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及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贺斌 黄兴奇 +4 位作者 余腾琼 钟巧芳 王玲仙 张秀 程在全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352-1357,共6页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可以快速扩增mRNA3'和5'末端,从而获得全长的cDNA序列,为分离和研究新的基因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从RACE的原理出发,综述RACE技术的优缺点,阐述RACE技术的改良,并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可以快速扩增mRNA3'和5'末端,从而获得全长的cDNA序列,为分离和研究新的基因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从RACE的原理出发,综述RACE技术的优缺点,阐述RACE技术的改良,并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末端快速 race原理 race的优化 TdT加尾 RLM-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嵌套PCR法高效扩增辽宁碱蓬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5′末端序列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秋莉 高晓蓉 +3 位作者 范琦 袁晓东 刘大伟 安利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7-19,共3页
采用反向嵌套PCR法 ,根据已获得的辽宁碱蓬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的部分序列 ,设计一条 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两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 ,成功地克隆了辽宁碱蓬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 5′末端。与锚定PCR法相比 ,反向嵌套PCR法... 采用反向嵌套PCR法 ,根据已获得的辽宁碱蓬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的部分序列 ,设计一条 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两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 ,成功地克隆了辽宁碱蓬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 5′末端。与锚定PCR法相比 ,反向嵌套PCR法具有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扩增cDNA 5′末端序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嵌套PCR 辽宁碱蓬 甜菜碱醛脱氢酶 5′cdna 末端序列 基因工程 race 反转录 克隆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E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婧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1-91,99,共2页
cDNA末端快速扩增是一种从低丰度转录拳中快速扩增cDNA5’和3’末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探讨了RAC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RACE方法上的改进和应用。
关键词 cdna末端快速 改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KEF)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坚 陈松林 季相山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90,共5页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分离和测定了牙鲆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KEF)cDNA的全长核苷酸序列,5'RACE扩增分离得到了400bp左右的片段,3'RACE扩增得到了800bp左右的片段,经过拼接得...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分离和测定了牙鲆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KEF)cDNA的全长核苷酸序列,5'RACE扩增分离得到了400bp左右的片段,3'RACE扩增得到了800bp左右的片段,经过拼接得到了牙鲆NKEF全长cDNA序列.牙鲆NKEF cDNA全长1028bp(不包含polyA),其中包括67bp的5'非翻译区、597bp的开放阅读框和364bp的3'非翻译区(不包含polyA),整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98个氨基酸.RT-PCR分析表明,NKEF基因在牙鲆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但是表达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提高牙鲆自身免疫防御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自然杀伤细胞强因子 快速cdna末端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文库构建策略及其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5
作者 晏慧君 黄兴奇 程在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基因的表达。经典cDNA文库存在克隆的片段短等缺点,而全长cDNA文库则能提供完整的mRNA信息,从... 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基因的表达。经典cDNA文库存在克隆的片段短等缺点,而全长cDNA文库则能提供完整的mRNA信息,从而克隆cDNA全长;对文库进行均一化处理即均一化cDNA文库,可以增加克隆低丰度mRNA的机会;差减cDNA文库在研究生物体某一时期基因差异表达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改进的固相cDNA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库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阐述基本原理为主,介绍几种近年来常用的cDNA构建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cdna全长 基因克隆 均一化cdna文库 差减cdna文库 固相cdna文库 快速cdna末端(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TSD全长cDNA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梅盈洁 李加琪 +5 位作者 陈瑶生 李晓筠 朱良瑞 凌飞 王翀 张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2-436,共5页
以人CTSD mRNA全长序列为基序,在db EST库中搜索同源性大于80%、重叠大于40个碱基的猪EST下载经Seqman软件装配后,利用RT-PCR扩增到猪CTSD基因部分cDNA序列,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DQ018727),猪CTSD基因cDNA... 以人CTSD mRNA全长序列为基序,在db EST库中搜索同源性大于80%、重叠大于40个碱基的猪EST下载经Seqman软件装配后,利用RT-PCR扩增到猪CTSD基因部分cDNA序列,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DQ018727),猪CTSD基因cDNA全长2032 bp包括93 bp 5′UTR区、706 bp 3′UTR区和1 233bp ORF,编码410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区与人、鼠、牛、羊CTSD编码区同源性分别为87.9%、78.2%、86.6%和85.0%,其氨基酸序列与人、鼠、牛、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6%、80.1%、86.0%和84.7%。疏水性分析和信号肽预测发现猪CTSD氨基酸序列存在至少7个疏水性区域,信号肽位点为第1-20个氨基酸残基。在NCBI进行Blast P搜索结果显示猪CTSD氨基酸结构中含有Asn(Asparagine,天门冬酰胺)结构域,与天冬氨酸蛋白酶3D结构同源性高达99.7%,具有真核生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结构。以猪多组织RNA池为模板,以1026 bp部分cDNA序列作为杂交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得到一条2000 bp左右特异条带,从而验证了RACE产物为全长cDNA并揭示该基因只有一个转录本。为了研究猪CTSD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内表达的特点,采用半定量RT-PCR对CTSD基因在猪10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 电子克隆 快速cdna末端 全长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芥ThNHX1基因的3′RACE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小宁 杨平 +2 位作者 贲爱玲 沈志花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485-5486,5524,共3页
