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24在MgAl-LDO上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继龙 曹根庭 倪哲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7-1124,共8页
本文探讨了nMg/nAl=3的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LDO)对染料酸性黑24(AB24)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MgAl-LDO吸附AB24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gAl-LDO对AB24具有优异的吸附性... 本文探讨了nMg/nAl=3的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LDO)对染料酸性黑24(AB24)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MgAl-LDO吸附AB24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gAl-LDO对AB24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98 K,pH=10条件下,1.0 g·L^-1 MgAl-LDO对1 000 mg·L^-1 AB24溶液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分别达到998.31 mg·g^-1和99.83%。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MgAl-LDO对AB24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个放热、自发的过程。计算所得的吉布斯自由能绝对值在10-15 kJ·mol^-1,这主要是由染料分子与水滑石层板的氢键作用产生,结合Materials Studio 5.5软件模拟AB24染料分子在MgAl-LDHs上的排列分布,推测MgAl-LDO对AB24的吸附机理是表面吸附(占优势)与层间插层的协同作用。同时,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二元水滑石焙烧产物 吸附 机理 酸性黑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调节剂辅助水热法制备分等级Mg-Al水滑石焙烧产物及其Cr(VI)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广济 蔡卫权 +1 位作者 谈立君 吴选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以廉价的硝酸镁为镁源、硝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分子量或化学结构不同的P123、F127和聚丙烯酸钠为结构调节剂,采用水热均相沉淀—焙烧法成功地制备出系列分等级多孔Mg-Al水滑石焙烧产物(LDOs)。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以廉价的硝酸镁为镁源、硝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分子量或化学结构不同的P123、F127和聚丙烯酸钠为结构调节剂,采用水热均相沉淀—焙烧法成功地制备出系列分等级多孔Mg-Al水滑石焙烧产物(LDOs)。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和UV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织构性质及其对重金属Cr(VI)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表征和测试。研究发现,以P123为结构调节剂时制备的微米级椭球体和棒状结构共存的LDO的比表面积为131.8m2/g、孔容为0.31cm3/g、平均孔径为9.6nm,一定条件下其对Cr(VI)的平衡吸附量达46.5mg/g,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水滑石焙烧产物 结构调节剂 吸附 CR(VI) 分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Mg-Al水滑石水泥浆涂层对钢筋氯离子腐蚀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梅友静 徐金霞 +2 位作者 蒋林华 陈平 谭启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41-3947,共7页
本工作研究了焙烧Mg-Al水滑石(LDO)水泥浆涂层对钢筋氯离子腐蚀的缓蚀性能。将焙烧Mg-Al水滑石材料添加到水泥浆中制备了复合水泥浆涂层,并涂覆在钢筋表面。由等温吸附实验、线性极化测试(LP)、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研究了在混凝土模... 本工作研究了焙烧Mg-Al水滑石(LDO)水泥浆涂层对钢筋氯离子腐蚀的缓蚀性能。将焙烧Mg-Al水滑石材料添加到水泥浆中制备了复合水泥浆涂层,并涂覆在钢筋表面。由等温吸附实验、线性极化测试(LP)、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研究了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复合水泥浆涂层对钢筋氯离子腐蚀的缓蚀性能;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了吸附实验前后水泥浆的物相变化,探讨了焙烧Mg-Al水滑石水泥浆涂层对钢筋氯离子腐蚀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LDO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水泥浆体对氯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且随着LDO掺量的增加,复合水泥浆涂层的综合阻锈效果增强。复合LDO涂层缓释机理归因于层状结构的复原使其能有效地吸附氯离子并释放氢氧根离子,从而能有效阻止氯离子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mg-Al水滑石 水泥浆涂层 氯离子吸附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染料酸性橙Ⅱ的脱色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毅 牛向楠 +1 位作者 王山 朱洪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s)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染料酸性橙Ⅱ,考察了Mg/Al物质的量之比、吸附剂的投加量、脱色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3制得的层状氢...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s)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染料酸性橙Ⅱ,考察了Mg/Al物质的量之比、吸附剂的投加量、脱色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3制得的层状氢氧化镁铝对酸性橙Ⅱ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室温下,3.0 g·L-1LDHs和1.0 g·L-1的CLDH对浓度为70 mg·L-1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6.97%和99.88%;焙烧态的层状氢氧化镁铝在脱色时用量更少、脱色反应更迅速、适用的pH范围更广、脱色性能更好;饱和吸附后的LDHs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酸性橙Ⅱ 脱色 吸附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吸附除Cr(Ⅵ)性能(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新 周涛 +2 位作者 毛娟 吴晓晖 袁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8-236,共9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并在450℃高温下进行热改性处理(即C-LDHs)。系统性比较了上述两种材料除Cr(Ⅵ)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模型,并考察温度、p H、Cr(Ⅵ)初始浓度等重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使用XRD、SEM、F...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并在450℃高温下进行热改性处理(即C-LDHs)。系统性比较了上述两种材料除Cr(Ⅵ)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模型,并考察温度、p H、Cr(Ⅵ)初始浓度等重要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使用XRD、SEM、FT-IR和TG-DTG等对两种吸附材料进行了表面特性表征。结果表明,热改性后C-LDHs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吸附过程仍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C-LDHs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为105.26 mg·g-1,远大于LDHs的吸附量(20.66 mg·g-1)。本文结果表明,对层状双氢氧化物进行经济方便的热改性可大幅度增强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对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热处理 六价铬 纳米材料 吸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镁铝水滑石对棉粕水提液中棉酚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克超 王承明 +2 位作者 汪雪瑞 奥文芳 张乃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88,共7页
棉酚是天然存在的多酚醛化合物,因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引起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并通过焙烧得焙烧水滑石,以焙烧产物作为吸附剂吸附棉酚,研究了吸附洗脱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棉酚是天然存在的多酚醛化合物,因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引起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并通过焙烧得焙烧水滑石,以焙烧产物作为吸附剂吸附棉酚,研究了吸附洗脱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水滑石对棉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动力学过程遵守伪二级速率方程,XRD结果表明吸附为表面吸附,p H和FT-IR、XPS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为主要作用力。90%的乙醇洗脱率达60%,HPLC分析从棉粕中提取的棉酚纯度达86.06%。吸附剂在前三次热循环再生中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焙烧镁铝水滑石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