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紫外白光LED用YVO_(4)基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为了获得能被近紫外芯片(350~410nm)有效激发的YVO_(4)基红色荧光粉,以有强近紫外光吸收能力的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配体为Eu^(3+)的敏化剂,通过溶剂热和离子交换二步实验法,成功地合成了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验表明,在TTA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的激发峰被明显的宽化,使得35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被有效地吸收。在37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现了明亮的红光发射。YVO_(4)∶Eu^(3+)∶Eu^(3+)-TTA荧光粉具有良好的近紫外激发性能和红光发射性能,是一种有望应用于近紫外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近紫外光 YVO_(4)∶Eu^(3+) 红色荧光粉 TTA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蓝光的白光LED制备与评价指标修正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佳楠 王书昶 +4 位作者 赵见国 索博研 刘金鑫 林俊江 孙智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8-972,997,共6页
基于GaN基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已取得广泛应用,然而,照明光源中蓝光成分对人体健康、昼夜节律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针对蓝光伤害问题,提出了修正后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B_(mr)),以更合理地评估白光光源的蓝光危害指标;针对夜... 基于GaN基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已取得广泛应用,然而,照明光源中蓝光成分对人体健康、昼夜节律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针对蓝光伤害问题,提出了修正后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B_(mr)),以更合理地评估白光光源的蓝光危害指标;针对夜间照明用白光LED对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使用商用蓝/紫光LED系统研究了激发波长、以及荧光粉种类和配比对暖白光LED的健康、护眼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410 nm波长紫光LED制备的暖白光LED光源的B_(mr)和褪黑素敏感区间光功率占比指数(M_(r))分别仅为4.2%和9.2%,接近于卤素灯的水平,显著优于商用高品质暖白光LED,为夜间低蓝光舒适护眼、低褪黑素干扰的健康照明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危害 夜间照明 暖白光led 褪黑素 色温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被蓝光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材料体系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汤晔 傅仁利 +2 位作者 曹冰 张鹏飞 杨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6,共9页
综述并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可被蓝光LED芯片有效激发且具有宽发射带的红色荧光粉,可以得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主要包括碱土金属硫化物、新型氮化物及硅酸盐等,这些红色荧光粉均可被460nm蓝光激发,并具有宽发射光谱的特点。同时着重分析... 综述并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可被蓝光LED芯片有效激发且具有宽发射带的红色荧光粉,可以得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主要包括碱土金属硫化物、新型氮化物及硅酸盐等,这些红色荧光粉均可被460nm蓝光激发,并具有宽发射光谱的特点。同时着重分析了其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高显色指数和色温可调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蓝光激发 光谱宽化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激发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柏朝晖 张希艳 +3 位作者 刘全生 卢利平 米晓云 王晓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51,共5页
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是目前白光LED的主要实现方式,引入红色荧光粉对调整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及色温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可被蓝光激发且具有宽发射带的硫化物、氮化物、铝酸盐等几种体系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最新研究成... 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是目前白光LED的主要实现方式,引入红色荧光粉对调整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及色温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可被蓝光激发且具有宽发射带的硫化物、氮化物、铝酸盐等几种体系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最新研究成果及在白光LED中的应用。对比发现,氮化物荧光粉可被从近紫外到可见绿光有效激发,随基质组成的不同,可发出峰值波长为600~650nm的红色荧光,且由于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类红色荧光粉。采用两种以上的荧光粉代替单一黄色荧光粉,有利于调整白光LED的色温,提高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激发 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大辉 郭宁 +1 位作者 张丽娜 周仕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1,共6页
