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5篇文章
< 1 2 2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Performance of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under Different Intensity of Heat Emis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HAN Tian-he,TANG Guang-fa,GONG Guang-cai,LI Tao,LIU Zhong-bing(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Heat emission and the volt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frigerating capacity of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Som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obtain their influence on refrigerating capacity of semiconductor... Heat emission and the volt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frigerating capacity of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Som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obtain their influence on refrigerating capacity of semiconducto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t emission and the volt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fixing the heat dissipation,there is an optimal working voltage for the semiconductor module;and if improving the heat emission,the refrigerating capacity increases and the optimal voltage becomes larger.Thi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HEAT EMISSION optimal working 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ISC-V适配开发的x86 built-in函数转换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志远 朱家鑫 +1 位作者 吴国全 王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0-636,共17页
新兴架构RISC-V的生态建设需要将其他架构函数或软件包向RISC-V架构迁移适配。在研究GCC特定架构适配的built-in函数向RISC-V架构迁移时,提出一套x86到RISC-V的built-in函数转换方法,对于非扩展指令集(属非向量类型)built-in函数,采用RI... 新兴架构RISC-V的生态建设需要将其他架构函数或软件包向RISC-V架构迁移适配。在研究GCC特定架构适配的built-in函数向RISC-V架构迁移时,提出一套x86到RISC-V的built-in函数转换方法,对于非扩展指令集(属非向量类型)built-in函数,采用RISC-V架构下相同功能的built-in或标准库函数替代;对于SSE扩展指令集built-in函数,建立数据类型映射和向量函数操作映射实现向RISC-V架构向量扩展函数或标准库函数的迁移,其中RVV函数迁移方式占比67%。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迁移的程序功能正确,方法有效。本文方法对其他扩展指令集built-in函数的迁移提供了指导,且与现有工作相比,更易扩展、覆盖面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迁移 built-in函数 指令扩展集 RISC-V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煮食材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颖 韩东 张春晖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96,共8页
为探究食材经热加工后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实验将不同种类蔬菜与肉经预煮处理后,在4℃冷藏条件下进行贮藏,并在不同时间点(0,1,3,5,7 d)采集样品,对其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 为探究食材经热加工后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实验将不同种类蔬菜与肉经预煮处理后,在4℃冷藏条件下进行贮藏,并在不同时间点(0,1,3,5,7 d)采集样品,对其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预煮食材的品质发生显著变化(P<0.05)。具体表现为:预煮食材整体色泽逐渐变暗;pH值升高;畜禽肉中的TBARS值、TVB-N含量逐渐增加,猪肉在第3天时发生氧化酸败,牛肉和羊肉在第7天时发生氧化酸败;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间不断上升;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叶菜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贮藏第3天时均超过国家限量标准(≥4 mg/kg)。综上所述,预煮后的食材在冷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的外观劣化,同时伴随着脂质氧化、蛋白质分解、微生物活动、有害物质生长等现象,致使其品质严重下降,不宜食用,这一发现为预制菜的品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煮食材 冷藏 品质变化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例基于多齿二酰腙配体构筑的双核Gd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磁热效应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季甲 郭朝阳 +6 位作者 雷文妮 郑佳苇 秦浩容 闫嘉红 侯银玲 辛晓艳 王文敏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1-772,共12页
