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胜 陈辉龙 +6 位作者 王正云 王爱利 谢敏 曹勇 谢俊刚 熊维宁 徐永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为研究和优化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鸡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分别采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激发,复制哮喘模型,观察... 目的探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为研究和优化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鸡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分别采用滴鼻和雾化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激发,复制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方法检测BALF上清中IL-4、IL-13含量,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情况。结果滴鼻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最高,其次为雾化组小鼠;且滴鼻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亦明显高于雾化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明显高于雾化组与正常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高于正常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鼻组肺组织炎症反应最明显,并可见上皮细胞破坏,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雾化组炎症程度较轻,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炎症改变。结论雾化吸入和经鼻滴入的激发方式都可以成功制作出支气管哮喘模型,经鼻滴入方式可以引起肺部更加明显的炎症浸润及细胞因子表达,为哮喘研究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支气管哮喘模型 激发 滴鼻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_1/Th_2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吕小华 吴铁 覃冬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致敏建立慢性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甘草对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哮喘组小... 目的:探讨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致敏建立慢性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甘草对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哮喘组小鼠相比较,甘草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减轻,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结论:甘草能有效抑制慢性哮喘产生的气道炎症,具有调节免疫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支气管哮喘 动物模型 TH1/TH2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5 位作者 于素平 吕伟刚 郭彦荣 陈小松 张冰雪 周鸿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74-278,287,共6页
目的:建立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SPF级雄性BALB/c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普通哮喘模型组、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建立普通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同时腹腔注射沙丁胺醇的方法进行β_(2)-AR... 目的:建立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SPF级雄性BALB/c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普通哮喘模型组、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建立普通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同时腹腔注射沙丁胺醇的方法进行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的制备,造模21 d末次激发后,测定小鼠气道阻力、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E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细胞浸润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β_(2)-AR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β_(2)-AR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随着乙酰甲胆碱(Mch)浓度升高,OVA诱导的各组气道阻力升高,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气道阻力增加更加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普通哮喘组及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IgE水平上升(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黏液过度分泌及胶原明显沉积,且均较普通哮喘模型组的病理表现显著加重;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β_(2)-AR含量及β_(2)-ARmRNA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及普通哮喘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且造模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模型 β_(2)-AR减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宏伟 李承德 +2 位作者 毛淑梅 宋玉萍 王艳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6-160,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28d... 目的探讨建立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28d,观察大鼠体质量、体征、肺组织结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等变化,并用Open-field实验评价大鼠活动度和好奇心,通过糖水消耗实验评价大鼠快感缺乏与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P<0.05);肺组织呈哮喘样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Open-field实验,大鼠垂直活动得分、水平活动得分显著降低(P<0.05);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OVA激发复合CUMS可成功制备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抑郁 模型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蛋白致敏新西兰家兔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馨馨 李友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观察新西兰家兔腹腔注射卵蛋白后静脉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粒细胞计数的表达以及家兔症状表现。方法:实验家兔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腹腔注射10%卵蛋白(OVA),空白对照组家兔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4天... 目的:观察新西兰家兔腹腔注射卵蛋白后静脉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粒细胞计数的表达以及家兔症状表现。方法:实验家兔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腹腔注射10%卵蛋白(OVA),空白对照组家兔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4天后模型组用1%OVA连续雾化7天诱发其哮喘发作,空白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结果:模型组家兔出现明显腹肌抽搐、烦躁、二便失禁等症状;模型组家兔静脉血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计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新西兰家兔腹腔注射卵蛋白成功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蛋白 新西兰家兔 支气管哮喘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哮喘模型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惠民 赵顺英 江载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吸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否可以促进哮喘时损伤上皮的修复,并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产生影响。方法应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作SD大鼠慢性哮喘模型。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比较吸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组和... 目的观察吸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否可以促进哮喘时损伤上皮的修复,并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产生影响。方法应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作SD大鼠慢性哮喘模型。