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对亚硒酸钠引起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荣 窦岩 +3 位作者 赵嘉惠 王瑞 闫秀珍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利用 c-fos ASO(反义链全部硫代磷酸化修饰 )技术阻断 c-fos的表达 ,观察此项处理对亚硒酸钠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c-fos ASO可阻断亚硒酸钠的致凋亡作用 ,且有一定的剂量和... 本文利用 c-fos ASO(反义链全部硫代磷酸化修饰 )技术阻断 c-fos的表达 ,观察此项处理对亚硒酸钠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c-fos ASO可阻断亚硒酸钠的致凋亡作用 ,且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由各个时间点提取的 DNA片段 ,与对照组比较 ,c-fos ASO能明显阻断亚硒酸钠诱导的典型的 DNA梯型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到的 DNA含量直方图也显示 ,在 c-fos ASO处理后 ,与对照组比较 ,亚硒酸钠引起的亚二倍体峰变小 ;( 2 )用 RT-PCR法检测表明 ,在用 c-fos ASO和亚硒酸钠处理皮质神经细胞后 ,不仅阻断了 c-fos表达的上调 ,对其它几种基因表达的改变也有不同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c-fosm RNA在各个时间点 ( 0 .5、1、2、4和 2 4h)不再上升 ,bcl-2 m RNA则不再下降 ,bax m RNA和 ACh E m RNA都不再上升 ;唯一不同的是 ,p5 3m RNA的变化趋势则与未经 c-fos ASO预处理时基本相同 ,在多数时间点两组 p-5 3m RNA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说明此基因的表达基本不受 c-fos ASO作用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亚硒酸钠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能是一组级联式基因表达更变的结果 ,c-fos是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员 ,它的表达改变被阻断后 ,处于它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 亚硒 皮质神经元凋亡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鞘内注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及脊髓背角Fos蛋白和强啡肽 A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宇 聂红 +3 位作者 王航 张瑞新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内预先注射 c-fos的 AS-ODN(5 0μg,5μl) ,另两个对照组 (每组 n=5 )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 AS-ODN的反序核苷酸 (reverseoligodeoxynucleotides,RS-ODN,5 0μg,5μl) ;4h后 ,各组动物均在一侧后肢脚掌皮下注射 formalin(5 % ,5 0μl) ,并立即用计算动物舔拭注射侧后脚掌累计时间的方法 ,检测大鼠的伤害性行为反应 ,行为检测后 1h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脊髓背角中 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强啡肽 A(1~ 8)的表达量。结果发现 ,和两个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动物 Formalin诱发的伤害性行为反应的第二相明显减弱 ,同时 Form alin注射侧背角 F os蛋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 Dyn A含量的灰度值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提示 ,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长期持续的痛反应是以 c-fos基因表达增加及受其调控的 Dyn A表达上调为基础的 ,由此推测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 Fos蛋白和 D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强啡肽A 伤害性行为反应 福尔马林试验 脊髓背角 大鼠 慢性痛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和分析NtGNL1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在烟草三种培养体系中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廖芳蕾 王鲁 +2 位作者 辛可行 陈文荣 郭卫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探讨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inhibition)技术在植物材料上的应用,以已知功能的NtGNL1(Nicotiana tabacum GNOM-Like1)为目标基因,寻找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最适作用体系,并进一步分析NtGNL1的具体作用。... 为探讨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inhibition)技术在植物材料上的应用,以已知功能的NtGNL1(Nicotiana tabacum GNOM-Like1)为目标基因,寻找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最适作用体系,并进一步分析NtGNL1的具体作用。根据目标基因mRNA序列设计反义寡聚核苷酸序列,商业合成后并将其添加到烟草胚珠、种子和花粉管离体培养的培养基中,以抑制NtGNL1的表达。结果表明,将反义寡聚核苷酸引入离体培养系统,短时间内抑制了目标基因mRNA的表达,但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和种子萌发的抑制都不明显。在花粉离体萌发系统中,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能够高效地引起目标基因mRNA的下调。对FM4-64染色的花粉管显微缩时观察发现,NtGNL1的下调能够引起囊泡分布和运输方向的改变。对花粉管膜流相关的5个基因的半定量分析也显示反义寡聚核苷酸进入花粉管后,导致3个基因的表达下调,暗示NtGNL1抑制表达会影响花粉管囊泡运输的多个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核苷抑制 NtGNL1 离体培养 花粉管 囊泡运输 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注入前强啡肽原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背角中强啡肽 A的合成和行为痛反应 :细胞免疫化学和行为学联合观察(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祁文秀 张宇 +1 位作者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8,共8页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的表达。