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健 郝占庆 +3 位作者 李步杭 叶吉 王绪高 姚晓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45-2454,共10页
为了解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的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内,设置了150个种子收集器,收集掉落于种子收集器中的果实、种子等。所有收集到的样品分别鉴定其种类并分为成熟种实... 为了解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的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内,设置了150个种子收集器,收集掉落于种子收集器中的果实、种子等。所有收集到的样品分别鉴定其种类并分为成熟种实、未成熟种实、花序和果实或种子碎片及其附属物4类,计算各类别的数量,而后分别烘干秤重。从2005年6月到2006年11月,共收集到隶属11科12属20种的种实及其生殖器官残体。累计收集到121291粒种实,其中成熟种实23147粒,仅占所有种实总个体数的19.1%。种实数最多的树种是紫椴(Tilia amurensis)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两个树种种实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90%。对2006年5月-11月种子雨季节动态的分析发现:种实在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数量极大,但主要由未成熟种实组成;在10月中旬出现成熟种实散落高峰,但未成熟种实仍占一定的比例。按每个收集器收集到的成熟种实数统计,成熟种实数量在100-200之间的收集器数量最多。按每个收集器收集到的树种数统计,收集器中最多收到的树种数为7,树种数为3和4的收集器个数最多。对6个主要树种成熟种实所在收集器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紫椴和水曲柳的成熟种实在整个样地都有分布,春榆(Ulmusjaponica)、糠椴(T.mandshurica)、色木槭(Acermono)和假色槭(A.pseudo-sieboldianum)则只在样地的局部区域收集到成熟种实。成熟种实的空间分布与母树的空间分布大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树种的成熟种实并没有扩散到离母树较远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种子扩散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效应带促进红松生长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2 位作者 杨逢建 王慧梅 王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18-2326,共9页
以一个经过 1 2 a边缘效应带处理的 1 4年生红松幼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3种宽度 ( 4 m,6m,8m)边缘效应带及保留带内红松幼树的光合日进程、碳素日积累量及相关生理生态学因子 (光照、气孔导度、小枝木质部水势、叶片温度、叶... 以一个经过 1 2 a边缘效应带处理的 1 4年生红松幼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3种宽度 ( 4 m,6m,8m)边缘效应带及保留带内红松幼树的光合日进程、碳素日积累量及相关生理生态学因子 (光照、气孔导度、小枝木质部水势、叶片温度、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 )的研究 ,探讨了造成不同效应带和保留带内红松生长差异的光合生理生态学原因。结果 :4m效应带光照不足引起的碳素日积累量过低导致红松生长较差 ,8m效应带气孔导度过低引起的光合午休现象导致了碳素日积累量低、红松生长较差。 8m效应带引起气孔导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是过强光照引起叶片温度较高、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较大以及小枝木质部水势过低。研究认为 ,太宽的 8m带和太窄的 4m带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光合生理生态学的不适应 ,导致生长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带 红松 光合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乔木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翠 刘帅 +4 位作者 黄珍 樊莹 王均伟 赵秀海 唐景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557-6565,共9页
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幼苗存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和生物因素中同种幼苗邻居显著负相关,说明在阔叶红松林群落中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2)生物因子和非生物... 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幼苗存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和生物因素中同种幼苗邻居显著负相关,说明在阔叶红松林群落中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2)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苗存活率影响不同。对于1年生的幼苗,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大树邻居呈显著负相关,与同种大树邻居呈显著正相关;对于2—3年生的幼苗,其存活率和同种幼苗邻居、同种大树邻居均呈显著负相关,和非生物因子相关不显著;对于4年生以上的幼苗,其存活率和土壤主成分分析的PC1(低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等比较贫瘠的土壤)显著负相关。(3)种子的传播方式不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因子也不同。对于风传播的物种,存活率与同种幼苗邻居密度显著正相关。对于重力传播的物种,幼苗存活率与土壤PC3(高的全氮和速效氮,含氮较高的土壤)、异种大树邻居、草本密度呈负相关,与林冠开阔度和草本盖度成正相关。(4)对于不同的物种,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也不同。紫椴的幼苗存活率与土壤PC3、异种大树邻居、草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主成分PC2(高的有机质和全氮等养分比较好的土壤)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幼苗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竞争对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影响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董利虎 李凤日 贾炜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2,共8页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实测数据,研究立木总生物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树干、树根、树枝和树叶)分配特征,以及林木竞争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并建立红松人工林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层且在中、...