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山区滑坡监测设备抛投无人机智能路径规划
1
作者 赵丽华 史康怀 瞿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但在复杂和高危环境下,监测设备难以安装,而利用无人机抛投有望实现监测设备的无人化部署。针对无人机续航以及复杂环境下地形威胁等问题,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作为基础任务尤为关键。将复杂山区抛投无人... 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但在复杂和高危环境下,监测设备难以安装,而利用无人机抛投有望实现监测设备的无人化部署。针对无人机续航以及复杂环境下地形威胁等问题,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作为基础任务尤为关键。将复杂山区抛投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分为地质灾害区域三维实景地图构建、代价函数设计、航迹规划算法3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将基于自适应权重和Levy飞行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应用于抛投无人机航迹规划。以四川省汉源县红岩子滑坡为研究区,实现了复杂山区GNSS监测装备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复杂山区 抛投无人机 路径规划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估
2
作者 徐峥辉 王伟 +1 位作者 宋月 黄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为精确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的敏感性,构建了崩塌滑坡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并推导了考虑并发复合灾害空间维度叠加效应的敏感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滑坡崩塌并发复合灾害高敏感区在怀集县、封... 为精确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的敏感性,构建了崩塌滑坡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并推导了考虑并发复合灾害空间维度叠加效应的敏感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滑坡崩塌并发复合灾害高敏感区在怀集县、封开县等湾区西北部地区和龙岗区、惠城区等湾区东北部地区集中分布,低敏感区在三水区、南海区等湾区中部地区和台山市、恩平市等湾区西南部地区集中分布,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主要作为过渡区零星散布于高、低敏感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复合灾害 敏感性 滑坡崩塌 评估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空间差异的复合式滑坡推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健 姚嘉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89-3199,共11页
由于复合式滑坡不同滑区同一岩土计算参数数值存在差异性,导致滑坡推力大小判别难度加大。根据复合式滑坡破坏模式,概化构建滑坡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滑坡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各区参数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滑坡失稳特征以及前人对复合式... 由于复合式滑坡不同滑区同一岩土计算参数数值存在差异性,导致滑坡推力大小判别难度加大。根据复合式滑坡破坏模式,概化构建滑坡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滑坡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各区参数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滑坡失稳特征以及前人对复合式滑坡演化阶段划分的研究,将滑坡演化过程划分为前后裂隙开裂、前后滑带局部软化、前后滑带扩展、中部滑带软化、边坡整体失稳5个阶段,基于传递系数法和静力平衡条件构建不同演化阶段下的滑坡推力计算式。以汉巴南铁路某复合式滑坡为例,揭示了滑坡推力随水平距离增加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不考虑不同滑区同一岩土计算参数数值差异得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计算复合式滑坡推力时,考虑不同滑区同一岩土计算参数数值差异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规避因单一取值而导致计算推力不合理等问题。2)根据复合式滑坡不同演化阶段下的推力变化规律,在滑坡初期应以推移区和牵引区加固为主,当中部锁固区开始滑动,应以中部锁固区加固为主,同时也要加强推移区和牵引区的加固。3)在识别复合式滑坡演化阶段的基础上,根据此阶段构建的滑坡推力计算式得出推力空间变化规律,从而可提出较为合理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滑坡 演化过程 参数差异 传递系数法 推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中脊Logatchev热液区的地球物理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勇 和转 +1 位作者 吴招才 黎明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利用"大洋一号"首次环球科考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多波束地形和地磁异常的解译,对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ogatchev热液喷口位于裂谷东侧的滑塌体上,处于南北地磁正负高值异常中... 利用"大洋一号"首次环球科考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多波束地形和地磁异常的解译,对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ogatchev热液喷口位于裂谷东侧的滑塌体上,处于南北地磁正负高值异常中心之间的缓冲带上,新发现的磁异常区与热液喷口区具有相似的特征,推测为未来的热液矿区。区内南西西-北东东和北-南向断裂不仅控制了基底深度和隆坳结构,也控制了超基性岩和热源磁性层的分布,因此它的形成与交叉切割的拆离断层、超基性岩、海洋核杂岩和重力滑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atchev热液区 磁异常 拆离断层 海洋核杂岩 重力滑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福林 胡新丽 +2 位作者 张玉明 方堃 李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4,共6页
