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娴 高萍 +4 位作者 刘真一 辛紫媛 靳晓飞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4,101,共11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应用PeriCam PSI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脑血流量判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通过Zea 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程度;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检测BBB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改变;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TJP)中Occludin、ZO-1、Claudin-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YHWD能够降低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血脑屏障结构破坏,延长紧密连接结构致密区,减轻缺血侧大脑脑水肿情况,降低BBB通透性。BYHWD可以降低ROS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MP-9表达水平,提高Occludin、Claudin-5、ZO-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BYHWD可以升高BBB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BYHWD抗氧化应激,抑制MMP-9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透射电镜 氧化应激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醇A保护血脑屏障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云飞 李惠红 +2 位作者 魏伟 周阳杰 薛偕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 探讨泽泻醇A(alisol A, AA)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改善皮层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障碍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方法 构建小鼠... 目的 探讨泽泻醇A(alisol A, AA)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改善皮层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障碍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方法 构建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GCI/R)体内动物模型,AA灌胃干预7 d(30 mg·kg^(-1)),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旷场和Y迷宫实验检测神经功能,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检测皮层相关代谢物质水平,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皮层BBB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层MMP-9蛋白表达,分子对接分析AA与MMP-9结合的可能性。结果 相较于假手术组(Sham), GCI/R组小鼠mNSS评分升高、旷场总路程和中心路程占总路程比值均减少、Y迷宫交替率降低(P<0.01),而AA干预组(GCI/R+AA)较GCI/R组小鼠mNSS评分降低、旷场总路程和中心路程占总路程比值增加、Y迷宫交替率增加(P<0.01)。MRS检测发现GCI/R组小鼠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表达降低,胆碱、肌醇和牛磺酸表达升高(P<0.01);GCI/R+AA组小鼠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表达升高,胆碱、肌醇和牛磺酸表达降低(P<0.01)。TEM发现GCI/R组小鼠脑微血管基膜塌陷、管腔变窄;内皮细胞被激活、质膜褶皱且间隙变大,紧密连接破坏;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肿胀。GCI/R+AA组小鼠血管管腔充盈;内皮细胞质膜平整,紧密连接完好;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相对正常。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GCI/R组小鼠皮层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GCI/R+AA组明显降低(P<0.05)。分子对接发现AA与MMP-9可通过TYR-50和ARG-106两个基团结合,结合能为-6.24 kcal·mol^(-1)。结论 AA治疗可改善GCI/R小鼠皮层CIR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升高造成BBB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泽泻醇A 血脑屏障 神经保护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MMP-2、MMP-9动态变化与脑水肿改变 被引量:15
3
作者 焦海霞 王萍 +1 位作者 马腾 薛一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强力霉素后脑水肿的变化。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3、6、12、24、72、120h组及假手术组。应用干湿重法... 目的探讨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强力霉素后脑水肿的变化。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3、6、12、24、72、120h组及假手术组。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强力霉素干预后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的变化,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MMP-2和MMP-9活性变化。结果 MMP-2在脑缺血再灌注3h和120h表达和活性升高(P<0.01);MMP-9在脑缺血再灌注6h表达和活性开始升高(P<0.01),到再灌注24h达到峰值,再灌注120h降至正常水平(P>0.05);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各时间点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皆升高,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持续升高;应用强力霉素大鼠缺血侧脑半球含水量与同时间点生理盐水组相比降低(P<0.05或P<0.01)。结论 MMP-2和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引发血管源性脑水肿,MMP-2和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在脑缺血再灌注120h内的交替变化可能会影响脑水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水肿 强力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层黏连蛋白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花 刘旺华 +2 位作者 廖亮英 刘柏炎 蔡光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周围层黏连蛋白(LN)的降解机制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3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10只,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10只,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周围层黏连蛋白(LN)的降解机制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3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10只,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10只,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细胞凋亡指数、MMP-9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升高,LN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和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细胞凋亡指数、MMP-9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降低,LN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LN降解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健脾补土法可能通过抑制MMP-9和减少LN降解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层黏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纪海茹 孔令伟 +4 位作者 孔维 赵淑敏 孔祥玉 陈萌 郑小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丁苯酞80mg/kg),每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测定脑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丁苯酞80mg/kg),每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79.14±1.65)%vs(73.06±0.68)%,P<0.01],EB含量明显增加[(9.45±0.94)μg/g vs(3.45±0.45)μg/g,P<0.01],MMP-9mRNA表达上调,TIMP-1mRNA表达少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轻,EB含量显著减少,血脑屏障损伤减轻,MMP-9mRNA表达下调,TIMP-1mRNA表达上调(P<0.01)。