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绝经女性骨密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柳岸鸣 阮祥燕 +1 位作者 王泽铖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1-606,共6页
目的调查早绝经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现状,探索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身脂肪含量(body fat content)、脊柱脂肪含量(spinal fat content)、股骨脂肪含量(femoral fat content)、卵泡刺激素(follicl... 目的调查早绝经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现状,探索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身脂肪含量(body fat content)、脊柱脂肪含量(spinal fat content)、股骨脂肪含量(femoral fat content)、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与BMD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23年1月至2025年5月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早绝经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女性106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脊柱BMD、股骨BMD、全身脂肪含量、股骨脂肪含量、脊柱脂肪含量,并搜集患者的年龄,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测定FSH、E2、T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脊柱和股骨BMD与年龄、FSH、E2、T、BMI、全身脂肪含量、股骨脂肪含量、脊柱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BMD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3组,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对3组患者的BMI、脂肪含量、年龄、FSH、E2、T浓度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的Mann-Whitney U检验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两两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股骨BMD T值的影响因素。结果106例早绝经患者中骨量正常的患者有30例(28.3%)、骨量减少的患者有64例(60.4%)、骨质疏松的患者有12例(11.3%),平均年龄(43.99±0.16)岁。股骨BMD与BMI和全身脂肪含量和脊柱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值均<0.05)。不同骨量组之间股骨脂肪含量、年龄、FSH和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全身脂肪含量、脊柱脂肪含量和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患者的BMI、全身脂肪含量、脊柱脂肪含量和E2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患者的BMI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FSH是股骨BMD T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绝经女性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生的比例较高,股骨BMD与BMI、全身脂肪含量和脊柱脂肪含量呈正相关。FSH升高是股骨BMD T值降低的影响因素。对于早绝经女性,应重视其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以降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绝经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脂肪含量 体质量指数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与日龄鸭骨密度、骨矿物含量以及器官指数比较分析
2
作者 毛佳明 杨春彦 +5 位作者 刘本帅 杨云凤 陈安琪 陈国宏 常国斌 王志秀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为研究品种和日龄对鸭骨密度、骨矿物含量以及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以润州凤头白鸭、连城白鸭和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1、35、49、63日龄时在3个群体中各选30只,取其心脏、肝脏和左侧胫骨,计算心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并测定胫骨的骨密... 为研究品种和日龄对鸭骨密度、骨矿物含量以及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以润州凤头白鸭、连城白鸭和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1、35、49、63日龄时在3个群体中各选30只,取其心脏、肝脏和左侧胫骨,计算心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并测定胫骨的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对三个品种的骨密度、骨矿物含量、心脏指数和肝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日龄增加,三个品种鸭的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心脏指数没有变化(P>0.05)。连城白鸭心脏指数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5)。21日龄时润州凤头白鸭肝脏指数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和连城白鸭(P<0.05)。49日龄时樱桃谷鸭肝脏指数显著低于连城白鸭和润州凤头白鸭(P<0.05)。品种和日龄对胫骨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01)。润州凤头白鸭和连城白鸭骨密度随日龄增长均显著升高(P<0.05),而樱桃谷鸭骨密度随日龄增长变化不显著(P>0.05)。21、35和49日龄时,樱桃谷鸭骨密度均显著高于连城白鸭和润州凤头白鸭(P<0.05)。三个品种鸭骨矿物含量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并且樱桃谷鸭的骨矿物含量显著高于连城白鸭和润州凤头白鸭(P<0.05),而润州凤头白鸭骨矿物含量显著高于连城白鸭(P<0.05)。润州凤头白鸭胫骨长与肝脏指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连城白鸭胫骨长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品种和日龄对鸭骨密度、骨矿含量、心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均有影响显著,樱桃谷鸭的BMD和BMC高于连城白鸭和润州凤头白鸭,但心脏和肝脏指数要小于连城白鸭和润州凤头白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矿物含量 心脏指数 肝脏指数 润州凤头白鸭 连城白鸭 樱桃谷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冲剂治疗31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5年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邓伟民 邵玉 +4 位作者 张金玉 马建青 崔伟历 韦蒿 贺扬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5年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远期效果。