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实测数据,研究立木总生物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树干、树根、树枝和树叶)分配特征,以及林木竞争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并建立红松人工林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层且在中、下层的分布无显著差异,枝生物量从上层到下层逐渐增加;林木竞争强度与胸径、树高、树冠比、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呈显著幂函数关系,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大,胸径、树高、树冠比、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均逐渐减小(P<0.05),而根茎比并不受林木竞争强度的影响;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有减小的趋势,树枝、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有增大的趋势,树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百分比与竞争强度无显著相关性;本文建立了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模型,所有模型都能对红松立木生物量进行很好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竞争强度 生物量分配 生物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红松种群热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启昌 张英楠 其其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21,共7页
采用量热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不同器官间的热值差异很大,多年生枝,1、2年生枝,多年生叶和1、2年生叶分别与皮、主根、干、侧根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多年生枝,1、2年生枝与侧根之间的差异极... 采用量热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不同器官间的热值差异很大,多年生枝,1、2年生枝,多年生叶和1、2年生叶分别与皮、主根、干、侧根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多年生枝,1、2年生枝与侧根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从全株植物的平均热值角度分析,枝>叶>皮>干>根,对于枝和叶,多年生的热值要高于1,2年生的热值,对于根来说,主根要高于侧根。不同径级间的热值差异极显著(P<0.01),随径级增加而呈明显的波浪形分布。不同季节的红松热值不同,秋季热值高于春季。高海拔藓类云冷杉红松林红松的热值高于阔叶红松林红松的热值,以侧根热值差距最大,差值为3471J·g-1,树干的热值差距最小,差值仅为1075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热值 器官 阔叶红松林 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红松幼苗针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晶 马书荣 +1 位作者 阎秀峰 祖元刚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在土壤逐渐失水和PEG溶液模拟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干旱胁迫下 ,红松幼苗针叶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土壤干旱胁迫下 ,叶绿体的片层结构发生严重的扭曲并在中央部分形成电子密度较高的黑色团块物质。PEG模... 在土壤逐渐失水和PEG溶液模拟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干旱胁迫下 ,红松幼苗针叶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土壤干旱胁迫下 ,叶绿体的片层结构发生严重的扭曲并在中央部分形成电子密度较高的黑色团块物质。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 ,叶绿体肿胀 ,空泡化明显 ,但在叶绿体的中央没有黑色团块物质的形成。在土壤干旱胁迫后 ,线粒体的膜结构仍然完整清晰 ,基质比胁迫前更为浓厚 ,而PEG溶液的干旱胁迫下 ,线粒体的数量增多 ,嵴明显减少 ,基质变得十分稀薄。可见两种不同方式的干旱胁迫处理下 ,细胞结构的损伤机制及损伤后产生的生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幼苗 干旱胁迫 叶绿体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中星鸦和松鼠对红松种子的取食和传播 被引量:20
7
作者 鲁长虎 刘伯文 吴建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6-98,共3页
1994~ 1998年秋 ,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 ,研究了动物对红松种子的取食和传播。原始阔叶红松林中 10种以上的鸟兽组成红松种子取食种团 ,其中星鸦和松鼠分散贮藏种子而有传播作用。星鸦搬运种子的距离最远可达 4km ,每贮点种子数约 ... 1994~ 1998年秋 ,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 ,研究了动物对红松种子的取食和传播。原始阔叶红松林中 10种以上的鸟兽组成红松种子取食种团 ,其中星鸦和松鼠分散贮藏种子而有传播作用。星鸦搬运种子的距离最远可达 4km ,每贮点种子数约 2 .7粒 ,贮点深度约 2 .2cm ,在多种生境中贮藏种子 ,冬季和早春易见到对贮点的重取。松鼠的搬运距离一般不超过 5 0 0m ,每贮点种子数约 2 .9粒 ,贮点深度 2 .1cm ,多在母树林中贮藏种子 ,少见到重取。红松幼苗可见于多种生境 ,但只在落叶松林、天然更新杨桦林和母树林中有较明显的幼树种群。分析认为 ,星鸦的取食和传播效率要高于松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鸦 松鼠 红松 种子 取食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幼苗年际动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帅 肖翠 +3 位作者 王均伟 侯嫚嫚 廖嘉星 范秀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7-66,共10页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对样方中胸径<1 cm的乔木幼苗进行监测,基于2006—2014年的调查数据对该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新生与死亡动态以及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乔木幼苗近10年物...