利用大共轭二酰腙有机配体N',N‴-(1E,1'E)-(1,10-菲咯啉-2,9-二基)双(甲酰基乙基)双(2-羟基苯并肼)(H_(4)L)与Gd(NO_(3))3·6H_(2)O或Gd(dbm)3·2H_(2)O反应,得到了2例双核Gd_(2)配合物:[Gd_(2)(L)(H_(2)L)]·2CH_(... 利用大共轭二酰腙有机配体N',N‴-(1E,1'E)-(1,10-菲咯啉-2,9-二基)双(甲酰基乙基)双(2-羟基苯并肼)(H_(4)L)与Gd(NO_(3))3·6H_(2)O或Gd(dbm)3·2H_(2)O反应,得到了2例双核Gd_(2)配合物:[Gd_(2)(L)(H_(2)L)]·2CH_(3)OH·CH_(3)CN(1)和[Gd_(2)(H_(2)L)2(dbm)_(2)]·6CH_(3)CN(2)(Hdbm=二苯甲酰甲烷)。结构研究表明,Gd_(2)配合物1和2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然而它们的分子结构却不同,其中1显示蒲扇形状,而2为风车形状的笼子。磁性研究表明,2种Gd_(2)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磁致冷性能[-ΔS_(m)=23.35 J·kg^(-1)·K^(-1)(1)、15.09 J·kg^(-1)·K^(-1)(2)]。此外,配体与Ln(Ⅲ)之间的协同作用使2种Gd_(2)配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当Gd_(2)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Gd_(2)配合物主要插入或切割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Gd2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制冷 抑菌活性 DNA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热水器中自然替代工质R1270和R290的充注量优选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巨福军 侯力豪 +3 位作者 刘清磊 王浩然 肖成杰 范晓伟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R1270和R290均是氟利昂等传统工质的潜在替代工质。实验研究了名义工况下工质充注量对分别使用R1270和R290的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和冷凝器中换热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自然工质替代R2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充注量对两系统的循环性能和换... R1270和R290均是氟利昂等传统工质的潜在替代工质。实验研究了名义工况下工质充注量对分别使用R1270和R290的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和冷凝器中换热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自然工质替代R2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充注量对两系统的循环性能和换热流体的温度分布均有显著影响;R1270系统和R290系统均在相同的最佳充注量(0.90 kg)下分别获得最大COP为4.443和4.317;不同充注量下两系统的冷凝器中均出现2个传热窄点和2个最大传热温差,且其第一传热窄点和第二最大传热温差的出现位置均随充注量的变化而出现相似的迁移;相比于R22系统,R1270系统和R290系统在最佳充注量下均获得明显占优的COP和排气温度以及基本相当的排气压力,且其制热量分别提升了7.05%和降低了10.65%,因此R1270比R290在热泵热水器中替代R22时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质替代 R1270 R290 充注量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和气体比例对冷鲜乌鸡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关郁芳 夏洪兵 +5 位作者 苗小猛 王梅 杨秀勇 唐文才 刘嘉 黎谢飞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41,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及气调条件对普安盘江乌鸡冷藏过程中肉质的影响,选用4种包装膜(包装膜0(PP),包装膜1(PE/EVOH/PA),包装膜2(PE/TIE/PA/EVOH/TIE/PE/TIE/PA),包装膜3(NY/EVA))对新鲜普安盘江乌鸡肉进行充空气包装,并在不同储藏时间... 为了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及气调条件对普安盘江乌鸡冷藏过程中肉质的影响,选用4种包装膜(包装膜0(PP),包装膜1(PE/EVOH/PA),包装膜2(PE/TIE/PA/EVOH/TIE/PE/TIE/PA),包装膜3(NY/EVA))对新鲜普安盘江乌鸡肉进行充空气包装,并在不同储藏时间段对鸡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筛选出保鲜效果最好的包装膜,然后采用保鲜效果最优包装膜结合4种不同气调包装(A组(空气),B组(30%CO_(2)+70%N_(2)),C组(5%O_(2)+40%CO_(2)+55%N_(2)),D组(15%O_(2)+30%CO_(2)+55%N_(2)))进行包装,研究其对普安盘江乌鸡肉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气调包装组合。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4种不同包装膜中,包装膜2的保鲜效果良好,该处理鸡肉的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相比其他膜相对较低,保鲜效果最佳。气调包装中,D组(15%O_(2)+30%CO_(2)+55%N_(2))的菌落总数和TVB-N值相比其他气调包装组相对较低,能将普安盘江乌鸡保鲜至18 d。综合菌落总数及其他指标,优化的包装材料和气调包装乌鸡肉的货架期相比聚丙烯膜空气包装延长了10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盘江乌鸡 保鲜包装膜 气调保鲜 冷藏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肉中致病菌的三重ERA快速检测
7