结论丁苯酞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可能与调整MMP-9/TIM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NA 信使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士欣 马惠宁 +5 位作者 王成益 葛源森 毛鑫羽 胡玥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尾静脉注射PNS 18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观察PNS组和模型组大鼠7d存活率。再灌注24h取材(每组10只),以脑组织HE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形态以及核心区神经元存活数,以ELISA法检测半暗带皮质HIF-1α、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190.0±59.4)个/mm2 vs(582.5±31.2)个/mm2,P<0.01];PNS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72.5±41.1)个/mm2 vs(190.0±59.4)个/mm2,P<0.01]。模型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PNS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缺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丁苯酞预处理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纪海茹 孔维 +3 位作者 孔令伟 赵淑敏 孔祥玉 王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79-2083,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以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NBP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Ⅰ组)、NBP预处理组中剂量组(NBPⅡ组)和...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以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NBP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Ⅰ组)、NBP预处理组中剂量组(NBPⅡ组)和NBP预处理组高剂量组(NBPⅢ组),每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CIRI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加重,EB含量明显增加,血脑屏障损伤严重,MMP-9表达上调(均P<0.01);NBP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减少EB含量,减轻血脑屏障损伤,降低MMP-9的表达(均P<0.01);NBPⅡ、Ⅲ组较NBPⅠ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可降低MMP-9的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MCAO大鼠模型血脑屏障和MMP-9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邢东 吴志新 +1 位作者 董辉 范延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3-389,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每组24只。使用...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每组24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20 min再灌注48 h后处死取脑。分别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动物脑水含量,伊文斯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P)及MMP-9表达水平,同时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水含量及EB含量增多(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下降(P<0.05),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MCAO组大鼠比较,EA+MCAO组脑水含量及EB含量减少(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升高(P<0.05),同时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缺血后脑内MMP-9的表达及活性,维持BBB完整性,有效改善脑缺血后的脑水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脑水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合成 杨金升 +2 位作者 杨军 石向群 杨银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水肿的影响,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50只)...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水肿的影响,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50只)和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药物组,5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使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在缺血再灌注1、2、3天明显减轻,MMP-9和TIMP-1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2、3天明显减少,TIMP-1在再灌注6 h时亦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血管损伤中白藜芦醇具有脑保护作用,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调节MMP-9和TIMP-1的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明胶酶B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微 张微微 李远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情况 ,探讨二者在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雄性SD大鼠 72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线...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情况 ,探讨二者在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雄性SD大鼠 72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观察再灌注后 3、6、2 4、4 8h、5dTNF α和MMP 9表达的情况 ,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TNF α、MMP 9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再灌注 6hTNF α的阳性细胞数达高峰 ,再灌注 2 4hMMP 9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 ,持续至再灌注 5d。脑含水量于再灌注 2 4、4 8h显著增高与MMP 9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TNF α是缺血再灌注的触发因素 ,诱导MMP 9表达 ,参与再灌注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活剂对实验性大鼠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尊敬 田朝晖 +2 位作者 薛爽 焦劲松 刘玮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Eγ)激活剂对实验性大鼠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结合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信使核糖核酸... 目的探讨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Eγ)激活剂对实验性大鼠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结合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E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机制。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小剂量PPARY激活剂干预组、大剂量PPAEY激活剂干预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动物模型。术前5d分别给予盐酸吡咯列酮(PPARγ激活剂),每日1次灌胃给药,小剂量组为10mg·kg·d,大剂量组为15mg·kg·d。