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史墙盘》《逨盘》的历史叙事成就
1
作者 许兆昌 徐星华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 西周铜器铭文《史墙盘》《逨盘》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述史作品。其王朝史叙事与家族史叙事具有连贯性,不仅将中国早期史学出现连贯性历史叙事的时间由春秋末期上溯至西周中期,而且其前后叙事所呈现的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纵深体现出中国早期史家在连贯性历史叙事方面,很早就形成了宏大格局。《史墙盘》《逨盘》在提供两篇首尾完整的王朝史和家族史作品的同时,还分别开创了王朝史、家族史分述与合述的两种叙事模式。这种述史实践的多样性尝试,反映出中国早期史家在历史叙事领域极富创造精神。此外,《史墙盘》《逨盘》家史、国史并述的叙事结构,借由周之史官传统对秦汉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两篇述史铭文体现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的“通史”意识,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学术遗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铭文 历史叙事 王朝史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周赐兵类彝铭及器主之名位
2
作者 胡其伟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1,共8页
西周青铜器多见赐兵类铭文,大部分为上级对下级的赏赐,往往是因为下级的职事具有戎臣属性。这些“戎臣”的等级不同,受赐兵器亦有高低之分,诸侯和少数王朝军政长官所得兵礼器级别最高,为斧钺或彤弓、彤矢一类;其次为一般的师类职官和参... 西周青铜器多见赐兵类铭文,大部分为上级对下级的赏赐,往往是因为下级的职事具有戎臣属性。这些“戎臣”的等级不同,受赐兵器亦有高低之分,诸侯和少数王朝军政长官所得兵礼器级别最高,为斧钺或彤弓、彤矢一类;其次为一般的师类职官和参与战事的贵族,所得为具有“琱?、缑柲、彤緌”的戈等兵器;还有一类是身具捍卫大宗、家族之责的家臣或小宗族长。赐兵器现象或可作为判断贵族职事所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彝铭 赐兵现象 戎臣 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志荣 周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9,共7页
西周青铜器的精神内涵和相称比例关系既符合力学要求,又体现了视觉的美感要求,并向着简单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虚实统一、有无相生中突显了器物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其纹饰以平面表现立体特征,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雕塑... 西周青铜器的精神内涵和相称比例关系既符合力学要求,又体现了视觉的美感要求,并向着简单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虚实统一、有无相生中突显了器物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其纹饰以平面表现立体特征,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雕塑技法使器表平面上表现出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动物纹饰逐渐简化而富有图案趣味。神秘色彩淡化,纹饰重视抒发性情。西周中晚期金文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走向纯粹线条化。字型固定统一,结构取纵势,修长婉丽,圆融内敛,"线"的自足性得到强烈张扬,笔墨韵味获得独立,线条浑厚华滋,凝重自然。西周青铜器的礼制化、系列化特色突出,富于秩序感和庄严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青铜器 审美特征 造型 纹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汉字构形变化的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素凤 孙文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汉字构形学”是王宁创建的理论体系,它适合于分析各类汉字的构形模式,便于对不同形制的汉字进行比较。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古汉字构形变化做从定量到定性的研究,总结出汉字构形在古文字阶段的变化规... “汉字构形学”是王宁创建的理论体系,它适合于分析各类汉字的构形模式,便于对不同形制的汉字进行比较。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古汉字构形变化做从定量到定性的研究,总结出汉字构形在古文字阶段的变化规律义化、音化、记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周金文实词虚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振玉 梁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殷周金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并见现象,为探讨上古汉语实词虚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证语料。从词义虚化的路线看,有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发展过程的,如"暨"、"及"、"以"、"用";有经历了&... 殷周金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并见现象,为探讨上古汉语实词虚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证语料。从词义虚化的路线看,有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发展过程的,如"暨"、"及"、"以"、"用";有经历了"动词→介词"发展过程的,如"于"、"在"、"从";有经历了"动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咸";有经历了"动词→时间副词→关联副词"发展过程的,如"既";有经历了"动词→范围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具";有经历了"动词→频率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復";有经历了"否定动词→否定副词"发展过程的,如"亡"、"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金文 实词虚化 虚化路线 动词 介词 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2001-2010)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长春 吴劲松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5,288,共9页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金文族氏铭文研究,金文语法研究,社会史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金文 铭文 整理与研究 概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韩伯豐鼎铭文看西周贵族政体运作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
近出韩伯豐鼎铭文,其时代约在西周昭王之世或昭穆之际,记述地方史官接受中央王朝卿事司、内史之命,传达于地方,为韩伯、伯二氏度量、析分土田,并返回成周向王朝复命之事。通过这篇重要的铭文,再结合师永盂、裘卫盉、五祀卫鼎、晋侯苏钟... 近出韩伯豐鼎铭文,其时代约在西周昭王之世或昭穆之际,记述地方史官接受中央王朝卿事司、内史之命,传达于地方,为韩伯、伯二氏度量、析分土田,并返回成周向王朝复命之事。通过这篇重要的铭文,再结合师永盂、裘卫盉、五祀卫鼎、晋侯苏钟、引簋等金文材料来看,西周王朝对内外服贵族有较强的控制与约束机制,特别在内服区域,通过设置于基层的三有司、师氏、地方史官,可以直接管理各地的土田与庶人,处理贵族家族的土地分配与交换,达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韩伯豐鼎 贵族政体 史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县新出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学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林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共9页