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对样方中胸径<1 cm的乔木幼苗进行监测,基于2006—2014年的调查数据对该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新生与死亡动态以及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乔木幼苗近10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每年都可以监测到9个常见种。2)幼苗个体的大量萌发和大量死亡导致群落乔木幼苗数量有较大的年际变化,其中最多年份幼苗密度可达38.9株/m2,而最少年份仅有3.8株/m2。3)不同年份群落乔木幼苗年龄组成中1年生幼苗数量最多,部分年份略有差异。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加,幼苗数量不断减少。幼苗总体数量同幼苗新生数量动态变化是一致的,幼苗死亡的峰值较幼苗总体峰值有1年的时滞。4)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与同种大树胸高断面积和林冠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异种幼苗邻体呈显著负相关。群落中幼苗个体大量萌发和大量死亡的现象证明该群落存在明显的更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群落的物种共存。近10年的幼苗监测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群落更新过程,因而长期的动态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年际动态 新生与死亡 物种组成 乔木幼苗存活 生物邻体 生境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1 位作者 李凤日 蒋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130,共8页
根据凉水自然保护区28块典型阔叶红松林样地的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18个影响因子数据,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阔叶红松林整体具有较好... 根据凉水自然保护区28块典型阔叶红松林样地的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18个影响因子数据,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阔叶红松林整体具有较好的林分空间结构,其水平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树木生长整体处于中庸状态,林木的整体混交程度较高;(2)林分空间结构的CCA排序较好的揭示了该区林分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的关系;CCA第一排序轴反映了林龄、坡度、阔叶比和坡向的变化,第二排序轴反映了坡向、土壤有机质和平均胸径的变化,上述6因子的组合是决定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3)影响林分空间结构的变量中,地形、土壤和林分因子共解释了林分空间结构变化的59.20%,其中纯地形因子占30.68%,纯林分因子占19.01%,纯土壤因子占8.21%,未能解释部分为4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林分空间结构 影响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5个家系未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士刚 秦彩云 +2 位作者 王聪慧 才巨锋 陶晶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红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以组织培养的方法,选用三岔子红松种子园5个家系的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未成熟种子在添加萘乙酸(NAA)2 mg/L+6-苄氨基嘌呤(6-BA)1 mg/L的培养基上... 红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以组织培养的方法,选用三岔子红松种子园5个家系的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未成熟种子在添加萘乙酸(NAA)2 mg/L+6-苄氨基嘌呤(6-BA)1 mg/L的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最佳诱导率为5.68%。红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蔗糖浓度为30 g/L。选取长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在恢复培养10 d后可观察到不同细胞系均有明显新生愈伤组织,15 d后愈伤组织大量增殖。本研究为三岔子红松种子园红松优良种质资源的规模化繁殖和保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红松种子园 胚性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激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计盒维数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绍波 汪兆洋 +4 位作者 赵秀海 李英爱 赵忠林 史宝库 宋彦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2-45,76,共5页
应用计盒维数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样地内乔木树种中裂叶榆种群的计盒维数最大,为1.888。在群落中占据最大的生态空间;簇毛槭、白牛槭、紫椴和五角槭的计盒维数都在1.8以上,与裂叶榆在群落... 应用计盒维数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样地内乔木树种中裂叶榆种群的计盒维数最大,为1.888。在群落中占据最大的生态空间;簇毛槭、白牛槭、紫椴和五角槭的计盒维数都在1.8以上,与裂叶榆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他树种依据计盒维数的大小在群落中占据相应的生态空间。所研究各树种拐点尺度从5~31 m不等,但均大于其平均冠幅,所有树种全部为聚集分布,拐点尺度代表了相应树种的聚块大小。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计盒维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种群格局 计盒维数 拐点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景观造林试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文 刘传照 +3 位作者 刘吉春 孙颖 葛剑平 王凤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25 m带宽和15 m带宽、30 m、20 m、10 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红松幼苗的生长、成活率和缓苗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 采用25 m带宽和15 m带宽、30 m、20 m、10 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红松幼苗的生长、成活率和缓苗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而且育苗周期缩短两年;红松容器苗采用窄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和林下造林效果较好;带状造林后防寒和裁冠措施没能显著提高造林后幼苗成活率;红松景观造林试验地可供长期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造林 成活 景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乔木树种垂直结构分形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绍波 汪兆洋 +4 位作者 赵秀海 李英爱 赵忠林 史宝库 宋彦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3,59,共5页
