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quency domain based super-resolution method for mixed-resolution multi-view images
1
作者 Zhizhong Fu Yawei Li +2 位作者 Yuan Li Lan Ding Keyu L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6期1303-1314,共12页
Super-resolution (SR) techniques, which are based on single or multi-frame low-resolution (LR) imag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Mixed-resolutio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plays an impor... Super-resolution (SR) techniques, which are based on single or multi-frame low-resolution (LR) imag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Mixed-resolutio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ee-dimensional television (3DTV) coding scheme. Previous work considers multiview or multi-camera images and videos at the same resolution, which performs well under the planar model without or with little projection error among the videos captured by different cameras.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discussed the SR problem in mixed-resolutio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where the superresolved image is created using the up-sampled version of the LR image and the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the warped image in the adjacent high-resolution (HR) views. Unfortunately, the output HR images suffer from artifacts caused by depth error. To obtain the detailed texture and edge information from the HR image as much as possible, while preser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LR image, a novel SR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the structure term, the detail information term, and the regularization term. The first term preserves the structure similarity of the LR image; the second term extracts detailed information from the adjacent HR image; and the last term ensur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solu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hich achieves high performance both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 2016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s Edge detection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Image reconstruction optical resolving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研究
2
作者 王帅 徐钦云 林胜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为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的定量监测,采用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和悬垂线缆的力学分析,推导布里渊频移和覆冰厚度的关系,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该关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和布里渊频移呈单调递增关系,在... 为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的定量监测,采用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和悬垂线缆的力学分析,推导布里渊频移和覆冰厚度的关系,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该关系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和布里渊频移呈单调递增关系,在实验条件下,覆冰厚度测量误差为12.48%,覆冰预警的应变阈值区间为1.5×10^(-3)ε~2.0×10^(-3)ε,直接观测输电线路的应变值可简化覆冰预警流程。研究结论可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 光纤应变 覆冰预警 布里渊频移 定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状光纤分布式传感的变压器绕组轴向与辐向形变区分及程度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阳 刘云鹏 +3 位作者 范晓舟 李欢 黎晏霖 刘海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3-812,I0034,共11页
为对变压器绕组形变状态有更清晰的感知,需要对绕组轴向及辐向形变进行同时检测。该文首先分析绕组弯曲时的应变分布规律,并提出应变向量的概念及绕组轴向与辐向应变解耦方法。随后,在35 kV连续式绕组模型上布置带状光纤并搭建试验平台... 为对变压器绕组形变状态有更清晰的感知,需要对绕组轴向及辐向形变进行同时检测。该文首先分析绕组弯曲时的应变分布规律,并提出应变向量的概念及绕组轴向与辐向应变解耦方法。随后,在35 kV连续式绕组模型上布置带状光纤并搭建试验平台,借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以进行应变分布式传感,完成对绕组形变的轴向、辐向区分测量,应变向量相对误差在7.5%以内。最后,得出绕组轴向、辐向挠度都与带状光纤平均应变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拟合系数R^(2)>0.99,并利用该关系预测绕组的变形程度,误差小于5%。该文方法不仅能单独检测轴向或辐向形变,也能在同时发生两种形变时分别得出轴向和辐向形变;可以解决绕组轴向形变无法有效传感及变形程度难以定量判断的难题,为变压器绕组形变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形变 轴向与辐向应变解耦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与岩土工程监测新技术——BOFDA的性能与特点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兴 施斌 +2 位作者 魏广庆 程刚 张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新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BOFDA)的感测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其空间分辨率可达20cm,测试精度可达±2με,测试重复性为±4με;通过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测试性能的比较,对BOFD...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新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BOFDA)的感测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其空间分辨率可达20cm,测试精度可达±2με,测试重复性为±4με;通过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测试性能的比较,对BOFDA的测试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应变过渡区产生的原因;通过BOFDA等强度梁实验,并与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比较,证明了BOFDA优异的测试性能。最后,对BOFDA在各类工程防灾减灾监测中可能遇到传感光缆的保护及温度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测试精度 分布式监测 应变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daboost.M2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传感系统温度提取技术研究
