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支路sBTTC指数幅相相关性的主导稳定形态判别与多级主动控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赵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74-2485,共12页
大扰动冲击下,功角与电压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主导稳定形态存在难以判别的问题,进而制约有效控制策略的制定。该文首先针对机组–机组、机组–负荷系统,通过支路两端节点空间位置遍历,分析不同失稳形态下支路两端节点电压幅值乘积Um... 大扰动冲击下,功角与电压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主导稳定形态存在难以判别的问题,进而制约有效控制策略的制定。该文首先针对机组–机组、机组–负荷系统,通过支路两端节点空间位置遍历,分析不同失稳形态下支路两端节点电压幅值乘积Um Un和相位差△θmn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其次,基于可表征电网稳定态势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simplified branch transi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s BTTC)指数,定义指数与其电压因子和相位因子的相关系数CCsBTTC-U、CCsBTTC-θ以及系数比CCRUθ。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导稳定形态判别方法和多级稳定控制策略。面向实际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验证判别方法连续监测主导稳定形态演变的准确性,以及多级控制策略降低失稳风险和限制失稳影响范围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电压稳定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相关系数 主导形态 多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角稳定支路暂态输电能力与扩展等面积准则方法之关联评析与互补应用
2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44-4854,共11页
大扰动冲击下,机群与网络受扰响应中均含有可表征功角稳定性的信息。该文首先针对两机系统,揭示了功角摇摆过程中不同空间位置的网络节点电压相位具有“分群归属”的差异特性,关键支路两端节点电压相位差与机群功角差则具有变化一致性;... 大扰动冲击下,机群与网络受扰响应中均含有可表征功角稳定性的信息。该文首先针对两机系统,揭示了功角摇摆过程中不同空间位置的网络节点电压相位具有“分群归属”的差异特性,关键支路两端节点电压相位差与机群功角差则具有变化一致性;针对基于网络响应的支路暂态输电能力(branch transi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BTTC)方法和基于机组响应的扩展等面积准则(extended equal area criterion,EEAC)方法,系统梳理了两种功角稳定降维评估方法的关联差异,以及两种方法在划分同调机群、确定临界指数上的技术互补性。面向跨大区单支路互联电网和局部多支路外送电网,仿真验证了BTTC方法可为EEAC方法快速划分同调机群,EEAC方法则可为BTTC方法提供不稳定平衡点进而确定临界稳定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扩展等面积准则 同调机群 临界稳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的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及紧急控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李惠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1-591,共11页
源网荷结构深度调整,使交直流混联电网受扰动态行为愈趋复杂。电网稳定特性的深刻变化,对稳定态势监测与紧急控制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首先研究了机组功角摇摆过程中,网络中节点电压幅值与相位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支路段功率... 源网荷结构深度调整,使交直流混联电网受扰动态行为愈趋复杂。电网稳定特性的深刻变化,对稳定态势监测与紧急控制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首先研究了机组功角摇摆过程中,网络中节点电压幅值与相位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支路段功率传输的特征;基于网络受扰响应信息,构建一种可表征暂态功角稳定态势、评价互联电网稳定水平的定量指数——支路暂态输电能力(branchtransient transmissioncapability,BTTC)指数,其具备精准性、快速性、单调性和灵敏性等性能优点;基于BTTC指数,提出降低机群暂态功角失稳风险的紧急控制策略。针对实际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验证了BTTC指数刻画稳定态势及紧急控制策略降低失稳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幅相分布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暂态功角稳定 评价指数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的功角失稳主动解列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邓嘉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85-3895,共11页
主动解列控制是限制扰动波及范围、阻断连锁反应路径和减小故障造成损失的有效措施,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研究功角摇摆过程中机组与支路的响应特征,分析多支路互连电网中传输功率转移规律与失稳进程。其次,提出基... 主动解列控制是限制扰动波及范围、阻断连锁反应路径和减小故障造成损失的有效措施,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研究功角摇摆过程中机组与支路的响应特征,分析多支路互连电网中传输功率转移规律与失稳进程。其次,提出基于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定量评价指数的关键支路与准关键支路识别方法。再次,提出基于关键支路响应特征的功角失稳综合判据、联合准关键支路的解列割集搜索方法以及主动解列控制策略。最后,面向实际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严重故障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策略具有失步割集搜索准确、主动解列控制快速等技术优点,可降低直流功率大幅波动以及新能源低压脱网等连锁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支路响应 功角稳定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关键支路 失稳判据 主动解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特征的失稳预判与紧急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陈怡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866-5876,共11页