结果显示 ,上述反义寡聚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行为痛反应 ,而且背角中强啡肽 A( 1 -8)表达下降 ,福尔马林引起背角 Fos蛋白合成不受影响。前已证明 ,鞘内注射对抗 c-fos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可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痛反应 ,同时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表达量减小 ;因而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 1 )伤害性刺激诱导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合成参与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过程 ,Fos蛋白的合成先于强啡肽的合成。 ( 2 )在脊髓痛过敏状态的调制中 ,强啡肽是作为一种致痛因子而不是抗痛因子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强啡肽原 反义寡聚核苷 强啡肽A Fos蛋白 伤害性行为反应 脊髓背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TLR3反义寡聚核苷酸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章沿锋 姚尚龙 +1 位作者 张小洺 张德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TL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80~250 g。实验一:72只鞘内置管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20μl+脊神经结扎(SNL)(A组),错义寡聚核苷酸(MM-ODN)20μg/d+SNL(B组),反义... 目的: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TL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80~250 g。实验一:72只鞘内置管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20μl+脊神经结扎(SNL)(A组),错义寡聚核苷酸(MM-ODN)20μg/d+SNL(B组),反义寡聚核苷酸(AS-ODN)20μg/d+SNL(C组)。实验二:72只SNL后7天大鼠随机分为:SNL+NS20μl(D组),SNL+MM-ODN20μg/d(E组),SNL+AS-ODN20μg/d(F组)。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于SNL前1天和后7天开始鞘注,每天一次,共7天;于术后-1、1、3、5、7、10、14天和-1、7、10、12、14天行行为学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于术后7天和14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并于术后-1、3、7、14天和术后7、10、14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大鼠断头处死,取L4~5脊髓节段采用RT-PCR法测定TLR3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一:与A组比较,C组PWPT升高并持续至术后14天(P〈0.05),C组各时间点PWL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脊髓背角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下降46.4%(P〈0.01)和45.7%(P〈0.01);与A组和B组比较,C组鞘内注射AS-ODN抑制了TLR3受体和IL-6 mRNA的表达。实验二D组、E组和F组在PWPT、PWL、GFAP表达和TLR3及IL-6 mRNA表达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TLR3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 TLR3 反义寡聚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兰涛 崔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eleotide,ASOD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用ASODN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PCR检测ASODN处理后肿瘤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倒置...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eleotide,ASOD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用ASODN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PCR检测ASODN处理后肿瘤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DNA电泳检测细胞DNA片段化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ASODN作用后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TRAP法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ASODN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上述实验以胃癌细胞不加ASODN和加无关寡聚脱氧核苷酸为对照。结果:ASODN作用后,肿瘤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survivin ASODN能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条带;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G1期前出现亚2倍体凋亡峰,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7.01±0、21)% vs (25.00±0.52)%,P〈0.01]。ASODN作用后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1)。ASODN作用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而且随ASODN浓度的增加(2×10^-5-5×10^-5mol/L)和作用时间延长(24-96h)而加强(P〈0.05或P〈0.01)。结论: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胃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薇乔缝线携载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曲乐丰 景在平 曹贵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缝线携载反义基因片断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为术中血管吻合口局部转染反义基因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保护薇乔缝线反复浸于反义核酸溶液中72 h,溴化乙锭(EB)标记,紫外灯下观察其吸附反义基因的情况。