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表面二氧化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慧敏 李昆达 +2 位作者 班美丽 范爱兰 唐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0-154,160,共6页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的耐腐蚀性,并提高涂层之间的结合力,采用水热-电沉积方法,在不同沉积电流密度下,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二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不同工艺下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利用划痕...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的耐腐蚀性,并提高涂层之间的结合力,采用水热-电沉积方法,在不同沉积电流密度下,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二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不同工艺下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利用划痕法和电化学测量考察了基体和不同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用接触角测试仪评估了基体和涂层的浸润性。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 mA时,涂层结晶度和结合强度最高。在人体模拟液中表现出了最好的耐腐蚀性,自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分别为2.78×10^(-9)A·cm^(-2)和-470.75 m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阻抗(EIS)测试表明,用-2 mA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电化学特性。二氧化锆改善了基体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合力,在电流密度为-2 mA工艺下制备的复合涂层,具备较高的结晶度和结合强度,其耐腐蚀性均优于其他工艺和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ZrO_(2)-HA复合涂层 电沉积 耐腐蚀性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AlSi12/TiN复合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胶溪 黄凯 +5 位作者 武飞宇 孙宏波 阳代军 李曙光 葛学元 王淼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26,共7页
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Mg-Gd-Y-Zr镁合金表面制备了AlSi12/TiN复合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摩擦磨损实验以及电化学分析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含量陶瓷强化相Ti N涂层的显微结构、熔覆层结合... 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Mg-Gd-Y-Zr镁合金表面制备了AlSi12/TiN复合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摩擦磨损实验以及电化学分析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含量陶瓷强化相Ti N涂层的显微结构、熔覆层结合强度、摩擦磨损性能以及耐腐蚀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α-Mg、Mg_(2)Si枝晶、Al_(12)Mg_(17)、Al_(3)Mg_(2)金属间化合物以及Ti N强化相组成。由于存在强化的第二相和细化的晶粒,AlSi12/TiN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维氏硬度及结合强度分别达到0.45、210 HV0.1和40 MPa。此外,与镁合金基体相比,腐蚀电位提高683 m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可在Mg-Gd-Y-Zr镁合金表面制备结合强度高的Al Si12/TiN复合涂层,有合适含量强化相存在的涂层显著提高了基体表面的耐磨损与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结合强度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环境障涂层结合强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苏超群 邓龙辉 +9 位作者 刘若愚 蒋佳宁 云海涛 李归 苗小锋 陈文博 易出山 刘俐 董淑娟 曹学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bas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SiC-CMC)是发展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防止发动机服役环境下燃气(富含H2O和O_(2))对SiC-CMC的腐蚀,需要在其表面制备抗水氧腐蚀、抗燃气冲刷和抗热冲击性...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bas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SiC-CMC)是发展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防止发动机服役环境下燃气(富含H2O和O_(2))对SiC-CMC的腐蚀,需要在其表面制备抗水氧腐蚀、抗燃气冲刷和抗热冲击性能优异的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s,EBCs)。在评价EBCs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其与SiC-CMC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是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但结合强度的极限值一直未被探究清楚。本工作研究影响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包含SiC-CMC基体状态、单晶Si的拉伸强度极限,以及Si黏结层的制备工艺等,获得了制备最高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在EBCs与SiC-CMC组成的体系中,基体内部SiC纤维布之间的界面是结合强度最薄弱的部位,其次是EBCs的Si层。整个体系的结合强度极限值是15 MPa,它是单晶Si在[400]晶向的拉伸强度极限。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或者超音速火焰喷涂的Si黏结层结合强度相似,均低于同样工艺制备的莫来石或Yb2Si2O7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复合材料 环境障涂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线对大气等离子喷涂硅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博 庄辛鹏 +4 位作者 李归 王宇龙 李媛琪 施伟 李佳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9-375,共7页
