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机械化移栽结球甘蓝新品种‘沪甘2150’的选育
1
作者 邰翔 陈锦秀 +4 位作者 朱晓炜 王敏 孙建 卓昌盛 薄天岳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沪甘2150’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轮01-181为母本和结球甘蓝自交系ZS008-18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宜机化结球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为70 d。该品种生长势强,中抗黑腐病;叶球翠绿,蜡粉少,球形圆正,结球紧实。苗期株型直立性好... ‘沪甘2150’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轮01-181为母本和结球甘蓝自交系ZS008-18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宜机化结球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为70 d。该品种生长势强,中抗黑腐病;叶球翠绿,蜡粉少,球形圆正,结球紧实。苗期株型直立性好,适合机械化移栽。叶球质量为1.03 kg,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004.06 kg,较对照品种‘绿宝石’增产1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雄性不育系 宜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POD活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前程 耿宵 +4 位作者 陈雪平 王彦华 方文慧 张宝珍 张成合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对花椰菜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POD酶活性测定表明 ,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 ,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 ,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 对花椰菜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POD酶活性测定表明 ,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 ,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 ,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发育过程 POD活性 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核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福青 程显峰 +2 位作者 孟祥霞 董树连 赵永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解剖观察结果表明 ,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能正常形成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出现在末期Ⅱ前后 ;败育形式主要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解剖观察结果表明 ,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能正常形成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出现在末期Ⅱ前后 ;败育形式主要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 3种形式 ;败育特点是败育一旦发生便彻底解体或凝聚成一团 ;成熟花药内无花粉粒 ;中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核雄性不育系 败育过程 细胞学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玉英 姚文岳 +5 位作者 张素琴 凌超 沈凤英 龚静 吴晓光 金海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24,共6页
利用Ogura不育源,对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的甘蓝材料进行转育,获得了两个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94BC-15,94BC-12。这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克服了不育源存在的蜜腺退化及雌蕊畸形造成结实不良的生理缺陷,并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 利用Ogura不育源,对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的甘蓝材料进行转育,获得了两个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94BC-15,94BC-12。这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克服了不育源存在的蜜腺退化及雌蕊畸形造成结实不良的生理缺陷,并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具有利用价值。利用不育系94BC-15与亲本92-B6杂交育成了杂种一代“沪甘一号”,该杂种一代具有生长势强、耐热性好、抗霜霉病和TuMV、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产量比“夏光甘蓝”增产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Ogura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育性鉴定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施展 万正杰 +3 位作者 徐跃进 邹瑞昌 黄涛 傅廷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结果表明:保持系6w-9605B花药发育正常;不育系6w-960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分化时期,占总败育花药的66.7%,不形成花粉囊和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另外33.3%的败育花药可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均受阻于单核靠边期或者二胞期,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和绒毡层解体;6w-9605A的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花药发育 小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1 位作者 朱卫平 戴林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 败育 GDS细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与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小孢子植株的获得与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玉靖 申书兴 +3 位作者 王彦华 陈雪平 张成合 李晓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4-297,F0003,共5页
以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四倍体(AAAA,2n=4x=40)品系9401、9402、9403、9404、9405、9406为母本,结球甘蓝二倍体(CC,2n=2x=18)自交系950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得到的6个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获得了... 以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四倍体(AAAA,2n=4x=40)品系9401、9402、9403、9404、9405、9406为母本,结球甘蓝二倍体(CC,2n=2x=18)自交系950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得到的6个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对部分再生株进行了染色体数鉴定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不同,各组合产胚率均较低;小孢子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为18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达46.7%;小孢子植株减数分裂行为复杂,终变期除二价体和单价体外,还有三价体等联会形式;小孢子植株性状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杂种一代 小孢子培养 异附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雄性不育两用系66A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大忠 李永平 +2 位作者 温庆放 康建坂 薛珠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8-372,共5页