将吸附反义基... 目的:探讨手术缝线携载反义基因片断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为术中血管吻合口局部转染反义基因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保护薇乔缝线反复浸于反义核酸溶液中72 h,溴化乙锭(EB)标记,紫外灯下观察其吸附反义基因的情况。将吸附反义基因的缝线置于生理盐水中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其释放的D值,绘出体外控释曲线。同时取释放液进行电泳分析。以在荧光标记的核酸溶液中浸过的缝线直接行兔颈总动脉吻合,24 h 取材制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吸附核酸的保护薇乔缝线经EB标记后在紫外灯下呈烧红的铁丝样,释放曲线提示2 h 释放明显增加,36h 释放达高峰。电泳则可见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变亮的电泳带。荧光显微镜下见吻合口附近血管壁全层散在荧光分布。结论:保护薇乔缝线可较大量携载反义基因片段,可于术中血管吻合时直接将反义基因转移至吻合口并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薇乔缝线 反义寡聚核苷 内膜增生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2 位作者 王成济 惠宏襄 朱华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在体外培养中研究了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对HL-6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根据bcl-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以bcl-2mRNA翻译起始区域前15个核苷酸为作用靶序列,人工合成了15聚ASON片段,同时合成15... 在体外培养中研究了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对HL-6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根据bcl-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以bcl-2mRNA翻译起始区域前15个核苷酸为作用靶序列,人工合成了15聚ASON片段,同时合成15聚无关寡聚核苷酸(ODN)片段,以作序列特异性对照。把上述ASON和无关ODN片段与HL-60细胞共培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作用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细胞动力学和~3H-TdR掺入率。实验发现:从3.5—30.0μmol/L的ASON对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低于10μmol/L时抑制作用小,大于10.0μmol/L时抑制作用显著,浓度愈大,抑制程度愈大,而无关ODN作用组的细胞生长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作用48小时后浓度3.5μmol/L抑制率为6%,而20.0μmol/L时上升为40%;作用96小时后3.5μmol/L的ASON抑制率是5.1%,30μmol/L的抑制率高达67%。相同浓度的ASON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生长率各不相同,当浓度达到14.0μmol/L时,48小时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达22%,72和96小时的抑制率分别为25%和29.3%。HL-60细胞被ASON处理后,培养体系中死细胞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浓度在10—30μmol/L范围内,死细胞率由2%增到50%,但在无关ODN及空白对照组中未观察到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作为MDR1反义寡聚核苷酸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金玉 武兆忠 李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构建磁性纳米MDR1反义探针,评价以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载体转染MDR1反义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聚赖氨酸修饰葡聚糖包裹氧化铁纳米颗粒(dextrancoatedironoxidenanopartieles),并将此复合物与肿瘤多药耐药反义基因结... 目的:构建磁性纳米MDR1反义探针,评价以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载体转染MDR1反义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聚赖氨酸修饰葡聚糖包裹氧化铁纳米颗粒(dextrancoatedironoxidenanopartieles),并将此复合物与肿瘤多药耐药反义基因结合。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结合MDR1反义基因的能力,结合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载体进行荧光标记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纳米氧化铁在不同的pH值及各种质量比均有良好的DNA结合能力。纳米氧化铁可作为基因载体将MDR1反义基因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普鲁士蓝铁染色观察到细胞内的蓝色铁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MDR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颗粒。纳米氧化铁可作为基因载体转染人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 多药耐药 反义寡聚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及其脂质体防治小鼠单疱病毒角膜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宏伟 彭淑玲 +1 位作者 周毅 王香兰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反义寡聚核苷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兰涛 唐承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人胃癌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分布 ,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 目的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人胃癌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分布 ,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 ;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在G1期前出现亚 2倍体凋亡峰 ;端粒酶活性抑制。