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尿素氮与血清白蛋白比值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绳菁煜 刘凡凡 +5 位作者 马梅 田霖 刘雨桐 刘凤敏 高杉 于春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31-1839,共9页
背景血尿素氮(BUN)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BAR)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被认为与多种心肺系统疾病的不良结局相关,但冠心病(CHD)患者的BAR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CHD患者BAR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 背景血尿素氮(BUN)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BAR)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被认为与多种心肺系统疾病的不良结局相关,但冠心病(CHD)患者的BAR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CHD患者BAR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9月天津市6家医院住院的CHD患者入院数据。BAR通过BUN/ALB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D患者BAR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斑块数量和斑块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行进一步分析。绘制BAR诊断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0808例CHD患者数据。其中8158例患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患病率为75.5%。将10808例CHD患者数据按BAR的四分位数(Q1、Q2、Q3、Q4)分为4组。Q1组BAR≤-0.3954,-0.3954<Q2组BAR≤-0.1587,-0.1587<Q3组BAR≤0.1324,Q4组BAR>0.1324。与Q1组相比,经过多变量调整后,Q4组的BAR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最强(OR=1.512,95%CI=1.273~1.795,P<0.001)。CHD患者BAR诊断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AUC为0.612(95%CI=0.600~0.624)。女性群体中BAR水平与斑块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OR=1.583,95%CI=1.260~1.989,P<0.001),老年群体中BAR与斑块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OR=1.810,95%CI=1.459~2.246,P<0.001)。且BAR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不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结论高水平的BAR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且在女性、中老年人群中更显著。BAR升高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CH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从而避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尿素氮 血清白蛋白 颈动脉斑块 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血浆和乳清BUN含量调查及乳清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培军 胡俊菁 +5 位作者 黄云飞 于讳茹 王鹏 涂军 杜玉兰 何宝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0,共3页
为探究临床普检中乳样代替血样检测的可行性,调查了奶牛乳清与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性。试验采集南宁市某奶牛场奶牛血样和乳样,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这3个指标,结果该牛场Crea值普遍低于正常范围,... 为探究临床普检中乳样代替血样检测的可行性,调查了奶牛乳清与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性。试验采集南宁市某奶牛场奶牛血样和乳样,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这3个指标,结果该牛场Crea值普遍低于正常范围,其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和乳清中BUN水平高度相关(R=0.854,P<0.01,n=50)、Crea水平低度相关(R=0.411,P<0.01,n=50),UA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箱线图和散点图分析分别发现血浆和乳清中BUN含量相近且呈线性关系。表明在临床普检中乳清替代血浆样本检测BUN是可行的,对奶牛产后肾功能和饲料蛋白质营养供应监控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bun) 肌酐(Crea) 尿酸(UA) 奶牛 乳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运动员补充糖和(或)肌酸对其定量负荷后血清CK、BUN值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龙 王晓东 李骁天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共3页
按正交表L4 (2 3 )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关于糖、肌酸补充对篮球运动员血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影响的效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补充糖或肌酸、同时补充糖和肌酸均可使运动员赛后的即刻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血尿素氮显著下降,而且,糖... 按正交表L4 (2 3 )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关于糖、肌酸补充对篮球运动员血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影响的效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单独补充糖或肌酸、同时补充糖和肌酸均可使运动员赛后的即刻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血尿素氮显著下降,而且,糖和肌酸同时补充效果好。提示,同时补充糖和肌酸有利于篮球运动员提高赛场竞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肌酸 血清肌酸激酶 血尿素氮 篮球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评估中Cys C、BUN、sCr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洪 徐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47-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评估中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检测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肾病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0例,其中AKI1期32例(A组),AKI2期28例(B组),...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评估中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检测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肾病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0例,其中AKI1期32例(A组),AKI2期28例(B组),AKI3期30例(C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检测CysC、BUN、sCr,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APACHEII评分与CysC、BUN、sCr水平的相关性,并对CysC、BUN、sCr水平检测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评估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各组CysC、BUN、sCr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CysC、BUN、sCr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CysC、BUN、sCr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0.832、0.896。