复合型滑坡是推移式和牵引式的组合,既有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又有推移式滑坡的性质,通过对复合型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复合型滑坡具有前部牵引—后部加载—中部滑带剪断贯通—最终整体滑移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对应地将复合型滑坡分为... 复合型滑坡是推移式和牵引式的组合,既有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又有推移式滑坡的性质,通过对复合型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复合型滑坡具有前部牵引—后部加载—中部滑带剪断贯通—最终整体滑移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对应地将复合型滑坡分为3个区:前缘启动区(牵引作用)、中间主滑区、后缘启动区(加载作用)。针对不同区的破坏形式和受力特点,以及不同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准确合理的地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区推力进行详细的计算推导。在推力计算过程中,复合型滑坡推力计算具有区段针对性,前缘启动区和后缘启动区需要考虑与中间主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中间主滑区的稳定性是对整个滑坡起主导作用,在计算推力时,既要考虑前缘启动区阻滑段的缺失又要考虑后缘启动区的加载效应。以典型复合型滑坡为例,通过计算充分说明此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复合型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提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滑坡 变形破坏模式 地质力学计算模型 推力计算 条块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灾害复杂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孝松 许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5-329,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滑坡灾害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滑坡灾害在存在意义和演化意义两个方面的复杂性特征。同时,从协同理论、分形分维、突变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与免疫系统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等方面探讨了...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滑坡灾害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滑坡灾害在存在意义和演化意义两个方面的复杂性特征。同时,从协同理论、分形分维、突变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与免疫系统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等方面探讨了多学科在滑坡灾害复杂性方面的研究。滑坡灾害的复杂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对滑坡灾害整体行为和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与探索,同时也可以为滑坡灾害的防治评价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在滑坡灾害及其相关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复杂性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在复杂滑坡中的应用——以武都杜家沟滑坡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谢兴隆 马雪梅 +1 位作者 杨强 明圆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4862-14868,共7页
物探方法作为经济快捷的滑坡勘查手段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但涉及复杂型滑坡的案例较少。以武都杜家沟滑坡为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层析法组成了有针对性的综合物探勘查模式,有效查明了该滑坡的覆盖层厚度、... 物探方法作为经济快捷的滑坡勘查手段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但涉及复杂型滑坡的案例较少。以武都杜家沟滑坡为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层析法组成了有针对性的综合物探勘查模式,有效查明了该滑坡的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变化、断裂分布等地质特征。最后使用综合物探成果结合地面调查、钻孔、槽探等信息回答了杜家沟滑坡地面调查中的种种疑惑,对复杂型滑坡勘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复杂滑坡 地震反射法 高密度电法 折射层析法 活动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的发现及地质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熙 王明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6,共8页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四十里长山组底部粉砂岩层中发现了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剖面观察显示,该沉积变形构造经历了滑塌变形、滑脱变形、震动液化变形等3次以上的变形过程,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面貌和沉积变形特征;分析该沉积...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四十里长山组底部粉砂岩层中发现了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剖面观察显示,该沉积变形构造经历了滑塌变形、滑脱变形、震动液化变形等3次以上的变形过程,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面貌和沉积变形特征;分析该沉积变形构造的成因,发现变形构造属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形成于浅海陆棚边缘斜坡相带。引起软沉积物变形的动力是地震事件产生的多次震动波作用,造成软沉积物滑塌、滑脱褶皱、震动液化泄水等变形作用,形成了具有复杂变形特征的软沉积物变形复合体,是一次地震事件多次地震活动的沉积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变形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地震事件 变形复合体 泄水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奉节县宝塔坪小区大型复杂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加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1-436,共6页
奉节县新城宝塔坪小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在小区发育有5个复杂结构的滑坡。滑坡具3种成因:①碎裂—溶蚀—杏黄色泥质条带发育—滑坡;②碎裂—溶蚀—T_2b^2粉砂质泥岩顶层泥... 奉节县新城宝塔坪小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在小区发育有5个复杂结构的滑坡。滑坡具3种成因:①碎裂—溶蚀—杏黄色泥质条带发育—滑坡;②碎裂—溶蚀—T_2b^2粉砂质泥岩顶层泥化—滑坡;③T_2b^4泥岩溶蚀—滑坡。岩溶溶蚀作用为主导作用。断裂的发育为溶蚀作用提供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成因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理论与滑坡动态预测研究新思路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萃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5-90,共6页