结论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抑制端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兰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肝癌细胞株的作用。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肝癌细胞株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DNA含量的分布 ,测定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肝癌细胞株的作用。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肝癌细胞株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DNA含量的分布 ,测定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 ;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在G1期前出现亚 2倍体凋亡峰 ;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抑制端粒合成 ,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活性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细胞凋亡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脑胶质瘤多药耐药基因1的表达
13
作者 孔建新 宋千 +2 位作者 刘延鹏 王成伟 张庆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 D R1)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胶质瘤耐药细胞系C6/adr中M D R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胶质瘤细胞株C6/adr作为胶质瘤体外耐药模型,针对M D R1基因m R NA的A UG起始区-9~+6序列合成反义和相应的正义寡聚脱氧核苷...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 D R1)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胶质瘤耐药细胞系C6/adr中M D R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胶质瘤细胞株C6/adr作为胶质瘤体外耐药模型,针对M D R1基因m R NA的A UG起始区-9~+6序列合成反义和相应的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均经硫代磷酸化修饰。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 D R1-AS)序列为5'-CTCCATCA CCAC CTC-3',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 D R1-S)序列为5'-G AG GTG G TG ATG G AG-3'。在脂质体介导下M DR1-A S、M D R1-S转染C6/adr细胞,48h后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快速比色法检测M D R1-AS的细胞毒性作用;半定量R T-PCR检测M DR1-A S处理前后的M DR1m RN A的差异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P糖蛋白(P-gp)的阳性细胞率。结果M D R1-AS对C6/adr细胞无毒性作用;M D R1-AS处理后M D R1m RN A的差异表达由处理前的106%降至30.44%;P-gp阳性表达率亦由处理前的100%降至32.77%。结论M D R1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可有效抑制M D R1m R N A及P-gp的表达,从而为基因治疗耐药胶质瘤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开发成为逆转胶质瘤耐药的反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硫代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抗巨细胞病毒作用
14
作者 周天戟 张雪怡 +2 位作者 张灏 王立军 任中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 研究互补于CMV主要即刻早期 (MIE)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点和MIEmRNA前体内含子 1/外显子 2拼接位点的 2个 19个碱基的ASS ODN (AS1和AS2 )对CM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ELISA法测定 2BS细胞上CMV抗原量。结果  2个S ODN均有... 目的 研究互补于CMV主要即刻早期 (MIE)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点和MIEmRNA前体内含子 1/外显子 2拼接位点的 2个 19个碱基的ASS ODN (AS1和AS2 )对CM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ELISA法测定 2BS细胞上CMV抗原量。结果  2个S ODN均有抗CMV作用 ,半数有效浓度 (EC50 )分别为 4 5 3和 10 2 μmol·L-1。 8 0 μmol·L-1的AS1使CMV抗原分泌推迟 3~ 4d。感染后立即加药效果最好 ,12h后加药效果大大下降 (P <0 0 5 ) ,感染后 36h再添加同一剂量及与DHPG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增强 (P <0 0 5 )。 2种ASS ODN 6 4 0 μmol·L-1时仅有轻微的细胞毒性 ,16 0 μmol·L-1以下浓度无明显毒副作用。采用 5mg·L-1的脂质体使 2种S ODN的EC50 分别降低了 111 0和 15 1 7倍。 2种正义序列对照也显示出抑制效应 ,EC50 分别为 2 6 2和 30 1μmol·L-1。NorthernBlot分析提示激活RNA酶H降解杂交双链中的mRNA分子为重要的特异性作用机制 ,而干扰CMV对细胞的吸附与侵入为重要的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结论 作用于MIE基因的ASS ODN可有效地抑制CMV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硫代磷脱氧核糖核苷 巨细胞病毒 抗病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化学修饰
15
作者 叶静 吴云林 谢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S-ODNs)的概念最先提出于1967年,经过30多年的研究,人们已意识到在各种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广阔领域里,有可能寻找到更有效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新药.
