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1
作者 LI Xiumei LI Linlin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by 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e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 that complex 1 presents a 1D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tends to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eanwhile,complex 2 ha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lso exte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In addition,both 1and 2 exhib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Furthermore,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constructed by the Gaussian 16 program.The calculated values signify a significant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toms and the Cd(Ⅱ)ions.CCDC:2332173,1;2332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dmium(Ⅱ)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萘甲酸/1,10-菲啰啉共同构筑Mn(II)配合物的合成及固态发光
2
作者 任娜娜 江旭滢 +3 位作者 宋合兴 史福林 王雅茹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6-1783,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萘甲酸(HL)与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碳酸锰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双核锰配合物[Mn_(2)(L)_(4)(phen)_(2)(H_(2)O)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萘甲酸(HL)与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碳酸锰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双核锰配合物[Mn_(2)(L)_(4)(phen)_(2)(H_(2)O)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6989(5)nm,b=1.17586(5)nm,c=1.66830(9)nm,α=107.074(5)°,β=96.167(5)°,γ=106.901(5)°。不对称单元由一个锰离子、两个2-萘甲酸根、一个1,10-菲啰啉和一个水分子组成,Mn(II)呈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两个不对称单元之间通过羧基氧原子桥接形成双核分子,双核结构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416 nm(λ_(ex)=302 nm)。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能够稳定到117℃,之后开始失水(失水量为3.18%),脱水之后的结构能稳定到223℃,之后有机骨架开始坍塌。Hirshfeld表面分析研究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Mn(ii)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2-萘甲酸 荧光性质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II)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杰颖 胡寒梅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63-72,共10页
评述了钌 (II)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主要从光敏化剂、电致化学发光、多核配合物、超分子型配合物。
关键词 钌联吡啶配合物 衍生物 光敏化剂 电致化学发光 光电功能材料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秀欣 刘艳 +3 位作者 赵海波 孙世玲 刘春光 仇永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含有噻吩环的吡啶Ru(II)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RuII(NH3)5L]2+(L为含噻吩环的有机基团)中,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但存在较强的供体-受体(D-A)相互作用;NH3被羰基(CO)取代后,Ru-C间形成了稳定的σ-π配键,降低了受体的空轨道能级.噻吩环的增加增大了体系的共轭程度,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使配合物的极化率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明显增加.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电荷转移过程中,对体系二阶NLO系数贡献较大的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和配体间电荷转移(LLCT)跃迁,羰基引入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使配合物[RuII(CO)5L]2+比对应的配合物[RuII(NH3)5L]2+的β值增大约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Ru(ii)配合物 电子结构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酸-钴(II)-1,10-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DNA结合属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德论 余章龙 +5 位作者 高彩 丁应涛 林海彬 倪建聪 王庆华 汪庆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以羟基乙酸(GA)和1,10-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单核钴(II)配合物,Co(GA)2(phen)·2H2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分析结果表明... 以羟基乙酸(GA)和1,10-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单核钴(II)配合物,Co(GA)2(phen)·2H2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8.122(3)nm,b=24.214(7)nm,c=9.085(3)nm,α=105.290(14)°,β=109.843(5)°,γ=90.00°,晶胞体积:V=680.7(9)nm3,晶胞内结构分子数Z=4,最终的偏差因子:R1,wR2分别为0.0463,0.1294[I>2σ(I)]。