方法于1997-07~2004-07选择2家医院门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174例,空白对照组136例,治疗组口服补肾... 目的观察5年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远期效果。方法于1997-07~2004-07选择2家医院门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174例,空白对照组136例,治疗组口服补肾壮骨冲剂,空白对照组只接受对症治疗。采用丹麦产1100A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左前臂尺、桡骨。计算出前臂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比较:治疗组骨矿含量、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空白对照组骨矿含量、骨密度均低于入组时(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骨折发生率:治疗组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壮骨冲剂长期服用能明显提高及稳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水平,降低新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中药疗法 骨矿含量 骨密度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男女抗阻训练后的骨密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金鳌 张霈 +1 位作者 杨帆 陆阿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研究青年和老年男女在抗阻力训练后,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变化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35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35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 目的:研究青年和老年男女在抗阻力训练后,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变化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各35名,以及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老年男女各35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组成不同年龄及性别的4个实验组,对下肢实行为期5个月的抗阻训练计划,要求每周训练3-4次。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下肢12RM肌力测试,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区域(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BM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判断BMD与肌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较实验前下肢12RM肌力有明显增长(P<0.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等3个部位的BMD和下肢BMC总体上也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腰椎(L2-L4)BMD在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训练后身体各部位的BMD变化无性别差异,也无年龄差异(P>0.05);仅股骨颈部位的BMD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P<0.06)。结论:青年和老年男女在5个月抗阻训练后,整体的股骨近端区域骨密度明显上升,其中并无年龄及性别差异,仅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抗阻训练 骨密度 骨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身高对成都地区青壮年腰椎、髋部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锦富 王文志 +3 位作者 陈琳 安珍 蒋建军 杨定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体重、身高对青壮年腰椎、髋部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年龄在 2 0~ 39岁 ,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椎畸形者 2 37名 (其中男性 10 8名 ,女性 12 9名 )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DPX L型双能... 目的 研究体重、身高对青壮年腰椎、髋部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年龄在 2 0~ 39岁 ,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椎畸形者 2 37名 (其中男性 10 8名 ,女性 12 9名 )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DPX 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和髋部的骨矿含量 (BMC)、面积 (AREA)、骨密度 (BMD)。全部资料输入微机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体重、身高、体重指数 (BMI)与腰椎、髋部的BMC、Area、BMD呈正相关 ,其中体重与腰椎、髋部的BMC、Area中等程度相关 (r=0 39~ 0 5 5 ,P <0 0 1) ,身高与腰椎 (L2 - 4)AREA相关性最好 (r=0 75 8,P <0 0 1) ,体重、身高与BMD相关性差 (r=0 15 2~ 0 2 2 5 ,P <0 0 5 )。男性腰椎及髋部的BMC、AREA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 (P <0 0 1) ,男、女L2 - 4BMD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男性略低于女性。L2 - 4BMC与体重比值及L2 - 4AREA与体重比值 ,男、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2 - 4Area与身高比值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1)。结论 体重对青壮年BMC的影响大于身高 ,身高对L2 - 4AREA影响最大 ,男、女体重、身高的差异决定了峰值骨量的差异。BMC、Area、BMD 3项指标中 ,BMC更能反映体重、身高的差异 ,用BMC诊断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身高 青壮年 腰椎 髋部 骨矿含量 骨密度 成都市 骨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刘忠厚 潘子昂 +21 位作者 王石麟 段云波 何郁泉 马海波 肖艳霞 刘京萍 王洪复 杨定焯 王际孝 郭如意 李国璋 丁桂芝 刘玉槐 倪顺梅 卢淑梅 张万钟 房德元 周倜 张芝彬 张学中 吴元沧 金信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单光子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健康人群的桡、尺骨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量,找出了骨骼生长、发育及衰老的基本规律,从而也确定了中国人群桡、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围,同时证明了中医“肾主骨”理论... 