关键词 反义寡聚核苷 化学修饰 反义药物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美琴 白春学 +3 位作者 钮善福 方晓惠 陈常庆 陈波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64-467,470,共5页
目的 探讨反义寡聚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根据小鼠IL 5cDNA序列设计合成反义寡聚核苷酸片段 ,用T4 噬菌体多核苷酸激酶标记反义寡聚核苷酸的 5′端 ,观察硬脂胺 (SA)脂质体对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转染效率的影响。用... 目的 探讨反义寡聚核苷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根据小鼠IL 5cDNA序列设计合成反义寡聚核苷酸片段 ,用T4 噬菌体多核苷酸激酶标记反义寡聚核苷酸的 5′端 ,观察硬脂胺 (SA)脂质体对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转染效率的影响。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复制哮喘模型。用聚酰纤维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导入由阳离子脂质体携带的不同浓度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观察其对T淋巴细胞合成IL 5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5浓度。结果 SA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转染效率 ,1∶15m/m(反义寡聚核苷酸和SA脂质体质量比 )时转染效率最佳 ,提高反义寡聚核苷酸转染效率 12倍。未经卵蛋白刺激的正常鼠和哮喘鼠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未测到IL 5 ,经卵蛋白刺激后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5含量明显增高。导入不同浓度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10、2 0及 30 μmol/L)后 ,脾T淋巴细胞合成IL 5明显降低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5含量由 (4 4.6 0± 6 .2 3)pg/ml分别降低到 (30 .70± 7.36 2 )、(17.2 0± 6 .181)和 (8.16± 2 .34) pg/ml,抑制IL 5合成百分率分别为 31.17%、6 1.43%和81.7%。结论 反义寡聚核苷酸可明显抑制IL 5的合成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核苷 支气管哮喘 基因治疗 IL-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抗K562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兰芳 韩金祥 张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特征基因bcr/abl的嵌合位点和CML相关癌基因c-myb的第2外显子分别设计、合成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及其硫代磷酸化修饰物s-asODN分别或联合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结果表明各种asODN可显著抑制...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特征基因bcr/abl的嵌合位点和CML相关癌基因c-myb的第2外显子分别设计、合成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及其硫代磷酸化修饰物s-asODN分别或联合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结果表明各种asODN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存活,最大抑制率为64.7%±3.2%,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DNA合成,最大抑制率为85.8%±4.1%,可显著降低甚至几乎完全抑制bcr/abl的转录,可显著诱导K562发生凋亡.s-asODN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未加修饰的对应asODN.联合使用bcr/abl与c-myb的ASO比单独使用其中之一效果更佳.各种作用效果均表现出片断、时间相关性.这些说明,bcr/abl在CML发病机制中起双重作用,不仅刺激了CML细胞的过度增殖,而且抑制了细胞的凋亡.c-myb可能主要通过对bcr/abl的调控而与CML相关.asODN修饰物及多个癌基因的asODN联合使用可能是反义基因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 脱氧核苷 慢性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研究
18
作者 黄浩 朱志华 +2 位作者 任刚 黄汉菊 方向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检测脂质体介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效果。方法 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反义寡聚核苷酸处理... 目的 检测脂质体介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效果。方法 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反义寡聚核苷酸处理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生长曲线差异有显著性 ,增殖显著受抑 (P <0 0 5 ) ,PCNA蛋白表达完全抑制。而正义寡聚核苷酸组则无此作用 (P >0 0 5 )。结论 提示PCNA反义寡聚核苷酸可以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反义寡聚核苷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细胞 体外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19
作者 李美花 谌贻璞 张志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glomerularmesangialcells,GMC)进行内皮素 1(endothelin ,ET 1)基因表达的抑制试验 ,探讨ET 1基因表达与GMC增殖效应的关系。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基因转移方... 目的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glomerularmesangialcells,GMC)进行内皮素 1(endothelin ,ET 1)基因表达的抑制试验 ,探讨ET 1基因表达与GMC增殖效应的关系。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 ,将前内皮素原 ppET 1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As ODN)及其对照序列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Se ODN)、错配寡聚脱氧核苷酸 (mismatcholigodeoxynucleotide ,Mis ODN)分别导入GMC。通过生物素标记的As ODN显色反应 ,观察寡聚脱氧核苷酸的转移效果 ;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寡核苷酸链对GMC的 ppET 1mRNA表达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分析 (radioimmunoassay ,RIA)观察寡核苷酸链对GMC的ET 1蛋白分泌的作用 ;用氮蓝四唑盐 (MTT)试验分析寡核苷酸链对GMC增殖的效应。结果 :寡核苷酸链被转移入GMC。10nmol·L-1As ODN抑制了GMC的 ppET 1mRNA表达、ET 1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 (各组P <0 .0 5 )。 结论 :特异抑制GMC的 ppET 1基因表达能够抑制其增殖 ,证实GMC产生的ET 1能刺激GMC自身的增殖 ,ET 1是GMC自分泌炎症介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脱氧核苷 反义 药理学 内皮缩血管肽类 肾小球系膜 药物作用 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聚核苷酸及其在医药领域的进展
20
作者 蔡宇晹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反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较全面地阐述了反义寡聚核苷酸的种类,作为药物的优点、作用机制,以及药理学研究和药用开发现状。
关键词 反义 寡聚核苷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