应用分形分析中的计盒维数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内15种主要乔木树种垂直结构上4个层次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层次从下到上优势种分别是:簇毛槭、白牛槭、五角枫和紫椴。紫椴、五角枫和白牛槭在以后的群落演替中将... 应用分形分析中的计盒维数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内15种主要乔木树种垂直结构上4个层次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层次从下到上优势种分别是:簇毛槭、白牛槭、五角枫和紫椴。紫椴、五角枫和白牛槭在以后的群落演替中将处于优势地位,而裂叶榆和枫桦的优势地位将衰退;红松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会出现先衰退后逐渐恢复优势地位的现象,其他树种在群落中优势不明显,处于伴生地位,仅个别树种在特定层次处于优势地位。五角枫、千金榆、白牛槭、簇毛槭和稠李等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其他树种均不符合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垂直结构 计盒维数 拐点尺度 优势树种 群落演替 聚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天然更新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2
14
作者 徐振邦 代力民 +3 位作者 陈吉泉 王战 戴洪才 李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13-1420,共8页
研究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天然更新的变化规律及其条件。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山主要的森林类型 ,保存不多 ,对于研究以前森林经营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红松天然更新规律及其与森林组成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 研究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天然更新的变化规律及其条件。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山主要的森林类型 ,保存不多 ,对于研究以前森林经营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红松天然更新规律及其与森林组成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红松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与森林群落类型 ,海拔 ,森林植物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干扰有极大关系。一般在陡坡或山脊上胡枝子柞树红松林中 ,那里林冠郁闭度达到 80 %~ 90 %或更大 ,林分中红松组成也更大 ,红松天然更新良好。每公顷有红松幼苗和小幼树万株以上。但是在郁闭的红松林冠下 ,很少能长大。在大部分的阔叶红松混交林中 ,除了林冠比较郁闭的地方外 ,针叶树包括红松在内的天然更新通常稀少 ,每公顷仅有幼苗幼树数千株 ,其中大部是阔叶树。随着海拔上升到一定范围 ,在更新中云冷杉的成分增加。老择伐迹地由于林下植被密 ,常常缺乏更新。74 .2 %耐荫树种的幼苗幼树是在林冠下观查到 ,它们 70 %以上分布于离立木 2 .5 m以内 ,这正好等于林木平均冠幅的半径。所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天然更新 红松林 红松阔叶混交林 耐荫树种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集中放置红松球果的分散贮藏与临时贮点管理
15
作者 郑骄阳 吕鸿达 +1 位作者 程鲲 宗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7-394,共8页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红松种子进行分散贮藏、重取、建立和更新临时贮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丰富贮食行为理论很有意义。2017年10—11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鸦对集中堆放红松球果的...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红松种子进行分散贮藏、重取、建立和更新临时贮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丰富贮食行为理论很有意义。2017年10—11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鸦对集中堆放红松球果的贮食行为、临时贮点管理以及影响贮点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贮藏地星鸦的重取行为比例最高,为(55.42±1.34)%,移动行为占(25.74±6.24)%,贮藏行为占(11.08±2.69)%,且有争斗行为。星鸦贮点大小为(2.39±0.09)粒,密度为(1.82±0.11)个/m^2,贮藏深度为(1.55±0.03)cm。不同生境类型(F=7.471,P<0.05)及基质类型(F=3.205,P<0.05)的贮点密度具有显著差异。贮点数量、贮点更新率最高的是距离食物源最近的人工针叶林样地。贮食距离短、频繁更新贮点、冬季之前全部重取等行为特征,是星鸦对短暂爆发性集中食物源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鸦 红松种子 分散贮藏 临时贮点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预估红松立木含碳量的精度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慧淋 李凤日 +1 位作者 贾炜玮 董利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365-7375,共11页