中心钴离子分别与两个羟基乙酸及一个邻菲咯啉配体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通过经典的嵌插方式与DNA结合,二者的结合常数Kb为3.8×104L·mol-1。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进一步表明,在过氧化氢(H2O2)的存在条件下,配合物能对质粒体超螺旋DNA产生切割作用,具有化学核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 ii)配合物 晶体结构 嵌插作用 化学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修复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对镉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嘉宝 刘斯文 +6 位作者 王博 吴迪 魏吉鑫 孙青 马晨格 黄毅 严桃桃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9,共1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镉(Cd)的持续排放,Cd污染日益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有机物中最活跃的组分,其分子量通常在几Da至几百kDa之间。DOM包含的羧基、羟基、酚基等多种活性官能团是环境中诸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镉(Cd)的持续排放,Cd污染日益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有机物中最活跃的组分,其分子量通常在几Da至几百kDa之间。DOM包含的羧基、羟基、酚基等多种活性官能团是环境中诸多重金属的配位体和迁移载体。DOM与Cd之间通过物理吸附、配体交换、表面络合等作用,显著影响着Cd在环境中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毒性和迁移转化。但从Cd污染修复的角度来看,Cd与DOM的络合作用是控制Cd修复成效的关键因素。DOM可以通过配体交换直接形成DOM-Cd二元络合物。根据DOM、Cd(Ⅱ)和矿物/金属表面阳离子(Mi/Me)的不同桥接位置,也可以形成A型或B型两种三元络合物。DOM来源多样,成分、结构复杂,不同条件下DOM对Cd呈现钝化或活化两种作用,在Cd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淋滤修复或者植物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DOM和Cd的络合作用类型进行了重点评述,分析了DOM分子量、环境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影响Cd-DOM络合作用及Cd吸附(解吸)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DOM在土壤/沉积物Cd污染原位钝化修复、异位修复中的主要应用方向,这些方法有助于降低Cd污染修复环境风险和修复成本。通常情况下,小分子量DOM含有更丰富的官能团和更复杂的络合位点,容易形成可溶性DOM-Cd络合物,特别是对于分子量<30kDa的DOM组分,可向环境中释放更多的Cd;在较高pH值环境条件下,则有利于增强DOM-Cd络合物的稳定性和土壤对Cd的吸附,而高离子强度对Cd吸附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Cd污染修复工作中,选择腐殖化程度较高的较大分子量DOM(>30kDa),并配施铁氧化物等无机钝化剂,可明显地提升Cd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成效;在Cd的化学淋滤或植物修复中,选择小分子量DOM(<5kDa)以提高污染修复的成效。未来该领域研究建议关注三方面:①不同分子量DOM与Cd的络合作用研究,精准解析DOM内部不同组分的功能基团与Cd的络合作用。②加强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下DOM对Cd吸附与解吸、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研究。③加强DOM在Cd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完善DOM与Cd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模型,为Cd污染长期观测工作提供路径指引和数据支撑,更加精准地揭示Cd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络合作用 吸附(解吸)机制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胺和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超 龚钰秋 +2 位作者 郑小明 崔景荣 杨梦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4,299,共4页
合成了6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cis- [Pt(CH3NH2 ) 2 I2 ](1) ,cis- [Pt(C2 H5NH2 ) 2 I2 ](2 )和cis- [Pt(—NH2 ) 2 I2 ](3)以及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cis- [Pt(CH3NH2 ) (NH3) I2 ](4) ,cis- [Pt(C2 H5NH2 )(NH3) I2 ](... 合成了6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cis- [Pt(CH3NH2 ) 2 I2 ](1) ,cis- [Pt(C2 H5NH2 ) 2 I2 ](2 )和cis- [Pt(—NH2 ) 2 I2 ](3)以及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cis- [Pt(CH3NH2 ) (NH3) I2 ](4) ,cis- [Pt(C2 H5NH2 )(NH3) I2 ](5 )和(cis- [Pt(—NH2 ) (NH3) I2 ](6 ) .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好于其相应的对称胺的二碘合铂(II)配合物,载体基团环己胺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药效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Ⅱ)类配合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 II类分子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泉红 彭景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MHCII类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给CD4 + T淋巴细胞 ,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II类分子不正常表达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 ,如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BLS)等。目前已识别出四种不同的MHCII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分别编码RFXANK、RFX5... MHCII类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给CD4 + T淋巴细胞 ,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II类分子不正常表达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 ,如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BLS)等。目前已识别出四种不同的MHCII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分别编码RFXANK、RFX5、RFXAP和CIITA。其中 ,前三个是RFX复合物的亚基 ,RFX是一种结合于所有MHCII类基因启动子上的泛式表达的因子。CIITA是MHCII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 ,其严密调控的表达模式决定了MHC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特异性 ,及能否被诱导且在何种水平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类分子 表达调控 研究进展 调控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改性对生物炭中溶解性有机质与Cd(Ⅱ)结合的影响
