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钢内芯-UHPC组合空心柱抗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邵旭东 赵相如 +2 位作者 伍隋文 邵宗暄 何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为适应新型钢-UHPC拱桥的跨越能力、加快施工进度、减轻拱上建筑自重和造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内芯-UHPC组合空心柱以及相应的插承式节点连接构造.新型柱由空心钢内芯与外部UHPC薄壁层组成,钢内芯可作为UHPC层的内模,同时提供... 为适应新型钢-UHPC拱桥的跨越能力、加快施工进度、减轻拱上建筑自重和造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内芯-UHPC组合空心柱以及相应的插承式节点连接构造.新型柱由空心钢内芯与外部UHPC薄壁层组成,钢内芯可作为UHPC层的内模,同时提供额外的耗能.介绍了新型立柱及其与承台间连接构造的概念设计,通过设计2∶5的立柱缩尺模型,采用原桥初步设计中最不利轴压比(0.24)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该立柱的破坏模式、预制立柱界面处连接性能、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残余变形、曲率分布和钢板应变等.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为弯曲破坏模式,具体为柱底塑性铰区域钢筋钢板屈服,UHPC薄壁层压溃,但节点连接处保持完好,预制与后浇UHPC界面未见裂缝,表明提出的新型装配式连接构造是可靠的.此外,试件具有较高的等效阻尼比,但试件位移延性稍显不足,主要归因于试验模型钢内芯钢板厚度与UHPC薄壁层厚度不匹配,此外,高轴压比(0.24)也是潜在原因.其次,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并对原型柱开展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柱随着轴压比的增加,延性降低,轴压比在0.05~0.20范围内,原型柱延性系数均接近或大于3.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钢内芯-UHPC立柱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内芯-UHPC组合柱 拱桥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承插式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套箍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阳春 徐兴伟 +2 位作者 景国建 仝腾 李小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套箍约束普通混凝土(NC)短柱的轴压受力性能,进行了12根UHPC套箍约束及6根无约束普通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变形及受力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UHPC套箍作用会改变轴...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套箍约束普通混凝土(NC)短柱的轴压受力性能,进行了12根UHPC套箍约束及6根无约束普通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变形及受力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UHPC套箍作用会改变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并增强其破坏时的塑性表现。与圆形截面相比,矩形截面试件中,UHPC与NC界面间的滑移现象更加明显。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粘结单元中引入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及粘结-摩擦耦合模型(CAF)后,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试件的开裂和滑移演变行为。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iry函数计算了矩形截面试件的约束力,并进一步推导了单轴加载下短柱的应力-应变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套箍 核心混凝土柱 约束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无筋芯柱约束互锁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
3
作者 熊凯 夏多田 缪丰羽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为解决传统砌体结构自重大,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固废基无筋芯柱约束互锁砌块墙体。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对6片墙体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了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和芯柱类型等因素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竖... 为解决传统砌体结构自重大,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固废基无筋芯柱约束互锁砌块墙体。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对6片墙体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了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和芯柱类型等因素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竖向压应力和高宽比使墙体破坏形态发生转变,增大竖向压应力使刚度退化减缓,最大提升35.9%的耗能能力,增大高宽比使延性系数提升8.1%,但当竖向压应力大于0.45 MPa或高宽比大于2.03时对墙体抗震不利;掺入纤维的固废基芯柱在承载力方面比普通无筋墙体最大提升122.7%,与配筋墙体最小仅3.4%的差距,而且延性更好;竖向砂浆层的缺少,降低了互锁砌块墙体的初裂荷载和初始刚度,但是互锁砌块墙体在耗能和延性方面比普通砌块墙体要好。给出了基本完好、严重破坏、倒塌破坏对应的层间位移角建议限值以评估墙体抗震性能。根据GB 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适合该类型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以期为后续的新型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纤维 煤基灰渣 互锁砌块 无筋芯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车门内板二次顶出注塑模设计
4
作者 李清安 张维合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根据汽车车门内板的尺寸大小、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了一副超大型薄壁顺序阀控制的热流道注塑模具。模具脱模系统采用二次顶出机构,成功解决了喇叭孔对成型零件包紧力大、塑件脱模困难的难题。在塑件倒扣附近设计定位柱,成功消除了... 根据汽车车门内板的尺寸大小、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了一副超大型薄壁顺序阀控制的热流道注塑模具。模具脱模系统采用二次顶出机构,成功解决了喇叭孔对成型零件包紧力大、塑件脱模困难的难题。在塑件倒扣附近设计定位柱,成功消除了脱模过程中塑件被斜顶拉变形的故障。模具采用顺序阀控制热流道浇口进胶顺序和进胶口时间的智能浇注系统,有效解决了大型、狭窄型腔注塑模具熔体填充困难问题。模具采用24组由直通式水管、倾斜式水管和隔片式水井组成的冷却水路,纵横交错,冷却快速且均衡。模具成功投产,成型塑件精度达到了MT3(GB/T 14486—2008),注射周期降低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车门内板 超大型注塑模具 二次顶出 顺序阀热流道 定位柱 侧向抽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驰 徐永福 叶冠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0-1617,共8页