为提升C/SiC复合材料表面Si涂层的韧性及其与C/SiC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首先以10 mm×10 mm×10 mm的C/SiC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表面生成约20μm厚的SiC纳米线(SiCnws)多孔层;再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法分别将生长SiCnws的基体... 为提升C/SiC复合材料表面Si涂层的韧性及其与C/SiC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首先以10 mm×10 mm×10 mm的C/SiC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表面生成约20μm厚的SiC纳米线(SiCnws)多孔层;再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法分别将生长SiCnws的基体和未生长SiCnws的基体喷涂约30、60、90μm厚的Si涂层。研究SiCnws对涂层试样的结合强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并借助XRD、SEM、TEM和EDS对所制备的SiCnws和SiCnws/Si涂层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1)制备的SiCnws形状平直,表面光滑,取向随机,直径为100~200 nm,是沿[111]晶向择优生长的β-SiC;2)SiCnws引入到Si涂层后,SiCnws/Si涂层试样的结合强度均比相应的Si涂层试样的高,说明SiCnws增强了Si涂层与C/SiC复合材料的结合;3)从室温至1400℃经历12次热震循环后,SiCnws/Si涂层试样的质量损失率比相应Si涂层试样的低20.7%~37.2%,说明SiCnws能有效缓解热应力,抑制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降低裂纹尺寸和数量,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SIC纳米线 Si涂层 抗氧化性能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5Al/85Ni-15C复合涂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所彭帮 龙金 +3 位作者 胡林荣 吉朋 朱春丽 程宗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以Ni5Al合金粉末和85Ni-15C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火焰喷涂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试片和零件表面制备Ni5Al/85Ni-15C复合涂层。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结合强度、微观形貌、车加工后的表面状态进行了... 以Ni5Al合金粉末和85Ni-15C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火焰喷涂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试片和零件表面制备Ni5Al/85Ni-15C复合涂层。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结合强度、微观形貌、车加工后的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润滑相石墨弥散分布于镍固溶体周围,镍熔滴包覆着石墨;黏结层组织较为均匀,氧化物少,无裂纹、界面分离、分层等现象产生。涂层表面洛氏硬度为66.62HR15Y,霍夫曼划痕硬度为9.5,黏结层的显微硬度为175 HV_(0.3),面层的显微硬度为70~170 HV_(0.3)。面层的结合强度为11.52 MPa,断裂形式属于“混合断裂”;层结合强度为23.86 MPa,断裂形式属于“脆性断裂”。涂层车加工后整体平整,呈现金属光泽,无宏观缺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表面洛氏硬度HR15Y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17Co含量对(WC-17Co/NiCrBSi)复合钎焊涂层结合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善平 郭义 陈亮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用真空钎焊方法,在45#钢基体表面钎焊一层WC-17Co/NiCrBSi耐磨涂层(厚1.5mm).研究了WC17Co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涂层自身结合强度随WC-1 7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涂层中WC-17Co含量为69wt%时,涂层结合强度达184MPa.涂层的抗磨料磨损性... 用真空钎焊方法,在45#钢基体表面钎焊一层WC-17Co/NiCrBSi耐磨涂层(厚1.5mm).研究了WC17Co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涂层自身结合强度随WC-1 7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涂层中WC-17Co含量为69wt%时,涂层结合强度达184MPa.涂层的抗磨料磨损性能高于火焰堆焊WC-17Co/NiCrBSi涂层和CoCrW堆焊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涂层 耐磨性 结合强度 真空钎焊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含量对(WC-Co/NiCrBSi)复合钎焊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善平 郭义 +2 位作者 陈亮山 许先忠 朱仲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采用真空钎焊技术,将WC-Co硬质合金粉和iCrBSi(AWS BNi-2)合金粉钎焊到45#钢表面,得到(WC-Co/niCrBSi)复合钎焊涂层。在不同钎焊工艺下,涂层自身 和层/基体间的拉伸结合强度分别达(10... 采用真空钎焊技术,将WC-Co硬质合金粉和iCrBSi(AWS BNi-2)合金粉钎焊到45#钢表面,得到(WC-Co/niCrBSi)复合钎焊涂层。在不同钎焊工艺下,涂层自身 和层/基体间的拉伸结合强度分别达(100-140)MPa和(300-360)MPa。研究了Co含量对(WC-Co/NiCrBSi)复合涂层磨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复合涂层 耐磨性 结合强度 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HA/Ti复合涂层研究 I.结构、组成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27
8