作者 杨艳歌 吴占文 +6 位作者 刘通 王帅 魏莹 赵健淞 李红娜 李涛 张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进行性能分析,然后对市售冷藏肉开展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并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结果比对。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冷藏肉类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种关键致病菌的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经过优化,该方法能在12 min内通过单次反应同时完成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最低检出限低至10^(-3)ng/μL;对于人工模拟污染样品,经过6 h的前增菌,采用该方法可同时检出污染量为1 CFU/m L的3种致病菌;对市售冷藏肉品的抽检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35%,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2.9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6.45%,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的检测结果吻合,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该研究不仅有助于降低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疾病风险,还可为未来食源性致病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肉品 食源性致病菌 三重荧光ER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冷藏期‘珍珠油杏’果实品质的调控
8
作者 刘敏 黄丹丹 +3 位作者 王元一 丁婴 孟庆喜 朱树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1,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理后于0℃贮藏,测定了不同处理对果实硬度、相对电导率、亮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杏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杏果实贮藏的SL浓度;进一步测定了杏果实腐胺、亚精胺和精胺质量比及ATP质量比、H^(+)-ATPase、H^(+)-PPase活性和钠、钾离子质量比变化,以探究SL处理对杏果实多胺含量、能量代谢和钾钠稳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与对照处理及其它浓度处理相比,2.0μmol/L SL处理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显著延缓了采后杏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2.0μmol/L SL有效抑制了果实呼吸速率升高、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以及硬度下降,抑制了杏果实质量的减少,同时抑制杏果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使相对电导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通过抑制ATP质量比下降及延缓H^(+)-ATPase、H^(+)-PPase活性的降低,2.0μmol/L SL处理能保障细胞膜能量代谢稳定。2.0μmol/L SL能调降低冷藏期间杏果实钠离子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维持钾钠动态平衡。同时,2.0μmol/L SL提高了杏果实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3种多胺的质量比,高水平的多胺有利于保持果蔬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期。【结论】2.0μmol/L的SL浸果处理通过整合能量代谢调控、离子稳态维持及膜系统保护机制,显著延缓了‘珍珠油杏’果实在0℃低温贮藏期的品质下降,使杏果实在采后20d内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独脚金内酯 果实品质 钾钠稳态 采后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隔热卷材保温技术的冷藏车隔热特性与能耗分析
9
作者 郭嘉明 张霄丹 +4 位作者 羊元飞 林济诚 蔡威 刘妍华 吕恩利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厢内的热量减少。在无制冷的情况下,热通量降低比例为46.3%;在设定5℃的冷藏温度下,下降比例为16.7%~26%。隔热卷材使车厢外壁温度均匀性提高至1.12,内部均匀性提高至1.68;同时在制冷系统启动后可以更快达到设定温度,同时更容易维持较低温度。有隔热卷材车厢可使压缩机工作频率降低9.1%,从而节省能耗,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冷链运输装备节能运用提供新思路,对有隔热要求的粮库、冷库等设施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隔热材料 漏热量 温度均匀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动态特性仿真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爱华 赵帅 +1 位作者 王林 常明慧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8-325,共8页
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在额定工况下展现出高效的制冷性能,然而,其固有的缺陷在于变工况性能欠佳,甚至可能导致工作失效。作为一项几乎不依赖电能的制冷技术,太阳能吸收制冷技术面临着太阳能供应间歇性和用户侧需求波动性的双重挑战,这些... 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在额定工况下展现出高效的制冷性能,然而,其固有的缺陷在于变工况性能欠佳,甚至可能导致工作失效。作为一项几乎不依赖电能的制冷技术,太阳能吸收制冷技术面临着太阳能供应间歇性和用户侧需求波动性的双重挑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循环的工作效能。从系统内部参数与外部参数动态匹配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构建了太阳能单效LiBr-H2O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稳态仿真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动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扰动因素下循环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状态空间动态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的动态行为,清晰地揭示了循环输入变量、状态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动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制冷 状态空间模型 动态仿真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压环境中气体超声速射流数值研究