白光LED因其寿命长、耗能低、体积小、对环境无害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偏高的色温、较低的显色指数、较高的成本等局限了它的实际应用。红色荧光粉因对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降低白光LED的色温具有突出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 白光LED因其寿命长、耗能低、体积小、对环境无害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偏高的色温、较低的显色指数、较高的成本等局限了它的实际应用。红色荧光粉因对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降低白光LED的色温具有突出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Eu3+、Sm3+激发的线状发射红色荧光粉,Eu2+、Ce3+激发的宽带发射红色荧光粉、Mn4+、Mn2+激发的红色荧光粉以及红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指出了红色荧光粉存在成本较高和种类较少,以及合成大量红色荧光粉仍局限于高温固相反应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线状发射荧光粉 宽带发射荧光粉 红色荧光粉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承斌 王忆 +1 位作者 彭渤 张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84,共11页
红色荧光粉对白光LED的色温、显色性以及发光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对目前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8个主要体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并对比了各个体系红色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波长、量子效率及色坐标等性能参数。另... 红色荧光粉对白光LED的色温、显色性以及发光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对目前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8个主要体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并对比了各个体系红色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波长、量子效率及色坐标等性能参数。另外,为了更好地对比实验样品和工业产品,还测试和分析了两种工业常用红色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指出了红色荧光粉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激发波长与蓝光芯片的发射波长不匹配、激发效率低、发射光谱范围窄以及其基质与当前所用黄色荧光粉的基质不匹配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照明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勤勤 关荣锋 李帅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红色荧光粉是白光LED照明应用中的一种关键发光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合成红色荧光粉最主要方法是高温固相法。为了降低合成温度、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其合成方法先后出现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波法和燃烧法等。目前... 红色荧光粉是白光LED照明应用中的一种关键发光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合成红色荧光粉最主要方法是高温固相法。为了降低合成温度、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其合成方法先后出现了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波法和燃烧法等。目前在"紫外或紫外光LED+RGB荧光粉"的方法中,红、绿、蓝三种荧光粉的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但红色荧光粉的效率最低,因此其研究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这些方法在合成红色荧光粉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照明 发光材料 红色荧光粉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光质对乒乓菊植株生长和开花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红辉 伍青 +4 位作者 侯军晓 李泽余 李景文 王凤兰 周厚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44-54,共11页
【目的】针对华南地区高温环境下菊花花色等性状不稳定的现象,探索有效的LED光质组合以调控菊花的生长和花色等开花性状,为菊花实际生产提供LED光照栽培技术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商业流行菊花品种粉乒乓和紫乒乓苗龄为35 d的盆栽... 【目的】针对华南地区高温环境下菊花花色等性状不稳定的现象,探索有效的LED光质组合以调控菊花的生长和花色等开花性状,为菊花实际生产提供LED光照栽培技术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商业流行菊花品种粉乒乓和紫乒乓苗龄为35 d的盆栽苗进行RBFR(光通量PPFD比值为红光∶蓝光∶远红光≈10∶7∶2.5)、RBUV(红光∶蓝光∶紫外光≈10∶6∶0.5)、WB(白光∶蓝光≈10∶4.8)等LED光质组合处理,以LED白光处理为对照(CK),各组均设置总光强约为240μmol/m^(2)·s,共处理80 d,定期观测乒乓菊从幼苗到成熟开花生长过程中的性状指标变化。【结果】(1)RBFR处理粉乒乓80 d、紫乒乓70 d,株高分别比CK增加1 8.3%和27.3%、茎粗增加14.1%和38.1%、叶柄长增加0.4%和34.8%,且处理70 d的紫乒乓叶长、叶宽、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分别比CK增加18.6%、5.8%、25.6%、45.5%,以上指标均为所有光质处理组中最大。(2)处理70 d时,以WB处理的粉乒乓顶花花梗长度、顶花花径、顶花舌状花瓣长和宽、侧花花径等指标最大,分别比CK增加4.5%、2.3%、10.9%和17.3%、19.1%,而且花瓣粉红色加深程度最大;同时,WB处理紫乒乓的最大花朵直径和花瓣紫色加深程度也最大。开花性状提升效果次之的是RBFR处理,其中粉乒乓的侧花花梗长度在所有处理中最大,比CK显著增加28.3%;紫乒乓以花苞数量、展开的头状花序数量、侧花花梗长度、最大花朵舌状花瓣长和宽等指标值最大,分别比CK增加32.3%、15.0%、38.4%、5.8%和12.8%,且RBFR处理还促使乒乓菊花朵提前开放。(3)RBUV处理的乒乓菊生长指标与CK相差不大,而叶片数增多、叶片SPAD值增大、叶片干质量比率明显升高,但Fv/Fm值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处理,且花朵品质明显下降。【结论】RBFR处理可明显促进乒乓菊植株营养生长和侧花花梗长度增长,且促进花朵提前开放;而WB处理可明显提升乒乓菊的花朵品质,两种LED光质组合可为利用人工光源提升菊花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菊 led光质组合 红蓝远红光 植株生长 白蓝光 花色 花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韩俊义 段庆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6-46,共11页