作者 郑学斌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97-902,共6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地制备了HA/Ti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和Ti两相均匀地分布于复合涂层中.HA/Ti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地制备了HA/Ti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和Ti两相均匀地分布于复合涂层中.HA/Ti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 HA涂层,这主要是由于 HA/Ti的复合缓和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失配.HA/Ti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结合强度没有明显降低.HA/Ti复合涂层的断裂韧性和硬度均高于 HA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涂层 Ti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电沉积Ni-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劲松 黄因慧 +2 位作者 田宗军 刘志东 贺毅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915,929,共5页
利用喷射电沉积工艺制备了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分析了纳米Al2O3颗粒添加量、阴极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喷射速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镀层中纳... 利用喷射电沉积工艺制备了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分析了纳米Al2O3颗粒添加量、阴极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喷射速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对其显微硬度、结合强度、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沉积层具有纳米晶微观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0nm;纳米Al2O3颗粒在沉积层中的含量可达12.2at%;随Al2O3含量的提高,镀层显微硬度逐渐提高,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先提高后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电沉积 纳米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W/Al_2O_3复合镀层与NdFeB基体的结合强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焕铭 高亚红 +3 位作者 吕琼 尹云飞 汪燕青 马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NdFeB磁性材料表面施镀Ni-P-W/Al2O3复合镀层,观察了镀层表面的微观形貌,测定了镀层的相组成,并且对基体与镀层间的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形成了胞状交叠的致密Ni-P-W/Al2O3复合镀层,纳米Al2O3颗粒弥散分布于N...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NdFeB磁性材料表面施镀Ni-P-W/Al2O3复合镀层,观察了镀层表面的微观形貌,测定了镀层的相组成,并且对基体与镀层间的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形成了胞状交叠的致密Ni-P-W/Al2O3复合镀层,纳米Al2O3颗粒弥散分布于Ni-P-W合金中;Al2O3颗粒与Ni-P-W共沉积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镀液中Al2O3的质量浓度为5~10g/L时,基体与镀层间的结合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W/Al2O3复合镀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预处理对PPS/FEP复合防腐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边洁 王威强 管从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46,共5页
采用拉开法测定了砂纸打磨、酸洗、磷化以及喷砂等多种表面处理条件下PPS/FEP复合防腐涂层的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SEM)和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分析了试样经各种表面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结果表明,磷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具有均匀致密的显... 采用拉开法测定了砂纸打磨、酸洗、磷化以及喷砂等多种表面处理条件下PPS/FEP复合防腐涂层的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SEM)和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分析了试样经各种表面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结果表明,磷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具有均匀致密的显微孔隙结构,涂层结合强度最好;喷砂处理的效果仅次于磷化;砂纸打磨条件下,随表面粗化程度的增加,结合强度增加;酸洗后表面粗糙度较低,因而涂层结合强度低,但比同等粗糙度的砂纸打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结合强度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PPS/FEP复合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信柏 曾燮榕 +3 位作者 万怡灶 邹春莉 谢盛辉 唐汉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共4页
