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QN的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1
作者 陈鹿尧 闻昕 +2 位作者 谭乔凤 曾宇轩 田宗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0,共15页
【目的】流域梯级水电系统规模持续扩大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化调度方法难以适应流域复杂多样的调控要求,且其决策精度与求解效率均有限。【方法】以耗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兼顾电调-水调的梯级水电优化调度模型,并研发了基... 【目的】流域梯级水电系统规模持续扩大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化调度方法难以适应流域复杂多样的调控要求,且其决策精度与求解效率均有限。【方法】以耗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兼顾电调-水调的梯级水电优化调度模型,并研发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QN)的高效求解方法。以大渡河中游梯级水电系统为研究实例,分别设置中等负荷,低负荷和高负荷三种工况,输入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耗水量、水位过程等角度对模型优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DQN算法可显著减少计算耗时,将计算效率提升约41.37倍;同时,DQN算法可以很好地平衡水位和流量等水调需求之间的冲突,相较于优化前,DQN可在将水位波动指数平均降低约0.058 m/min的同时将平均总耗水量减少1158万m^(3);除此之外,提出的模型适用于多种工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基于DQN的负荷分配方法可有效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调度科学性与计算效率的双重突破;智能决策框架通过实时优化电站出力分配,显著降低水位波动与发电耗水,验证了电调-水调协同优化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梯级水电系统智能化调度与新时期复杂场景下的优化调控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配 梯级水电 深度强化学习 实时调度 动态规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城市配电网多场景低碳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一清 苏岭东 +1 位作者 顾捷 洪芦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4,共13页
【目的】随着光伏、储能、电动汽车负荷在配电网中占比不断增加,高比例新能源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给配电网低碳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有效地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量,【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负荷充电需求的配电网低碳经济优化调... 【目的】随着光伏、储能、电动汽车负荷在配电网中占比不断增加,高比例新能源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给配电网低碳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有效地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量,【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负荷充电需求的配电网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配电网负荷侧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并针对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场景,构建城市配电网多场景下的电动汽车负荷充电模型,并将电动汽车负荷充电状态作为决策变量,以调度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对配电网进行优化调度。通过在改进IEEE-33节点配电网中进行算例分析【结果】以夏季典型日为例,在可协调SOC调度模式下,居民负荷调度成本和碳排放量相比于无序SOC调度模式分别降低了8.06%、13.92%,商业负荷调度成本和碳排放量相比于无序SOC调度模式分别降低了4.31%、4.87%。【结论】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用户场景,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采用可协调SOC的充电调度方法,可以有效减小配电网的调度成本,降低配电网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理论 城市配电网 需求响应负荷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低碳优化调度 影响因素 分布式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中压配电网容载比的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李欣然 刘友强 +1 位作者 朱湘友 王家红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50,共4页
根据现行《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容载比计算公式,基于典型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配电网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各个参数的构成及意义,提出了确定10 kV配电网容载比的方法;提出把整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分区计算... 根据现行《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容载比计算公式,基于典型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配电网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各个参数的构成及意义,提出了确定10 kV配电网容载比的方法;提出把整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分区计算变电容载比的方法。给出了应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的用于地区中压配电网容载比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容载比 参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统特性对制动器衬片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云龙 诸文农 +2 位作者 俞昌义 张子达 孙冬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5-96,共2页
根据金属型、非金属型湿摩擦以及干摩擦系统特性的不同,分析摩擦过程中系统弹性、热膨胀和磨损对制动器村片压力分布的影响,统一了现有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提出了“金属型湿式衬片比压沿半径线性增长”的新模型。
