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开发及应用
1
作者 刘一 张秀昌 +3 位作者 陈虹 张中财 冉燊铭 周旭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6,共7页
大容量、高参数的对冲燃烧煤粉锅炉常因高温受热面壁温分布不均影响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该问题,通常需开展制粉系统或燃尽风的优化调整,但由于壁温分布可能随锅炉运行工况变化,单次优化调整结论无法适应所有工况。基于壁温调节原... 大容量、高参数的对冲燃烧煤粉锅炉常因高温受热面壁温分布不均影响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该问题,通常需开展制粉系统或燃尽风的优化调整,但由于壁温分布可能随锅炉运行工况变化,单次优化调整结论无法适应所有工况。基于壁温调节原理设计了燃尽风智能调节策略,优化了燃尽风装置的进风结构并配备电动执行器,开发了一套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旨在实现燃尽风优化调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某1000 MW机组开展了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的实炉测试,对比了不同负荷下未投用和投用该系统后高温过热器出口的壁温分布及高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与最高壁温的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统计了不同负荷段未投用和投用该系统后高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与最高壁温的平均偏差。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下,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均可根据受热面实时壁温分布,自动调整各燃尽风的开度和摆角,使受热面沿炉宽方向壁温分布趋于平均。不同负荷下,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均可显著降低壁温偏差,屏过出口壁温偏差由50℃降至20~30℃,高过出口壁温偏差由20℃降至12℃。投用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可显著降低因负荷变化而增大的壁温偏差。高温受热面壁温智能调节系统可在调平壁温的同时调平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燃烧 壁温偏差 燃尽风 燃煤锅炉 高温过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对冲锅炉火焰中心高度调整试验研究
2
作者 葛铭 常宝 +3 位作者 孙俊威 刘涛 陈辉 陈智超 《节能技术》 2024年第6期496-501,506,共7页
为解决百万对冲锅炉折焰角腐蚀和炉内偏烧等问题进行了降火焰中心高度试验研究,通过调整二次风配风方式、风煤比、煤量分布、分离器转速等因素,发现了火焰中心高度和炉内偏烧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提高分离器转速和降低风煤比对于降低... 为解决百万对冲锅炉折焰角腐蚀和炉内偏烧等问题进行了降火焰中心高度试验研究,通过调整二次风配风方式、风煤比、煤量分布、分离器转速等因素,发现了火焰中心高度和炉内偏烧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提高分离器转速和降低风煤比对于降低火焰中心高度的效果最为明显。二次风和煤量正宝塔分布对于降低火焰中心高度的影响较小。分离器转速提高有助于缓解烟温偏差,煤量正宝塔分布对于烟温偏差无明显改善。二次风分配下移对于主燃区烟温偏差有缓解作用,但燃尽风区域的烟温偏差反而加剧。粉量偏差严重的磨煤机其风煤比提高能够大幅缓解该区域的烟温偏差。为缓解炉内偏烧,同层燃烧器的风煤比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不宜偏差过大。火焰中心高度和烟温偏差变化规律为运行提供指导,有助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锅炉 火焰中心高度 烟温偏差 风煤比 配风方式 分离器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温偏差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周月桂 徐通模 +1 位作者 惠世恩 章明川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22-1425,1399,共5页
以 HG-2 0 0 8/1 8.2 -YM2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为原型进行冷态模化试验 ,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上部炉膛及水平烟道内的流场 ,研究了上部炉膛屏区气流速度分布特点 ,分析了水平烟道内烟气速度偏差和温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为科学地分析过热... 以 HG-2 0 0 8/1 8.2 -YM2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为原型进行冷态模化试验 ,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上部炉膛及水平烟道内的流场 ,研究了上部炉膛屏区气流速度分布特点 ,分析了水平烟道内烟气速度偏差和温度偏差的形成机理 ,为科学地分析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爆管的原因和减小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偏差提供参考。图 9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向燃烧锅炉 烟温偏差 形成机理 水平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超超临界锅炉再热汽温偏低问题分析及技术改造 被引量:22
4
作者 党黎军 杨辉 +4 位作者 应文忠 王振浩 范尚东 刘灿华 刘明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1-266,共6页
针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锅炉投产后汽温偏低,尤其是中低负荷再热蒸汽温度明显偏低的问题,对该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及燃烧器浓相偏转改造,并进行受热面面积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再热器受热面面积不足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可适当... 针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锅炉投产后汽温偏低,尤其是中低负荷再热蒸汽温度明显偏低的问题,对该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及燃烧器浓相偏转改造,并进行受热面面积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再热器受热面面积不足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可适当增加再热器受热面面积;增加受热面面积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再热汽温偏低问题,为同类锅炉问题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墙式切圆燃烧 再热汽温 低温再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布置对1000MW锅炉热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辉 曹庆喜 +5 位作者 韩冰 沙龙 谭佳健 秦明 陈力哲 吴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117,共6页
