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煤田顾桥煤矿深煤层地应力测试 被引量:6
1
作者 郑贵强 连会青 +3 位作者 凌标灿 唐书恒 韩永 杨德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4-1328,共5页
为了研究淮南煤田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和垂向变化规律,通过对淮南煤田顾桥煤矿的地应力测试和分析,发现顾桥煤矿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56.8°~76.3°之间,平均水平地应力方向为NE67.17°~SW67.17°.通过对矿区地应力随埋深的... 为了研究淮南煤田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和垂向变化规律,通过对淮南煤田顾桥煤矿的地应力测试和分析,发现顾桥煤矿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56.8°~76.3°之间,平均水平地应力方向为NE67.17°~SW67.17°.通过对矿区地应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SH、最小水平主应力Sh和铅直主应力Sv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此外,研究发现:在埋深600 m以浅,最小主应力大于垂向应力;在埋深600 m以深,最小主应力小于垂向应力;在埋深1 000 m以浅,最大主应力大于垂直应力;在埋深1 000 m以深,最大主应力小于垂向应力.依据地应力与埋深的关系,可以把1 000 m深度作为划分深浅煤层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埋深 水力压裂 地应力 深煤层 最大水平应力 最小水平应力 垂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煤层埋深等值线图的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练武 姬海明 +1 位作者 王鹏 贺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7,22,共4页
针对勘探资料少、地形复杂情况下绘制的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可信度低的问题,以MAPGIS软件和SURFER软件为基础,在MAPGIS下将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和校正,提取地形高程数据,在SURFER软件下生成地表曲面模型和煤层顶面曲面模型,并将两个曲面进行相... 针对勘探资料少、地形复杂情况下绘制的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可信度低的问题,以MAPGIS软件和SURFER软件为基础,在MAPGIS下将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和校正,提取地形高程数据,在SURFER软件下生成地表曲面模型和煤层顶面曲面模型,并将两个曲面进行相减,用所获得的第3个曲面来生成煤层埋深等值线图。该图可反映勘查区内任意一处煤层的真正埋深,可正确指导煤层的合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埋深值线图 计算机制图 mapGIS SUR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和盆地煤层气特征及形成地质条件 被引量:16
3
作者 卫平生 王新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
民和盆地构造位置处于祁连山褶皱系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发展起来的断、坳山间盆地。盆地中西部中侏罗统窑街组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气局部富集于窑街、炭山岭煤田。煤岩有机地球化学及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具有... 民和盆地构造位置处于祁连山褶皱系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发展起来的断、坳山间盆地。盆地中西部中侏罗统窑街组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气局部富集于窑街、炭山岭煤田。煤岩有机地球化学及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具有油型与煤型混合气特征。煤层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浅到深分别为CO2—N2带、N2带、N2—CH4带、CH4带。煤层气富集主要受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出露程度,埋藏深度及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且多分布于背斜、断块等构造的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株罗世 煤成气 形成原因 煤组分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邸学勤 梁跃强 +1 位作者 李超群 董露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综合运用瓦斯地质、数理统计及矿井瓦斯防治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大宁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深是控制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并依据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线性回归关... 综合运用瓦斯地质、数理统计及矿井瓦斯防治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大宁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深是控制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并依据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线性回归关系预测了大宁煤矿煤层瓦斯含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大宁煤矿的优化矿井通风方式,采用立体交叉瓦斯抽采措施及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规律 瓦斯赋存 煤层埋深 瓦斯含量 瓦斯防治 大宁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倾斜煤层沿空巷道锚注支护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广涛 《中国煤炭》 2019年第4期66-71,共6页
针对平煤十矿深部倾斜煤层沿空巷道围岩难支护的问题,根据岩层地质赋存特征,建立离散元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可知,巷道侧向应力集中,窄煤柱强度发生较大损失,巷道至窄煤柱之间围岩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侧向滑移,诱发煤柱与顶底板岩层剪切... 针对平煤十矿深部倾斜煤层沿空巷道围岩难支护的问题,根据岩层地质赋存特征,建立离散元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可知,巷道侧向应力集中,窄煤柱强度发生较大损失,巷道至窄煤柱之间围岩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侧向滑移,诱发煤柱与顶底板岩层剪切损伤破坏;窄煤柱和巷道周围垂直压应力增速较快,破坏巷道围岩的自承能力。构建了以"中空注浆锚索+高强注浆锚杆"为核心的围岩控制优化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最终巷道顶板下沉量为122.2 mm,两帮移近量为156.6 mm,对围岩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埋深 倾斜煤层 沿空巷道 围岩控制 锚注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厚煤层开采地表导气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伟 闫永乐 +2 位作者 赵亚杰 刘长友 赵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了确定浅埋厚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范围,基于串草圪旦煤矿6104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裂缝及导气裂缝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裂... 为了确定浅埋厚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范围,基于串草圪旦煤矿6104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裂缝及导气裂缝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裂缝可分为开切眼侧永久裂缝区,以及随工作面推进动态分布的裂缝产生区、裂缝贯通发展区和裂缝闭合区;6104工作面裂缝贯通发展区范围为滞后工作面0~100 m。实测6104工作面导气裂缝分布区滞后工作面0~80 m,且导气能力随裂缝滞后工作面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厚煤层 地表漏风 导气裂缝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