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WGBS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杨柏高 徐皆欢 +4 位作者 张亮 龙熙 戴建军 赵学明 潘红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 PA)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以猪第6天PA囊胚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玻璃化冷冻液(玻璃化冷冻Ⅰ组)和改良玻璃化冷冻液(玻璃化冷冻Ⅱ组)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试验,每... 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 PA)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以猪第6天PA囊胚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玻璃化冷冻液(玻璃化冷冻Ⅰ组)和改良玻璃化冷冻液(玻璃化冷冻Ⅱ组)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试验,每组选择3枚复苏形态良好的囊胚用于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single cell whole-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scWGBS),分析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新鲜组相比,玻璃化冷冻Ⅰ组猪PA囊胚的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极显著降低(18%vs. 20.9%,P<0.01),而玻璃化冷冻Ⅱ组显著升高(21.5%vs. 20.9%,P<0.05)。与新鲜组相比,在玻璃化冷冻Ⅰ组共鉴定到2 717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region, DMR),而在玻璃化冷冻Ⅱ组共鉴定到1 964个DMRs。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玻璃化冷冻导致胚胎发育、ATP代谢、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发生紊乱。在玻璃化冷冻Ⅱ组中,Hipp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更为活跃。综上所述,玻璃化冷冻改变猪PA囊胚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其可能通过扰乱胚胎发育、ATP代谢、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进而损害猪PA囊胚冻后发育。此外,Hipp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可作为缓解玻璃化冷冻损伤的候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雌激活 囊胚 玻璃化冷冻 scWG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seq2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杨柏高 龙熙 +4 位作者 张亮 徐皆欢 戴建军 赵学明 潘红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36-3946,共11页
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猪PA囊胚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处理分为新鲜组、玻璃化冷冻组Ⅰ和玻璃化冷冻组Ⅱ,随后从每组挑选3枚形态良好的囊胚,利用Smart-seq2单细胞... 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猪PA囊胚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处理分为新鲜组、玻璃化冷冻组Ⅰ和玻璃化冷冻组Ⅱ,随后从每组挑选3枚形态良好的囊胚,利用Smart-seq2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玻璃化冷冻组Ⅰ与新鲜组相比,共鉴定到77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DEGs与细胞脂质代谢过程、细胞葡萄糖稳态、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玻璃化冷冻组Ⅱ与新鲜组相比,共鉴定到1613个DEGs,主要与糖异生、代谢途径、氨基酸生物合成等相关;玻璃化冷冻组Ⅱ与玻璃化冷冻组Ⅰ相比,鉴定到822个DEGs,主要与丙酮酸代谢过程、N-聚糖生物合成、细胞衰老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于Smart-seq2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了玻璃化冷冻对猪PA囊胚脂质代谢、能量代谢、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seq2 玻璃化冷冻 孤雌激活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早期妊娠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浩 孙国瀚 +2 位作者 付予 杨卓 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91-5397,共7页
奶牛自身免疫反应是影响早期妊娠胚胎丢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的建立和胎盘的发育依赖于免疫细胞(Tregs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和免疫调节因子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子宫对胚胎的容受性、胚胎植入以及妊娠母体的免疫耐受性。因此,深入... 奶牛自身免疫反应是影响早期妊娠胚胎丢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的建立和胎盘的发育依赖于免疫细胞(Tregs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和免疫调节因子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子宫对胚胎的容受性、胚胎植入以及妊娠母体的免疫耐受性。因此,深入了解奶牛妊娠早期各个阶段的免疫反应过程,对提高妊娠率至关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奶牛授精及妊娠早期的免疫调控机制,分析了母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及复杂的动态调节过程。这些研究为保证奶牛从受精、囊胚孵化、妊娠识别到胚胎着床等关键阶段的妊娠顺利提供理论支持,皆在推动奶牛繁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受精 囊胚孵化 妊娠识别 围着床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囊胚的免疫应答反应探究
4