关键词 制动器 摩擦系统 压力分布 制动衬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喷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任连伟 柴华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3-192,共10页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由高压旋喷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芯桩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桩。依据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对高喷插芯组合桩不同组合形式、水泥土厚度、水泥土弹性模量、刚度系数比等影响承载机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影响因素...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由高压旋喷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芯桩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桩。依据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对高喷插芯组合桩不同组合形式、水泥土厚度、水泥土弹性模量、刚度系数比等影响承载机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影响因素对芯桩和水泥土轴力、第一、二界面的摩阻力的分布规律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工程施工中宜采用分段组合形式;水泥土厚度的增加对提高JPP桩承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也不宜过厚,不宜大于芯桩的半径;水泥土弹性模量对竖向承载特性影响较小但水泥土强度要满足构造要求;刚度系数比不宜过小,不宜小于100,才能达到水泥土与芯桩变形协调,才能达到JPP桩提高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JPP桩 承载特性 影响因素 轴力分布 界面摩阻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12
6
作者 陈丽丹 张尧 Antonio FIGUEIREDO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7-197,共21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持续推广以及充电设施的建设和逐步普及,电动汽车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是分析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相关研究的基础。首先,分别从车辆性能、充电设施、用户行为习惯等微观层面,以及政策、环境... 随着电动汽车的持续推广以及充电设施的建设和逐步普及,电动汽车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是分析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相关研究的基础。首先,分别从车辆性能、充电设施、用户行为习惯等微观层面,以及政策、环境、市场经济等宏观层面总结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关键因素;其次,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预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用户行为不确定性处理技术,同时概括了现有研究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针对电动汽车参与放电潜力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负荷预测 影响因素 时空分布 充放电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气井临界携液流速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武杰 崔国民 +1 位作者 魏耀奇 潘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3-1060,共8页
基于倾斜气井气液两相分层流假设,考虑润湿性和表面张力对液膜沿井筒内壁周向分布的影响,通过考察气液相界面形状变化对单位管长气液两相系统势能、动能和表面自由能的影响,利用能量最小原理建立了临界条件下的气液相分布计算模型;考虑... 基于倾斜气井气液两相分层流假设,考虑润湿性和表面张力对液膜沿井筒内壁周向分布的影响,通过考察气液相界面形状变化对单位管长气液两相系统势能、动能和表面自由能的影响,利用能量最小原理建立了临界条件下的气液相分布计算模型;考虑倾角的影响,建立了相界面摩擦因子计算模型并最终闭合控制方程。研究表明:低持液率流动条件下,相界面形状更容易受到壁面润湿性和表面张力的影响呈现弯曲,管径越小、持液率越小、井斜角越小、气体流速越大、气相密度越大时,相界面弯曲越明显;气井临界携液流速随井斜角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临界携液流速对应的井斜角随井筒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受气液两相物性的影响。该模型预测临界携液流速与临界压力梯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9%和3.02%,现场倾斜气井积液误判率2.38%,可对倾斜气井积液进行有效判断。图10表3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气井 气液相分布 相界面摩擦因子 临界携液流速 井底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建模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勇 李全优 戴朝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共9页
随着电动汽车(EV)市场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具有时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EV充电负荷将严重影响配电网规划与运行,而EV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建模是研究EV充电负荷对配电网影响的基础。为此,综述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建模方面的近年研究现... 随着电动汽车(EV)市场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具有时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EV充电负荷将严重影响配电网规划与运行,而EV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建模是研究EV充电负荷对配电网影响的基础。为此,综述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建模方面的近年研究现状。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总结分析影响EV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的因素;从基于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两个方面,对EV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建模方法进行综述;对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影响因素 时空分布 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磨损源大气颗粒物排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肖叶龙 成煜 +1 位作者 赵火平 沈明学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0-1304,共15页