以盐芥为材料,依据拟南芥AtNHX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扩增出盐芥中ThNHX1基因的部分序列,然后使用快速扩增cDNA3′末端(3′RACE)方法,从盐芥中克隆到ThNHX13′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680 bp,编码104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 以盐芥为材料,依据拟南芥AtNHX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扩增出盐芥中ThNHX1基因的部分序列,然后使用快速扩增cDNA3′末端(3′RACE)方法,从盐芥中克隆到ThNHX13′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680 bp,编码104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NHX1基因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和91.5%,而盐芥ThNHX1基因3′端非翻译区序列与拟南芥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68.5%,明显低于编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芥 ThNHX1基因 克隆 快速cdna3’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CA1基因新剪接变异体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宇 陈葳 李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28,共4页
目的克隆新的UCA1剪接变异体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其可变剪接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电子克隆技术和cDNA序列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细胞系BLZ-211cDNA并进行产物测序和序列拼接。结果新克隆的UCA1... 目的克隆新的UCA1剪接变异体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其可变剪接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电子克隆技术和cDNA序列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细胞系BLZ-211cDNA并进行产物测序和序列拼接。结果新克隆的UCA1剪接变异体全长cDNA序列为2 202bp。结论综合采用电子克隆技术与RACE技术是获得全长cDNA序列的有效方法,为该基因的后续可变剪接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a1 电子克隆 cdna末端快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葡萄糖激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4 位作者 孟学平 孙斯平 施晓云 董志国 申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47-252,共6页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葡萄糖激酶(GK)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建鲤GK基因cDNA全长2041bp,含1个143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6个氨基酸,GK蛋白分子量53.6kD,等电点5.13,建鲤GK氨基酸序列保守基...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葡萄糖激酶(GK)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建鲤GK基因cDNA全长2041bp,含1个143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6个氨基酸,GK蛋白分子量53.6kD,等电点5.13,建鲤GK氨基酸序列保守基序包括:1个己糖激酶标签序列Leu156-Phe181、2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Asn176和Asn214、1个细胞黏附序列Arg202-Asp204和1个糖胺聚糖黏附位点Ser455-Gly458,其氨基酸序列与翘嘴红鲌、人和鼠的GK氨基酸序列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6.2%、79.8%和79.1%;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GK基因在肠系膜脂肪组织、肝脏、心脏、肌肉和大脑等组织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K基因仅在肝脏和大脑中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大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葡萄糖激酶基因 快速cdna末端 全长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梨S_(16)-RNase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晓风 张琳 +2 位作者 袁德义 曾艳玲 姜傲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7,共9页
通过逆转录PCR(RT-PCR)及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中国白梨品种雪花梨中克隆到S16-RN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为DQ991388).该cDNA克隆总长1101bp,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8个氨基酸.S16-RNase表现出梨S-RNase... 通过逆转录PCR(RT-PCR)及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中国白梨品种雪花梨中克隆到S16-RN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为DQ991388).该cDNA克隆总长1101bp,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8个氨基酸.S16-RNase表现出梨S-RNase基因的基本结构特征,即其具有5个保守区(C1,C2,C3,RC4及C5)和1个高变区.在推导氨基酸水平上,S16-RNase与梨其他S-RNase基因的相似性为63%至74%,但与苹果S9-RNase的相似性高达95%.通过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梨S16-RNase与蔷薇科植物其他S-RNase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S16-RNase与苹果亚科S-RNase基因形成一个亚科特异而非种特异的S-RNase基因类群;且不同S-RNase基因间存在属内种间遗传距离远于属间种间遗传距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雪花梨 快速cdna末端 S16-RNas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Ndufb2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家庆 边佳 +3 位作者 李代宗 马爽 王亮 那广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从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的脑组织中提取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Ndufb2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534641),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扩增结果表明:Ndufb2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99bp,其中5′端非... 从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的脑组织中提取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Ndufb2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534641),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扩增结果表明:Ndufb2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99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152bp,3′端非翻译区长441bp,开放阅读框长306bp,编码101个氨基酸;其N端前50个氨基酸为线粒体靶序列.将翻译的虹鳟Ndufb2蛋白序列与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Ndufb2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其同源性高达98%,且虹鳟Ndufb2蛋白序列与已报道的哺乳动物的Ndufb2蛋白序列同源性均在55%以上.表明Ndufb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推测其在线粒体呼吸链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鱼 Ndufb2基因 逆转-聚合酶链反应 cdna末端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T细胞抗原受体(TCR)β链同源cDNA的克隆 被引量:1
12