2 0 0 3年 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了 2 7件氏铜器 ,其铭文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按铜器铭文内容与器形 ,可分为 3组 8篇 ,并应与 1985年在杨家村发现的另一组青铜器做综合考察。这些资料叙述了单氏家族 8代世系与西周王朝 12代世... 2 0 0 3年 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了 2 7件氏铜器 ,其铭文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按铜器铭文内容与器形 ,可分为 3组 8篇 ,并应与 1985年在杨家村发现的另一组青铜器做综合考察。这些资料叙述了单氏家族 8代世系与西周王朝 12代世系的对应关系及相关史事 ,其中的 12位周王与《史记·周本纪》所述西周王室 12位列王的次序与称名完全一致 ,将 1976年出土的史墙盘所未列的西周王室后半世系全部补上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第一次全面印证了《史记·周本纪》等书面文献的可靠性。同时 ,还为西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 ,证明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西周年表”的基本框架可以成立。另外 ,还有助于我们对西周历史文化有关问题的辨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县铜器 单氏家族 西周王室世系 西周年代学 西周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春秋“還(县)”制性质研究——从“县”的本义说到一种久被误解的政区组织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晖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7,共9页
"县(縣)"的本义是把人头悬挂在树上,引申为一切物体的悬挂。春秋时期晋楚齐等诸侯国出现的"县",其实是一些诸侯大国处理一些新征服土地的方式,不再把它们分封给子弟或功臣作为领地采邑,而是直接掌控在公室之下,并... "县(縣)"的本义是把人头悬挂在树上,引申为一切物体的悬挂。春秋时期晋楚齐等诸侯国出现的"县",其实是一些诸侯大国处理一些新征服土地的方式,不再把它们分封给子弟或功臣作为领地采邑,而是直接掌控在公室之下,并派大夫直接管理,所用的名词就是"县",意思正是直接"悬挂"在君主之下的行政区划组织,其性质是直辖性的都邑。这与"县"的本义是密切相关的。西周金文免簠、元年师簋中的"郑還"、"丰還"之"還"应是"县"的通假字,也是指周王室几个屈指可数的未分封出去的并由周王室直接掌控的直辖性质的都邑,由周王朝直接派人管理的直辖城邑。从性质上说,这种"還(县)"和春秋以及战国以后的"县"基本是相同的。西周春秋时的"县(縣)"及其假借字"還""寰"相当于明清时的"直隶"和今之"直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行政区划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周金文看西周宗庙“图室”与早期军事地图及方国疆域图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8,共8页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年已有用于战争的军事地图,周初已有"东国"疆域图,也有用于土田划定的方国疆域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图室 先祖画像 军事地图 方国疆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江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都未发现独用例,从二部的统计数字和冬部与东、阳、耕、侵诸部合韵的情况看,冬部似应独立,所以金文韵部应为30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两周金文 韵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金文与西周曾侯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运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父及曾侯絴伯的关系及世系进行了审慎地推论,使西周时代曾国的世系及相关历史线索有较清晰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曾国 曾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振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表性:一是其三种词性并现,二是在出现时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金文记时语词及大事系“年”的史学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 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现了。西周金文资料中所记述事件的开头往往有年、月、月相、干支日,用来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常常记载相当于后世"起居注"形式的时王活动以及国家大事;还常有大事系"年"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已具有选择一件大事作为某年标志的历史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周时的人们要在漫长历史岁月中记住那些发生了历史大事及其相应年岁的历史观念,而这种历史大事和相应的年岁正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由此可见《春秋》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在西周时已经基本酝酿成熟了,但西周还未出现有体系的史书。我国重视历史事件时间要素的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西周金文 编年体史书 大事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春秋周王册命方国卿士之制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9,共13页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降和诸侯权力地位的上升,变为诸侯自己册命所有卿士,事后向周王报告。从现有的金文和文献资料来看,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诸侯大国被周王册命且掌管军队的卿士应有两个,中小诸侯方国也有一到两个卿士获周王册命。然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的几位卿士都不再接受周天子册命,甚至也不再向周天子申报,这表明,周王册命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诸侯方国 册命制度 方国卿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文看两周婚姻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兆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婚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周代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公庙卜甲四片试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学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总的说来,卜甲的各方面特点都类似岐山凤雏卜甲,后者正是西周早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庙遗址 西周甲骨文 周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周时期的“举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甲骨文里有一个写作:(《合集》13758反)、(《英藏》566)、(《补编》1269)、(《合集》4444)等形的字,皆象一站立之人持双手举“子”状。于省吾先生将此字隶作“典”,并认为是“举”字的初文,是很精辟的见解。
关键词 殷周 甲金文 举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