为改善单炉膛双切圆锅炉燃烧器墙式布置时炉内形成"冷热角"、易结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燃烧器布置方式.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一台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布置对炉内流场和炉膛上部受热面热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器采用... 为改善单炉膛双切圆锅炉燃烧器墙式布置时炉内形成"冷热角"、易结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燃烧器布置方式.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一台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布置对炉内流场和炉膛上部受热面热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器采用半墙式半角式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炉内的斜椭圆流场,降低前墙中部区域的温度,同时使火焰中心上移,屏底温度增加;气流旋转动量的增大导致切向速度提升,切圆直径增大,炉内气流有偏向侧墙的趋势.对于炉膛出口各截面的烟气速度、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和炉膛上部受热面热偏差增加问题,可以采用燃尽风偏转等措施来减小热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双切圆燃烧 残余旋转 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运行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邹磊 岳峻峰 +2 位作者 管诗骈 张恩先 丁建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1-869,共9页
针对某63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冷壁存在的高温腐蚀问题,对水冷壁近壁面烟气成分(O2、CO及H2S)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运行O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入炉煤含硫量、紧凑燃尽风(CCOFA)风量、分离燃尽风(SOFA)风量及周界风量等因素对水冷... 针对某63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冷壁存在的高温腐蚀问题,对水冷壁近壁面烟气成分(O2、CO及H2S)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运行O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入炉煤含硫量、紧凑燃尽风(CCOFA)风量、分离燃尽风(SOFA)风量及周界风量等因素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腐蚀发生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强还原性气氛;增大运行O2体积分数,同时保证风量沿炉膛高度方向上的合理分配可减弱水冷壁近壁面还原性气氛;煤粉细度对水冷壁近壁面还原性气氛的影响较小;随着入炉煤含硫量的增加,水冷壁近壁面H2S体积分数增大,O2和CO体积分数则变化不大;较小的CCOFA风量及适当的SOFA风量有利于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周界风量对主燃烧区下部壁面区域还原性气氛的影响较大,运行时应适当减少周界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四角切圆燃烧 水冷壁 运行方式 高温腐蚀 还原性气氛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圆燃烧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沿炉膛宽度吸热偏差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林华 余其铮 谈和平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在对某电厂350MW 锅炉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分析了炉膛出口区域过热器和再热器沿炉膛宽度吸热偏差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炉膛出口区域对流型过热器和再热器与辐射型过热器和再热器之间沿炉膛宽度... 在对某电厂350MW 锅炉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分析了炉膛出口区域过热器和再热器沿炉膛宽度吸热偏差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炉膛出口区域对流型过热器和再热器与辐射型过热器和再热器之间沿炉膛宽度吸热偏差的分布有截然不同的规律,前者呈“M”形分布,后者呈两侧低中间高的凸形分布。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切圆燃烧 锅炉 过热器 再热器 吸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直燃锅炉过热器管材的高温腐蚀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博 陈晓平 +2 位作者 梁财 刘道银 马吉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针对生物质中氯含量较高,生物质直燃锅炉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氯引起的过热器高温腐蚀问题,模拟生物质直燃锅炉过热器工作的温度条件和含HCl的烟气气氛,利用管式炉采用增重法对15Cr Mo G,12Cr1Mo VG,12Cr2Mo WVTi B,20G,T91,TP347H和0Cr25N... 针对生物质中氯含量较高,生物质直燃锅炉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氯引起的过热器高温腐蚀问题,模拟生物质直燃锅炉过热器工作的温度条件和含HCl的烟气气氛,利用管式炉采用增重法对15Cr Mo G,12Cr1Mo VG,12Cr2Mo WVTi B,20G,T91,TP347H和0Cr25Ni20七种常用的过热器管材进行高温腐蚀实验.研究各管材的腐蚀增重拟合曲线,并基于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对高温腐蚀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增重符合抛物线规律,温度和HCl浓度对腐蚀速度影响显著.7种管材中,T91,TP347H,0Cr25Ni20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这可能与它们的合金组分中较高的镍含量有关.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腐蚀反应遵循一维扩散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直燃锅炉 过热器 高温腐蚀 活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窦文宇 周月桂 +2 位作者 周屈兰 惠世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8,45,共4页