白光LED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和高能效等一系列优点,是未来照明光源的发展方向。利用LED技术实现白光的方法主要有3种,其中采用蓝光、紫光及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红、绿、蓝等三基色或多基色荧光粉得到... 白光LED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和高能效等一系列优点,是未来照明光源的发展方向。利用LED技术实现白光的方法主要有3种,其中采用蓝光、紫光及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红、绿、蓝等三基色或多基色荧光粉得到白光LED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显色性好等优势,是白光LED的主要发展方向。红色荧光粉在调制白光的色温及改善其显色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制备技术是目前制约白光LED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亟待解决。详细介绍了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十余个主要材料体系的发光性能、基本制备方法、取得的研发进展,简单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红色荧光粉 稀土 发光性能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激发型远红光LED植物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盖淑杰 吴美韩 +5 位作者 张晓娟 李亚男 黎倩 彭露 周智 夏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84-2091,共8页
为探究远红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燃烧法+高温二次烧结”的方法制备了ZnGaO:Cr,Ge,Li~+(ZGO:Cr,Ge,Li~+)荧光粉,将自制的荧光粉材料涂覆在410 nm的蓝紫光LED芯片上,封装成发射主峰位于710 nm左右的LED远红光器件,并进一步组装成LED... 为探究远红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燃烧法+高温二次烧结”的方法制备了ZnGaO:Cr,Ge,Li~+(ZGO:Cr,Ge,Li~+)荧光粉,将自制的荧光粉材料涂覆在410 nm的蓝紫光LED芯片上,封装成发射主峰位于710 nm左右的LED远红光器件,并进一步组装成LED植物生长灯作为直接光源。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品种红矮生为试材,白光(W)为对照(CK),设置3个处理:T1:红蓝组合光(1R1B)加远红光(光质比为3∶1);T2:红蓝组合光(1R1B);T3:白光加远红光(光质比为3∶1),研究红蓝组合光(1R1B)和远红光对番茄生理周期、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和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可显著缩短番茄生理周期,T1、T2和T3处理对番茄农艺性状中的株高有抑制作用。添加远红光降低了光合色素的含量,但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是在红蓝组合光与远红光的共同作用下,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最明显,达到CK的3.3倍。添加远红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增加;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番茄红素的积累。综上,采用ZGO:Cr,Ge,Li~+远红光荧光粉激发型LED植物灯能调控番茄开花时间,缩短其生理周期,提高番茄果实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番茄以及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光照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光 荧光粉激发型led 镓酸盐 Cr3+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在层状钙钛矿M_2TiO_4(M=Ca,Sr,Ba)红色荧光粉中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洲 张乐 +2 位作者 许乃岑 王丽熙 张其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32-263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层状钙钛矿M2TiO4∶Eu3+(M=Ca,Sr,Ba)红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粉体的晶相组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1 000℃保温2h时即可得到纯相S...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的层状钙钛矿M2TiO4∶Eu3+(M=Ca,Sr,Ba)红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粉体的晶相组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1 000℃保温2h时即可得到纯相Sr2TiO4和Ba2TiO4粉体,但即使进一步的升高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均无法得到Ca2TiO4粉体。Ba2TiO4∶Eu3+粉体在395nm激发下发射594nm(5 D0→7 F1)和615nm(5 D0→7 F2)橙红光。Sr2TiO4∶Eu3+粉体区别于通常Eu3+的特征发射,在近紫外和蓝光激发下主要发射578nm(5 D0→7 F0)和626nm(5 D0→7 F2)的强烈橙/红光,具有更好的红光色纯度和发光强度,其中363nm电荷迁移激发下具有最高的发光效率,是一种适用于近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的红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钛酸盐 电荷迁移激发 橙红色 荧光粉 白光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态照明用发光材料Ca_3SiO_4Br_2∶Eu^(2+)的合成、结构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志国 孙家跃 +2 位作者 李国武 熊明 杜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8-992,共5页