5
作者 郑欢 韩曼 +1 位作者 舒涵 徐诺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816,共8页
提出了使用BP-Adaboost.M2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传感器的布里渊增益谱(Brillouin Gain Spectrum,BGS)中提取温度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温度提取视为有监督的单标签多分类问题,利用带高斯... 提出了使用BP-Adaboost.M2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传感器的布里渊增益谱(Brillouin Gain Spectrum,BGS)中提取温度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温度提取视为有监督的单标签多分类问题,利用带高斯白噪声的BGS数据构建训练特征集,其对应的温度属性构成训练标签集。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作为弱多分类器,经过训练后,利用Adaboost.M2集成算法将多个BPNN组成一个强多分类器。根据训练后得到的BP-Adaboost.M2模型,可以将新的测量BGS分类到每个温度类别中,实现对温度传感信息的提取。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信噪比和扫频步长对温度提取性能的影响,并与洛伦兹曲线拟合(Lorentzian Curve Fitting,LCF)、伪Voigt曲线拟合(pseudo-Voigt Curve Fitting,pVCF)和BPNN技术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低于11 dB以及不同的扫频步长的情况下,BP-Adaboost.M2方法提取的温度均方根误差和不确定度最小。BP-Adaboost.M2对1000个数据样本的处理时间仅为1.91 s,比BPNN方法约快1.25倍;比LCF和pVCF方法快1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布里渊增益谱 BP-Adaboost.M2 单标签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路基掏空监测传感器设计与性能测试
6
作者 谭春汛 刘婉秋 +1 位作者 孔维姗 刘大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实现对路基掏空问题的有效监测,文中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路基掏空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适用于在水泥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下方监测路基掏空,考虑施工环境和道路监测的复杂性,利用变形块和光纤伸缩控制弹簧的组合... 为实现对路基掏空问题的有效监测,文中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路基掏空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适用于在水泥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下方监测路基掏空,考虑施工环境和道路监测的复杂性,利用变形块和光纤伸缩控制弹簧的组合有效防止了光纤局部断裂,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为了研究所设计传感器的性能,开展了精度及量程范围的测试和室内模拟监测试验,验证了其在路基掏空监测中的稳定性、耐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健康监测 路基掏空 道路病害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FDA技术综述及用于岩土工程监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鼎峰 施斌 +2 位作者 严珺凡 魏广庆 费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2-137,共6页
布里渊散射光频域分析技术(BOFDA),是一套通过测量连续泵浦光和连续探测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布里渊散射光所确定的基带函数的脉冲响应,运用相关计算方法确定传感光纤上物理信息的综合系统。与其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相比,BOFDA可在窄基带... 布里渊散射光频域分析技术(BOFDA),是一套通过测量连续泵浦光和连续探测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布里渊散射光所确定的基带函数的脉冲响应,运用相关计算方法确定传感光纤上物理信息的综合系统。与其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相比,BOFDA可在窄基带下操作,具有分布式、高信噪比、高空间分辨率、低成本、多频信号平行测量和处理、信号动态范围大等优点。本文对BOFDA用于测量应变和温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前人做的室内、现场试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光频域分析技术(bofda) 光纤传感技术 分布式监测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长PHC管桩BOFDA内力测试 被引量:11
8
作者 缪长健 施斌 +2 位作者 郑兴 王湛 魏广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Brillouin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BOFDA)是全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测试与监测优势.将BOFDA应用于海上超长PHC(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管桩内力测试,并在超长PHC管桩...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Brillouin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BOFDA)是全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测试与监测优势.将BOFDA应用于海上超长PHC(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管桩内力测试,并在超长PHC管桩成桩过程中,就将传感光缆植入桩身中,可明显提高传感光缆的成活率和测试精度.现场测桩试验结果表明:在超长PHC管桩成桩过程中传感光缆的植入工艺是十分成功的,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测试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桩身内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成效显著,为PHC管桩,特别是海上超长PHC管桩的内力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力测试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PHC管桩 bofda 传感光缆布设 内力测试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感测光纤温度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焦浩然 施斌 +2 位作者 魏广庆 王兴 贾立翔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在使用感测光纤对被测物应变进行监测时,由于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光对温度和应变同时敏感,所以当温度影响需要剔除时,通过探究光纤温度系数影响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温度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BOFDA),针对8种不同光... 在使用感测光纤对被测物应变进行监测时,由于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光对温度和应变同时敏感,所以当温度影响需要剔除时,通过探究光纤温度系数影响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温度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BOFDA),针对8种不同光纤的护套、涂覆层、附着基质等因素,研究了分布式光纤的温度系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涂覆层对光纤温度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护套热膨胀会带动裸纤的变形使其温度系数增大,Hytrel、聚氨酯两种护套材料会在45℃软化失去对裸纤的影响;光纤附着基质为非金属材料时,光纤温度系数由裸纤、护套、基质三者共同决定;当基质为金属材料时,光纤温度系数仅由裸纤和基质决定;据此提出了一种对感测光纤整体进行温度补偿的新思路,即当温度变化ΔT时,可用温度系数来表示实际计算时需要剔除的布里渊频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测光纤 温度系数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PE管道微弯变形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维一 刘礼华 +3 位作者 张旭苹 赵霞 方玄 谢永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36,共4页