9
作者 贺环 周丹丹 +3 位作者 马芷萱 李芳芳 秦珊珊 豆思娴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132,共12页
钙改性生物炭(CaBC)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种类丰富、矿质元素含量高等特性,对镉污染修复效果好。然而,生物炭施用过程中释放具有显著流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BDOM)会影响Cd(Ⅱ)的环境行为。目前,关于钙改性生物炭中BDOM的释放特性及与其... 钙改性生物炭(CaBC)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种类丰富、矿质元素含量高等特性,对镉污染修复效果好。然而,生物炭施用过程中释放具有显著流动性的溶解性有机质(BDOM)会影响Cd(Ⅱ)的环境行为。目前,关于钙改性生物炭中BDOM的释放特性及与其Cd(Ⅱ)的结合特征尚不清晰。采用平行因子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研究钙改性对生物炭BDOM特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钙改性使生物炭BDOM释放量显著增加,尤其是芳香性、疏水性及较大分子量组分;2)钙改性增加了类腐殖酸的相对分布并使其最先释放,但其抑制了类蛋白质的释放速度且类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布减少。BDOM与Cd(Ⅱ)的络合实验结果表明:1)钙改性生物炭BDOM中类富里酸与Cd(Ⅱ)结合速度最快,这与类富里酸相对分布最高有关;2)钙改性提高类蛋白质与Cd(Ⅱ)的络合能力,但与Cd(Ⅱ)的结合比例降低,这与改性后类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布较少有关;3)分子量和芳香性的增加促使BDOM与Cd(Ⅱ)络合能力及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增加。该研究有助于了解钙改性对BDOM与Cd(Ⅱ)的结合特征的影响,并为钙改性生物炭在镉污染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改性生物炭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分析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XVII)──固-固相反应合成混配化合物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蔚玲 郑丽敏 +1 位作者 雷立旭 忻新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443-1445,共3页
室温或近室温条件下,Co(acac)_2(H_2O)_2与第二配体2,2'-联吡啶、1,10-啡啰啉、8-羟基喹啉、水杨醛肟固相反应得到4个混配化合物,经XRD、IR、UV及元素分析表征了这些产物。
关键词 混配化合物 固-固相反应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5-咪唑二羧酸配体镉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李苗 郑易萌 +3 位作者 孙已婷 毛玉玲 朱百丽 崔术新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以4,5-咪唑二羧酸(H_(3)IDC)和四水合硝酸镉(Cd(NO_(3))_(2)·4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配合物{[Cd(H_(2)IDC)_(2)(H_(2)O)_(2)]·_(2)H_(2)O}_n(1)。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 以4,5-咪唑二羧酸(H_(3)IDC)和四水合硝酸镉(Cd(NO_(3))_(2)·4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配合物{[Cd(H_(2)IDC)_(2)(H_(2)O)_(2)]·_(2)H_(2)O}_n(1)。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荧光光谱(FL)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测定和表征。SXRD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Cd(Ⅱ)离子与H_(2)IDC-阴离子和水分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并通过氢键进一步扩展形成三维结构。室温下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激发波长为296 nm时,配合物1在598 nm处有最强的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Ⅱ)配合物 4 5-咪唑二羧酸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F-GERT的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多目标优化模型
12
作者 苏雪碧 陶良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0-340,共11页
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过程参与企业多、生产过程复杂、不确定性高和可控性差,交付过程易出现交货不及时、成本增加和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量CF-GERT(MCF-GERT)的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将复杂... 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过程参与企业多、生产过程复杂、不确定性高和可控性差,交付过程易出现交货不及时、成本增加和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量CF-GERT(MCF-GERT)的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将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过程抽象成网络,分析了其交付时间、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MCF-GERT网络模型并通过矩阵式求解。进而考虑交付过程的稳定性,引入准时交付率和预算符合率作为约束,构建了供应链产品交付时间-成本-质量多目标优化模型;接着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设计了求解算法,实现了多目标之间的权衡和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复杂产品供应链交付过程多目标综合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供应链管理 资源配置 特征函数 NSGA-ii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羧酸根合铂(II)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13