从福州市地方菜心品种“七叶心”自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经过一代测交 ,三代回交后 ,不育株率稳定在 5 0 %左右 ,获得雄性不育两用系 6 6A。用 6 6A与小白菜杂交 ,杂种一代的一般性状偏向小白菜 ,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 ,尤其是可食用部... 从福州市地方菜心品种“七叶心”自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经过一代测交 ,三代回交后 ,不育株率稳定在 5 0 %左右 ,获得雄性不育两用系 6 6A。用 6 6A与小白菜杂交 ,杂种一代的一般性状偏向小白菜 ,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 ,尤其是可食用部分较父母本增长了 1~ 2倍 ;品质方面却偏向菜心 ,略带甜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利用 菜心 雄性不育两用系 小白菜 66A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双霞 范妍芹 +3 位作者 申书兴 陈雪平 刘云 严立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麻叶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遗传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3 位作者 刘晓晖 王玉龙 宋连久 赵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麻叶大白菜 核基因 雄性不育性 遗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_5ms_6花药发育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豆丽萍 王庆亚 唐灿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从胚胎学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发现陆地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5ms6花药的败育时期是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和小孢子发育期,以小孢子发育异常为主。败育特征为:花粉母细胞时期有少量核仁穿壁现象,还有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出现半月...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从胚胎学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发现陆地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5ms6花药的败育时期是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和小孢子发育期,以小孢子发育异常为主。败育特征为:花粉母细胞时期有少量核仁穿壁现象,还有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出现半月形。小孢子时期出现小孢子粘连和少量的五分体,小孢子都没有刺突长出,最后解体、退化。不育花药和可育花药的绒毡层无明显差异,但不育花药的绒毡层分泌胼胝质的功能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核不育系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玉刚 岳艳玲 +3 位作者 冯辉 林桂荣 覃兴 徐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1,共3页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简称核不育系)03S025为不育源,根据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转育方案,通过杂交、自交等方法,向菜心可育品系03S001(翡翠油青菜心)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获得了新的菜心100%核不育系及其相...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简称核不育系)03S025为不育源,根据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转育方案,通过杂交、自交等方法,向菜心可育品系03S001(翡翠油青菜心)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获得了新的菜心100%核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白菜 核不育系 合成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88-3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福青 王翠兰 宋再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70-574,T001,共6页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的不育株 ,其开花时花药内无花粉粒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在末期 前后 ;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是雄性败育的主要形...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的不育株 ,其开花时花药内无花粉粒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在末期 前后 ;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是雄性败育的主要形式 ;败育一旦发生便是急剧而彻底地解体或凝聚成一团是败育的共同点 ;中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系 花粉细胞 形态学 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CMS下胚轴和子叶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念芳 张恩慧 +4 位作者 李殿荣 许忠民 程永安 王小艳 马勇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下胚轴和子叶进行快速扩繁的技术,为利用CMS大量繁制甘蓝杂交种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以甘蓝CMS05—2—10为试材,将苗龄5~7d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子叶切下,接种于MS培养基上,45~50d...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下胚轴和子叶进行快速扩繁的技术,为利用CMS大量繁制甘蓝杂交种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以甘蓝CMS05—2—10为试材,将苗龄5~7d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子叶切下,接种于MS培养基上,45~50d后统计再生芽数,比较6一BA与NAA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对不定芽的诱导情况;将诱导出的不定芽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O,0.1,0.3,0.5mg/L)NAA的MS生根培养基上,20d后比较生根率和根的长势。【结果】在对下胚轴和子叶进行不定芽诱导时,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和4.0mg/L的6-BA对下胚轴、子叶的诱导效果较好,其芽再生频率和分化系数分别为83.3%,53.0%和3.6,3.0。在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6-BA+0.2mg/LNAA,其对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好,芽再生频率为80.7%,分化系数为3.4,褐化率为1.5%;在MS培养基中添加4.0mg/L6-BA+0.3mg/LNAA,其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好,芽再生频率为50.0%,分化系数为3.2,褐化率为3.4%;二者的褐化率均明显低于仅添加6-BA的处理。在MS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3mg/LNAA时,不定芽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100%,且根系生长健壮。【结论】利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5—2—10的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对于下胚轴,其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6-BA+30g/L蔗糖+8g/L琼脂;对于子叶,其适宜培养基为MS-4-4.0mg/L6-BA+30g/L蔗糖+8g/L琼脂。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mg/LNAA+30g/L蔗糖+8g/L琼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胞质雄性不育系 下胚轴 子叶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和叶片生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忠民 张恩慧 +1 位作者 程永安 马青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92-2595,共4页