采用单光子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健康人群的桡、尺骨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量,找出了骨骼生长、发育及衰老的基本规律,从而也确定了中国人群桡、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围,同时证明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正确。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生理年龄预诊法,并对全国人群进行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率的预诊,估计全国约有六千三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所以全社会应充分重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诊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衰老 尺骨 股骨近端 骨骼生长 骨密度 人群 腰椎 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孙国强 郭庆生 闻久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36,60,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 (BMI)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群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 在辽宁地区年龄在 40~ 79岁的中老年人群中随机抽样 173 1例 ,除外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疾病 ,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 目的 调查分析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 (BMI)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群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 在辽宁地区年龄在 40~ 79岁的中老年人群中随机抽样 173 1例 ,除外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疾病 ,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 ,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腰椎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 (BMD) ,全部资料输入微机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身高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差 (r=0 0 87~ 0 197,P <0 0 5 ) ,体重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好(r=0 2 2 6~ 0 3 5 2P <0 0 1)。体重指数与腰椎的相关性最好 ,其次是大转子。腰椎及股骨颈的BMD在超体重组 (BMI>2 5kg/m2 )明显大于低体重组 (BMI≤ 19kg/m2 ) ,其差异有显著性 ,该特点在腰椎最为明显。结论 体重是影响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低体重的中老年人 (BMI≤ 19kg/m2 )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 ,及时监测BM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体重指数 辽宁地区 中老年人 骨矿含量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腰椎前后位骨矿含量、面积估价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青 陶国枢 +1 位作者 牟善初 刘晓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针对前后位腰椎骨密度(BMD)受骨质增生或压缩性骨折等因素影响而易造成判断结果的误差,根据BMD=骨矿含量(BMC)/面积(Area)的关系,旨通过对BMC及Area正常范围的评价,进一步判断BMD测量的准确性。... 目的针对前后位腰椎骨密度(BMD)受骨质增生或压缩性骨折等因素影响而易造成判断结果的误差,根据BMD=骨矿含量(BMC)/面积(Area)的关系,旨通过对BMC及Area正常范围的评价,进一步判断BMD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不同性别平衡峰值期BMD年龄段的估价、计算其BMC及Area均值,以身高为自变量,BMD为应变量分别作直线回归,建立BMC、Area与身高的回归方程,利用其回归方程进行BMD正常值的预报。结果平衡峰值BMD的年龄,男性为20~49岁,女性为30~49岁;BMC及Area的均值,男性分别为56.47g及46.39cm2,女性分别为47.41g及41.12cm2;90%正常范围:男性BMC=0.327×身高(cm)±14.76、Area=0.271×身高(cm)±5.96,女性BMC=0.294×身高(cm)±11.85,Area=0.225×身高(cm)±5.0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仅靠腰椎BMD结果进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正确评价腰椎的BMC与Area,方能对其BMD测量的可靠程度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腰椎 身高 骨矿含量 前后位 bmc 男性 正常范围 骨密度测量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岩 陈冉 +5 位作者 王小琦 张洋 蒋罡 胡敏 赵宏斌 李文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3-1515,1539,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彝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手术组、给药组,每组12只。给药组和手术组大鼠行经腹双侧卵巢切除术,同时对给药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照组大鼠经腹切除与卵巢... 目的研究云南彝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手术组、给药组,每组12只。给药组和手术组大鼠行经腹双侧卵巢切除术,同时对给药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照组大鼠经腹切除与卵巢重量相同的脂肪组织。术后第1周、第10周行双能射线骨密度测定,以了解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盐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BMC)。术中术后10w内去势雌性大鼠无死亡情况。结果第10周给药组对比手术组,给药组全身BMD增加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对比对照组,给药组全身BMD下降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矿盐含量给药组>手术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和手术组体重相近,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体重均大于对照组体重,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可以延缓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中骨量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恒古骨伤愈合剂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矿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骨峰值的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马锦富 杨定焯 +4 位作者 安珍 宓云刚 王晓英 尚家芸 蒋建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骨峰值 ( PBM)的基本情况 ,为骨质疏松 ( 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 2 0~ 4 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者 368名 ,进行了腰椎 ( L2 -4 )正位和髋部的双能 X线骨密度 ( BMD)...