11
作者 李艳霞 王振强 +2 位作者 胡云雷 李宾 刘中良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超音速射流可为激光光谱法分离同位素(SILARC)过程提供深度冷却,由于SILARC过程射流环境接近真空,低压射流环境会对超音速射流的射程、扩展角等物理场产生很大影响。构建微型喷管射流物理模型,对流体在喷管内跨音速流动及离开喷管后的... 超音速射流可为激光光谱法分离同位素(SILARC)过程提供深度冷却,由于SILARC过程射流环境接近真空,低压射流环境会对超音速射流的射程、扩展角等物理场产生很大影响。构建微型喷管射流物理模型,对流体在喷管内跨音速流动及离开喷管后的真空环境射流现象开展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各物理参数及物理场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射流时长τ≤200μs时,初始条件对非稳态射流的影响非常大,超音速射流形成的低温气体前沿(T<50 K气流层)不断向流动下游移动。但τ>200μs后,气流移动的速率越来越小,温度和压力最低值的变化也越来越小,但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下游抽气管道对气流的压缩作用致使激波位置和物理参数出现前后震荡。至τ=250μs时,超音速流体在喷管出口下游10 mm的轴向范围内形成伞状的低温区域,气流温度在70~12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流动 超音速射流制冷 数值模拟 真空环境 瞬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混式核子器临界成雪高度的测量分析
12
作者 赵巍 韩雅倩 +2 位作者 张华 陈鹏举 傅俊元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共7页
为研究人工造雪机内混式单孔核子器的临界成雪高度,实验测量了在不同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下的临界成雪高度阈值,分析了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压力比为0.40 MPa∶0.40 MPa的工况下,当环境温度... 为研究人工造雪机内混式单孔核子器的临界成雪高度,实验测量了在不同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下的临界成雪高度阈值,分析了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压力比为0.40 MPa∶0.40 MPa的工况下,当环境温度为-5℃和-10℃时,临界成雪高度阈值不存在,但环境温度为-15℃时,可以实现成雪,临界成雪高度阈值为50~55 cm。当气水压力比为0.50 MPa∶0.45 MPa和0.50 MPa∶0.40 MPa时,-5、-10、-15℃环境温度条件下均能成雪,且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环境温度下,气水压力比越大,临界成雪高度越小;在保持气水压力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环境温度从-5℃降至-15℃,临界成雪高度则随之减小,且在-10~-5℃温度区间变化趋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雪 制冷系统 临界成雪高度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制冷系统小管径替代技术对充注量减少的计算分析
13
作者 刘业凤 丁民淅 +4 位作者 罗志鹏 钟海辉 李洁 张华 张天娇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R3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在家用空调、工商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R32的安全等级为A2L,具有弱可燃性,需要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要减少R32充注量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小管径替代技术是减少其充注量的有效方法。为... R3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在家用空调、工商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R32的安全等级为A2L,具有弱可燃性,需要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要减少R32充注量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小管径替代技术是减少其充注量的有效方法。为了预测R32制冷系统采用小管径对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比较7种空泡系数模型对2个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并基于准确度最高的模型联合其他关联式建立新模型,计算出管径减小后不同制冷量下对R32充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ughmark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最佳充注量最为接近,与2个系统的相对误差分别是27.2%和18.0%;通过新模型计算得出在制冷量为5、7.5、12.5 kW时,制冷系统管径由7 mm变成5 mm后,R32充注量分别减少33.2%、32.0%和30.9%,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 小管径 充注量 空泡系数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石围天坑中洞洞穴硝石的成因
14
作者 秦燕 范昌福 +3 位作者 李延河 刘锋 孙鹏程 胡斌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0-2170,共11页