概述了复杂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滑坡态研究的影响;在概滑坡预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动态预测的研究进展,最后是关于预测的几点思考,亦即滑坡动力学预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复杂性理论 滑坡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型山体滑坡预警技术——电抗阈值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冬梅 陈一平 +1 位作者 柳建新 杨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04-2412,共9页
为了实现暴雨型山体滑坡的动态预警,基于已有的滑坡成果,在线性时不变理论的框架内探讨一种预警方法——电抗阈值法。基于地质体地电特性TD阻容模型,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滑带层"动态含水量Ws变换为反映大地系统传输函数的"... 为了实现暴雨型山体滑坡的动态预警,基于已有的滑坡成果,在线性时不变理论的框架内探讨一种预警方法——电抗阈值法。基于地质体地电特性TD阻容模型,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滑带层"动态含水量Ws变换为反映大地系统传输函数的"滑带层"复阻抗特性Zs,实现对滑坡隐患体(以"滑带层"为主)动态含水量的间接监测;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通过对"滑带层"平均倾斜角α和现场静摩擦因数μ阈值的求证获得μ的动态阈值边界;基于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在时域系统中通过频谱变换将Ws、Zs和μ归一为因果系统函数,获得反映暴雨型山体滑坡的理论阈值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电场激发下,"滑带层"动态含水量Ws与"滑带层"复阻抗Zs以及现场静摩擦因数μ具有鲜明的拟合性,且它们在时间域上均具有阈值特性。使用该方法能将不变系统内的多参数有效拟合,可以为暴雨型山体滑坡阈值报警技术的研究提供一种可探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型滑坡 复阻抗 动态含水量 静摩擦因数 阈值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线型复合式滑坡渐进破坏稳定性状态的力学判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毅 晏鄂川 +2 位作者 蔡静森 高旭 柳万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1161,共11页
折线型复合式滑坡各区段岩土体性质及应力状态的差异加剧了稳定性判别的难度,以该类滑坡为对象,研究其渐进破坏稳定性状态演化的力学判别。结合滑带土应变软化特性构建滑坡力学模型,将其渐进破坏过程划分为8个演化阶段,并依据静力平衡... 折线型复合式滑坡各区段岩土体性质及应力状态的差异加剧了稳定性判别的难度,以该类滑坡为对象,研究其渐进破坏稳定性状态演化的力学判别。结合滑带土应变软化特性构建滑坡力学模型,将其渐进破坏过程划分为8个演化阶段,并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及传递系数法建立与之对应的稳定性计算方程,以示滑坡渐进发展中由首尾向中部区段间的荷载传递机制,揭示滑坡局部和整体所受荷载、应力分布与稳定性状态间的量化差异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演化初期滑坡稳定性降幅较小,当渐进破坏发展至中部锁固段时,滑坡稳定性开始大幅衰减。处于滑坡自主助力阶段之前于首尾两端布设的防治工程将是节能高效的,若处于该阶段内则需结合扰动荷载传递位置及自主荷载积累的大小来判定防治部位,错过该治理关键阶段应考虑以锁固段的稳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型复合式滑坡 应变软化 渐进破坏 荷载传递 稳定性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准站信噪比先验信息的GNSS观测数据多路径误差识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健 黄观文 +1 位作者 杜源 白正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2-362,共11页
在复杂监测环境下,全球卫星导航定位(GNSS)信号极易受环境干扰产生多路径误差,观测数据中包含大量较差的观测值,导致GNSS监测精度降低甚至不可用。考虑到监测网中的基准站通常布设于开阔无遮挡环境,基准站和监测站跟踪的卫星信息相关性... 在复杂监测环境下,全球卫星导航定位(GNSS)信号极易受环境干扰产生多路径误差,观测数据中包含大量较差的观测值,导致GNSS监测精度降低甚至不可用。考虑到监测网中的基准站通常布设于开阔无遮挡环境,基准站和监测站跟踪的卫星信息相关性较强,提出一种基于基准站信噪比先验信息的GNSS观测数据多路径误差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信噪比观测值与多路径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对信噪比观测值作站间差分来识别受多路径影响严重的较差数据,并对其进行剔除处理,以抵御复杂监测环境的多路径影响。以遮挡严重的河南三门峡地区某滑坡监测环境为例,基于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提出的新方法能够对受山体、植被、人工设施等多路径影响严重的较差观测值进行有效识别,环境自适应能力更强,显著提升了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提出的新方法模糊度固定率结果相比传统固定截止高度角(TFC)模型平均提高39.6%,相比自适应截止高度角(ADEM)模型平均提高28.6%;固定解定位精度在E、N方向优于4 mm, U方向优于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 滑坡监测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多路径效应 基准站 信噪比 复杂环境 数据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丰金矿露天边坡开采稳定性分析及挡土墙支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继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183,共5页