综述了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涂层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工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了评价;认为通过对基体表面改性和形貌调控,可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介绍了借助感应热沉积法制备的涂层,其破坏临界载... 综述了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涂层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工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了评价;认为通过对基体表面改性和形貌调控,可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介绍了借助感应热沉积法制备的涂层,其破坏临界载荷可达13.1 N,制备了剪切结合强度高达61.3 MPa的羟基磷灰石涂层,达到了临床使用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羟基磷灰石 涂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NiCrBSi)钎焊涂层结合机制及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善平 郭义 陈亮山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46-48,70,共4页
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将WC-Co硬质合金粉和NiCrBSi(AWSBNi-2)合金粉钎焊到45#钢表面,得到(WC-Co/NiCrBSi)钎焊涂层。不同钎焊工艺下,涂层及涂层/基体的拉伸强度分别达100—140MPa和... 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将WC-Co硬质合金粉和NiCrBSi(AWSBNi-2)合金粉钎焊到45#钢表面,得到(WC-Co/NiCrBSi)钎焊涂层。不同钎焊工艺下,涂层及涂层/基体的拉伸强度分别达100—140MPa和300-360MPa。初步分析了钎焊涂层结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涂层 结合机制 耐磨性 碳化钨 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HA(+ZrO_2+Y_2O_3)/Ti6Al4V复合生物活性涂层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玉涛 程晓农 +2 位作者 戴起勋 林东洋 李素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HA(+ZrO2+Y2O3)/Ti6A14V生物复合涂层.借助于XRD、SEM、FTIR和AFM等对溅射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界面结合进行了研究,并以模拟体液试验探讨了涂层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磁控溅射的复合涂层呈非晶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HA(+ZrO2+Y2O3)/Ti6A14V生物复合涂层.借助于XRD、SEM、FTIR和AFM等对溅射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界面结合进行了研究,并以模拟体液试验探讨了涂层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磁控溅射的复合涂层呈非晶态,经过退火处理,可以使其转化为晶态;复合涂层的微观表面凹凸不平,并呈现网状结构和较多的孔隙,其孔隙直径约为0.5-2.0μm,孔隙面积占涂层表面积的30%-40%;HA(+ZrO2+Y2O3)/Ti6Al4V复合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随(ZrO2+Y2O3)复合颗粒含量的增大和溅射功率的提高而增强,最高可达59.6MPa.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表面覆盖一层新生物质-含有CO32-的类骨磷灰石,其晶粒非常小,它与自然骨中无机相的结构成分相似,表明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ZrO2+Y2O3)复合涂层 射频磁控溅射 结合强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与镀铜对SiC_p/6063Al复合材料真空钎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鹏 高增 +3 位作者 李强 程东锋 田金峰 牛济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表面金属化工艺在60%SiCp/6063Al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镀铜层和镀镍层,然后对表面金属化处理前的复合材料进行真空加压钎焊,研究了镀镍和镀铜对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镀层均与基体紧密结合;在570℃的... 采用表面金属化工艺在60%SiCp/6063Al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镀铜层和镀镍层,然后对表面金属化处理前的复合材料进行真空加压钎焊,研究了镀镍和镀铜对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镀层均与基体紧密结合;在570℃的钎焊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延长,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逐步增大;与表面镀镍及未镀金属的相比,表面镀铜复合材料接头的剪切强度更高,接头的剪切强度最高可达55.4 MPa,且其剪切断裂发生在钎料层和复合材料内部;镀镍会降低接头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6063Al复合材料 真空加压钎焊 电刷镀镀铜 化学镀镀镍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Ni/MoS_2涂层形成及拉伸破坏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礼 查柏林 +4 位作者 王汉功 陈叶强 袁晓静 侯根良 侯平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喷雾造粒方法对镍包二硫化钼与纳米碳化硅粉末进行了造粒,并应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镍包二硫化钼涂层、镍包二硫化钼与纳米碳化硅复合涂层。镍包二硫化钼粉末粒子涂层形成过程中,喷涂粒子嵌入软基体材料,形成弹坑,有利于涂层... 采用喷雾造粒方法对镍包二硫化钼与纳米碳化硅粉末进行了造粒,并应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镍包二硫化钼涂层、镍包二硫化钼与纳米碳化硅复合涂层。镍包二硫化钼粉末粒子涂层形成过程中,喷涂粒子嵌入软基体材料,形成弹坑,有利于涂层的形成过程,而撞击形成的破碎粒子间存在孔隙、气孔,削弱了涂层机械强度。不同的喷涂粉末粒子对涂层的拉伸结合强度有很大影响,镍包二硫化钼涂层结合强度为13.679MPa,镍包二硫化钼与纳米碳化硅复合涂层结合强度为29.748MPa。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粉末涂层形成过程中,高硬度的纳米粒子碳化硅在喷涂过程中嵌入基体表面,同时撞击破碎的二硫化钼粒子间被纳米碳化硅粒子及金属镍所充填,减少了破碎的二硫化钼粒子间的气孔和孔隙,提高了涂层的拉伸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喷雾造粒 复合涂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法制备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啸宇 谭俊 +3 位作者 任伟 董美伶 苏宏艺 兰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045-21049,共5页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技术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测试(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显微硬度测量、抗热震性检测等对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陶瓷相TiC...