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ERS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THE P-GLYCOPROTEIN POSITIVE BREAST CANCER CELL LINE(MCF-7/ADR) BY INTRODUCTION OF HAMMERHEAD RIBOZYME
1
作者 袁亚维 张积仁 +2 位作者 K.J.Scanlon 陆长德 祁国荣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A hammerhead ribozyme which site-specifically cleaved the GUC position in canon 880 of the mdr1 mRNA was designed. The target site was chosen between the two ATP binding sites, which may be important for the function ... A hammerhead ribozyme which site-specifically cleaved the GUC position in canon 880 of the mdr1 mRNA was designed. The target site was chosen between the two ATP binding sites, which may be important for the function of the P-Gp as an ATP-dependent pump. A DNA sequence encoding the ribozyme gene was then incorporated into a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H Apr-1 neo) and transfected into the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Adr, which is resistant to adriamycin and expresses the MDR phenotype. The ribozyme was stably expressed in the cell line by the RNA dot blotting assay. The result of Northern blot assa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ed ribozyme could decrease the level of mdrl mRNA expression by 83. 5 %; and the expressed ribozyme could inhibite the formation of p-glycoprotein detected by immuno- cy-tochemistry assay and could reduce the cell’s resistance to adrimycin; this means that the resistant cells were 1 000-fold more resistant than the parental cell line(MCF-7), whereas those cell clones that showed ribozyme expression were only 6-fold more resistant than the parental cell lin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 potentially useful tool is at hand which may inactivate MDR1 mRNA and revert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phen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erhead ribozyme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i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PTEN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志 王赫 欧阳慧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目的 研究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8周龄、体重(200±20)g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菊藻丸组和对照组,各6只。各... 目的 研究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8周龄、体重(200±20)g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菊藻丸组和对照组,各6只。各组分别以5.4 g/(kg·d)菊藻丸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20%空白血清组、5%含药血清组、10%含药血清组、15%含药血清组和20%含药血清组,分别使用含20%空白对照血清和含5%、10%、15%、20%含药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干预。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克隆形成能力、TUNEL染色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周期分布、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克隆形成率减少、侵袭能力降低(P<0.05);5%、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TE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5%含药血清组比较,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迁移能力降低、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菊藻丸含药血清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TE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菊藻丸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含药血清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901317经LXRα/NF-κB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
3
作者 涂剑 王彦翔 +3 位作者 周志刚 杨萍 刘晓旺 余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XRα、NF-κB p65与IκBα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XRα与IκBα的表达逐渐增强,而NF-κB p65的表达则显著降低。LXRαsiRNA可显著延缓TO901317的上述作用,PDTC处理则进一步增强TO901317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TO901317可激活LXRα,下调NF-κB p65、上调IκBα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901317 肝X受体Α 核因子ΚB mcf-7乳腺癌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馨 陈晓群 +3 位作者 李佳 金从国 伍治平 王熙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12-14,共3页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5 mg/ml CGA作用MCF-7细胞48 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 mg/ml CGA处理MCF-7细胞48 h后,Cyc-lin 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0.28(P=0.001)。结论 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G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炜 赵志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0、20、40、8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24、48、72h后,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裸鼠皮下接种M...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0、20、40、8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24、48、72h后,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裸鼠皮下接种MCF-7细胞建立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五味子乙素组,每4d测量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2d后取肿瘤称重。