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比较吸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组和吸入布地奈得(BUD)组与哮喘模型组在哮喘样症状、BALF中细胞数、肺病理形态学、气道周围浸润的嗜酸细胞数、上皮下纤维连接蛋白(FN)沉积以及支气管上皮增殖指标BrdU、炎性因子ICAM_l、RANTES和生长因子EGF、TGF_βl表达的不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hEGF组哮喘样症状评分下降、BALF中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数目减少,气道周围浸润的嗜酸细胞数减少,上皮下FN沉积减少,上皮表达BrdU的阳性细胞数增加,上皮ICAM_l、RANTES和TGF_βl的表达下调,上皮EGF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BUD组支气管上皮BrdU、EGF和TGF_βl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入rhEGF能促进损伤上皮的修复和增殖,恢复上皮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对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有部分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模型 支气管上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卵蛋白诱发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琴琴 丁子桐 +6 位作者 李友林 史琦 苗丰 石璐 楚慧伦 孔德明 孙文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卵蛋白(ovalbumin,OVA)对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量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初步确定较为合适的OV...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卵蛋白(ovalbumin,OVA)对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数量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初步确定较为合适的OVA造模剂量。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OVA 20μg),模型2组(OVA 50μg),模型3组(OVA 100μg),醋酸地塞米松组(OVA 100μ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OVA致敏,并以1%OVA雾化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Ig E、IL-4、IFN-γ含量,瑞氏染色计算BALF中EOS数目,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Ig E、IL-4、IFN-γ及BALF中EOS均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中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在Ig E、IL-4、IFN-γ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方面以OVA 50μg组小鼠更为明显。结论三种剂量OVA均可成功诱发BALB/c小鼠出现哮喘,综合而言50μg OVA所诱发的哮喘模型更为明显,推荐作为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适宜造模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动物模型 卵蛋白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塑特征的方法和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婷 钱佩瑶 +2 位作者 洪敏 刘成勇 郑劼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气道重塑是慢性哮喘最复杂的病理基础之一,建立具有气道重塑特征的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对评价药效及阐明病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相关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可行的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动物模型 TH2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面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沈邹影 郭睿 +4 位作者 郝一鸣 许朝霞 谢艳虹 季杰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讨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面象客观指标,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和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Smart TCM-I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检测129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面象参数,分析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的面色特征。... 目的:探讨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面象客观指标,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和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Smart TCM-I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检测129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面象参数,分析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的面色特征。结果:急性期组热哮证患儿以面色红患者多见,缓解期组患儿以面色黄患者多见,两组患者均以面色少光泽多见;哮喘患儿面色特征参数H值、S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的H值和S值(P<0.05),V值在哮喘患儿中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哮喘儿童面色的H值和V值在缓解期明显高于发作期(P<0.05)。结论:面色特征参数可为哮喘患儿疾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面象特征参数 HSV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代谢物调控Th17/Treg分化在小鼠哮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文婷 钟世民 +3 位作者 胡琦 曾靖 廖伟 汪金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8-665,共8页
目的对色氨酸代谢物调控Th17/Treg分化在小鼠哮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30只BALB/c鼠随机法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组、OVA-SIT组(OVA:鸡卵白蛋白;SIT: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OVA-SIT+1-MT组(1-MT:IDO抑制... 目的对色氨酸代谢物调控Th17/Treg分化在小鼠哮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30只BALB/c鼠随机法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组、OVA-SIT组(OVA:鸡卵白蛋白;SIT: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OVA-SIT+1-MT组(1-MT: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OVA-SIT+1-MT+KYN组(KYN: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哮喘组:第0、7 d予OVA致敏,第6周每天予1%OVA雾化激发,50 d予10%OVA加强激发;OVA-SIT组:第4周每天予大剂量OVA皮下注射,余同哮喘组;OVA-SIT+1-MT组:第4周每天在腹腔内注入1-MT,1 h后予大剂量OVA皮下注射h,余同哮喘组;OVA-SIT+1-MT+KYN组:第3周每天加入1-MT,第4周每天加入KYN,末次加入KYN后1 h予大剂量OVA行免疫治疗,余同哮喘组。末次激发6 h内检测气道高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分析;ELISA检测血清Ig E及BALF中IL-5、IL-10、IL-17;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CD4+RORγt+T及CD4+Foxp3+T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OVA-SIT+1-MT+KYN组较OVA-SIT+1-MT组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前者BALF中Il-5为74.8~86.8(83.48±6.02)pg/m L,IL-17为33.8~46.5(38.72±4.61)pg/m L,CD4+RORγt+T细胞为2.45~2.82(2.60±0.14)%,CD4+Foxp3+T细胞为7.83~9.09(8.36±0.53)%;后者BALF中Il-5为240.3~285.1(259.65±16.27)pg/m L,IL-17为55.2~65.8(59.97±3.76)pg/m L,CD4+RORγt+T细胞为4.31~5.34(4.94±0.38)%,CD4+Foxp3+T细胞为5.93~6.59(6.33±0.28)%,因此OVA-SIT+1-MT+KYN组中Il-5、IL-17细胞因子以及脾脏中CD4+RORγt+T细胞均明显低于OVA-SIT+1-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组脾脏中CD4+Foxp3+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色氨酸代谢产物有助于特异性免疫治疗减轻气道炎症作用,其机制与通过调控Th17及Treg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代谢物 小鼠模型 支气管哮喘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刺激诱导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邱志广 邵雪洁 +2 位作者 卢瑞龙 田燕歌 任周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7-1185,共9页
基于临床实践的复合因素,如二次打击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模型的制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汇总了复合因素构建的大鼠和小鼠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模型,从动物品系选择、模型制备方法和主要的组织病... 基于临床实践的复合因素,如二次打击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模型的制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汇总了复合因素构建的大鼠和小鼠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模型,从动物品系选择、模型制备方法和主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阐释每种模型的特征和适用范围,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改良和完善模型或合理选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动物模型 复合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