制备了一种Eu2+掺杂的新型Ca3SiO4Br2蓝色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组成。采用助熔剂法生长出Ca3SiO4Br2片状单晶,解析并证实该晶体为Ca3SiO4Br2,其结构基元中存在交替排列的Ca2SiO4和CaBr2层。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a3 SiO4 Br2∶Eu2... 制备了一种Eu2+掺杂的新型Ca3SiO4Br2蓝色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组成。采用助熔剂法生长出Ca3SiO4Br2片状单晶,解析并证实该晶体为Ca3SiO4Br2,其结构基元中存在交替排列的Ca2SiO4和CaBr2层。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a3 SiO4 Br2∶Eu2+材料可被近紫外光(300~430 nm)有效激发,产生较强的蓝光发射,发射主峰位于470 nm左右,样品的紫外-可见(UV-Vis)光谱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吸收近紫外光的特征。研究表明,卤硅酸盐基质的Ca3SiO4Br2∶Eu2+材料是一种优良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照明 蓝色荧光粉 卤硅酸盐 晶体结构 稀土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In_2O_4∶Sm^(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海燕 孙明生 +1 位作者 杨志平 杨艳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In2O4:Sm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发射光谱由位于红橙区的3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为568,606,660nm,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发射,其中606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In2O4:Sm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发射光谱由位于红橙区的3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为568,606,660nm,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发射,其中606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谱包括峰值位于323,413nm的宽带,说明该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紫色发光二极管管芯激发发射红光。研究了Sm3+的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In2O4:Sm3+是一种可用于制作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荧光粉 Sm3+ SrI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Gd_(0.4)(MoO_4)_3:1.6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颖 童义平 文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4-1028,共5页
本文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微米粒径的Gd_(0.4)(MoO_4)_3:1.6Eu^(3+)红色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讨论了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对其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的... 本文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微米粒径的Gd_(0.4)(MoO_4)_3:1.6Eu^(3+)红色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讨论了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对其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最终将该样品与InGaN芯片结合制成发光二极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合成的具有类白钨矿结构的Gd_(0.4)(MoO_4)_3:1.6Eu^(3+)红色荧光粉为1~2μm的类球状小颗粒,且颗粒均匀,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有利于LED芯片涂覆。荧光光谱显示该产品在395 nm具有强吸收峰,可与近紫外InGaN芯片相匹配,是一种可用于近紫外芯片激发的白光LED红色荧光粉。与InGaN芯片结合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在617 nm处发射出可被肉眼观测的强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 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光配比对大豆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丽 李健春 +6 位作者 李英双 孙丽萍 王慧洪 孙万梅 彭再慧 邹锡玲 王邦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了探究红蓝光对大豆生长结实的影响,选用Williams 82、Jack和天隆一号三个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种植于不同比例的LED红蓝光和白光光照的温室中,分析大豆形态、光合参数以及结实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增加红蓝光的比例,植株高度... 为了探究红蓝光对大豆生长结实的影响,选用Williams 82、Jack和天隆一号三个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种植于不同比例的LED红蓝光和白光光照的温室中,分析大豆形态、光合参数以及结实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增加红蓝光的比例,植株高度逐渐增加,同时显著增加了茎粗、节间长度和叶面积;Williams 82和天隆一号成熟叶片的色素都显著下调;适当地增加红蓝光比例,促进了光合作用,大豆长势良好。和白光相比,Williams 82、Jack和天隆一号分别在白光/红蓝光为1/1、3/1和1/3条件下单株果荚数增加最为明显,分别为143%、124%和163%。上述结果说明,适当增加红蓝光比例能促进大豆生长和提高大豆的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大豆 红蓝光 白光 生长 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3Y(BO_3)_3:Eu^(3+)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16
作者 史永胜 姜佳敏 周翠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2-45,50,共5页