为监测埋地管道因地质不稳定产生的弯曲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的聚乙烯(PE)管道微弯检测方法。将玻璃纤维基带应变光缆沿管壁胶粘敷设,使光纤与管道协同变形,通过布里渊频移量计算得到光纤应力变化值,并... 为监测埋地管道因地质不稳定产生的弯曲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的聚乙烯(PE)管道微弯检测方法。将玻璃纤维基带应变光缆沿管壁胶粘敷设,使光纤与管道协同变形,通过布里渊频移量计算得到光纤应力变化值,并采用共轭梁重构算法反演管道弯曲扰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分辨和测量管道弯曲的方向和位移量,误差小于0.4 cm,提升了管道的数字化安全监测和预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布里渊频移 管道变形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 智慧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地下连续墙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进 孙超 +3 位作者 付乔 李俊银 贾立翔 张文轩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58-564,共7页
为解决传统的位移监测技术多为点式,易出现漏检等问题,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进行地下连续墙变形现场监测的方法与技术研究,给出依据分布式光纤监测的应变数据换算地下连续墙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采用传感光缆直埋入地连墙的布... 为解决传统的位移监测技术多为点式,易出现漏检等问题,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进行地下连续墙变形现场监测的方法与技术研究,给出依据分布式光纤监测的应变数据换算地下连续墙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采用传感光缆直埋入地连墙的布设方式对墙体进行分布式、精细化的监测。将该技术和施工方法应用于软土地区某基坑工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OFDA技术能够很好地反映墙体变形的发展过程,开挖深度大,地连墙最大应变位置发生下移,应变数据经过计算后将得到地连墙分布式的位移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变形监测 地下连续墙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峰值边沿分析的变压器绕组局部热点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云鹏 黎晏霖 +1 位作者 李欢 范晓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6-3498,共13页
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一直是电网运行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分布式光纤传感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等优势,其中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性能稳定,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BOTDA的空间分辨率为m级,难... 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一直是电网运行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分布式光纤传感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等优势,其中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性能稳定,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BOTDA的空间分辨率为m级,难以分辨绕组运行中的局部热点。该文从布里渊散射增益谱的机理入手,利用双峰拟合算法,并结合对异常峰值曲线的边沿分析,提出了一种在不增加系统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提升BOTDA空间分辨率的方法,以满足局部热点检测要求。通过对光纤沿线不同位置、不同热点长度及不同热点温度下的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将准确传感的热点长度提升至原空间分辨率的一半以内。基于变压器实际绕组的局部升温试验,实现了绕组异常热点的精确定位和长度感知,并准确解调了绕组局部热点的温度,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和检测优越性,温度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为提高变压器绕组温度在线监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提供新的思考,同时也为变压器绕组局部故障的提前感知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变压器 绕组热点温度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排列熵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家兴 钱君霞 +1 位作者 闫安心 赵盛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并通过信号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海缆振动信号。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海底电缆(海缆)振动信号监测模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获得了冲刷、摩擦、锚砸3种工况下的海缆振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去除海缆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其冲刷、摩擦及锚砸3类信号的信噪比分别提升至30.2578 dB、29.6354 dB、38.7862 dB,且标准差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降噪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的形状传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紫娟 武佳琪 +3 位作者 张立欣 李永倩 王健健 王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搭建了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的应变测量系统,采用七芯光纤作为分布式形状传感器,通过测量七个纤芯在弯曲时的布里渊散射谱,验证了七芯光纤偏芯之间每两个对称芯所受应变值相等且互为相反数的特点。对比七芯光纤中间芯与偏芯的... 搭建了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的应变测量系统,采用七芯光纤作为分布式形状传感器,通过测量七个纤芯在弯曲时的布里渊散射谱,验证了七芯光纤偏芯之间每两个对称芯所受应变值相等且互为相反数的特点。对比七芯光纤中间芯与偏芯的布里渊增益谱,测得偏芯在不同弯曲半径下的布里渊频移变化,得到偏芯在每个位置受到的应变值。利用并行传输标架形状重构算法对七芯光纤在曲率直径为0.112 m和0.052 m时的形状进行了重构,当曲率直径为0.112 m时,曲率重构误差为0.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传感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 七芯光纤 并行传输标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压器绕组复合光纤状态监测的BOTDR扫频策略研究
15