作者 张金超 龚钰秋 +2 位作者 郑小明 崔景荣 杨梦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首次合成两种二水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II) (H2 O) 2 (OOC—CH2 NH2 ) 2 ](1)和[Pt(II) (H2 O) 2 (OOC—CH=CHCOO) ](2 )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 首次合成两种二水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II) (H2 O) 2 (OOC—CH2 NH2 ) 2 ](1)和[Pt(II) (H2 O) 2 (OOC—CH=CHCOO) ](2 )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两种配合物对所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活性,在10 μM浓度下配合物对人膀胱癌细胞EJ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 5 .77%和2 8.2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Ⅱ)类配合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锌(II)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4
作者 吴勇 孔林 +3 位作者 杨家祥 田玉鹏 SUCHADA Chantrapromm FUN Hoong Kun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60-64,共5页
合成了目标配合物:碘化双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II),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中,锌(II)与两个硫原子、两个碘原子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四面体结构,每一个3,4 二甲氧基苯甲... 合成了目标配合物:碘化双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II),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中,锌(II)与两个硫原子、两个碘原子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四面体结构,每一个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配体与锌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晶体中分子之间以氢键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非线性光学材料 四面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配体对酰腙类金属Mn(II)配合物晶体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范辉 胡奇林 +1 位作者 刘怀贤 宋伟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91-1697,共7页
选择N3-苯甲酰吡啶基-2-甲酰胺腙(Hbpad)作为有机配体,以Mn(Ⅱ)离子为金属中心,构筑了一例金属配合物[Mn(bpad)2](1)。在此基础上,引入间硝基苯甲酸(Hmnb)作为辅助配体获得了第二例配合物[Mn(Hbpad)(mnb)2·(H2O)](2)。利用红外光谱... 选择N3-苯甲酰吡啶基-2-甲酰胺腙(Hbpad)作为有机配体,以Mn(Ⅱ)离子为金属中心,构筑了一例金属配合物[Mn(bpad)2](1)。在此基础上,引入间硝基苯甲酸(Hmnb)作为辅助配体获得了第二例配合物[Mn(Hbpad)(mnb)2·(H2O)](2)。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两例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最小不对称单元中的两个bpad-配体采用三齿螯合的配位模式与Mn(Ⅱ)离子结合,导致中心离子形成了一个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最小不对称单元由一个Mn(Ⅱ)离子、bpad-配体、配位水分子和两个mnb-离子组成。尽管Mn(Ⅱ)离子也呈现了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但金属中心的配位环境明显不同。两例配合物中单核分子间各异的氢键相互作用堆积形成了二者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类希夫碱 辅助配体 MN(ii)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合钴(II)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6
作者 张欣 徐海珍 王瑾玲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合成了 1 -苯基 - 3-甲基 - 4 -苯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PMBP)合钴 (II)化合物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用 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 c,a=1 1 .2 5 9(4) ,b=1 4.784(5 ) ,c=1 1 .6 0 7... 合成了 1 -苯基 - 3-甲基 - 4 -苯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PMBP)合钴 (II)化合物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用 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 c,a=1 1 .2 5 9(4) ,b=1 4.784(5 ) ,c=1 1 .6 0 7(4) ,β=1 0 7.1 5 7(7) ,V=30 39.43 3,Z=2 ,Dc=0 .76 9g·cm- 3,F(0 0 0 ) =1 384,最终偏离因子 R=0 .0 993,金属 Co(II)原子与PMBP- 及乙醇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计算结构因子重新指定镍(II)8-羟基喹啉的两个络合物(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Ng Seikweng 胡盛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0-1044,共5页
晶体学研究曾认为分子式是NaNiQ2HQCLO4的结构并不含有钠而应为H3ONiQCLO4.相似地,稀土-Ni络合物YQHQ2NiQ3CLO4也不含有钇而应为H3ONi2Q3CLO4.晶体结构描述的修正系根据文献报导的原子坐标计算结构因子所导出的结果.