依据电网受扰响应连续监测暂态功角稳定态势,并适时实施紧急控制,对降低电网失稳风险减小故障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求。该文首先解析机组功角摇摆过程中网络节点电压相位与频率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支路段相频响应... 依据电网受扰响应连续监测暂态功角稳定态势,并适时实施紧急控制,对降低电网失稳风险减小故障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求。该文首先解析机组功角摇摆过程中网络节点电压相位与频率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支路段相频响应轨迹的差异特征;针对广域分布的多支路,利用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识别可表征系统稳定态势的关键支路,并提出基于关键支路响应特征的失稳预判方法,以及降低失稳风险的紧急控制策略。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特征识别关键支路并进行失稳预判及紧急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功角稳定 广域支路响应 相频轨迹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失稳预判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的电压失稳主动解列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曲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563-7573,共11页
电力系统已呈现出加速电力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局部区域电压失稳诱发邻近电网连锁反应的风险加剧。文中首先针对电压稳定分析的典型系统,解析电压失稳过程中节点电压幅值与相位的时空分布规律;其次,以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sBTTC定量评估... 电力系统已呈现出加速电力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局部区域电压失稳诱发邻近电网连锁反应的风险加剧。文中首先针对电压稳定分析的典型系统,解析电压失稳过程中节点电压幅值与相位的时空分布规律;其次,以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sBTTC定量评估指数为特征参量,研究连接于不同两端节点的支路响应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聚类的失稳区域互连支路识别和割集搜索方法,以及主动解列控制策略。最后,面向存在电压失稳问题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实际场景,大扰动仿真结果验证割集搜索的准确性,以及主动解列控制限制电压失稳波及范围和降低连锁反应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支路响应 电压稳定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层次聚类 主动解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的功角稳定态势区段划分及多级主动防御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李亚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6-4055,共10页
大扰动冲击后,连续监测系统功角稳定性变化态势,并适时实施主动控制降低失稳威胁或限制扰动波及范围,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针对功角失稳进程中机组δ-P_(g)和δ-Δf_(g)响应轨迹,分析明确了可表征稳定态势的特... 大扰动冲击后,连续监测系统功角稳定性变化态势,并适时实施主动控制降低失稳威胁或限制扰动波及范围,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针对功角失稳进程中机组δ-P_(g)和δ-Δf_(g)响应轨迹,分析明确了可表征稳定态势的特征状态点,以及机网暂态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支路Δθ_(k)-P_(k)和Δθ_(k)-Δf_(k)响应轨迹的安全区、警戒区、紧急区和失稳区等4个不同功角稳定水平的区段划分判据,可指导相应主动校正控制、主动追加控制和主动解列控制策略的决策;面向IEEE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功角稳定态势区段划分的正确性和主动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稳定态势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关键支路 稳定区段划分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功角多群失稳机制及基于广域支路响应的阻断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超 孙华东 牛振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2-730,共9页
暂态功角稳定存在三群失稳和多群失稳模式,一旦发生电网崩溃垮网的风险极大。首先建立了三机群等值机互联模型,揭示了两群失稳模式发生后领先机群与滞后机群功角摆幅增大过程中,中间机群电磁功率输出特性及演进为三群失稳模式的机制;其... 暂态功角稳定存在三群失稳和多群失稳模式,一旦发生电网崩溃垮网的风险极大。首先建立了三机群等值机互联模型,揭示了两群失稳模式发生后领先机群与滞后机群功角摆幅增大过程中,中间机群电磁功率输出特性及演进为三群失稳模式的机制;其次,解析了三群失稳模式下网络节点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分布规律以及电压零值点迁移特征,分析了多群失稳模式演变过程;再次,基于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识别关键支路,并结合其响应特征,提出了阻断三群、多群失稳模式的主动解列控制和解列后的恢复控制策略。面向多集群水电外送系统以及严重故障扰动,仿真验证了阻断控制及恢复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多群失稳模式 广域支路响应 支路暂态输电能力 关键支路 阻断控制 恢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