针对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较为复杂的问题,基于砼芯水泥土搅拌桩(DCM)复合地基载荷板试验,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讨论不同芯长比和含芯率条件下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承载力和沉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 针对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较为复杂的问题,基于砼芯水泥土搅拌桩(DCM)复合地基载荷板试验,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讨论不同芯长比和含芯率条件下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承载力和沉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芯长比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上部荷载集中至砼芯,同时桩周土体上的竖向应力减小;水泥土搅拌桩外壳在上部与桩周土和砼芯共同承担竖向荷载,随着桩体入土深度的增加变为负责传递砼芯与桩周土之间的剪应力;砼芯长度控制了桩土侧摩阻力的发挥长度,而且使得桩土侧摩阻力沿深度均匀发挥;芯长比和含芯率对于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是相互的,选择合适的芯长比和含芯率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砼芯水泥土搅拌桩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芯长比 含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箱形柱与梁异型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薛建阳 胡宗波 +1 位作者 彭修宁 刘祖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5,共7页
基于对钢结构箱形柱与梁异型节点形式及受力性能的分析,建立异型节点域的受剪计算模型,并推导节点域在压弯情况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箱形柱与工字梁和箱形梁异型节点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轴压比和核心区高度对节点域... 基于对钢结构箱形柱与梁异型节点形式及受力性能的分析,建立异型节点域的受剪计算模型,并推导节点域在压弯情况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箱形柱与工字梁和箱形梁异型节点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轴压比和核心区高度对节点域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得到节点域的剪力-剪应变滞回曲线;从试验模型的滞回曲线可以看出,异型节点域以剪切变形为主,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剪承载能力。试验结果与计算分析表明,节点域在小核心区发生剪切屈服,提出的节点域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箱形柱 异型节点 核心区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石膏板中不同间距灌注混凝土芯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姜忻良 邓永胜 +2 位作者 刘康 谷岩 崔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本文根据墙板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提出在空心石膏板中不同间距灌注混凝土芯柱方案,并对3组(12块)不同间距芯柱石膏板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探讨了构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受力特性。为此类板应... 本文根据墙板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提出在空心石膏板中不同间距灌注混凝土芯柱方案,并对3组(12块)不同间距芯柱石膏板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探讨了构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受力特性。为此类板应用于多层住宅实际工程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芯柱 纤维石膏板 低周反复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芯柱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承重墙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会阁 赵均 +2 位作者 凌沛春 苗启松 周炳章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通过3片设芯柱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承重墙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这种组合墙体的破坏过程与特征,以及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刚度退化、耗能等方面的性能,并比较了开洞对墙体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墙... 通过3片设芯柱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承重墙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这种组合墙体的破坏过程与特征,以及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刚度退化、耗能等方面的性能,并比较了开洞对墙体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墙中设置芯柱后,对墙体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墙体具有很好的极限变形能力,实现裂而不倒,是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墙用作承重墙体的一种有效抗震构造措施.研究还表明,这种组合墙体变形性能的改善程度与芯柱的设置情况有关;而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受开洞影响较大,随洞口水平截面积的增大而明显降低.研究结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承重墙结构体系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 砌体结构 芯柱 承重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宏英 耿海霞 +2 位作者 张建伟 曹万林 杨信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0-1728,共9页
为了比较带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与带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核心筒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模型和1个钢管混凝土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2个模型均按1/6缩尺.在试验基础上,分析... 为了比较带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与带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核心筒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模型和1个钢管混凝土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2个模型均按1/6缩尺.在试验基础上,分析比较了2个核心筒的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比钢管混凝土柱边框组合核心筒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组合核心筒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套管构件的理论和试验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申波 马克俭 +1 位作者 胡岚 邓长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9,共7页
针对轴压套管构件,分析了柔性套筒约束下内核的变形过程,提出了套管构件的设计公式、相关构造和内核的轴力-轴向位移非线性计算模型.理论与试验的对比研究表明:当内核与套筒的刚度比小于0.005时,内核可以由低阶屈曲模态变形到高阶屈曲模... 针对轴压套管构件,分析了柔性套筒约束下内核的变形过程,提出了套管构件的设计公式、相关构造和内核的轴力-轴向位移非线性计算模型.理论与试验的对比研究表明:当内核与套筒的刚度比小于0.005时,内核可以由低阶屈曲模态变形到高阶屈曲模态;当内核与套筒的刚度比大于0.005时,内核将与套筒一起发生侧向失稳破坏.套筒较刚、内核长细比较小、内核-套筒净间隙较大,不利于显著提高内核的轴压承载力.内核外伸套筒部位是薄弱部位,为避免该部位的屈曲,需要减小该部位的长度,并对该薄弱部位予以加强.与传统圆钢管相比,套管构件中轴压内核的承载力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内核的延性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构件 内核 屈曲 计算模型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柱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志良 孙建恒 +2 位作者 白永兵 李宏斌 赵淑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3,38,共3页