我国岩溶洞穴硝石数量多、分布广,是古代采硝制作火药的主要对象,在古代战争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岩溶洞穴硝石的开采历史悠久,但研究程度低,成矿机制不明。本文对广西大石围天坑中洞正在形成的洞穴硝石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 我国岩溶洞穴硝石数量多、分布广,是古代采硝制作火药的主要对象,在古代战争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岩溶洞穴硝石的开采历史悠久,但研究程度低,成矿机制不明。本文对广西大石围天坑中洞正在形成的洞穴硝石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氮、三氧同位素研究。发现中洞下部连接地下暗河,地面和洞壁上发育很多与下部洞穴连通的喷气孔,白色硝石粉末均围绕这些喷气孔集中分布,硝酸盐等气溶胶正从这些气孔中喷发出来。硝石的氮氧同位素具有土壤铵硝化形成硝酸盐的典型特征,提出这些硝酸盐来自地下暗河河水。河水中部分硝酸盐等易溶盐类组分随着河水蒸发进入水汽中以气态形式在洞穴中迁移。该硝石洞由一系列巨大洞厅和狭窄洞道组成,这种天然的多级气体压缩制冷系统是形成洞穴硝石的关键。当溶洞内气流由容积巨大的洞厅进入狭窄的洞道时,压力增大,流速加快,温度升高;相反,当气流穿过狭窄的洞道进入容积巨大的洞厅时,由于压力突然释放,气体温度快速下降,水汽中溶解的硝酸盐等盐类组分逐渐达到过饱和,析出形成盐类气溶胶沉降。盐类饱和析出的先后顺序与其溶解度大小相反,溶解度最小的硫酸盐类首先析出沉降,在洞穴系统下部的洞厅富集;然后是溶解度较大的氯化物类,在中部的洞厅聚集;溶解度最大的硝酸盐类,最后在上部洞厅/洞口聚集成矿。地下暗河与上部洞口的距离越大,洞厅数量越多,不同溶解度的盐类分离得越彻底,形成的硝石品位越高;积累时间越长,形成的洞穴硝石规模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围天坑 洞穴硝石 氮同位素和三氧同位素 天然气体压缩制冷系统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离心模型试验机上冻结装置研制与性能测试
15
作者 周洁 郭仲秋 +3 位作者 石振明 刘成君 周华德 班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40,共5页
离心模型试验是解决大时间跨度下冻土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冻土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制冷端只能起到控制温度边界功能,无法在土体内形成连续冻结墙。为模拟人工地层冻结过程中土体内管状冷源冻结过程,基于同济大学TJ-150岩土离心机,自... 离心模型试验是解决大时间跨度下冻土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冻土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制冷端只能起到控制温度边界功能,无法在土体内形成连续冻结墙。为模拟人工地层冻结过程中土体内管状冷源冻结过程,基于同济大学TJ-150岩土离心机,自主设计一套采用半导体制冷与可控液氮冻结的冻土离心试验装置。试验过程中,半导体制冷设备可实现对冻结墙边界温度的控制,液氮冻结装置能够实现对液氮的稳定存储和定点输送。基于此套试验装置开展了离心机微型孔压静力触探试验以探究冻融前后软土渗透系数变化规律试验,在15g离心超重力下检验了该装置的性能,并初步探究了通过离心机微型孔压静力触探装置测定软黏土冻融前后原位渗透系数差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离心模型试验 半导体制冷 液氮冻结 试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新鲜及冷冻玉米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吴凤凤 黄晓倩 +2 位作者 王乃娟 俞明富 徐学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5,共8页
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处理对新鲜及不同冻藏时间玉米面团的加工特性、蛋白质结构及玉米饼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向新鲜及冻藏3、6周的玉米面团添加不同量TGase(其添加量对应每100 g玉米粉中含60、120、180、240 U酶活)... 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处理对新鲜及不同冻藏时间玉米面团的加工特性、蛋白质结构及玉米饼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向新鲜及冻藏3、6周的玉米面团添加不同量TGase(其添加量对应每100 g玉米粉中含60、120、180、240 U酶活)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Gase的添加降低了新鲜和冷冻玉米面团的糊化参数值,优化了面团的黏弹性,增强了玉米面团的持水能力。同时,它促使蛋白质交联,进而形成更为致密的网络结构,有效减轻了冷冻过程中冰晶对玉米面团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升了玉米面团的低温稳定性。此外,适量添加TGase能够显著降低以不同冻藏周期玉米面团制作的玉米饼的硬度和老化率。当添加最佳量(即每100 g玉米粉中含180单位酶活的TGase,质量分数为1.5%)的TGase时,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冻藏周期玉米面团所制玉米饼的硬度分别降低了15.07%(新鲜面团)、19.22%(冻藏3周)和26.61%(冻藏6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玉米面团 冷冻储存 流变特性 玉米饼品质 水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红外测温系统
17
作者 郭来功 刘安坤 +1 位作者 黄晨瑞 穆朝民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针对于高速测温系统存在的响应时间慢、校准复杂、不适用特殊环境等问题,设计了以STM32F429IGT6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以光学系统、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为主体的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光学系统采用金属抛物面反射镜构建光学组件,结合制冷... 针对于高速测温系统存在的响应时间慢、校准复杂、不适用特殊环境等问题,设计了以STM32F429IGT6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以光学系统、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为主体的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光学系统采用金属抛物面反射镜构建光学组件,结合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完成光电转换,由微控制器进行高速采集。系统采样率为1 MHz,采用SD卡进行数据存储,可在屏幕上显示温度变化波形。采用黑体炉静态标定法进行温度标定,对温度与电压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电压-温度关系式,测量误差为±1℃,温度测量有效范围为10~200℃。标定后使用霍普金森压杆冲击实验进行了系统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具有微秒级温度变化的探测能力,响应时间快,操作与校准简单,在动态高速测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 高速采集 黑体炉 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蒸汽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吴玉庭 马旭东 +3 位作者 杜彦君 雷标 鹿院卫 张灿灿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1,共12页