Westernblot检测MCF-7细胞和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组织Notch-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五味子乙素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显著降低MCF-7细胞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五味子乙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明显受抑制,且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五味子乙素可抑制乳腺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裸鼠模型移植瘤的生长、降低Notch-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细胞增殖 NOTCH-1 移植瘤 乳腺癌细胞mcf-7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杜莉莉 管晓翔 +3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耿怀成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10-101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株mcf-7 P27KIP1基因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琳琳 郭珏函 +1 位作者 夏雪 王守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及类似物、噻唑烷二酮类及磺脲类等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 目的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及类似物、噻唑烷二酮类及磺脲类等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利拉鲁肽作为一种新型降糖制剂,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文中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利拉鲁肽以1、10、100、1000 nmol/L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h,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利拉鲁肽及联合p38MAPK抑制剂作用于MCF-7细胞96h,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p38MAPK磷酸化程度。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24 h、72 h、96 h及1 nmol/L、10 nmol/L作用48 h均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 nmol/L抑制作用最明显;1 nmol/L利拉鲁肽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 h均成抑制作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96 h后,与对照组相比,S+G2/M期细胞数目比例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 nmol/L利拉鲁肽联合p38MAPK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96h后,S+G2/M期细胞数比例较1 nmol/L利拉鲁肽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Western blot法测定MCF-7细胞通过1 nmol/L利拉鲁肽作用96h后,与对照组比较,利拉鲁肽组p38MAPK磷酸化程度增加。结论利拉鲁肽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可能涉及p38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 P38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蟾藤成分复方诱导ER(+)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敏 章永红 +1 位作者 颜晓静 张露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MCF-7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JNK、p38、Bad和凋亡基因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增大;高内涵细胞分析测定其对MCF-7细胞以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为主;Western blot提示其能下调p-ERK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p-JNK、p-P38、Bad和Bax蛋白,促进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以Caspase-8最显著。结论杉蟾藤成分复方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通过阻断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及调控Bcl-2家族,促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其对细胞凋亡的两条信号通路都有作用,即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线粒体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蟾藤成分复方 人乳腺癌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19探讨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敏 张露蓉 +2 位作者 梁国强 简暾玉 张晓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用瞬时转染形成高表达及低表达CYP19基因的MCF-7细胞,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转染细胞CYP19以及其下游通路相关基因JNK、P38和ERK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1),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能抑制芳香化酶及CYP19基因的表达,并能明显下调低表达CYP19-MCF-7细胞的CYP19表达,及抑制JNK、p-38和ERK的磷酸化。结论雷公藤甲素抗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起作用,并引起下游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通路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9 雷公藤甲素 人乳腺癌mcf-7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F-7/PTX多药耐药细胞株中CD_(44)^+CD_(24)^-乳腺癌干细胞富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娜娜 孙长岗 +1 位作者 庄静 杨静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紫杉醇(PTX)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PTX,观察MCF-7、MCF-7/PTX细胞株中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情况。方法以MCF-7为亲本细胞,以PTX为诱导药物,高浓度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PTX;MTT法检测MCF-7、MCF-7/...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紫杉醇(PTX)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PTX,观察MCF-7、MCF-7/PTX细胞株中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情况。方法以MCF-7为亲本细胞,以PTX为诱导药物,高浓度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PTX;MTT法检测MCF-7、MCF-7/PTX对PTX等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株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的含量。结果①MCF-7/PTX对PTX、阿霉素、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氨蝶呤、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53.00、45.72、38.30、41.26、23.75、17.62、35.80。②MCF-7、MCF-7/PTX细胞株中CD4+4CD2-4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60%、73.20%,P<0.01。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MCF-7/PTX为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PTX存在着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多药耐药 紫杉醇多药耐药细胞株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卓 王瑶 +3 位作者 辛娜 田宇 李建华 康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AQP1的sh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MCF-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4个AQP1-shRNA转染...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AQP1的sh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MCF-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4个AQP1-shRNA转染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MCF-7细胞中AQ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AQP1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的变化。