Al-LDO对C0=50~200 mg·L^-1的AY17去除率超过98%。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Zn/Al-LDO对AY17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由D–R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的吸附自由能E为0.1474~1.6667 k J·mol^-1,表明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同时,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XRD、FT-IR及颗粒内扩散模型的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吸附机理,推断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对Zn/Al-LDO吸附AY17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态水滑石 吸附 酸性黄17(AY17)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Ce水滑石在Zn-Ni二次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屈亚松 俞小花 +3 位作者 谢刚 史春阳 杨亚刚 李永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8-156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锌铝铈水滑石(Zn-Al-Ce-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Zn-Al-Ce-LDHs进行了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Tafel极化曲... 采用水热法制备锌铝铈水滑石(Zn-Al-Ce-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Zn-Al-Ce-LDHs进行了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Tafel极化曲线和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研究了Zn-Al-Ce-LDHs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XRD和SEM分析发现,制备的Zn-Al-Ce-LDHs结晶度完好、分散均匀并且呈现出了规则六边形片状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n-Al-Ce-LDHs应用到Zn-Ni二次电池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循环可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结果分析可知,Zn-Al-Ce-LDHs电极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充放电特性,经过80次循环后,循环保持率可以达到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Ce-水滑石 锌镍二次电池 电化学性能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包覆Zn-Ti水滑石的制备、抗紫外性能及其在日化防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正 汪洋 +1 位作者 李婷 东为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7-1306,共10页
传统防晒剂,特别是二苯甲酮等有机紫外吸收剂,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光活性和皮肤渗透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损伤,甚至诱发癌症。因此,开发高效且安全的新型防晒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无水醋酸锌(Zn(Ac)_(2))、四氯化钛(TiCl_(4))和盐酸... 传统防晒剂,特别是二苯甲酮等有机紫外吸收剂,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光活性和皮肤渗透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损伤,甚至诱发癌症。因此,开发高效且安全的新型防晒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无水醋酸锌(Zn(Ac)_(2))、四氯化钛(TiCl_(4))和盐酸多巴胺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利用水热法制备了聚多巴胺(PDA)包覆的Zn-Ti水滑石(P@ZTL)复合粒子,并将其作为唯一防晒组分制备防晒霜样品。对P@ZTL的化学结构、组成、微观形貌、抗紫外性能、自由基清除性能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防晒霜样品的防晒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ZTL的结构为粒径1~5μm的PDA包覆ZTL复合粒子,比表面积为145.916 m^(2)/g;复合粒子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孔隙率为0.154 cm^(3)/g;复合粒子具备高效紫外吸收和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无细胞毒性;由P@ZTL制得的防晒霜具有优异的防晒性能,能够保护成纤维细胞在紫外光照射下保持形态并存活,并且添加了质量分数10%和15%P@ZTL的防晒霜样品的防晒指数(SPF)分别达到了47.3±2.3和75.1±3.1,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防晒需求。因此,合成的P@ZTL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Ti水滑石 聚多巴胺 紫外屏蔽 防晒霜 活性氧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Al LDH固态电解质及其Cs^(+)掺杂研究
7