对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以及燃烧器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器采用反切后,无量纲准则数XJ是反映炉内流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值取1左右时,炉内流动稳定,水平烟... 对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以及燃烧器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器采用反切后,无量纲准则数XJ是反映炉内流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值取1左右时,炉内流动稳定,水平烟道速度偏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燃烧锅炉 烟气偏差 燃烧器反切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燃煤锅炉屏式过热器壁温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涛 周托 +3 位作者 吕俊复 吴玉新 张天宇 马有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60-3869,共10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燃煤火电机组向更高参数及深度调峰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燃煤锅炉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锅炉受热面热偏差而导致的管壁超温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精确预测燃煤锅炉受热面的热偏差和壁温对于机组安全、...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燃煤火电机组向更高参数及深度调峰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燃煤锅炉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锅炉受热面热偏差而导致的管壁超温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精确预测燃煤锅炉受热面的热偏差和壁温对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锅炉受热面的传热及壁温特性主要受到烟气侧和工质侧的共同作用,但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热偏差问题时,常将模拟过程和边界条件进行简化处理,较难精准地分析受热面的传热及壁温分布特性。针对以上问题,利用Fluent对660 MW前后墙对冲燃煤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屏式过热器管内、外的耦合传热模型,提出了按管内工质流动方向的顺序计算方法,并基于UDF实现了烟气侧与工质侧的传热耦合计算。研究了外二次风不同旋流角度对屏式过热器传热的影响,获得了同时考虑烟气侧和工质侧的屏式过热器传热及壁温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各管屏第22号管子出口壁面温度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外二次风的旋流角度由15°增加至60°,煤粉气流刚性减弱,燃烧不剧烈,煤粉着火延迟,炉膛火焰面升高,且屏式过热器的温度分布由“两端高、中间低”向“两端低、中间高”变化;当旋流角度为45°和60°时,屏式过热器的最大壁温分别为945 K和965 K,超过受热面材料的最大允许温度,而当旋流角度为15°和30°时,屏式过热器的最大壁温小于受热面材料的最大允许温度,故最佳旋流角度应选取1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屏式过热器 壁温 数值模拟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对冲锅炉炉内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夏钧 钱力庚 +1 位作者 樊建人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2-1775,1811,共5页
应用 k-ε双方程模型对对冲燃烧炉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 :该种类型锅炉的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有效解决了炉膛出口烟气的温度偏差问题 ,使水平烟道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爆管的可能性与四角切圆锅炉相比大大降低 ,并与实验... 应用 k-ε双方程模型对对冲燃烧炉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 :该种类型锅炉的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有效解决了炉膛出口烟气的温度偏差问题 ,使水平烟道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爆管的可能性与四角切圆锅炉相比大大降低 ,并与实验结果吻合。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0MW对冲锅炉 流场模拟 k-ε双方程模型 烟道 温度偏差 四角切向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袁益超 刘聿拯 陈之航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0,共6页
大型电站锅炉的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是影响机组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了大型电站锅炉发展过程中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有关单位和科研人员对其进行的长期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
关键词 大型电站锅炉 烟温偏差 汽温偏差 过热器与再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5t/h锅炉高温过热器超温分析及改造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方 罗永浩 +3 位作者 许琦 卞韶帅 郑民牛 王孟浩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69-2772,共4页
通过应用热偏差理论对国产1025t/h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超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温的根本原因是沿炉宽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与蒸汽流量分布不匹配。针对该炉型的特点提出改造方案,不仅降低了高温过热器外圈管出口汽温,同时减少了减温水量... 通过应用热偏差理论对国产1025t/h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超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温的根本原因是沿炉宽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与蒸汽流量分布不匹配。针对该炉型的特点提出改造方案,不仅降低了高温过热器外圈管出口汽温,同时减少了减温水量,提高了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改造后测得的汽温值与计算值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温过热器 超温 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布置切圆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发展的一些动向及分析展望——介绍一种新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章明川 牛天况 +3 位作者 范卫东 张建文 周月桂 曹佳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2,共7页
