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缆系海底观测试验网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枫 周怀阳 +2 位作者 岳继光 彭晓彤 何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0-737,共8页
为了持续提供充裕的电能给大量原位科学仪器,设计了东海缆系海底观测试验网电力系统,建立了其核心电力元件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静态和暂态稳定性。采用小扰动法分析了系统静态稳定性,获得了系统静态稳定判据,证明了切负荷可提高系统... 为了持续提供充裕的电能给大量原位科学仪器,设计了东海缆系海底观测试验网电力系统,建立了其核心电力元件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静态和暂态稳定性。采用小扰动法分析了系统静态稳定性,获得了系统静态稳定判据,证明了切负荷可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采用相平面法和Saber仿真分析了系统暂态稳定性,发现改变核心电力元件的特性或参数,如减小海底负荷、增大海缆等效电阻、减小海缆等效电容或增加岸基远供设备输出电压的调节时间等方法,均可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研制的试验网电力系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证明了系统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系海底观测网 海底电力系统 静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系海底观测网远程电能监控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枫 周怀阳 +1 位作者 岳继光 何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5-1732,共8页
为提高缆系海底观测网的用能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根据其物理架构特点设计了远程电能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功能将该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负载管理和网络分析三个子系统,说明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并研究了该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案... 为提高缆系海底观测网的用能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根据其物理架构特点设计了远程电能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功能将该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负载管理和网络分析三个子系统,说明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并研究了该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案、负载供电优化策略和网络分析算法.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分支单元节点电压向量的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公式,并基于电切换型分支单元的可控性,提出了海缆接地故障定位的新方法.研究内容可为未来国家海底观测网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系海底观测网 远程电能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 负载管理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观测网光电复合缆开路故障识别及区间定位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冯迎宾 李智刚 +2 位作者 王晓辉 何震 潘立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156,共6页
针对海底观测网络海底光电复合缆出现开路故障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平均测量残差值的方法识别开路故障。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与电流方向,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将网络结构分成三种不同的区域。计算故障时刻前后的接驳盒电压变化差,利用... 针对海底观测网络海底光电复合缆出现开路故障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平均测量残差值的方法识别开路故障。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与电流方向,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将网络结构分成三种不同的区域。计算故障时刻前后的接驳盒电压变化差,利用差值进行开路故障的区域定位,针对耦合区域,提出了假设检验的方法进行开路故障海缆的区间定位。建立了海底观测网供电网络模型,进行了开路故障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开路故障识别和定位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光电复合缆 状态估计 开路故障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系海底观测网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选择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学军 樊诚 +1 位作者 李大伟 周媛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6-131,共6页
基于恒流输电的缆系海底观测网借助恒流分支技术可以实现网格型拓扑结构,从而存在多种主供电回路与分支供电回路的供电组合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的选择方法。根据恒流分支技术的工作特性,提出了N级供电回路的... 基于恒流输电的缆系海底观测网借助恒流分支技术可以实现网格型拓扑结构,从而存在多种主供电回路与分支供电回路的供电组合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的选择方法。根据恒流分支技术的工作特性,提出了N级供电回路的概念,将供电方案抽象成与供电回路一一对应的多个连通图,定义了存活节点率作为供电方案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基于可变时间增量法的蒙特卡洛法结合深度优先算法进行估计。该方法适用于已知网络拓扑结构下的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的优化选择,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及算法能较好地分析供电方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且收敛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系海底观测网 恒流输电 恒流分支 可靠性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测信息融合的缆系海底观测网络节点部署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希晨 周学军 周媛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5-1671,共7页
采用Neyman-Pearson准则融合观测节点的检测信息,计算当不同单元网格达到全覆盖时,网格边长应满足的具体条件.分析基于传统方式与基于检测信息融合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网格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结构,提出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网格单元相结合的... 采用Neyman-Pearson准则融合观测节点的检测信息,计算当不同单元网格达到全覆盖时,网格边长应满足的具体条件.分析基于传统方式与基于检测信息融合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网格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结构,提出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网格单元相结合的缆系海底观测网络节点部署策略,确定水下主、次节点的数量及部署位置,以及网络的整体结构.对不同监测范围内网络的具体部署方式与需求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网络结构的节点策略相比,基于检测信息融合的部署覆盖比率高,部署节点数量少,盖效率较高,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系海底观测网络 水下节点 检测信息融合 部署策略 覆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系海底观测网电力系统结构与拓扑可靠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枫 周怀阳 +1 位作者 岳继光 何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04-1610,共7页
缆系海底观测网可持续提供充裕电能和通信带宽给大量海底科学仪器.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分析得观测网电力系统适合采用负高压单极直流输电、以海水作为电流回路、海底负载并联供电和级联式高频直流变换的总体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设... 缆系海底观测网可持续提供充裕电能和通信带宽给大量海底科学仪器.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分析得观测网电力系统适合采用负高压单极直流输电、以海水作为电流回路、海底负载并联供电和级联式高频直流变换的总体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观测网的物理架构.根据观测网的特点,总结了海底电力系统适合采用的几类典型拓扑,并以水下基站平均供电可靠度为可靠性指标,计算并比较了这些典型拓扑的可靠性,可为观测网的拓扑规划提供依据.进一步设计了海底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以提高观测网的容错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国家未来建设大规模观测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力系统 缆系海底观测网 负高压直流输电 拓扑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信息网络“三网合一”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春光 王瑛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8,共3页
简要分析了三种水下网络——海底光缆网络、海底观测网和预警探测网络,揭示了三种网络合流的趋势和必然性,着重研究了合流后水下信息网络的结构布局和面临的几大难题。
关键词 海底光缆网络 海底观测网络 预警探测网络 水下综合信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网激光拉曼光谱仪器节点及试运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旺全 李颖 +5 位作者 刘春昊 吴清天 郭金家 亓夫军 程凯 郑荣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54,共9页
“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是我国在南海海域重点建设的一个对深海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缆系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而激光拉曼光谱仪器节点(OUC-Raman节点)则是该海底观测网中进行化学环境观测的科学仪器节点之一,目前已有两套OUC-Rama... “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是我国在南海海域重点建设的一个对深海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缆系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而激光拉曼光谱仪器节点(OUC-Raman节点)则是该海底观测网中进行化学环境观测的科学仪器节点之一,目前已有两套OUC-Raman节点成功接入海底观测网。本文将对OUC-Raman节点为搭载海底观测网进行长期观测所进行的设计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并对其近两年来在海底观测网上运行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表明,OUC-Raman节点在海底观测网上运行状态基本良好,但同时也暴露了其海洋光谱传感器在深海长期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舱内温度的起伏变化对激光器和光谱仪等关键器件的影响,导致获得的拉曼光谱的谱峰漂移,后期将完善温控模块;(2)测量水体环境的变化与实验室标定环境的差异使得测量结果产生误差,解决方案是在实验室构建模拟海洋环境,并在此环境下进行标定;(3)激光能量的衰减决定了该类仪器节点运行时长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拉曼光谱仪器节点 南海网 长期观测 深海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