工业脱碳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关于工业脱碳的研究集中在供给侧,少有针对需求侧的研究,而需求侧生产工业蒸汽的能耗占总工业能耗近30%,是工业脱碳的有效着力点。热泵蒸汽机针对工业蒸汽需求,凭借其显著的能质提... 工业脱碳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关于工业脱碳的研究集中在供给侧,少有针对需求侧的研究,而需求侧生产工业蒸汽的能耗占总工业能耗近30%,是工业脱碳的有效着力点。热泵蒸汽机针对工业蒸汽需求,凭借其显著的能质提升能力,为工业脱碳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热泵蒸汽机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提高系统效率和提高输出温度两个方面提出了热泵蒸汽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在制冷剂方面,使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方法预测高温混合制冷剂的性质将是工质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冷媒压缩机方面,对涡旋压缩机提出新的组合剖面、新的密封结构及设计新的轴向力平衡方法,对活塞压缩机使用梯形活塞和阶梯式混合排量活塞等创新密封方法,对螺杆压缩机的几何参数、运行条件、系统结构和驱动配置实施优化策略将是冷媒压缩机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水蒸气压缩机方面,对离心压缩机降低排气温度和开发廉价高性能叶片,对螺杆压缩机进行精确喷水控制和系统可靠性设计将是水蒸气压缩机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蒸汽机 高温热泵 混合制冷剂 高温压缩机 水蒸气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山药粉对希腊式酸奶冷藏中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马荣琨 张中义 程上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工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冷冻干燥)制得的山药粉对希腊式酸奶贮藏期间的品质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这三种山药粉分别替代2%的全脂乳粉制作希腊式酸奶,测定其在4℃贮藏21 d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干燥工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冷冻干燥)制得的山药粉对希腊式酸奶贮藏期间的品质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这三种山药粉分别替代2%的全脂乳粉制作希腊式酸奶,测定其在4℃贮藏21 d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山药希腊式酸奶的酸度、硬度、内聚性、黏度、乳酸菌活菌数和多酚含量均有所提高,固形物含量和持水性略有下降,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基本处于平稳不变状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种山药粉均显著提高了希腊式酸奶的酸度、内聚性、黏度、多酚含量、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P<0.05),持水力和乳酸菌活菌数量有所提高,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硬度值在贮藏14 d前相对较高,在21 d时山药希腊式酸奶的硬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冷藏过程中三种山药酸奶的固形物含量、硬度、内聚性、黏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Y3组(冷冻干燥)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Y1(热风干燥)、Y2组(微波干燥)(P<0.05),硬度显著低于Y1、Y2组(P<0.05),酸度、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略高于Y1、Y2组;Y3、Y2组的内聚性和黏度显著高于Y1组(P<0.05)。综合分析可知,三种山药粉中冷冻干燥山药粉更有利于改善希腊式酸奶品质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为山药粉在希腊式酸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粉 希腊式酸奶 干燥方式 冷藏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直凝地板辐射供暖空气源热泵试验研究
20
作者 牛建会 吕天舒 +2 位作者 王海超 李永亮 卜跃刚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5,共8页
针对建筑能耗大、居民舒适性要求提高的现状,设计一种直凝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末端,并在环境控制室搭建制冷剂直凝地板辐射供暖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不同室外温度下直凝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末端温度特性及热泵制热性能变化,并与光管毛细管... 针对建筑能耗大、居民舒适性要求提高的现状,设计一种直凝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末端,并在环境控制室搭建制冷剂直凝地板辐射供暖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不同室外温度下直凝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末端温度特性及热泵制热性能变化,并与光管毛细管辐射末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室外温度下,光管毛细管壁升温速率高于水泥层下毛细管壁升温速率,水泥地板表面温度稳定时间滞后于其下毛细管壁温稳定时间;当室外温度为0℃时,光管毛细管壁排气段与过冷段之间温差仅为1.6℃,而水泥地板表面两者温差则为4.4℃;当室外温度为-10℃时,敷设水泥层后的毛细管地板供暖系统制热量与制热COP分别达到1.67 kW和4.20,比光管毛细管末端系统分别下降21.6%和13.9%。研究结果可为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制冷剂直凝 地板辐射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