通过对国外切圆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后炉型发展的分析,指出燃烧器布置由简单的四角切圆变化到无双面水冷壁型的单炉膛双切圆布置是一明显的发展趋势。阐述单炉膛双切圆燃烧锅炉解决烟温偏差的理论构想,分析其对大型化锅炉燃烧贫煤的适应... 通过对国外切圆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后炉型发展的分析,指出燃烧器布置由简单的四角切圆变化到无双面水冷壁型的单炉膛双切圆布置是一明显的发展趋势。阐述单炉膛双切圆燃烧锅炉解决烟温偏差的理论构想,分析其对大型化锅炉燃烧贫煤的适应性,并对单炉膛双切圆燃烧系统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600MW燃贫煤锅炉应优先考虑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这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锅炉 单炉膛双切圆燃烧系统 燃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圆锅炉炉膛出口气流残余旋转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珍锦 张长鲁 刘松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7-1031,共5页
目前 ,对于使切圆锅炉烟道气流形成速度偏差的残余旋转尚无规律性的认识。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手段 ,开展切圆锅炉炉膛出口处气流残余旋转的形成、锅炉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残余旋转的影响、以及残余旋转对烟气速度偏差影响的研究... 目前 ,对于使切圆锅炉烟道气流形成速度偏差的残余旋转尚无规律性的认识。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手段 ,开展切圆锅炉炉膛出口处气流残余旋转的形成、锅炉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残余旋转的影响、以及残余旋转对烟气速度偏差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对切圆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意义。图 1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锅炉 残余旋转 炉膛 出口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旋转对烟道气流速度偏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珍锦 张长鲁 +2 位作者 李亮 方志成 庄健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通过对切圆锅炉炉膛出口残余旋转的大小和方向改变时烟道气流运动特性进行模型试验研究 ,获得不同工况下烟道各受热面后截面气流速度偏差系数和高度方向上各测孔中左右两侧速度偏差系数的变化趋势 ,掌握残余旋转改变时各受热面后气流偏... 通过对切圆锅炉炉膛出口残余旋转的大小和方向改变时烟道气流运动特性进行模型试验研究 ,获得不同工况下烟道各受热面后截面气流速度偏差系数和高度方向上各测孔中左右两侧速度偏差系数的变化趋势 ,掌握残余旋转改变时各受热面后气流偏置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锅炉 残余旋转 气流速度偏差 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切向燃烧锅炉上炉膛屏区两相流场近流线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泽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采用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较好地解决了四角切圆炉内流场计算中的伪扩散问题的基础上 ,对炉膛以及屏式受热面区域复杂结构、复杂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受到燃烧器喷入气流旋转流动的影响下 ,由于屏式受热面的阻... 本文采用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较好地解决了四角切圆炉内流场计算中的伪扩散问题的基础上 ,对炉膛以及屏式受热面区域复杂结构、复杂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受到燃烧器喷入气流旋转流动的影响下 ,由于屏式受热面的阻挡和整流作用 ,使上炉膛两侧气粒两相流呈现不同的流动形式 ,且左右两侧颗粒流动特性出现不对称且不均匀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膛 屏式受热面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切向燃烧锅炉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示范机组锅炉汽温偏差的消除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陶谦 陈有福 +3 位作者 管诗骈 丁建良 朱林阳 边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0,26,共6页
分析了世界首台1 000 MW二次再热示范机组锅炉汽温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由于炉膛出口强风环的存在以及燃烧调整不当,塔式锅炉炉膛出口存在烟温偏差的问题,并导致了汽温偏差的产生。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燃烧调整及AGP燃尽风反切可以很好... 分析了世界首台1 000 MW二次再热示范机组锅炉汽温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由于炉膛出口强风环的存在以及燃烧调整不当,塔式锅炉炉膛出口存在烟温偏差的问题,并导致了汽温偏差的产生。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燃烧调整及AGP燃尽风反切可以很好地消除汽温偏差。对于同型机组燃烧调整及消除汽温偏差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汽温偏差 燃尽风反切 燃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圆锅炉上半二次风递增反切分隔屏偏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珍锦 李永光 +1 位作者 章德龙 刘松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6期445-450,共6页
某300MW 逆时针切向布置燃烧器锅炉在不同二次风反切方式下分隔屏向左偏置一定角度时,炉膛、烟道气流流动特性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上半部分二次风递增反切分隔屏偏置一定角度的燃烧技术能显著改善烟道偏流... 某300MW 逆时针切向布置燃烧器锅炉在不同二次风反切方式下分隔屏向左偏置一定角度时,炉膛、烟道气流流动特性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上半部分二次风递增反切分隔屏偏置一定角度的燃烧技术能显著改善烟道偏流现象,可防止过大热偏差引起高温对流受热面超温、爆管,同时能降低炉内燃烧器区域结渣程度、减少NOx 生成,且改造方便、效果明显。图10 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烧锅炉 二次风递增反力 分隔屏偏置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构对烟道烟气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月桂 窦文宇 +2 位作者 蒋宏利 惠世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35,共4页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了水平烟道内气流速...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了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为解决大容量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并为锅炉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燃烧锅炉 炉膛高度 烟气偏差 烟道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