结论:CysC、BUN、sCr水平随着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均显著升高,尤其是CysC水平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损伤 胱抑素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炳宏 马国强 +1 位作者 崔登荣 王道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男女运动员对LoHi适应的异同。方法15名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8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3、1天,第一阶段周1至周6,第二、三阶段每周1、3、6,训练后第1周... 目的探讨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男女运动员对LoHi适应的异同。方法15名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8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3、1天,第一阶段周1至周6,第二、三阶段每周1、3、6,训练后第1周周1、3取受试者清晨指血,测定血清CK和BUN值。结果与水上训练为主的4周相比,游泳运动员在4周LoHi期间,血清CK和BUN的提高较为显著,且恢复程度明显增加;8周LoHi期间,男子游泳运动员的血清CK值明显高于女运动员,而BUN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男子游泳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变化幅度大于女运动员。结论低氧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机体恢复运动训练造成的疲劳;不同性别运动员血清CK和BUN对LoHi的反应不同,男性运动员的反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住高练 游泳 血清 肌酸激酶 血尿素氮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血与静脉血BUN、CK 3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鹏飞 冯葆欣 +3 位作者 宗丕芳 尚文元 张卫英 宋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通过采集同时同人指血与静脉血并分别用3种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K进行结果比较和相关分析。采集40例自行车运动员同时同人指血和静脉血,并在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Reflotron.sprint干式生化仪测定指血和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 通过采集同时同人指血与静脉血并分别用3种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K进行结果比较和相关分析。采集40例自行车运动员同时同人指血和静脉血,并在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Reflotron.sprint干式生化仪测定指血和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静脉血BUN和CK,并做两种比较实验,即指血、半自动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比较BUN/CK,指血、干式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比较BUN/CK,统计测试结果的差异并做回归方程。结果一,指血、半自动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BUN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系统误差,但这种差异在临床意义上尚处于可接受范围,而且两者BUN、CK测试结果高度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16X+0.0309和Y=0.9586X+10.49。结果二,指血、干式生化仪与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BUN、CK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系统误差,但两者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0408X+0.2549和Y=0.9229X-0.24(当CK<500U/L时),Y=abXXc(当CK>500U/L时)。建议对运动员用不同仪器进行上述指标分析时可适当参考各回归方程,以便做出统一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干式生化分析仪 血尿素氮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浊颗粒对腺嘌呤饲喂法所致慢性肾衰大鼠血清中Bun,Cre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学文 杨卫彬 荆志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颗粒对腺嘌呤饲喂法致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75%腺嘌呤饲喂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动物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尿毒清颗粒对照组和益肾化浊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给药3...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颗粒对腺嘌呤饲喂法致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75%腺嘌呤饲喂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动物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尿毒清颗粒对照组和益肾化浊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给药30 d后,计算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ea)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脏脏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Bun和Crea含量均显著降低,益肾化浊颗粒大剂量组大鼠肾小管扩张程度较轻(P<0.05)。结论:益肾化浊颗粒可使腺嘌呤饲喂法所致慢性肾衰大鼠血清中Bun、Crea含量下降,改善肾脏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浊颗粒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赛艇运动员HiLo,LoHi和HiHiLo三种模式低氧训练前后血清CK和BUN的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炳宏 陈坚 王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练;HiLo和HiHiLo组每周进行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同时HiHiLo组每周再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LoHi组除正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各组进行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模拟海拔2500m),大气压为常压.各组运动员常氧训练计划完全相同.分别于训练前3天,低氧训练第1、2、3、4周末以及低氧训练结束后第1、2周末进行血清CK和BUN的测试.结果显示:(1)4组运动员血清CK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先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又迅速上升;各组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且训练第2周末,HiLo组与LoLo组、LoHi组与HiLo组、HiHiLo组与LoHi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组运动员BUN在低氧训练开始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程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住低练 高住低练 低住高练 高住高练低练 血清肌酸激酶 血尿素氮 赛艇运动员 女子赛艇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对Th1和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Cor、BLA和BUN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何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