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技术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测试(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显微硬度测量、抗热震性检测等对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陶瓷相TiC和金属相Ni组成,涂层内部各物相之间结合较紧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处为高强度的冶金结合,其显微硬度约为基体的10倍,并通过抗热震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实验证明在过渡层处加入与基体润湿性良好的Cr、Ni可较好地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 复合涂层 TIC 显微硬度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钎焊镀钛金刚石界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伯江 徐鸿钧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8,共4页
本文用Ni基合金在15秒内升温至1050℃高频感应钎焊镀钛金刚石和无镀层金刚石。通过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了金刚石和钎料界面之间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钎焊镀钛金刚石表面的碳化铬法向生长且较为致密,钎焊无镀层金刚石表面... 本文用Ni基合金在15秒内升温至1050℃高频感应钎焊镀钛金刚石和无镀层金刚石。通过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了金刚石和钎料界面之间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钎焊镀钛金刚石表面的碳化铬法向生长且较为致密,钎焊无镀层金刚石表面的碳化铬切向生长且较为疏松。进一步特别设计的实验表明,正是镀钛层改变了钎焊金刚石表面的碳化铬形态。研磨实验证实,法向生长且较为致密的碳化铬同金刚石表面的结合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钛金刚石 高频感应钎焊 界面结构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百微米级Ti/TiN多层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方亮 王彦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提高TiN硬质涂层的厚度及各项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增强PVD技术在钛合金(TC4)基体表面制备多层复合Ti/TiN涂层,对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划痕法表征涂层的结合强度,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利用销盘式摩擦... 目的提高TiN硬质涂层的厚度及各项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增强PVD技术在钛合金(TC4)基体表面制备多层复合Ti/TiN涂层,对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划痕法表征涂层的结合强度,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评价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制备的多层复合Ti/TiN涂层厚度最高可达100μm,且未发生剥落等失效,结合强度相对于单层TiN提高了近3倍。由于Ti、TiN的多层复合调制作用,制备的Ti/TiN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2700 HV0.025,同时,涂层在原有耐磨性能优良的基础上具备自润滑减摩作用,经过近20 000 m的磨损测试,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至0.25左右,且未完全失效。结论多层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TiN硬质涂层的厚度,制备的Ti/TiN多层复合涂层的各项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iN复合涂层 PVD 显微硬度 结合强度 摩擦性能 自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Fe-Al/Al_2O_3复合陶瓷涂层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景德 李厚义 +2 位作者 苟金艳 丁昌库 邢丽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620,626,共6页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Fe包覆Al核(Al)-壳(Fe)结构复合粉体,以Fe-Al复合粉体为喷涂材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涂层,在喷涂过程中Fe、Al反应生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和Al2O3,通过控制Fe-Al和Al2O3粉体的混合比例实现涂层的梯度化...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Fe包覆Al核(Al)-壳(Fe)结构复合粉体,以Fe-Al复合粉体为喷涂材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涂层,在喷涂过程中Fe、Al反应生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和Al2O3,通过控制Fe-Al和Al2O3粉体的混合比例实现涂层的梯度化。利用SEM、XRD研究涂层微观结构与组成,并测试分析了涂层的抗热震性与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Al2O3、Al、Fe3Al和Fe O等组成,喷涂过程中Fe-Al发生反应原位生成了Fe3Al金属间化合物,以Fe-Al为底层的Fe Al/Al2O3梯度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均明显高于Al2O3涂层,涂层成分的梯度分布和Fe3Al的原位形成改善了涂层的结合状态,提高了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Fe-Al/Al2O3复合陶瓷涂层 原位生成 结合强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