以缺血后24h作为观察时间点,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缺血脑组织PPAEγ的mENA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 结果小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和大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伊文氏蓝含量均较生理盐水干预组低(0.062±0.014A/g vs 0.081±0.015A/g,P〈0.05;0.045±0.011A/g vs 0.081士0.015A/g,P〈0.05);小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脑组织MMP9的mRNA表达和大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脑组织MMP-9的mENA表达均较生理盐水干预组显著性降低(0.268±0.021vs0.571±0.019,P〈0.05;0.194±0.017vs 0.571±0.019,P〈0.05),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PPAPγ激活剂通过下调缺血脑组织区MMP-9的表达而改善血脑屏障的功能可能是PPARγ激活后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再灌注损伤 吡咯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克 罗玉敏 +5 位作者 吉训明 凌锋 李淑婷 姜玲玲 张云亭 王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压变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及尿激酶/高血压组,制作缺血2h再灌注24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起始分别应用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改变平均动脉压水平(约... 目的:研究血压变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及尿激酶/高血压组,制作缺血2h再灌注24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起始分别应用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改变平均动脉压水平(约20mmHg)持续1h,观察其神经功能改善、梗死体积、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结果:再灌注24h,低血压组神经功能恶化,其它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着血压的升高,大鼠脑梗死体积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尿激酶/高血压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低血压组及高血压组,而正常血压组最低;尿激酶/高血压组梗死灶周围皮层区MMP-9阳性细胞计数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再灌注期间升高血压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出血性转化发生率随着血压的升高或降低均有增加的趋势,其发生可能与MMP-9的过量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尿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比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群 张毅 +1 位作者 苏敏 苗玲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莫比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术前30min口服莫比可10mg/kg,测定缺血再灌注24h后的脑含水量、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并与...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莫比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术前30min口服莫比可10mg/kg,测定缺血再灌注24h后的脑含水量、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大鼠脑缺血侧含水量为(79.40±0.46)%,对照组为(80.29±0.72)%(P<0.05)。治疗组大鼠缺血侧伊文氏蓝的含量及MMP2、MMP9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莫比可对抗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水肿可能主要通过减轻细胞毒性水肿的途径,而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MMPs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水肿 再灌注损伤 莫比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致听力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哲 张颖 +3 位作者 韩海霞 孟晴 宋永周 路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力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60min,再灌注24h;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力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60min,再灌注24h;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栓。造模前及造模24小时后两组分别检测听性脑干反应,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通过Evans blue的渗出情况评估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蛋白(Occludin)、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BR反应阈值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增多,脑梗死体积增大,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MMP-9、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其听力损伤可能与MMPs激活、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及缝隙连接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凋亡 缝隙连接 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觉中枢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哲 张颖 +3 位作者 张玉波 时美娟 孟晴 路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觉中枢的改变及引起听力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觉中枢的改变及引起听力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栓。脑缺血60min,再灌注24h。于手术前及术后24h检测听性脑干反应,术后24h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通过Evans blue的渗出情况评估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MP-9、Clau-din-5、Occludin、PSD-95、CX-43及Na+-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脑含水量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ABR反应阈值明显增加,凋亡指数增加,MMP-9、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Claudin-5、Occludin、PSD-95、Na+-α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觉中枢的改变及听力损伤可能与MMPs激活、血脑屏障破坏、缝隙连接通道功能活化、突触功能异常及离子通道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缝隙连接 金属蛋白酶9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霉素抑制MMP-9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焦海霞 王萍 +1 位作者 马腾 薛一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1-2594,共4页
目的观察强力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MMP-9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强力霉素组,每组18只。... 目的观察强力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MMP-9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强力霉素组,每组18只。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别检测大鼠手术前、MCAO时、再灌注24 h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再灌注24 h时应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明胶酶谱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MMP-9活性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生理盐水组与强力霉素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时脑血流[分别为基础值的(57.98±4.20)%、(59.23±3.30)%]与MCAO时[分别为基础值的(22.94±3.16)%、(21.63±3.46)%]差异显著(P<0.01),但在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强力霉素组大鼠脑梗死体积[(9.77±2.68)%]与生理盐水组[(33.44±4.50)%]相比显著减少(P<0.01);生理盐水组大鼠MMP-9活性(5.95±0.73)与假手术组(1.21±0.15)相比显著升高(P<0.01),应用强力霉素后MMP-9活性(2.47±0.4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生理盐水组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强力霉素组大鼠神经元形态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强力霉素抑制MMP-9活性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脑缺血 再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