为了探索运动应激对Th1和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皮质醇(Cor)、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的关系。以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空腹,以200 W蹬车2 min,间歇5 min,重复运动至极度疲劳。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 Th1型细胞... 为了探索运动应激对Th1和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皮质醇(Cor)、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的关系。以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空腹,以200 W蹬车2 min,间歇5 min,重复运动至极度疲劳。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T-淋巴细胞转换指数(T-LTI)、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皮质醇(Cor)、血乳酸(BLA)和尿素氮(BUN)浓度等。结果:IFN-γ、IFN-γ与IL-4比值和T-LTI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分别下降了37%、30%、31%、31%、39%和28%(P<0.001);IL-4和血清IgG、IgA和IgM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清Cor、BLA和BUN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分别增加了的95%、314%、31%(P<0.001),休息3 h后仍无明显恢复。IFN-γ和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与T-LTI呈正相关(P<0.05)。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与Cor、BUN、BLA以及IFN-γ分别与Cor、BUN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T-LTI分别与Cor、BLA、BUN呈负相关(P<0.05)。IFN-γ与Ig以及IL-4与BLA、BUN无显著相关。结果说明运动应激时Th1和Th2向Th2方向偏移,细胞免疫功能下调。这些变化与血清Cor和BLA、BUN浓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应激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 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 皮质醇 血乳酸 尿素氮 T-淋巴细胞转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粉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10
作者 雷格格 乔雨雨 +1 位作者 同小雨 党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08-414,共7页
目的:研究天麻粉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连续灌胃小鼠空白组、天麻粉低(0.25 g/kg)、中(0.5 g/kg)、高(1 g/kg)剂量组30 d,期间记录小鼠体重,末次灌胃1 h后,测定小鼠游泳力竭时间、脏器指数,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目的:研究天麻粉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连续灌胃小鼠空白组、天麻粉低(0.25 g/kg)、中(0.5 g/kg)、高(1 g/kg)剂量组30 d,期间记录小鼠体重,末次灌胃1 h后,测定小鼠游泳力竭时间、脏器指数,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天麻粉高剂量组延长游泳时长从23.31 min至46.97 min(P<0.001),降低了BUN、BLA含量(P<0.01),MG和LG含量显著升高(P<0.01),分别升高至0.33和2.68 mg/g,使小鼠耐力提高。此外,天麻粉具有抗氧化作用,高剂量组提高了T-SOD(P<0.05)活力、降低血清中MDA(P<0.05)、LDH(P<0.05)和CK(P<0.01)含量。结论:天麻粉对疲劳小鼠具有剂量依赖性,1 g/kg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粉 抗疲劳 游泳力竭 血尿素氮 血乳酸 肌糖原 肝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及短期预后的预测因素分析
11
作者 吕继乐 雷上 +3 位作者 吕余静 马梦晴 宋莉莉 张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3-382,共10页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IV)、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AR)、侧支循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APACI)患者病情进展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IV)、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AR)、侧支循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APACI)患者病情进展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PAC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饮酒及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 h内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并计算PIV及BAR,PIV=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基于入院头部MRI及MR血管成像评估患者病灶位置(前循环、后循环)及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根据入院CT血管成像评估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将入院72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定义为病情进展,根据病情是否进展将所有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出院后90 d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为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APACI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APACI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5例APACI患者,男121例,女44例,年龄27~86岁,平均(61±11)岁,其中进展组56例,非进展组109例,124例患者预后良好,41例患者预后不良。(1)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病灶位置及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展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不良患者比例、PIV及BAR均高于非进展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入院NIHSS评分(OR=1.177,95%CI:1.001~1.384,P=0.049)、侧支循环不良(OR=3.107,95%CI:1.216~7.939,P=0.018)、高PIV(OR=1.006,95%CI:1.003~1.009,P=0.001)及高BAR(OR=1.610×109,95%CI:5.769×104~4.494×1013,P<0.01)是APACI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V、BAR、侧支循环及入院NIHSS评分联合预测APACI患者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0.861~0.952,P<0.01),高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的AUC(均P<0.05)。