结果四组特异性shRNA转染MCF-7细胞后48 h,AQP1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AQP1-shRNA4对AQP1的沉默效果最明显(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0.54%和72.42%)。AQP1基因沉默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为(27.77±2.82)%(P<0.05);细胞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 AQP1表达沉默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示AQP1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RNA干扰 乳腺癌 mcf-7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调控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与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嘉祺 翟凤国 +4 位作者 高金霞 刘佳维 杨旭东 周福波 李孟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miR-195调控人乳腺癌细胞MCF-7(MCF-7)增殖与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CF-10A)和MCF-7,qRT-PCR检测miR-195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蛋白磷酸酶1D(PPM1D)蛋白表达。MCF-7瞬时转染,3-(4,5-二甲... 目的研究miR-195调控人乳腺癌细胞MCF-7(MCF-7)增殖与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CF-10A)和MCF-7,qRT-PCR检测miR-195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蛋白磷酸酶1D(PPM1D)蛋白表达。MCF-7瞬时转染,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DNA断裂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miR-195对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5与PPM1D靶向的关系。结果MCF-7组miR-195表达低于MCF-10A组,PPM1D蛋白表达高于MCF-10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5 mimics组细胞活力低于MCF-7组,miR-195 inhabitor组细胞活力高于MCF-7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iR-195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高于MCF-7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iR-195 inhabitor组细胞凋亡率低于MCF-7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含有PPM1D基因片段miR-195 mimics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CF-7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含有突变PPM1D基因片段miR-195 mimics组与MCF-7两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95可能通过靶向PPM1D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5 蛋白磷酸酶1D 人乳腺癌细胞mcf-7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T的芒柄花素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绍华 金诗鹏 +3 位作者 孙萌遥 丁海鑫 杨波 叶超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为揭示芒柄花素抑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检测芒柄花素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为揭示芒柄花素抑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检测芒柄花素对MCF-7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芒柄花素对人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TGF-β1、基质金属蛋白激酶2/9(MMP-2/9)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2(p-ERK1/2)、磷酸化p38蛋白(pp38)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芒柄花素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降低迁移率、黏附率和侵袭率,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TGF-β1、vimentin、MMP-2/9、p-ERK1/2、p-p38蛋白表达。结论芒柄花素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MT过程中E-cadherin和vimentin及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1、MMP-2/9和MAPK信号通路的p-ERK1/2、p-p38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人乳腺癌mcf-7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绍华 丁海鑫 +1 位作者 孙萌遥 金诗鹏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法、透射电镜法(TEM)检测给药后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对自噬相关蛋白...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法、透射电镜法(TEM)检测给药后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对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信号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苦参碱浓度的上升,细胞中的自噬水平也在逐渐升高,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Beclin-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TOR无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苦参碱可剂量依赖性升高MCF-7细胞的自噬水平,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自噬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C2对乳腺癌细胞MCF-7浸润转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15
作者 宁萍 焦旸 +3 位作者 朱巍 徐加英 胡旭东 樊赛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71-276,共6页
为了探讨ELAC2对乳腺癌细胞MCF-7浸润转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ELAC2基因转入MCF-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LAC2、cyclinB、CDC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法和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浸润转移能力,集落形成法检测细... 为了探讨ELAC2对乳腺癌细胞MCF-7浸润转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ELAC2基因转入MCF-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LAC2、cyclinB、CDC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法和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浸润转移能力,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LAC2高表达的MCF-7/ELAC2细胞株;ELAC2高表达明显抑制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细胞受X线照射后,ELAC2高表达使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强,G2期细胞比例增多,同时cyclinB表达降低,P53和Tyr-15磷酸化CDC2表达升高。提示ELAC2高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浸润和转移;ELAC2高表达使细胞辐射敏感性增加很可能与下调cyclinB、上调P53和Tyr-15磷酸化CDC2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C2 乳腺癌细胞mcf-7 浸润转移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张玉英 杨炳翠 +2 位作者 贾琴 吴爽 李艳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观察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龙血素A与MCF-7细胞体外共培养(药物组)干预手段,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标志性蛋白Ki67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ax... 观察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龙血素A与MCF-7细胞体外共培养(药物组)干预手段,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标志性蛋白Ki67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ax、Bcl-XL/S的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药物组Ki67表达显著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Bcl-XL/S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龙血素A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素A 乳腺癌 mcf-7 细胞培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移平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机制研究