作者 王勇 马迅 +2 位作者 贾旭超 刘凯 陈永辉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提高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在变压器绕组复合光纤状态监测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BOTDR扫频范围选择策略。该策略通过仿真生成了具有不同信噪比、扫频范围和扫频不对称系数的布里渊谱,并采用伪Voigt模型谱拟合算法来计算布里渊频移... 为提高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在变压器绕组复合光纤状态监测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BOTDR扫频范围选择策略。该策略通过仿真生成了具有不同信噪比、扫频范围和扫频不对称系数的布里渊谱,并采用伪Voigt模型谱拟合算法来计算布里渊频移;同时,研究了信噪比、扫频范围和扫频不对称系数这3个因素对布里渊频移提取准确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扫频范围围绕布里渊频移对称时,误差达到最小;在扫频点数固定的情况下,随着扫频范围的增大,频移误差先减小后增大,当扫频范围比布里渊频移变化幅值大一个线宽时,误差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光纤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温度和应变 扫频范围 布里渊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颖 张娟 +1 位作者 郭玉静 王庆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9,共4页
阐述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基于后向瑞利散射、后向拉曼散射和后向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 光时域反射(OTDR) 光频域反射(OFDR) 拉曼散射 布里渊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钱振东 黄卫 +1 位作者 关永胜 韩光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9-803,共5页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对埋设于环氧沥青试件中的光纤在车辆荷载和极限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BOTDA对铺装层裂缝监测进行了室内模拟;在此...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对埋设于环氧沥青试件中的光纤在车辆荷载和极限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BOTDA对铺装层裂缝监测进行了室内模拟;在此基础上,将BOTDA应用到现场沥青路面的铺装层中,进行路面的温度、残余变形及裂缝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埋设在铺装层内的光纤能够满足实际沥青铺装监测中的抗压性能要求和温度变化要求,紧套光纤比裸光纤更能适用于实际铺面的裂缝监测,并且将BOTDA应用到沥青铺装层裂缝监测中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ouin光时域分析技术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裂缝监测 紧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应变/温度监测 被引量:40
18
作者 吕安强 李永倩 +1 位作者 李静 吴飞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3-539,共7页
高压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结构复杂、敷设环境特殊,日常巡检和状态检测实现难度大,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和温度测量设备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为此,利用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BOTDR)对110 kV光纤复合海底电缆中的复合光纤进行了应变和温度... 高压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结构复杂、敷设环境特殊,日常巡检和状态检测实现难度大,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和温度测量设备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为此,利用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BOTDR)对110 kV光纤复合海底电缆中的复合光纤进行了应变和温度标定实验,比较了不同光纤Brillouin频移的应变/温度系数和初始频移的区别,给出了利用光纤中Brillouin频移分布曲线进行接续点精确定位的方法,对运行中的海缆进行了全面、实时、长期的状态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海缆光单元中不同光纤的Brillouin频移应变/温度系数基本相同,约为0.05 MHz/10-6和1.05 MHz/℃,但初始频移差别较大,变化范围约20 MHz;光路中接续点处的Brillouin频移变化明显,可作为定位依据;利用Brillouin频移监测海缆的应变和温度需结合海底地形、地质、洋流、环境温度、负荷电流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海底电缆 brillouin光时域反射计 应变 温度 brillouin频移 光纤标定 光纤接续点定位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在岩层移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柴敬 王正帅 +3 位作者 袁强 李毅 王帅 李廷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岩层移动变形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过程,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进行分布式应变测量,在3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传感光纤,对应位置布置百分表5个,对比分析岩层移动变形过程中的布里渊频移变化。试验结... 为了研究岩层移动变形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过程,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进行分布式应变测量,在3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传感光纤,对应位置布置百分表5个,对比分析岩层移动变形过程中的布里渊频移变化。试验结果表明: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分布式应变测量,不仅能很好地测量光纤沿线的岩层垮落情况,而且能够感知和反映某一点处岩层的移动变形特征,为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光纤传感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BOTDA联合感测管桩击入土层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朱友群 朱鸿鹄 +1 位作者 孙义杰 施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95-702,共8页
管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身裂缝、爆桩等病害。将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具有分布式监测功能的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联合应用到管桩打入过程中的监测,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 管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身裂缝、爆桩等病害。将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具有分布式监测功能的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联合应用到管桩打入过程中的监测,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管桩打入过程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动态监测打入过程中桩身应变变化特征,反映桩身不同部位随不同深度应变变化规律;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监测管桩在打入过程中暂停(接管)状态下桩身应变变化特征;根据应变变化分析管桩受偏心荷载程度,分析管桩是否出现裂缝、破坏等病害,研究管桩打入过程中桩土作用规律。试验结果还表明,FBG联合BOTDA光纤监测技术在管桩打入过程中监测管桩质量具有广阔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桩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 分布式监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