作者 张叶涵 温舒晴 +1 位作者 郑淞生 王兆林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固态电池因其所具有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极具发展前景,而开发离子电导率高的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锂铝水滑石材料(Li-Al LDH),并对其结构与形貌、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从XRD... 固态电池因其所具有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极具发展前景,而开发离子电导率高的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锂铝水滑石材料(Li-Al LDH),并对其结构与形貌、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从XRD和SEM分析可以看出,Li-Al LDH在180℃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EIS测试结果表明Li-Al LDH的离子电导率为8.25×10^(-5) S/cm。进一步对Li-Al LDH进行了Cs^(+)掺杂研究,结果表明,对Li-Al LDH成功实现了Cs+掺杂,且所制得的Li-Al LDH(Cs0.1)样品,其离子电导率约为5.2×10^(-4) S/cm,达到了现有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水平。研究表明Cs+掺杂的Li-Al LDH作为锂电池固态电解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水滑石 掺杂改性 固态电解质 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离子掺杂对CoAl双氢氧化物电化学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校刚 刘献明 +1 位作者 包淑娟 王永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8,共5页
CoAl LDHs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 of Ni have been prepared by chemical co -precipitation method.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aterials have layered struc tures.Electrochemical tests show that Co(Ni)Al LDHs as electr... CoAl LDHs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 of Ni have been prepared by chemical co -precipitation method.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aterials have layered struc tures.Electrochemical tests show that Co(Ni)Al LDHs as electrode material hav e typical capacit ive properties in a wide voltage range of0.0to0.6V;Co(Ni)Al LDH(Ni∶Co =4∶6)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has the highest capacitance of960F · g -1 and good cycling performance.But the poor capacitive properties of NiAl LDH electrode are showed in a narrow voltage range of0.3to0.5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离子 掺杂 COal 双氢氧化物 电化学电容 超级电容器 电容性能 单电极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Ti/Li/Al-LDHs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孔婷婷 董羿蘩 +2 位作者 张颖萍 张亚刚 周安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7-1024,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类水滑石Ti/Li/Al-LDHs材料,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金属元素比例和焙烧温度对该Ti/Li/Al-L...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类水滑石Ti/Li/Al-LDHs材料,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金属元素比例和焙烧温度对该Ti/Li/Al-LDHs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其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Li/Al比为1∶3∶4时,水滑石Ti/Li/AlLDHs的结晶度最好,形貌最规整,而Ti/Li/Al比为1∶3∶2、300℃下焙烧后得到的Ti_1Li_3Al_2-LDHs_(300)的CO_2吸附性能最好。Ti_1Li_3Al_2-LDHs_(300)上CO_2吸附量可达53.5 mg/g,10次循环吸附后,CO_2吸附量仅下降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Ti/Li/al-LDHs 金属元素 焙烧 二氧化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水滑石的水热合成及晶面选择性生长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于洪波 徐冰 +1 位作者 姜楠 高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408,421,共6页
以MgO、Al(OH)3为镁源和铝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s),考察了水热时间及水热温度对水滑石晶粒度和晶面选择性生长的影响规律。用XRD、SEM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水热时间不变,升高水热温度,或水热温度不变... 以MgO、Al(OH)3为镁源和铝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AlLDHs),考察了水热时间及水热温度对水滑石晶粒度和晶面选择性生长的影响规律。用XRD、SEM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水热时间不变,升高水热温度,或水热温度不变,延长水热时间,LDHs的晶体结构均趋于完整,径厚比呈增大趋势;并且晶体沿a轴方向的生长速率比沿c轴方向的生长速率大,即[110]晶面的生长速率比[003]晶面的生长速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水滑石 水热合成 晶面选择性生长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LDH/MCNTs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延伟 梁晓丽 +1 位作者 姚金环 姜吉琼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298-3305,共8页