作者 乌日琴 张培军 +2 位作者 李军 徐芃 徐永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5-91,共7页
从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TCRβ1319bp同源cDNA序列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其编码区为942bp,编码314个氨基酸,编码区包括V、D、J和C区4个基因片段。TCRVβ片段主要包括从21~115位氨基酸残基的95个氨基酸序... 从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TCRβ1319bp同源cDNA序列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其编码区为942bp,编码314个氨基酸,编码区包括V、D、J和C区4个基因片段。TCRVβ片段主要包括从21~115位氨基酸残基的95个氨基酸序列,Jβ区与哺乳动物的Jβ区高度保守,在位于Vβ和Jβ之间的Dβ区中没有发现8碱基保守序列(GGACAGGG),CDR3β氨基酸序列为GTRILYE。牙鲆TCRCβ片段共有179个氨基酸残基,缺失位于Cβ细胞外区和临近区域的2个5~9氨基酸弹性区域。牙鲆TCRCβ片段的铰链区有6个氨基酸残基,缺少半胱氨酸位点,含Lys271保守位点。经RT-PCR检测,在脾、外周血和前肾中都发现TCRβ的表达,肌肉和肝中均未克隆到目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T细胞抗原受体β链 TCR-β基因 cdna末端快速方法 T细胞受体 克隆 鱼类免疫学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魁蚶株IAP-86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帅 王崇明 +4 位作者 岳志芹 宋晓玲 白昌明 尹伟力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深入探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IAP-86蛋白的功能,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 为深入探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IAP-86蛋白的功能,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ORF86 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拼接获得全长c DNA序列。Blast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牡蛎疱疹病毒的同源性为100%,与栉孔扇贝AVNV的同源性为99%,并存在重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最大疏水指数为1.800,最小疏水指数为–3.456。该蛋白存在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包括5个丝氨酸、1个苏氨酸和2个酪氨酸),存在1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不存在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8-11、14-16、28-39、75-76、88-95、97-100和147-158位氨基酸。推测该株病毒可能为牡蛎疱疹病毒的变异株,并且基因重叠在该类病毒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 魁蚶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c DNA末端快速技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丹 李晓毓 +1 位作者 陈建 赵德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283-287,共5页
以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4、5月份新长成的杜仲幼嫩叶片为材料,在克隆一段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的基础上,以杜仲cDNA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以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4、5月份新长成的杜仲幼嫩叶片为材料,在克隆一段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的基础上,以杜仲cDNA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5’端828 bp和3’端798 bp cDNA序列,经5’RACE产物和3’RACE产物序列拼接,获得全长为1243bp的杜仲CA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编码243个氨基酸,命名为EuCAD(GenBank登录号:DQ142643)。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cDNA序列与苹果树、桉树、红橡树中的CAD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81%,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树、桉树、红橡树的同源性分别为73%、70%和70%,因此认为是杜仲肉桂醇脱氢酶基因。该基因为首次从杜仲中克隆,为探索木质素的合成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肉桂醇脱氢酶 cdna末端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全长cDNA的方法及其在兽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馥交 卢向阳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5期39-43,共5页
综述了获取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方法,即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cDNA末端快速扩增和电子克隆;重点介绍了O ligo-capping、CAPture、Cap-trapper及SMART构建全长cDNA文库的方法,并阐述了其在兽药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全长cdna 全长cdna文库 cdna末端快速 电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紫菜Hsp70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16
作者 曾俊 陈伟洲 +1 位作者 陈泽攀 刘浩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9,共9页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广东紫菜叶状体分别在不同温度(22℃、27℃和31℃)条件下处理0、1/6、1/2、1、6、12、24和36h后PgHsp70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PgHsp70基因序列长2004bp,包含一个1866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62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7.7kDa,理论等电点为4.87。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分析表明,温度对PgHsp70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gHsp70基因在不同温度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于1 h表达量到达最高水平,其中,在31℃ 1h表达量最高,为未经高温处理组的11倍,说明PgHsp70基因在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紫菜 高温胁迫 HSP70 cdna末端快速技术(race)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振华 唐建州 +3 位作者 张钊 唐春华 陈韬 张东裔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9-303,313,共6页
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cDNA end,RACE)技术获得草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093bp,含有1个1944bp的开放阅读框,5′非编码区长25bp,3′非编码区长124bp,可编码64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IAP的N... 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cDNA end,RACE)技术获得草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093bp,含有1个1944bp的开放阅读框,5′非编码区长25bp,3′非编码区长124bp,可编码64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IAP的N端无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好,其次是斑猫鲿;在系统进化上,与斑马鱼、斑猫鲿共聚为1支.用半定量RT-PCR分析正常及细菌诱导下草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正常情况下,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在所取的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脑、肠和肾表达最高,肝和心脏次之,鳃和肌肉最低,但差异不显著;用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24h后,所有组织中的IAPmRNA水平平均降低约26%,以肝脏和肌肉降低较为明显,在感染48h后,所有组织中的IAPmRNA水平平均升高约4%,其中心脏、肝脏和鳃分别升高8%、16%、19%,这表明草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可能参与了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凋亡抑制蛋白 快速cdna末端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丽 唐芳 +2 位作者 段经华 刘友全 钟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9,共9页