对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花药激素、游离氨基酸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KT和IAA含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GA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没有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总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高于保持系,脯氨酸... 对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花药激素、游离氨基酸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KT和IAA含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GA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没有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总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高于保持系,脯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低于保持系,赖氨酸含量两系无明显差异,苏氨酸在两系中均未检出,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是不育系花药高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中丝氨酸含量最高,保持系花药中脯氨酸含量最高,两系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最大。叶片叶绿素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胞质雄性不育系 激素 游离氨基酸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鹏 冯辉 +1 位作者 王慧 王玉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4,共8页
【目的】解决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难题。【方法】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柳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1"为不育源,在测交鉴定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回交法转育性状,向圆叶型菜心品系"奇2"中转育... 【目的】解决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难题。【方法】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柳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1"为不育源,在测交鉴定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回交法转育性状,向圆叶型菜心品系"奇2"中转育核不育基因。【结果】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且园艺学性状与"奇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202";新不育系克服了不育源材料"GMS201"花蕾条纹状白化和结籽不良的缺陷,并用其配制出2个强优势组合。【结论】用本试验设计的核不育系转育方案,可以实现菜心雄性不育性和其他园艺学性状的同时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转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利民 柯桂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04-2410,共7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RC97-1为不育源,采用种间杂交,将RC97-1的不育性导入大白菜,再通过连续回交转育和严格经济性状选择育成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RC7表现为:蜜腺正常,雌蕊功能健全,能吸引蜜蜂等昆虫正常采蜜传... 利用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RC97-1为不育源,采用种间杂交,将RC97-1的不育性导入大白菜,再通过连续回交转育和严格经济性状选择育成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RC7表现为:蜜腺正常,雌蕊功能健全,能吸引蜜蜂等昆虫正常采蜜传粉;在不同的生态区和播期条件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且自然结实性良好,配合力高;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和黑斑病;生长整齐,叶色正常,生育期85 d,株高58.6 cm,株幅45.3 cm,叶球纵径和横径分别为48.5和16.3 cm,球形指数2.98,单球质量3.6 kg左右.RC7的一代杂种金秋70和金秋90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稳产.因此,RC7是优良的大白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萝卜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 转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芥菜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艳娥 张红梅 +2 位作者 韩业飞 刘惠吉 张蜀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2-15,共4页
对茎芥菜胞质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4x MtCMS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花和薹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x MtCMS花及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应保持系;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持系,为... 对茎芥菜胞质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4x MtCMS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花和薹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x MtCMS花及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应保持系;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持系,为保持系的1.72倍;花蕾中SOD活性4x MtCMS高于保持系;除大花蕾中4x MtCMS CAT活性显著低于保持系外,其它花蕾中POD、CAT活性均是4x MtCMS高于相应保持系;4x MtCMS薹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MDA含量、POD、SOD、CAT活性4x MtCMS均低于保持系;POD、SOD、EST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4x MtCMS与保持系间存在8条差异带,保持系同工酶酶谱条带比4x MtCMS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茎芥菜 4xMtCMS 不育系 保持系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晋玲 李炳林 +4 位作者 安泽伟 渠云芳 樊冬丽 袁钧 石跃进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28-31,共4页
棉花晋 A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败育的主要时期是在造孢细胞增殖——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时期。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细胞学特征是:造孢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胞内常含有 n 个微核,小孢子母细胞细胞盾液泡化... 棉花晋 A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败育的主要时期是在造孢细胞增殖——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时期。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细胞学特征是:造孢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胞内常含有 n 个微核,小孢子母细胞细胞盾液泡化,并且认为绒毡层的退化与小孢子母细胞败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母细胞 造孢细胞 绒毡层 棉花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杂交甘蓝“沪甘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玉英 龚静 +1 位作者 刘益国 吴晓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利用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96 7 82与 5 0余份甘蓝父本杂交 ,培育出了优势明显的一代杂种“沪甘 2号” ,经田间品比和示范试验表明 ,其具有生长势强、结球性好 ,叶球紧实、近圆形 ,平均单球重0 .85~ 1 .30kg ,抗黑腐病和霜霉病... 利用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96 7 82与 5 0余份甘蓝父本杂交 ,培育出了优势明显的一代杂种“沪甘 2号” ,经田间品比和示范试验表明 ,其具有生长势强、结球性好 ,叶球紧实、近圆形 ,平均单球重0 .85~ 1 .30kg ,抗黑腐病和霜霉病能力强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适合夏季及秋季栽培 ,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比“夏光”和“夏月”分别增加 1 7.9%、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甘蓝 沪甘2号 选育 雄性不育系 亲本 品种 产量 耐热性 抗病性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