17
作者 孙小慧 李志远 +2 位作者 李静蔚 刘晓菲 孙子渊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乳移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培养MCF-7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乳移平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水平迁移...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乳移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培养MCF-7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乳移平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水平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明胶酶谱测定MCF-7细胞中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结果:CCK-8法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乳移平组可抑制细胞增殖(P<0.0001)。平板克隆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乳移平给药组细胞克隆率显著降低(P<0.0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乳移平给药组MCF-7细胞进入空腔的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侵袭实验表明,乳移平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乳移平给药组G2期细胞数量相对较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同阴性空白对照组相比,乳移平下调N-钙黏蛋白、Vimentin、Snail1和Snail2的表达,而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乳移平对MCF-7乳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减少MMP9的活性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移平 乳腺癌 mcf-7细胞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代谢组学用于羽扇豆醇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机理探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史栋栋 况媛媛 +3 位作者 王桂明 彭章晓 王彦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细胞周期实验,研究羽扇豆醇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机理。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可以很好地区分羽扇豆醇作用的MCF-7细胞代谢... 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细胞周期实验,研究羽扇豆醇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机理。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可以很好地区分羽扇豆醇作用的MCF-7细胞代谢谱与对照组细胞代谢谱,模型参数为:R2 Ycum=0.988,Q2 Ycum=0.964。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大于1的差异代谢物进一步用t检验进行单位分析,选择t<0.05(VIP>1)的代谢物作为羽扇豆醇作用组的生物标志物,得到琥珀酸、磷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11种代谢差异物。结合羽扇豆醇将细胞周期抑制在G1期这一现象,推测羽扇豆醇可能是主要抑制了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酰辅酶A的生成和底物磷酸化生成ATP的反应来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本实验从代谢组学角度为乳腺癌抗肿瘤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羽扇豆醇 mcf-7 细胞 乳腺癌 抑制机理 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 细胞代谢组学 细胞周期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氧化应激激活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江涛 陈绪 +1 位作者 姚昶 刘晓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1-698,共8页
目的建立MCF-7乳腺癌细胞慢性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观测MCF-7乳腺癌细胞在慢性氧化应激下的增殖情况,探讨慢性应激状态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MCF-7分别在急性氧化应激和慢性氧化应激干预的情况下... 目的建立MCF-7乳腺癌细胞慢性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观测MCF-7乳腺癌细胞在慢性氧化应激下的增殖情况,探讨慢性应激状态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MCF-7分别在急性氧化应激和慢性氧化应激干预的情况下的增殖抑制率,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慢性氧化应激条件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通过ELISA法测定IL-6水平,检测慢性氧化应激模型条件下MCF-7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急性氧化应激比较,慢性氧化应激条件下,MCF-7的增殖能力增强,其SOD和T-AOC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其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均强于野生型和急性氧化应激下的MCF-7。该结果和IL-6蛋白表达,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RNA表达相一致。同时发现三黄煎剂能够抑制MCF-7慢性氧化应激细胞的增殖。结论慢性氧化应激状态能够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和IL-6表达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mcf-7细胞 慢性氧化应激 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 IL-6 三黄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青 王影利 +1 位作者 尹玉慧 李惠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Bmi-1-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Bmi-1-siRNA转染MCF-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72 h后MCF-7细胞内Bmi-1、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 目的探讨Bmi-1-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Bmi-1-siRNA转染MCF-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72 h后MCF-7细胞内Bmi-1、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mi-1-siRN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且随浓度增高而升高(P<0.05);MCF-7细胞中Bmi-1、hTERT、Ki-6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Bmi-1-siRNA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为降低Bmi-1 mRNA及Bmi-1、hTERT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Bmi-1 乳腺癌 乳腺癌mcf-7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