(2)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病灶位置及B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不良比例及PIV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5),男性比例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39),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入院NIHSS评分(OR=1.345,95%CI:1.081~1.674,P=0.008)、侧支循环不良(OR=3.903,95%CI:1.061~14.355,P=0.040)、高PIV(OR=1.011,95%CI:1.005~1.017,P<0.01)是APA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IV、侧支循环及入院NIHSS评分联合预测AP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1(95%CI:0.857~0.950,P<0.01),高于侧支循环或入院NIHSS评分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但与PIV单独预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IV、高BAR、侧支循环不良及高入院NIHSS评分是APACI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4项指标联合对APACI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较高;此外,高PIV、侧支循环不良及高入院NIHSS评分是APA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此3项指标联合或有助于APACI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尿素氮 血清白蛋白 侧支循环 泛免疫炎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素氮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婷 韩勇 +3 位作者 周力 谢莉惠 雷景恒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的量化关系,再利用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BUN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BUN每增加1 mmol/L,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3.3%(OR=1.033,P<0.01);调整不同变量后,BUN每增加1 mmol/L,院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OR=1.029,P<0.05)和3.2%(OR=1.032,P<0.05)。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稳定性(OR=1.04,P<0.05)。结论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尿素氮 死亡风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红艳 汲宝兰 +2 位作者 王鑫 时淑薇 高冠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代谢病管理中心就诊,符合纳排标准的T2DM患者资料,共2491例。使用DPN-Check诊断参与者是否患DPN,参与者被分为非DPN组(1498例)和DPN组(993例)。采集患者血样测量尿素和白蛋白水平,并计算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BAR,并探讨BAR与DPN的关联。结果在2491例参与者中,DPN的总患病率约为40.0%。DPN患者的BAR显著高于非DPN患者(P<0.05)。随着BAR四分位数的增加,DPN的发生率显著上升。Spearman分析显示BAR与DPN呈正相关(r=0.1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AR与DPN独立相关(OR=1.105;95%CI:1.029~1.186)。结论T2DM患者的BAR与的DPN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2/3级腹水患者短期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晴晴 丁洁 +8 位作者 李海雯 董志坚 王艺颖 刘思奇 常国楫 华丽娟 陈华憶 李生浩 杨永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 探讨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短期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82例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及入院首次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入院后90 d内临床转... 目的 探讨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短期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82例因肝硬化2/3级腹水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及入院首次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入院后90 d内临床转归情况,包括住院时间超过28 d、距入院28 d内非计划再住院、90 d内病死(含28 d内病死),进行相应分组后通过单因素筛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上述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最后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判断其影响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1)MELD-Na(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odium,MELD-Na)评分(OR=1.087,95%CI:1.006~1.175)和r-谷氨酰基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OR=1.004,95%CI:1.002~1.007)分别是住院时间超过28 d、距入院28 d内非计划再住院和28 d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同是上述3种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11(95%CI:1.005~1.227)、1.115(95%CI:1.003~1.214)和1.208(95%CI:1.057~1.382)(P <0.05);(2)低水平血清氯(chloride,Cl)离子(OR=0.875,95%CI:0.802~0.954)和低水平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OR=0.821,95%CI:0.690~0.976)是90 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P <0.05);(3)BUN联合GGT预测28 d内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血清氯离子联合总CO_(2)预测90 d内病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结论 BUN联合GGT对28 d内病死、血清氯离子联合总CO_(2)对90 d内病死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尿素氮 血清氯离子 总二氧化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的营养品质及抗疲劳功效研究
15
作者 邹志睿 朱和平 +1 位作者 吴廉卿 杨心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6-324,共9页
为探究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的营养品质与缓解运动疲劳的功效,以湖北杂交枸杞为原料制备枸杞浓浆饮料,并与市售北方枸杞浓浆饮料对比,分析其理化成分特性和抗氧化能力;动物实验中,测定用不同剂量(4、8、12 mL/kg)枸杞浓浆饮料灌胃后小... 为探究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的营养品质与缓解运动疲劳的功效,以湖北杂交枸杞为原料制备枸杞浓浆饮料,并与市售北方枸杞浓浆饮料对比,分析其理化成分特性和抗氧化能力;动物实验中,测定用不同剂量(4、8、12 mL/kg)枸杞浓浆饮料灌胃后小鼠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以及运动后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并与空白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含酚类(175.44μg/g)、黄酮(98.91μg/g)、蛋白质(1.90 mg/g)、甜菜碱(0.30 mg/mL)和Se(1.59μg/kg)等活性物质,其含量均高于市售枸杞浓浆饮料,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的中、高剂量组(8、12 mL/kg)可以有效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对缓解小鼠运动疲劳效果均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是空白组的1.66和2.10倍,且高剂量组(12 mL/kg)是市售枸杞浓浆饮料组的1.32倍,差异显著(P<0.05);运动后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高剂量组小鼠的MG、LG含量相较空白组分别提高47.03%、116.22%,并且BLA、BUN、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和GR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湖北杂交枸杞浓浆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好的抗疲劳效果,为湖北杂交枸杞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杂交枸杞 抗疲劳 负重游泳 肝糖原 血尿素氮 运动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16