采用拔出试验,对芯柱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光圆钢筋还是带肋钢筋,芯柱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芯柱提供了... 采用拔出试验,对芯柱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光圆钢筋还是带肋钢筋,芯柱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芯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钢筋 芯柱 黏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控制的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路德春 李强 +1 位作者 杜修力 吴春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0-1407,共8页
基于大开车站的塌毁是由于中柱变形能力不足所导致这一观点,对大开车站中柱进行了失效模式优化,提出一种新型叠层加芯柱。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静力分析叠层加芯柱的水平极限变形能力和实际工作状态,采用时... 基于大开车站的塌毁是由于中柱变形能力不足所导致这一观点,对大开车站中柱进行了失效模式优化,提出一种新型叠层加芯柱。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静力分析叠层加芯柱的水平极限变形能力和实际工作状态,采用时域显式整体分析方法,对大开车站和采用叠层加芯柱的大开车站进行震害模拟,从典型时刻结构整体变形、中柱及侧墙的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反应等方面对比分析两者抗震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叠层加芯柱具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采用叠层加芯柱后的大开车站整体变形明显减小,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未发生塌毁现象;中柱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侧墙水平地震反应降低,结构竖向沉降大幅降低,整体性较好;失效模式控制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起到了显著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开车站 失效模式控制 中柱变形能力 叠层加芯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抗震变形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英民 郑妮娜 +1 位作者 夏洪流 葛玉琦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芯柱式构造柱可解决现浇构造柱支模难、造价高、工期长等问题。通过11个试件(6个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2个现浇构造柱约束墙体、3个素墙体)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墙体的骨架曲线特征、位移延性及位移角,探讨了... 芯柱式构造柱可解决现浇构造柱支模难、造价高、工期长等问题。通过11个试件(6个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2个现浇构造柱约束墙体、3个素墙体)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墙体的骨架曲线特征、位移延性及位移角,探讨了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及墙体形式对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芯柱式构造柱的作用与传统现浇构造柱相近,可通过对墙体的约束增强墙体的整体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芯柱式构造柱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位移延性 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阿林 何益斌 郭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1-346,共6页
对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核心混凝土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借鉴典型的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提出核心混凝土等效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型钢翼缘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的贡献。利用所建立的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采... 对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核心混凝土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借鉴典型的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提出核心混凝土等效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型钢翼缘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的贡献。利用所建立的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组合柱的荷载-变形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内部存在双重约束区域,其力学性能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核心混凝土存在差异;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表明所提出的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受力过程、变形特征和承载能力等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柱 核心混凝土 应力 应变 受力特征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伟荣 施楚贤 +1 位作者 刘桂秋 黄靓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9,共5页
通过对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中混凝土芯柱三向受压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大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泊松比、峰值应变、极限应变等参数,并引入到Domingo J.Carr... 通过对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中混凝土芯柱三向受压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大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泊松比、峰值应变、极限应变等参数,并引入到Domingo J.Carreira等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中,得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公式.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供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设计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曲线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 混凝土芯柱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建伟 耿海霞 +1 位作者 曹万林 董宏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8-1676,共9页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为了解该新型多重组合带洞口核心筒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和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的低周反复荷...