以Ni(NO3)2·6H2O、Al(NO3)3·9H2O、尿素和MCNTs为原料,采用原位均相沉淀法制备了MCNTs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5%的Ni/Al-LDH/MCNTs复合电极活性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 以Ni(NO3)2·6H2O、Al(NO3)3·9H2O、尿素和MCNTs为原料,采用原位均相沉淀法制备了MCNTs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5%的Ni/Al-LDH/MCNTs复合电极活性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Ni/Al-LDH中复合MCNTs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降低电化学反应电阻,显著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其中MCNTs含量为3%的Ni/Al-LDH/MCNTs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00、500、1000和2000mA·g-1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30、321、307和288 mA·h·g-1,而未复合MCNTs的Ni/Al-LDH在2000 mA·g-1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仅为205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al双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电化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24在MgAl-LDO上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继龙 曹根庭 倪哲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7-1124,共8页
本文探讨了nMg/nAl=3的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LDO)对染料酸性黑24(AB24)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MgAl-LDO吸附AB24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gAl-LDO对AB24具有优异的吸附性... 本文探讨了nMg/nAl=3的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LDO)对染料酸性黑24(AB24)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MgAl-LDO吸附AB24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gAl-LDO对AB24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98 K,pH=10条件下,1.0 g·L^-1 MgAl-LDO对1 000 mg·L^-1 AB24溶液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分别达到998.31 mg·g^-1和99.83%。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MgAl-LDO对AB24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个放热、自发的过程。计算所得的吉布斯自由能绝对值在10-15 kJ·mol^-1,这主要是由染料分子与水滑石层板的氢键作用产生,结合Materials Studio 5.5软件模拟AB24染料分子在MgAl-LDHs上的排列分布,推测MgAl-LDO对AB24的吸附机理是表面吸附(占优势)与层间插层的协同作用。同时,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二元水滑石焙烧产物 吸附 机理 酸性黑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态MgAl-CO_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去除水中痕量高氯酸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一琼 高乃云 +1 位作者 郭洪光 马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考察了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对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浓度、pH值、温度、粒径、共存阴离子等对去除效能的...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考察了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对水中痕量高氯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浓度、pH值、温度、粒径、共存阴离子等对去除效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550℃焙烧态水滑石(n(Mg2+)/n(Al3+)=3)对ClO4-的吸附效果最好,且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焙烧态水滑石对溶液的pH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较宽的pH范围均可广泛应用。但是在强酸条件下水滑石会发生溶解;强碱条件下OH-会与ClO4-形成吸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O3双羟基层状金属化合物 焙烧态水滑石 高氯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合成Eu^3+掺杂Mg-Al水滑石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洪波 边令喜 +1 位作者 王修慧 高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6,共4页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了稀土Eu掺杂的镁铝水滑石层状化合物(MgAlEuCO3-LDHs)。探讨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水滑石晶体结构的影响。利用XRD、SEM、FT-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表征。XRD、FT-IR结果表明:当n(Mg2+):n(Al3+):n(Eu3+)...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了稀土Eu掺杂的镁铝水滑石层状化合物(MgAlEuCO3-LDHs)。探讨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水滑石晶体结构的影响。利用XRD、SEM、FT-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表征。XRD、FT-IR结果表明:当n(Mg2+):n(Al3+):n(Eu3+)=2:1:0.15时120℃、4h水热处理后即可得到结晶完好的层状MgAlEuCO3-LDHs,Eu3+成功地插层组装进入LDHs层板。荧光光谱测试发现掺杂稀土Eu3+离子的MgAlEuCO3-LDHs具有Eu3+的5D0→7FJ特征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水热合成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Al-8-HQ LDH复合粒子选择性检测Fe^(3+)的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磊 姚其 +1 位作者 袁雪华 杨燕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4-688,共5页
