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肠汤对IBS-D大鼠mGluR5,NR2BR基因在脊髓背角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黄适 林福旭 +5 位作者 王松 刘鹏 林春李 雷力民 赵海燕 黄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14-2216,I0005,共4页
目的:研究安肠汤对IBS-D大鼠mGluR5,NR2BR基因在脊髓背角表达变化,介导疼痛中枢敏化机制探讨安肠汤缓解IBS-D腹痛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法造模... 目的:研究安肠汤对IBS-D大鼠mGluR5,NR2BR基因在脊髓背角表达变化,介导疼痛中枢敏化机制探讨安肠汤缓解IBS-D腹痛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法造模。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安肠汤及得舒特片2周。结果:模型组腰段脊髓背角中的m GluR5,NR2BR基因表达与另外3组对比明显增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P>0.05。结论:说明m GluR5,NR2BR基因参与IBS-D大鼠疼痛信号中枢敏化机制;安肠汤可以有效调控m GluR5,NR2BR基因在腰段脊髓中的表达,从而达到缓解腹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安肠汤 mGluR5基因 NR2br基因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降低玉米株高的基因被发现
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1期49-49,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耐密高产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发现了一种通过选择性基因编辑Br2基因实现玉米株高连续降低的方法,为玉米耐密、抗倒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耐密高产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发现了一种通过选择性基因编辑Br2基因实现玉米株高连续降低的方法,为玉米耐密、抗倒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br2基因 功能基因 耐密高产 株高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秆基因d1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长云 白光庭 +5 位作者 何少勇 余学杰 李仁飞 夏伟 许秀兰 柯永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1150,共10页
发掘矮秆基因并解析其调控机制,为玉米矮化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了玉米矮秆突变体K15d与野生型K15的矮化特征差异;通过等位性鉴定并利用PCR扩增克隆了矮秆基因d15,分析了3个时期茎节间中d15的... 发掘矮秆基因并解析其调控机制,为玉米矮化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了玉米矮秆突变体K15d与野生型K15的矮化特征差异;通过等位性鉴定并利用PCR扩增克隆了矮秆基因d15,分析了3个时期茎节间中d15的表达模式。与野生型K15比较,突变体K15d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下节间数分别降低39.22%、69.75%和38.83%,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茎秆横切面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纵切面细胞变短,排列不规则。矮秆基因d15与br2等位,第5外显子5485~5685 bp区间缺失200 bp,编码区全长3983 bp。d15编码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为10个,比D15编码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减少2个,负责底物结合和转运功能的第2个保守功能域缺失。d15启动子较br2仅有2个SNPs差异。在拔节前、拔节期和拔节后3个时期,突变体中d15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型间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矮秆基因d15的矮化特征及表达模式均与br2相似,是1个新的br2等位基因,丰富了玉米矮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秆 br2基因 等位突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