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骨峰值 ( PBM)的基本情况 ,为骨质疏松 ( 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 2 0~ 4 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者 368名 ,进行了腰椎 ( L2 -4 )正位和髋部的双能 X线骨密度 ( BMD)的测量。结果  2 0~ 4 9岁人群的 BMD相对稳定 ,男性腰椎骨峰值见于 2 0~ 2 9岁 ,值为1.0 75± 0 .114( g/ cm2 ) ;女性见于 30~ 39岁 ,值为 1.10 6± 0 .113( g/ cm2 ) ;髋部 ( Neck,Ward's,Troch) PBM均见于2 0~ 2 9岁。各年龄组的 BMD男女无差异 ( P>0 .0 5) ,而 L2 -4 BMC(骨矿含量 )及椎体面积 ( AREA)男性均大于女性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BMD城乡无显著差异。成都地区的 PBM略低于北方地区。结论 成都地区男性PBM为 1.0 75± 0 .114( g/ cm2 ) ,女性 PBM为 1.10 6± 0 .113( g/ cm2 ) ;临床表现与 BMD不符时 ,分析 BMD的同时应参照 BMC及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骨量 骨矿含量 面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多态性与男性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琪仁 章振林 +6 位作者 秦跃娟 何进卫 陆敬辉 周琦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ApaⅠ多态性与男性骨量的关系。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海市388例健康汉族男性VDR基因ApaⅠ多态性,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上述人群腰椎1~4(L1~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Neck...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ApaⅠ多态性与男性骨量的关系。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海市388例健康汉族男性VDR基因ApaⅠ多态性,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上述人群腰椎1~4(L1~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Neck)、大转子区(Troch)及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矿含量(bonemineralcontent,BMC)。结果ApaⅠ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a(48.1%)、Aa(44.2%)和AA(7.7%)。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所有388例受试者中和160例60岁及以下亚组中,ApaⅠ基因型与L1~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BMD、BMC值均无相关性;在228例60岁以上亚组中,ApaⅠ基因型与L1~4、Neck和Ward's三角部位BMD、BMC值均相关(P<0.05,P<0.01),AA基因型平均BMD、BMC值高于Aa和aa基因型(P<0.05,P<0.01),但是ApaⅠ基因型与Troch部位BMD和BMC值无相关性。结论VDR基因ApaⅠ多态性与60岁以上男性骨量相关,AA基因型具有较高的骨量,提示ApaⅠ多态性可能影响老年男性的松质和皮质骨骨量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遗传多态性 骨密度 骨矿含量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岩 陈冉 +5 位作者 王小琦 张洋 蒋罡 胡敏 赵宏斌 李文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与手术去势构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男性骨质疏松提供支持。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手术组、给药组和共处理组。对照组未做处理;手术组行双侧睾丸切除方法;给药...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与手术去势构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男性骨质疏松提供支持。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手术组、给药组和共处理组。对照组未做处理;手术组行双侧睾丸切除方法;给药组行皮下注射D-半乳糖;共处理组同时行手术和皮下注射D-半乳糖。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测定体重,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组织、脂肪、肌肉含量。结果术后第8周,三组实验组骨密度较对照组骨密度降低,共处理组和手术组骨密度分别下降12%和7%,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给药组骨密度下降2%,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骨矿盐含量无差异(P>0.05)。共处理组骨密度较手术组骨密度低5.6%,肌肉含量低19.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间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脂肪含量,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三组间脂肪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手术去势法8周可以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去势法和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使用8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下降更为明显;雄性动物骨质疏松后,脂肪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骨质疏松症 D-半乳糖 骨密度 骨矿盐含量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青少年身体成分与骨矿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波 王晓红 +2 位作者 张卉 闫丽娅 韩中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为了解青少年身体成分中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究竟那种成分对骨矿含量影响起主要作用,我们对58名男性青少年(年龄17.2±0.7岁,范围:15.5—18.7岁)进行人体测量,计算出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用BH-6012型二维... 为了解青少年身体成分中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究竟那种成分对骨矿含量影响起主要作用,我们对58名男性青少年(年龄17.2±0.7岁,范围:15.5—18.7岁)进行人体测量,计算出瘦体重和体脂含量,用BH-6012型二维扫描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侧桡骨中远1/3处及桡骨超远端骨矿含量(BMC,g)、骨宽(BW,cm)、骨密度(BMD,g/cm2),为消除身高的影响分别计算桡骨中远1/3处和桡骨超远端BMD/身高值(BMD/H,g/cm3)。