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及数量的持续增长,势必会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影响.交通运输工具于摩擦制动过程释放的制动磨损颗粒物(即制动粉尘)已成为城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显著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制动磨损... 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及数量的持续增长,势必会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影响.交通运输工具于摩擦制动过程释放的制动磨损颗粒物(即制动粉尘)已成为城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显著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制动磨损源大气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措施,需深入了解颗粒物排放的准确信息.基于此,本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以制动磨损为源头的大气颗粒物排放研究进展.首先,从机理层面介绍了制动过程中磨屑的衍化,简述了摩擦层的形成机制和制动粉尘的来源及排放特性;其次,重点阐述了制动器结构、材料类型、外界环境、制动速度和制动载荷等因素对制动磨损源大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排放特性(如颗粒形貌、颗粒尺寸和颗粒浓度等)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制动磨损源大气颗粒物排放研究需要加强的几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制动磨损 摩擦副材料 排放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顶管施工引起土体变形计算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焦义 梁禹 +2 位作者 冯金勇 郑庆坂 蒋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解决圆形顶管施工穿越特殊地层(如下穿切割塑料排水板)时引起地层变形的影响分析等问题,考虑刀盘挤土效应产生的正面附加压力、顶管与土体之间非均匀分布的侧向摩擦力,因塑料排水管的切削而不能忽略的顶管机刀盘的正面摩擦力引起的地... 为解决圆形顶管施工穿越特殊地层(如下穿切割塑料排水板)时引起地层变形的影响分析等问题,考虑刀盘挤土效应产生的正面附加压力、顶管与土体之间非均匀分布的侧向摩擦力,因塑料排水管的切削而不能忽略的顶管机刀盘的正面摩擦力引起的地层变形,基于Mindlin解得到在顶管施工阶段地表竖向位移计算公式;最后结合顶管工程项目实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地表沉降曲线与现场实测值较为吻合,能够反映顶管顶进过程中纵向地表沉降规律,总体表现为先隆起后沉降。沉降最大值位于开挖面后方8 m左右处;隆起最大值位于开挖面前方5 m左右处。在本文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顶管刀盘的正面附加推力,在沉降变形最大值中占比约为80%,在隆起变形最大值中占比约为56%。选取不同断面分析对比不同深度处土体沉降情况,沉降突变及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管轴线两侧12 m范围内。沉降槽曲线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不同土层深度的土体沉降最大值均位于顶管轴线正下方。在土体深层沉降中,随着与顶管轴线距离的增加,曲线不再满足随着深度的增加沉降值增大,反而在距离轴线4~6 m远处出现反转,直至随着深度的增加沉降值反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竖向位移 MINDLIN解 多因素影响 非均布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风电机组施必牢螺纹副承载分布试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立程 刘玉 +1 位作者 姚玉东 艾延廷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9期17-25,共9页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提出施必牢螺纹副承载分布试验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标准螺纹副和施必牢螺纹副的载荷分布;依据施必牢螺纹副结构几何特征建立2D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螺纹楔形角、螺距和弹性模量...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提出施必牢螺纹副承载分布试验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标准螺纹副和施必牢螺纹副的载荷分布;依据施必牢螺纹副结构几何特征建立2D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螺纹楔形角、螺距和弹性模量对施必牢螺纹副的承载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IC试验方法能够识别施必牢螺纹副载荷分布特征,从试验角度验证施必牢螺纹副的作用效果;标准螺纹副试验承载比例数值与解析方法最大误差仅为4.82%,施必牢螺纹副试验承载分布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最大误差为5.23%;楔形角为30°时,承载最为均匀;轴向外载荷对承载比例影响较小;承载越均匀与螺距呈反比,与螺栓/螺母弹性模量比值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施必牢螺纹 数字图像相关法 承载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多箱梁桥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研究
12
作者 仲轩阳 陈成勇 +2 位作者 孔思宇 徐长靖 李月祥 《世界桥梁》 2025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准确计算箱形截面多主梁形式钢-混组合梁桥(简称组合多箱梁桥)的横向分布系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将横向联系梁的刚度叠加到桥面板的抗弯刚度中,对传统的刚接梁法进行了改进。以郑州市某简支结构形式的八箱组合梁桥为背景... 为准确计算箱形截面多主梁形式钢-混组合梁桥(简称组合多箱梁桥)的横向分布系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将横向联系梁的刚度叠加到桥面板的抗弯刚度中,对传统的刚接梁法进行了改进。以郑州市某简支结构形式的八箱组合梁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横向影响线,以验证改进的刚接梁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影响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的各个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中110座组合多箱梁桥信息,通过回归分析提出组合多箱梁桥横向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改进的刚接梁法对于组合多箱梁桥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横向分布系数简化计算公式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多箱梁桥 横向分布系数 横向影响线 刚接梁法 简化计算公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