采用水热法通过控制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和Eu^(3+)掺杂浓度,合成了Ba3Y(BO_3)3: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分析(PL),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399nm近紫外光的激发... 采用水热法通过控制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和Eu^(3+)掺杂浓度,合成了Ba3Y(BO_3)3: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分析(PL),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399nm近紫外光的激发下,Eu^(3+)的特征峰位于595nm,615nm,695nm和710nm,对应于Eu^(3+)的~5D_0→~7F_J(J=1,2,3,4)之间的电子跃迁,其中615nm发射峰明显强于595nm发射峰,说明Eu^(3+)是处在无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在水热温度180℃、煅烧保温时间4h、掺杂浓度3 mol%时,荧光粉的发射峰强度比I_(615nm)/I_(595nm)的值为4,说明获得的荧光粉发光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红色荧光粉 硼酸盐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MgSi_2O_7:Tb^(3+),Li~+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机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茜 史元元 +4 位作者 陈宁远 赵君风 荣春英 余丽萍 廉世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2-mMg1-nSi2O7∶mTb3+,nLi+(m=0.03~0.50,n=m)系列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377 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呈多谱带发射,主峰位于490 nm,542 nm,590 nm和6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2-mMg1-nSi2O7∶mTb3+,nLi+(m=0.03~0.50,n=m)系列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377 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呈多谱带发射,主峰位于490 nm,542 nm,590 nm和613 nm处,分别对应于Tb3+的5D4→7FJ(J=6,5,4,3)跃迁发射。调节Tb3+离子掺杂浓度,可实现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从蓝到白、黄、绿的可调发射;名义组成为Sr1.95Mg0.95Si2O7∶0.05Tb3+,0.05Li+的荧光粉在紫外光(377 nm)激发下发白光,其色坐标(0.322,0.317)接近纯白光(0.33,0.33),是一种潜在的LED用单基质白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Tb3+ 紫外光激发 led 白光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Tm^(3+)共掺杂Ca2MgSi2O7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莲莲 艾尔肯·斯地克 +2 位作者 万英 苏晓娜 王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8-954,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a_2MgSi_2O_7∶Dy^(3+),Tm^(3+)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RD结构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温和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Ca_2MgSi_2O_7∶Tm^(3+)在355 nm激发下显示出蓝色发光,在CIE1931中的色坐标为x=...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a_2MgSi_2O_7∶Dy^(3+),Tm^(3+)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RD结构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温和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Ca_2MgSi_2O_7∶Tm^(3+)在355 nm激发下显示出蓝色发光,在CIE1931中的色坐标为x=0.165 9,y=0.082 2,色纯度为89%。通过Dy^(3+)和Tm^(3+)的叠加激发谱带激发,即在349,353,365 nm激发下,Ca_2MgSi_2O_7∶Dy^(3+),Tm^(3+)显示出青白、冷白和暖白光,相关色温值分别为5 193,9 672,4 685 K。300~500 nm区域间可以有效地激发Ca_2MgSi_2O_7∶Dy^(3+),Tm^(3+),并在400~600 nm之间产生蓝光和黄光复合产生的白光,表明该体系可用作白光LED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2)MgSi_(2)O_(7)∶Dy^(3+) Tm^(3+)荧光粉 光致发光 白光led 叠加激发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激发BaBi_(2)(MoO_(4))_(4):Eu^(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19
作者 王三海 王连军 +6 位作者 江莞 江伟辉 陈婷 张筱君 王文强 肖卓豪 孔令兵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4-761,共8页
Eu^(3+)激活红色荧光粉由于光吸收较弱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虽然在BaBi_(2)(MoO_(4))_(4):Eu^(3+)荧光粉中实现了宽带激发的目的,但是对其结构及其发光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还需进一步提高其光吸收强度。为此,采用固相法在不同的温度下... Eu^(3+)激活红色荧光粉由于光吸收较弱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虽然在BaBi_(2)(MoO_(4))_(4):Eu^(3+)荧光粉中实现了宽带激发的目的,但是对其结构及其发光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还需进一步提高其光吸收强度。为此,采用固相法在不同的温度下制备了BaBi_(2)(MoO_(4))_(4):Eu^(3+)红色荧光粉,通过掺杂Sr^(2+)离子和Y^(3+)离子探讨结构变化和Bi^(3+)离子的分布对BaBi_(2)(Mo O_(4))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750℃时,在不同近紫外光激发下基本上可以获得最强发光;添加Sr^(2+)离子会导致其结构发生转变;添加Y^(3+)离子后,改变了Bi^(3+)离子分布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激发强度,但是Y^(3+)离子浓度过高时,激发强度反而会降低。以上结果对于理解Bi^(3+)离子在Eu^(3+)激活红色荧光粉中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Eu^(3+)离子 宽带激发 发光机理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