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山区针叶林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
黄冰倩
曹霸
岳彩荣
周全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2024 |
1
|
|
|
2
|
井冈山重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对比 |
胡理乐
林伟
罗遵兰
郭建明
范俊韬
李俊生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
3
|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
潘建华
孙杰
郑林水
陈惠明
叶慧群
吴礼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
4
|
土壤微生物量碳作为林地土壤肥力指标 |
姜培坤
徐秋芳
俞益武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6
|
|
|
5
|
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 |
王兵
崔向慧
李海静
白秀兰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7
|
|
|
6
|
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主伐年龄的确定 |
周国模
郭仁鉴
韦新良
王雪军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9
|
|
|
7
|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 |
王清奎
汪思龙
冯宗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8
|
|
|
8
|
连栽杉木林不同生育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 |
田大伦
杨超
闫文德
项文化
方晰
梁小翠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
9
|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 |
曹光球
林思祖
曹子林
丁咇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
10
|
桂西南杉木林分生长对间伐的动态响应 |
曾冀
雷渊才
蔡道雄
唐继新
明安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11
|
炼山后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的改良效果 |
刘爱琴
马祥庆
何智英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
1999 |
13
|
|
|
12
|
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
朱向辉
汪传佳
王仁东
翁永发
马飞杰
过路
方怀远
朱汤军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3
|
木束高温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模型 |
李延军
张璧光
张齐生
李贤军
刘志坤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4
|
杉木树皮的苯酚液化研究 |
叶结旺
傅深渊
于红卫
槐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5
|
不同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秦建华
阮益初
姜志林
叶镜中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
1995 |
4
|
|
|
16
|
杉木优良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应分析 |
郑勇平
孙鸿有
冯建民
张建章
冯建国
吴隆高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7
|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
刘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9
|
|
|
18
|
天然阔叶林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
林开敏
林国清
张沈龙
俞立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
1995 |
8
|
|
|
19
|
杉木连栽林地土壤酚类物质降解受阻的内外因 |
何光训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
1995 |
32
|
|
|
20
|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
周国模
姚建祥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
1996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