锦丰金矿露天边坡岩体复杂破碎,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边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等破坏情况。为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实现陡帮开采,对开采过程中露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在数值模型的坑底、东部边坡与西部边坡各设置3个点位... 锦丰金矿露天边坡岩体复杂破碎,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边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等破坏情况。为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实现陡帮开采,对开采过程中露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在数值模型的坑底、东部边坡与西部边坡各设置3个点位,通过对比其三维空间上的位移情况,发现西部边坡受采动影响较大。建议着重加强对西部边坡的加固与支护,并采用重力挡土墙对其进行护坡;对挡土墙的墙体及抗滑桩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设计并选定在西部边坡660~640 m水平段较为破碎的边坡处建设了挡土墙。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在保证墙体上部线载荷不低于782 k N/m、底部线载荷不低于160 k N/m且抗滑桩抗剪线载荷不低于471 k N/m的情况下施工挡土墙,其抗倾覆稳定系数与抗滑动稳定系数均大于挡土墙建设的安全标准,能够满足陡帮开采护坡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破碎 滑坡 数值模拟 加固与支护 挡土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艰险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全过程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昌睿 李远富 +2 位作者 邹鑫 谭義 樊惠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
艰险山区铁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保障山区铁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营,对山区铁路典型灾害链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山区铁路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特征及链式演化规律展开研... 艰险山区铁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保障山区铁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营,对山区铁路典型灾害链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山区铁路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特征及链式演化规律展开研究,分析山区铁路典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机理,构建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网络模型,利用网络节点出入度、子网数、支链数、介数中心度、边介数、连通度和平均路径长度7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估灾害网络节点的重要度和边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在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演化网络中,淤埋线路、车站、桥涵和隧道,行车中断或瘫痪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点。研究成果为艰险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预防、断链减灾工作做出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崩滑流 灾害链 复杂网络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分解的滑坡变形稳定性评价及预警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小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实现滑坡稳定性评价及临灾预警等级划分,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例,结合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实现滑坡变形信息分解,以剔除滑坡变形数据的误差信息,保证后续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为实现滑坡稳定性评价及临灾预警等级划分,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例,结合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实现滑坡变形信息分解,以剔除滑坡变形数据的误差信息,保证后续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利用极限位移准则和V/S分析分别进行滑坡现状预警和后期预警,以实现滑坡预警综合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变形数据的确含有一定量的误差信息,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预警分析具有较大影响;双树复小波能有效分离滑坡变形的有用信息和误差信息,但在信息分解过程中应注重参数优化筛选,以保证分离效果;八字门滑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且滑坡后部稳定性相对更强,前部稳定性相对更弱;在预警分析方面,八字门滑坡现状预警等级为Ⅲ级,且其后期预警显示其变形仍将持续增加,进而建议对滑坡进行较高频率监测,并做好避让措施准备,以切实保证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 预警分析 信息分解 双树复小波 尖点突变理论 V/S分析 八字门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线角理论的露天煤矿滑坡预警阈值计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立春 徐长友 +3 位作者 刘永杰 徐勇超 韦宗根 祁利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38,共5页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充分挖掘露天煤矿软岩边坡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实现软岩边坡滑坡的准确预测预报,以霍林河煤田二号露天采区为工程实例,基于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创新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岩复杂软岩边坡雷...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充分挖掘露天煤矿软岩边坡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实现软岩边坡滑坡的准确预测预报,以霍林河煤田二号露天采区为工程实例,基于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创新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岩复杂软岩边坡雷达预警阈值级别划分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中上部土类边坡及排土场边坡预警阈值变形速度v≥15.0 mm/h,切线角α≥75°达到临滑阶段;采场下部硬岩类边坡预警阈值速度v≥8.0 mm/h,切线角α≥85°达到临滑阶段。该预警阈值的成功应用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土—岩复杂边坡 预警阈值 切线角理论 滑坡机理 预警预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