关键词 结构修正 镍(Ⅱ)络合物 计算结构因子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黄酮类铜(II)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丽 马玲龙 +3 位作者 李小爽 陆仲坤 吕旻昊 乐学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5,61,共6页
为了研究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协同作用增加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本文分别以天然黄酮化合物金雀异黄酮和山奈酚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制备了2个铜(II)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络合滴定、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对2... 为了研究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协同作用增加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本文分别以天然黄酮化合物金雀异黄酮和山奈酚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制备了2个铜(II)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络合滴定、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对2个目标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NBT光照还原法和水杨酸法测定了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黄酮母核上的羰基氧和羟基氧与中心铜离子双齿配位,摩尔比为2∶1,推测分子式为[Cu(Gen)_2(H_2O)_2]·3H_2O(Gen=金雀异黄酮)(1)和[Cu(Kae)_2(H_2O)_2]·1.5H_2O(Kae=山奈酚)(2)。在本实验条件下,配合物清除O_2^-的IC_(50)分别为0.250和0.646μmol/L,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心铜离子;清除OH·的IC50分别为158和129μmol/L,黄酮配体发挥主导作用。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清除O_2^-·和OH·的能力,且中心铜离子和黄酮配体显示出协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铜配合物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手性的三联吡啶氨基酸—汞(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9
作者 马文娟 徐金霞 吴本来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8,共6页
手性超分子组装是复合手性多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以纯手性三联吡啶氨基酸配体S-2(4-(2,6-di(pyridin-2-yl)pyridin-4-yl)benzylamino)propanoic acid(Htpy)和碘化汞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一个新的纯手性配合... 手性超分子组装是复合手性多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以纯手性三联吡啶氨基酸配体S-2(4-(2,6-di(pyridin-2-yl)pyridin-4-yl)benzylamino)propanoic acid(Htpy)和碘化汞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一个新的纯手性配合物[Hg2(Htpy)2(I)4]·2H2O(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在该化合物中,两个晶体学上独立的手性的单核配合物结构单元共结晶于同一晶体中.这两个手性的单核配合物结构单元各自通过配体Htpy的氨基酸基团间的氢键作用组装形成手性相反的一维螺旋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三联吡啶氨基酸配体 晶体结构 汞(Ⅱ)配合物 手性超分子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新型铂(II)金属配合物及其光激发的自敏化氧化反应(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士昭 李维军 +2 位作者 俞越 刘进 张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现如今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应用前景很好,但实际应用中浓度淬灭严重影响其性能。聚集诱导发射(AIE)效应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但基于金属配合物方面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论文中报道了一个种具有AIE效应的咪唑类金属P... 现如今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应用前景很好,但实际应用中浓度淬灭严重影响其性能。聚集诱导发射(AIE)效应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但基于金属配合物方面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论文中报道了一个种具有AIE效应的咪唑类金属Pt(II)配合物PtP2IM,通过单晶解析了其结构。在可见光下,该金属配合物可以发生光氧化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咪唑/苯酰胺基类配合物PtPIMO。通过单晶解析、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电子顺磁共振(EPR)测量结果显示PtP2IM的光氧化反应属于单态氧氧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显示单线态氧是由配合物MLCT的能量转移激发产生的。去除氧后,PtP2IM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明显的AIE特性。从晶体堆积中,我们发现PtP2IM的AIE特性可以归因于RIR效应即分子内旋转受限效应。聚集状态下,PtP2IM仍可以发生单线态氧的光氧化反应。综上所述,我们报道了一种具有AIE特性的新型铂(II)金属络合物PtP2IM,光激发下可以发生自敏化反应。本工作旨在研究具有AIE性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基本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铂(ii)配合物 光氧化反应 单线态氧 金属-配体电荷跃迁 聚集诱导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