以金桂的花器官为试材,设计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逆转录PCR、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和Blastn分析等,获得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fLis(Osmanthus fragransvar.thunbergii linalool synthase,GenBank登录号FJ... 以金桂的花器官为试材,设计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逆转录PCR、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和Blastn分析等,获得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fLis(Osmanthus fragransvar.thunbergii linalool synthase,GenBank登录号FJ645727)。OfLis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2003bp,包含1个17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OfLis具有单萜烯类合成酶基因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即DDXXD和(N,D)D(L,I,V)X(S,T)XXXE;具有多数单萜烯类合成酶活性必需的RR(X)8W功能基团。OfLis推导氨基酸序列的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7.29ku和5.26;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大部分氨基酸区域为亲水结构。氨基酸水平上,OfLis与薰衣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63.6%,与山字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低,为19.0%。逆转录PCR结果表明:整个花期内OfLis基因在花瓣、雌蕊和雄蕊中均有表达,而在萼片和叶片中不表达。研究结果为香味植物的育种、品种改良及香味成分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桂 单萜烯合成酶 芳樟醇合成酶 逆转录PCR 快速cdna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TGF-β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贾小云 金雷皓 +3 位作者 丁娜 罗东萍 范瑞文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5-892,共8页
旨在克隆羊驼TGF-β1基因,了解TGF-β1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寻找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毛色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TGF-β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以羊驼为材料,利用3′和5′RACE技术克隆羊驼TGF-β1基因,利用DNAma... 旨在克隆羊驼TGF-β1基因,了解TGF-β1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寻找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毛色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TGF-β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以羊驼为材料,利用3′和5′RACE技术克隆羊驼TGF-β1基因,利用DNAman、PROSITE和megAlign软件分别分析序列特征和相似性,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TGF-β1基因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TGF-β1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羊驼TGF-β1cDNA克隆全长为1 364bp(GenBank登录号:KF887499),ORF长1 173bp,编码39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羊驼TGF-β1具有其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性很高,与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羊驼TGF-β1基因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皮肤组织的3.5倍。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TGF-β1在山羊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淋巴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羊驼TGF-β1全长cDNA的克隆和不同组织器官TGF-β1基因表达分析显示,TGF-β1与羊驼毛色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讨TGF-β1参与动物毛色形成及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TGF-Β1基因 cdna末端快速 QRT-PCR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gsd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红伟 田雨顺 +4 位作者 姜丽楠 王连顺 刘洋 刘奇 刘圣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的性别决定因子(gonadal soma derivedfactor,GSDF),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了红鳍东方纯舻妒基因(Trgsdf)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陆号:KR914667)。结果表明:Trgsdfc... 为研究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的性别决定因子(gonadal soma derivedfactor,GSDF),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了红鳍东方纯舻妒基因(Trgsdf)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陆号:KR914667)。结果表明:TrgsdfcDNA序列全长为1734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44bp,开放阅读框648bp,3’端非编码区942bp,共编码215个氨基酸;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个长度为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相同长度的跨膜区,1个N-糖基化位点NST,1个TGF-β家族成员特有的保守结构域;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红鳍东方纯GSDF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性为26%~58%;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鱼类GSDF单独聚为一支,与TGF-β超家族内的其他成员分开,红鳍东方纯与青鳐Oryzias latipes GSDF的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支,后与三斑海猪鱼Halichoeres trimaculatus聚在一起,与矛尾鱼Latimeria menadoensi5的GSDF亲缘关系最远:应用RT-PCR技术检测TrgsdfmRNA在雌性和雄性红鳍东方纯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TrgsdfmRNA在卵巢和精巢中高表达,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微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无表达: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成鱼卵巢和精巢中Trgsdf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rgsdfmRNA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P〈0.05),约为卵巢表达量的6倍。研究表明,鲈妒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纯的性腺尤其是精巢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性别决定因子 cdna末端快速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