以桡骨中远1/3处及桡骨超远端的BMC、BMD、BMD/H作因变量,年龄、身高、瘦体重、体脂含量作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瘦体重和体脂含量均与骨矿含量有关(P<0.05),但经骨形态即骨宽较正的骨密度及身高校正的BMD/H仅与瘦体重有关(P<0.05),因此说明男性青少年身体成分中瘦体重对桡骨超远端骨密度的影响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桡骨 骨矿含量 男性青少年 瘦体重 骨密度 体脂含量 身高 身体成分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R基因型分布及其与骨矿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闫丽娅 王晓红 +2 位作者 张卉 侯菊倩 韩延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与骨量及骨代谢的研究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重视。我们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对96名沈阳妇女VDR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来自于一项正在进行的骨代谢影响因素研究课题。采用...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与骨量及骨代谢的研究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重视。我们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对96名沈阳妇女VDR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来自于一项正在进行的骨代谢影响因素研究课题。采用标准方法(Nucleonkit,scotlab,UK)从白细胞中提取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来扩增特定基因段。用BsaM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产物,以2%琼脂糖电泳分离判定VDR基因型。使用DPX-L(LunarUSA)骨矿测定仪测定研究对象的腰椎(L2~4)及髋部骨矿含量(BMC)。结果:与其他国家人群相比,该人群VDR基因的分布状态不同。VDR基因的bb型占总数的91.7%;Bb型仅占8.3%,而且BB基因型完全不存在。在青年妇女中发现bb基因型组股骨颈BMC高于Bb型组股骨颈BMC(P=0.027)。老年妇女bb基因型组股骨颈BMC也高于Bb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发现其他部位BMC与VDR基因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含量 基因型分布 股骨颈 骨代谢 人群 bmc B基因 VDR 琼脂糖电泳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及骨钙素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樊继波 李莎 +5 位作者 丁小刚 鄂建设 王建刚 蒋亚飞 张睿 覃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7-929,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年龄组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及其骨钙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入院确诊的患者86例。应用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其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放免法检测其骨钙素。应用SPSS13....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年龄组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及其骨钙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入院确诊的患者86例。应用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其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放免法检测其骨钙素。应用SPSS13.0对比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与骨钙素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 8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及髋关节骨矿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血清骨钙素水平相对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骨钙素与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骨钙素在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矿含量 骨钙素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下肢脂肪、肌肉及骨矿比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志锋 安丙辰 +1 位作者 胡琪良 戴尅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91-892,共2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下肢局部肌肉、脂肪及骨矿含量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女性患者31例,36个膝关节,根据是否存在关节间隙狭窄分为关节间隙狭窄和不狭窄组,两组患者均登记基本信息,计算体重指数,拍摄负重位...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下肢局部肌肉、脂肪及骨矿含量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女性患者31例,36个膝关节,根据是否存在关节间隙狭窄分为关节间隙狭窄和不狭窄组,两组患者均登记基本信息,计算体重指数,拍摄负重位膝关节正位X线片,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患肢的脂肪、肌肉及骨矿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患肢侧别和年龄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关节炎膝关节间隙狭窄组的体重指数和脂肪含量大于关节间隙不狭窄组(P<0.05),下肢的肌肉含量低于关节间隙不狭窄组(P<0.05),骨矿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重指数和局部脂肪含量的升高以及肌肉含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脂肪 肌肉 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商品补钙制剂的补钙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荫士安 徐青梅 +3 位作者 胡善明 赵显峰 孟晶 葛可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29,共8页