作者 曹树洪 官翔仪 +4 位作者 朱晓皓 朱志豪 汤波 杨俊 徐世晶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43-48,共6页
为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游泳对照组、安静对照组和当归多糖高剂量组(750 mg·kg^(-1))、中剂量组500(mg·kg^(-1))、低剂量组(250 mg·kg^(-1)),药物组给予28 ... 为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游泳对照组、安静对照组和当归多糖高剂量组(750 mg·kg^(-1))、中剂量组500(mg·kg^(-1))、低剂量组(250 mg·kg^(-1)),药物组给予28 d灌胃处理,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及小鼠游泳试验后血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肌糖原、脑内谷氨酸、脑内γ-氨基丁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SP对小鼠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各剂量组APS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的力竭时间(P<0.05);250~750 mg·kg^(-1)剂量的ASP能减少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和尿素氮的累积(P<0.01);低剂量APS能显著促进小鼠力竭运动60 min后脑内谷氨酸水平的升高和γ-氨基丁酸水平的下降(P<0.05),且随着APS剂量的增加,GLU/GABA比值增大;750 mg·kg^(-1)剂量的APS对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综上分析表明,一定剂量的当归多糖能有效降低小鼠中枢和外周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抗疲劳 尿素氮 血乳酸 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金晓玲 杜红岩 李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30、260、520mg/kg的杜仲雄花茶提取液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30、260、520mg/kg的杜仲雄花茶提取液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杜仲雄花茶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了运动后血清BUN浓度,提高肝糖元的储备量,增强清除乳酸能力。结论:杜仲雄花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抗疲劳 尿素氮 血乳酸 肝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谭欢 张育明 徐国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6,56,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安静时血乳酸值对周训练后运动员机能水平变化的反映不灵敏,运动后血乳酸值可反映赛前训练对抗强度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手 赛前训练 血红蛋白 血尿素氮 血清肌酸激酶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菊 周冬枝 +2 位作者 夏欣欣 吴琼 张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二步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慢性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2.5g/kg.d)、开同组(0.78g/kg.d)及益肾保真方高剂量组(46.5g/kg.d)、低剂量组(15.6g/kg...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二步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慢性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2.5g/kg.d)、开同组(0.78g/kg.d)及益肾保真方高剂量组(46.5g/kg.d)、低剂量组(15.6g/kg.d)。给药6周,观察大鼠摄食量、体重,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24hUprV)、白蛋白(ALB)及胆固醇(Chol)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24hUprV及Chol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摄食量、体重及血清ALB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益肾保真方组的血BUN、Scr、24hUprV及Chol显著降低(P<0.01),摄食量、体重及血清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益肾保真方对CRF大鼠营养不良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保真方 慢性肾功能衰竭 营养不良 大鼠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尿蛋白定量 白蛋白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紫花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改英 廉红霞 +2 位作者 孙宇 傅彤 高腾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9-1336,共8页
在苜蓿(Medicago sativa)中添加5%的糖蜜,并进行苜蓿大窖青贮和饲喂试验,研究以青贮苜蓿(试验组)替代相同干物质量(DM)的苜蓿干草(对照组)对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奶牛饲喂苜蓿青贮饲料有利于提高奶牛... 在苜蓿(Medicago sativa)中添加5%的糖蜜,并进行苜蓿大窖青贮和饲喂试验,研究以青贮苜蓿(试验组)替代相同干物质量(DM)的苜蓿干草(对照组)对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奶牛饲喂苜蓿青贮饲料有利于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日产奶量和乳脂率,试验后期乳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及尿液尿素氮(Urinary Urea Nitrogen,UUN)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血浆尿素氮(Plasma Urea Nitrogen,BUN)先下降后上升,其中试验组MUN和BUN低于对照组(P>0.05),UUN则高于对照组,在试验后期,试验组和对照组UUN分别为48.35和27.52 mmol·L-1,差异显著(P<0.05);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含量均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总蛋白(Albumin,ALB)和葡萄糖(Glucose,GLU)含量试验组逐渐降低,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胆固醇(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的含量试验组逐渐升高,对照组逐渐降低,在试验后期分别为3.64和2.82 mmol·L-1(P=0.059),差异最大。总之,饲喂苜蓿青贮饲料有利于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代谢能力,由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试验后期降低了苜蓿青贮饲料营养物质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苜蓿 奶牛 生产性能 尿素氮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