为实现对Fe^(3+)高选择和简便检测,基于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 LDH)层板的Al^(3+)的可调控性及易与8-羟基喹啉(8-HQ)发生配位作用,设计制备了8-HQ插层配位的高荧光性8-羟基喹啉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_xAl-8-HQ LDH),同时采用IR,XRD,UV... 为实现对Fe^(3+)高选择和简便检测,基于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 LDH)层板的Al^(3+)的可调控性及易与8-羟基喹啉(8-HQ)发生配位作用,设计制备了8-HQ插层配位的高荧光性8-羟基喹啉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_xAl-8-HQ LDH),同时采用IR,XRD,UV-Vis及分子荧光光谱仪表征其结构和性能。IR分析表明8-HQ与铝离子生成C-O-Al和C-N-Al配位键;XRD揭示8-HQ插入MgAl LDH的层板间,致(003)衍射峰向2θ低角度方向移动,衍射峰强度随Mg与Al摩尔比增加而增强;因MgAl LDH层间的8-HQ与Al^(3+)配位,致8-HQ在314 nm处的吸收峰消失,同时在376 nm处出现了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跃迁吸收峰;荧光分析表明:Mg_xAl-8-HQ LDH的荧光强度随Al^(3+)含量降低而增强,当镁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荧光强度显著强于8-羟基喹啉铝。通过研究金属离子对Mg_4Al-8-HQ LDH粒子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该粒子对金属离子表现出显著的选择和差异性,尤其对Fe^(3+)具有高选择性。进一步研究[Fe^(3+)]对Mg_4Al-8-HQ LDH粒子的溶液颜色及荧光强度的影响表明:在10^(-6)~10^(-2)mol·L^(-1)内随[Fe^(3+)]增加,Mg_4Al-8-HQ LDH粒子溶液的颜色由浅黄色变成墨绿色,故可实现上述浓度范围内Fe^(3+)的比色传感;同时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当[Fe^(3+)]为10^(-3)mol·L^(-1)可完全猝灭其荧光,当-log[Fe^(3+)]为3~6时,-log[Fe^(3+)]与溶液荧光强度呈负相关函数关系,可实现对Fe^(3+)的高选择和灵敏性荧光传感检测,据此本实验成功建立了Mg_A Al-8-HQ LDH粒子荧光和比色双重传感检测Fe^(3+)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铁离子 荧光传感 比色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42-对MgAl-LDHs吸附Cl-和阻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金霞 谭启平 +1 位作者 蒋林华 梅友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7-513,共7页
通过共沉积法制备Mg Al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合物(MgAl LDHs),以碱性溶液模拟混凝土孔溶液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自腐蚀电位(E )、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SO2-和Cl^-共存环境下corr 4MgAl LDHs的吸附性能及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阻锈性能.此外... 通过共沉积法制备Mg Al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合物(MgAl LDHs),以碱性溶液模拟混凝土孔溶液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自腐蚀电位(E )、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SO2-和Cl^-共存环境下corr 4MgAl LDHs的吸附性能及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阻锈性能.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对LDHs微结构进行观测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gAl LDHs对Cl^-和 SO4^2-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2. 853、1. 587 mmol/ g,SO4^2-的存在会抑制MgAl LDHs对于Cl^-的吸附;MgAl LDHs对钢筋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且随着SO4^2-含量的增加钢筋腐蚀先缓解后加剧;MgAl LDHs对Cl^-吸附是其缓蚀的主要原因.而随着 SO4^2-含量的增加,反应生成石膏在钢筋表面吸附是钢筋腐蚀先缓解的原因,但 MgAl LDHs会优先吸附SO4^2-导致残余的Cl^-增加,钢筋腐蚀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等温吸附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处理对Co-Al双氢氧化物电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献明 张校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4-527,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o Al双氢氧化物 ,XRD测试表明 ,产物为层状结构 ,属于六方晶系 ,部分产物经水热处理后晶化程度增加。电化学测试表明 ,这 2种Co Al双氢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皆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Co Al双氢氧化物单电极比容量达...