本文以大鼠为模型,研究不同化学形式钙以及市售数种钙剂的补钙效果。1.不同化学形式钙的补钙效果:选用三周龄断乳Wistar大鼠56只,雌雄各半,喂饲3周缺钙饲料后,按体重随机把大鼠分成4组,即缺钙饲料、补充碳酸钙、活性... 本文以大鼠为模型,研究不同化学形式钙以及市售数种钙剂的补钙效果。1.不同化学形式钙的补钙效果:选用三周龄断乳Wistar大鼠56只,雌雄各半,喂饲3周缺钙饲料后,按体重随机把大鼠分成4组,即缺钙饲料、补充碳酸钙、活性钙或乳酸钙饲料(3000mgCa/kg),实验期为12周。2.市售补钙制剂的补钙效果:选用动物及实验期同实验1,动物数为84只,按体重随机把大鼠分成7组,即缺钙饲料组,其它6组为补充碳酸钙、钙尔奇-D、盖天力、活性钙、壮骨宝、巨人补钙饲料(3000mgCa/kg)。补钙各组大鼠终体重和身长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不同化学形式钙或商品钙制剂组的血浆、红细胞和肝脏中钙含量均显著高于缺钙对照组,补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多数钙制剂对雄性肾脏钙存留的影响不显著,只有盖天力显著增加雄性肾脏钙存留;补钙对雌性肾脏钙存留的影响非常显著。补充的三种化学形式钙和商品钙剂均显著增加骨矿物质含量,但是碳酸钙和乳酸钙的效果优于活性钙,巨人补钙和活性钙的效果似不如其它钙制剂。按效果价格比,目前碳酸钙仍是最好的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含量 钙制剂 补钙效果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骨超声和骨矿含量的改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文萍 薛延 +1 位作者 田巍 李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807-808,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 (BUA)、超声声速 (SOS)、髋部骨矿含量(BMC)及骨密度 (BMD)变化 ,进一步了解COP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测定COPD老年男性患者及对照组各 3 0例的跟骨BUA、SOS和股骨颈...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 (BUA)、超声声速 (SOS)、髋部骨矿含量(BMC)及骨密度 (BMD)变化 ,进一步了解COPD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测定COPD老年男性患者及对照组各 3 0例的跟骨BUA、SOS和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BMD、BMC以及动脉血气。结果 老年COPD组的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BMD、BMC以及跟骨的BUA、SOS均较对照组的测定值低 ,差异有显著性。COPD组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较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COPD患者因缺氧引起各脏器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量超声 骨密度 骨矿含量 CDPD bmc BMD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髓健骨胶囊对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树军 梁彦林 +5 位作者 姜磊 任明辉 王墉琦 耿慧春 于雪峰 谭福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8-641,共4页
目的从基因分子水平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alcoholic osteoporosis,AOP)大鼠的发病机制,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模型的中... 目的从基因分子水平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alcoholic osteoporosis,AOP)大鼠的发病机制,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模型的中药防治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120只,称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只,用白酒灌胃法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生髓健骨胶囊灌胃给药。于造模8、12、16周末取材,检测股骨上端BMD、BMC指标。结果检测造模干预8、12、16周后BMD、BMC指标变化,模型组BMD、BMC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饮酒大鼠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BMC降低;中药干预组BMD、BMC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干预组BMD、BMC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的实验指标,证明了生髓健骨胶囊能够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抑制矿物质丢失,改善大鼠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酒精性骨质疏松 生髓健骨胶囊 骨密度 骨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欢 路瑛丽 +3 位作者 徐建方 张漓 高炳宏 冯连世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对骨健康相关指标及血清瘦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身体健康的世居平原超重或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简称“常氧组”)和低氧运动组(2300 m高住高练低练,简称“低氧组”)。运动干预持续4周,每... 目的:探讨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对骨健康相关指标及血清瘦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身体健康的世居平原超重或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简称“常氧组”)和低氧运动组(2300 m高住高练低练,简称“低氧组”)。运动干预持续4周,每周运动6天,常氧组每天运动和生活均在平原环境;低氧组每天晚上7点至次日晨居住在模拟2300 m海拔高度的低氧环境中,并且每天在相同海拔高度的低氧环境中运动2 h,其他安排与常氧组相同。以静息代谢率为基础适当控制饮食。运动强度控制在低强度有氧耐力范畴。以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1)4周干预后,全身骨矿含量仅常氧组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升高(+1.85%,P=0.006),组间无显著交互效应;2)4周干预后,常氧组、低氧组全身骨密度均显著升高,组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常氧组骨密度升高幅度显著高于低氧组(+3.09%vs+1.29%,P=0.011,η2=0.176);3)4周干预后,脊椎骨矿含量、骨密度仅常氧组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升高(+3.64%,P=0.025);4)4周干预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两组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常氧组vs低氧组:+31.87%vs-18.76%,P=0.033,η2=0.143);5)4周干预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呈中等显著负相关(P=0.04,r=-0.37)。躯干脂肪质量的变化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呈中等显著正相关(P=0.02,r=0.38)。结论: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在有效减重减脂的同时,总骨密度显著升高,未对骨健康相关指标造成负面影响。但低氧对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内脂素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低氧训练 骨矿含量 骨密度 内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