森林碳储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准确估计立木各器官(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含碳量是其基础。基于黑龙江省44株人工红松各器官生物量和含碳量的实测数据,采用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构建了相容性立木生物量和含碳量模型,... 森林碳储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准确估计立木各器官(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含碳量是其基础。基于黑龙江省44株人工红松各器官生物量和含碳量的实测数据,采用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构建了相容性立木生物量和含碳量模型,比较了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估计红松立木含碳量的精度。直接法是通过构建各器官相容性含碳量模型,直接预估立木各器官含碳量。间接法是由各器官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合3种形式的含碳率(平均含碳率0.5、林木实测平均含碳率,各器官实测平均含碳率)来预估树木各器官含碳量。研究结果表明:相容性生物量和含碳量模型的相关指数R2为0.76—0.99,模型的拟合效率(EF)为0.80—0.98。直接法中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和总量的含碳量预估精度分别为91.03%、80.02%、70.24%、87.10%、93.08%;间接法中采用平均含碳率0.5的预估精度与直接法相比,各器官及总量分别下降1.39%、1.5%、0.13%、1.09%和2.2%,而采用另外两种形式的含碳率其预估精度降幅在0.3%以内。依据文中推导的相对误差积累公式可知,间接法的预估精度主要与Ci%/珔C%(Ci%为单木各器官含碳率,珔C%为实测平均含碳率)有关。显然,直接法是预估红松立木含碳量的最佳方法。通常使用的碳含量转换系数0.5与实测含碳率有明显差异,因此间接法中采用0.5的含碳率其预估精度最低,而使用各器官实测的含碳率可以明显提高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生物量 含碳量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相容性模型 预估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多度格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邱华 舒皓 +4 位作者 吴兆飞 李明鲁 殷正 张春雨 赵秀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49-2056,共8页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以样方中胸径小于1 cm的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两次的幼苗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群落乔木幼苗多度的生物邻体和生境因素。结果表明:该样地所有幼苗样方共调查到10064株乔木幼...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以样方中胸径小于1 cm的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两次的幼苗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群落乔木幼苗多度的生物邻体和生境因素。结果表明:该样地所有幼苗样方共调查到10064株乔木幼苗,累计17个物种,分属9科9属,水曲柳幼苗多度极高,在乔木树种幼苗中占优势地位;在群落水平,幼苗多度与异种大树效应、草本密度和林冠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草本盖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物种水平,水曲柳和紫椴幼苗多度的影响因素与群落水平筛选后的结果一致,红松幼苗多度与异种大树效应呈正相关,与同种大树效应及林冠开阔度呈负相关。该研究证实了生物邻体和生境因素共同影响幼苗多度格局,并且生物邻体和生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随幼苗物种种类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乔木幼苗多度 生物邻体 生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林木直径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书光 周在敏 +2 位作者 栾树杰 谭学仁 张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本文以辽宁省草河口人工林红松(Pinuc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试材,采用自制的树干径向生长测微仪及数量化理论的方法,研究了气温、相对湿度、地温、降雨量和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与红松林木直径生长量的相关性,并获得了它们的相关... 本文以辽宁省草河口人工林红松(Pinuc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试材,采用自制的树干径向生长测微仪及数量化理论的方法,研究了气温、相对湿度、地温、降雨量和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与红松林木直径生长量的相关性,并获得了它们的相关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直径生长量 相对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中花鼠的食物组成及取食偏好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爽 梁振玲 +3 位作者 滕威 荆媛 于美辰 戎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6-514,共9页
为调查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中花鼠(Tamias sibiricus)的食物组成、取食偏好及营养对食物选择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花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实验室笼养法结合营养测定的方式对不同季节花鼠... 为调查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中花鼠(Tamias sibiricus)的食物组成、取食偏好及营养对食物选择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花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实验室笼养法结合营养测定的方式对不同季节花鼠的食物组成和取食偏好进行调查。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花鼠是以植食为主的啮齿动物,不同季节植物性食物占其食物组成的95%以上,其余5%的食物为蜗牛、蚯蚓等动物性食物;春、夏季花鼠取食植物的种类存在差异,春季花鼠取食频次最高的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夏季为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秋季为红松种子。实验室笼养测得的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相符,结合营养测定结果显示花鼠偏好取食粗脂肪、能量含量高和纤维素含量低的食物,而粗蛋白含量与花鼠的取食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鼠 食性 营养 阔叶红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服条件下木材微观结构的变化
20
作者 朴春日 陈柏林 +1 位作者 丁长迎 柳晓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65,共5页
试验研究了红松木材在纵向压应力屈服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素材相比,屈服条件下试样的自由基浓度显著增加,碳含量相对减少,氧含量相对增加;由压应力产生的机械自由基主要来源于纤维素主键C─—O键的断裂。
关键词 红松 微观构造 屈服 自由基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