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为了解该新型多重组合带洞口核心筒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和1个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2个试验模型按原型结构的1/6缩尺.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比较了2个核心筒的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衰减、耗能能力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相比,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建立了其承载力简化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混凝土核心筒 钢桁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宏英 杨信强 +2 位作者 曹万林 张建伟 耿海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组合核心筒。进行了2个1/6缩尺的核心筒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1个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1个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 为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组合核心筒。进行了2个1/6缩尺的核心筒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1个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1个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组合核心筒。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2个核心筒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给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组合核心筒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组合核心筒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组合核心筒相比,其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核心筒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钢桁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的低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妮娜 李英民 潘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9,55,共7页
为探讨芯柱式构造柱的抗震性能,对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相同的3种二层砌体(无约束砌体、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砌体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在7,8度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周期、振型、加速度反应、变形... 为探讨芯柱式构造柱的抗震性能,对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相同的3种二层砌体(无约束砌体、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砌体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在7,8度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周期、振型、加速度反应、变形以及墙体塑性应变.分析表明,芯柱式构造柱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比无约束砌体结构的周期略有减小,振型基本相同;8度罕遇地震下加速度反应明显增大,层间位移反应和墙体塑性应变显著减小;芯柱式构造柱对低层砌体结构位移反应和塑性应变的降低作用与普通现浇构造柱相当,可增强低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芯柱式构造柱 抗震性能 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液相色谱仪-壳核填料色谱柱快速测定α-生育酚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建霏 李琼 雷绍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52-2056,共5页
本文采用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技术优化了常规高效液相色谱仪壳核填料色谱柱快速测定α-生育酚。结果表明,在常规液相色谱仪上使用壳核填料色谱柱比传统全多孔填料色谱柱更加快速有效。使用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方法,在相同仪器条件下,... 本文采用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技术优化了常规高效液相色谱仪壳核填料色谱柱快速测定α-生育酚。结果表明,在常规液相色谱仪上使用壳核填料色谱柱比传统全多孔填料色谱柱更加快速有效。使用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方法,在相同仪器条件下,与直接常规进样相比,峰方差降低了19.5%,理论塔板数提高了24.0%,峰高提高了8.2%。与常规5和3μm填料色谱柱相比,使用壳核填料色谱柱获得的峰型更加对称并且分离时间分别减少了87.1%和20.5%,峰高分别增加了172.2%和11.0%。因此,常规HPLC上结合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技术使用壳核填料色谱柱可以在大幅减少分析时间和成本的同时增加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核壳填料色谱柱 程序进样在线柱前稀释 Α-生育酚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国华 王浩楠 +3 位作者 黄永安 常召群 高志宏 杨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0,共11页
以某地铁站房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8个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试件,选取轴压比、箍筋形式、配箍率为变量,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其破坏过程及形态,系统研究该类多重复合芯柱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 以某地铁站房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8个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试件,选取轴压比、箍筋形式、配箍率为变量,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其破坏过程及形态,系统研究该类多重复合芯柱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应用Park-Ang损伤模型对该类新型混凝土柱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给出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的损伤指数与破坏程度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发生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随轴压比增大,峰值荷载增大,但变形性能和延性降低,承载力衰减和刚度退化加快,耗能能力明显减弱;随配箍率增大,芯柱试件滞回环面积增大,延性提高,承载力衰减和刚度退化减缓,耗能能力显著增强;配箍形式对芯柱试件耗能能力影响较大,其中试件C-SC-100和C-DC-100的滞回性能、变形性能、耗能能力明显改善,表明外螺旋内圆和内外双圆箍筋的配箍方式增强了核心区混凝土的约束,从而提高该类芯柱的抗震性能;层间位移角1/50时,各试件损伤指数D为0.17~0.35,均未发生严重破坏,表明该类多重复合芯柱抗震性能较好,复合芯柱最终破坏时的层间位移角为1/29~1/21,且损伤指数均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柱 配箍形式 低周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