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o Al双氢氧化物 ,XRD测试表明 ,产物为层状结构 ,属于六方晶系 ,部分产物经水热处理后晶化程度增加。电化学测试表明 ,这 2种Co Al双氢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皆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Co Al双氢氧化物单电极比容量达到 4 0 0F/ g。经水热处理后单电极比容量提高了 15 % ,达 4 6 0F/ g ,电极内阻仅有数十毫欧姆。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双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水热法 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羟基醇类共溶剂对Mg/Al水滑石水热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娟 魏燕 王继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26-2029,共4页
以Mg(NO3)2.6H2O为镁源、Al(NO3)3.9H2O为铝源,采用水热法制备Mg/Al水滑石。鉴于水滑石中广泛存在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多羟基醇为共溶剂,对比分析了水、水/乙醇、水/乙二醇、水/丙三醇及水/季戊四醇等5种溶剂条件下水热合成得到的Mg/Al水... 以Mg(NO3)2.6H2O为镁源、Al(NO3)3.9H2O为铝源,采用水热法制备Mg/Al水滑石。鉴于水滑石中广泛存在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多羟基醇为共溶剂,对比分析了水、水/乙醇、水/乙二醇、水/丙三醇及水/季戊四醇等5种溶剂条件下水热合成得到的Mg/Al水滑石的结构和热性质。利用XRD、SEM、IR、DSC等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共溶剂中醇羟基数目的增多,所得水滑石中结晶水的水合程度提高。共溶剂与水滑石之间水滑石,晶粒形貌类似于纯水得到的水滑石。而以水/丙三醇及水/季戊四醇为溶剂得到的水滑石,晶形变的不规则,且伴随着粒径尺寸变小和晶粒团聚现象。同时,随着共溶剂中醇羟基数目的增多,层间结合水的释放温度提高,而层间CO2脱除和基本层上的羟基脱水温度则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水滑石 多羟基醇 共溶剂 氢键 水合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锂吸附剂造粒工艺优化及其原卤提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敏锐 田桂英 +4 位作者 张奥 葛俊杰 张蕾 项军 唐娜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2,共7页
铝基锂吸附剂因其对盐湖卤水中的Li^(+)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吸/脱附和清水洗脱等优势而被应用于工业化提锂,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吸附剂的固定化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基于均相沉淀工艺,利用尿素作为沉淀剂制备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iAl_(2)(OH)_(7... 铝基锂吸附剂因其对盐湖卤水中的Li^(+)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吸/脱附和清水洗脱等优势而被应用于工业化提锂,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吸附剂的固定化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基于均相沉淀工艺,利用尿素作为沉淀剂制备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iAl_(2)(OH)_(7)·2H_(2)O(LDH)粉末,对其进行注射造粒得到吸附剂颗粒,考察了吸附性能、结构稳定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和NaHCO_(3)可优选作为黏合剂和成孔剂,所得最优粉末状LDH和颗粒状GLDH-1的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7.90 mg/g和7.40 mg/g,表明造粒后多孔负载结构有效改善了黏结剂包埋活性位点的问题,且吸附容量并未显著下降。除此之外,对GLDH-1进行了动态吸附和循环性能测试,对结则茶卡盐湖原卤的动态锂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行为,并且循环使用15次后,GLDH-1仍能保持首次容量的77%。由此可知,使用醋酸纤维素黏合剂和NaHCO_(3)成孔剂的注射造粒技术可有效提高铝基锂吸附剂颗粒的提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锂吸附剂 层状双氢氧化物 成孔剂 注射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白云石-铝盐即时合成Mg/Al-LDH去除水中的胭脂红
20
作者 陈冬 徐礼坤 +3 位作者 谢晶晶 刘海波 孔殿超 陈天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5-1481,共7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具有很强的阴离子交换能力,在深度处理废水中阴离子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今以煅烧白云石与Al Cl3·6H2O为原料采取即时合成LDH的方法处理胭脂红染料模拟废水,考察不同胭脂红初始浓度、水温、煅烧白云石...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具有很强的阴离子交换能力,在深度处理废水中阴离子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今以煅烧白云石与Al Cl3·6H2O为原料采取即时合成LDH的方法处理胭脂红染料模拟废水,考察不同胭脂红初始浓度、水温、煅烧白云石添加量及其与铝盐的比例对即时合成LDH去除胭脂红的影响。利用XRD、FT-IR、FE-SEM等表征分析结果探讨即时合成LDH去除胭脂红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9、初始浓度为500 mg?L-1、Mg:Al=3:1(mol)、温度为30℃,药剂添加量为1.7 g?L-1时,胭脂红去除效果为89.34%。溶液中的胭脂红以可交换离子的方式进入到即时合成LDH结构层间,从而达到去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煅烧白云石 铝盐 胭脂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