作者 滕亚迪 刘子涵 +1 位作者 马梅香 安礼友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经过发育形成囊胚,囊胚孵化后与子宫互作引发着床.已有研究显示胚胎着床是一个炎性过程,基因上的异质性决定了胚胎会引发子宫的免疫反应.但是,目前对胚胎的免疫特性的了解还很少.为解析胚胎与免疫细胞可能发生... 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经过发育形成囊胚,囊胚孵化后与子宫互作引发着床.已有研究显示胚胎着床是一个炎性过程,基因上的异质性决定了胚胎会引发子宫的免疫反应.但是,目前对胚胎的免疫特性的了解还很少.为解析胚胎与免疫细胞可能发生的免疫互作,本研究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细胞模型,评价小鼠囊胚对白细胞的免疫学作用.分别将10、20枚小鼠囊胚与PBMC共培养24 h,同时以脂多糖(LPS)处理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胚胎可诱导PBMC增殖,并显著降低T细胞亚群比例(P<0.05);LPS处理PBMC引发先天免疫细胞NK、单核细胞增殖,胚胎的加入进一步增加了NK、单核细胞增殖(P<0.05).对培养液中的细胞因子检测发现,PBMC与胚胎共培养后,促炎性分子IL-6和抑炎分子IL-10均显著增加(P<0.05);值得注意的是胚胎能下调LPS诱导的TNF-α表达(P<0.05).结果表明,囊胚对PBMC亚群具有调控作用,能增强LPS引发的先天免疫反应,可以调控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0的分泌.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囊胚可能不仅能引起子宫内膜发生炎性反应,而且能对子宫免疫细胞功能进行动态调节.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着床过程中的母胎免疫识别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单个核细胞 共培养 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周期第5天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田可可 赵芳 +5 位作者 闫虹 杜威 张祖铭 吕玉珍 千日成 薛云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 探究新鲜周期第5天(D5)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1 384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集(952例)... 目的 探究新鲜周期第5天(D5)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1 384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集(952例)和验证集(43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5囊胚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使用R语言软件构建D5囊胚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年龄、抗苗勒氏管激素、受精方式、第3天(D3)优质胚胎率、行囊胚培养的D3胚胎数为新鲜周期D5囊胚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28(95%CI:0.802~0.853)与0.818(95%CI:0.779~0.85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鲜周期D5囊胚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实施单囊胚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周期 列线图模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单囊胚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增明 谭景和 秦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实验以黑龙江地方山羊为材料,经FSH超数排卵后,在不同时间屠宰母山羊,并冲洗输卵管及子宫,获取新鲜卵及各发育时间的胚胎。实验中发现山羊的排卵时间为发情开始后约30小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的发生在排卵24小时以后。2细胞、4细胞、... 本实验以黑龙江地方山羊为材料,经FSH超数排卵后,在不同时间屠宰母山羊,并冲洗输卵管及子宫,获取新鲜卵及各发育时间的胚胎。实验中发现山羊的排卵时间为发情开始后约30小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的发生在排卵24小时以后。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桑椹及胚泡期胚胎所处的时间分别为排卵后约32~42、48~52、62、72、96小时以及7~8天。16细胞期以前的胚胎移行于输卵管中,桑椹胚及胚泡则移行于子宫中。在每一时间从每只羊中所收集的胚胎基本上处于几个相邻的发育时期。在桑椹胚的动物极有明显的突起,这可能是内细胞群已开始形成的标志。到胚泡期时,胚胎体积增大,透明带变薄。正在孵化或已经孵化的胚泡中,内细胞群外端无滋养层细胞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早期胚胎发育 胚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注射纤连蛋白抗体和层粘蛋白抗体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武玉玲 邴鲁军 +2 位作者 王富武 李少玲 宋卫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主要研究纤连蛋白抗体和层粘连蛋白抗体对胚泡着床的影响。方法 :取孕 4天小鼠 ,分别在两侧子宫角内注射纤连蛋白及层粘连蛋白抗血清 ,于孕 8天检查胚胎着床数 ,取子宫观察内膜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纤连蛋白抗血清... 目的 :主要研究纤连蛋白抗体和层粘连蛋白抗体对胚泡着床的影响。方法 :取孕 4天小鼠 ,分别在两侧子宫角内注射纤连蛋白及层粘连蛋白抗血清 ,于孕 8天检查胚胎着床数 ,取子宫观察内膜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纤连蛋白抗血清及层粘连蛋白抗血清均有显著抑制胚泡着床的效应 ,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纤连蛋白抗血清及层粘连蛋白抗血清可引起蜕膜细胞退化解体 ,拮抗纤连蛋白及层粘连蛋白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论 :纤连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 胚泡 着床 抗体 宫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冷冻(-20℃)胚胎在我国移植成功 被引量:8
8
作者 冯书堂 李绍楷 +7 位作者 张元珏 马自佳 王瑞祥 刘殿魁 魏朝峰 蒲合群 郑长有 杜瑞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44,共4页
实验Ⅰ将129枚猪胚胎,用于冷冻-解冻-体外培养研究。以含有1.5M甘油的PBS液为冷冻液,以1℃/分的速率从35℃降至-7℃,在-7℃自动诱发给冰,然后以0.3℃/分的速率降至-35℃,再以0.1℃/分的速率降至-36℃,立即投入液氮(-196℃);胚胎解冻在3... 实验Ⅰ将129枚猪胚胎,用于冷冻-解冻-体外培养研究。以含有1.5M甘油的PBS液为冷冻液,以1℃/分的速率从35℃降至-7℃,在-7℃自动诱发给冰,然后以0.3℃/分的速率降至-35℃,再以0.1℃/分的速率降至-36℃,立即投入液氮(-196℃);胚胎解冻在37℃水浴中进行、分步脱出甘油后以改进的mBMOC-Ⅱ为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囊胚、扩张囊胚、刚孵出囊胚和孵化出后期囊胚、解冻后体外培养存活率分别为0%(0 /2)、64%(16/25)、0%(0/9)。在液氮中(-196℃)保存80~103天,扩张囊胚、刚孵出囊胚和孵出后期囊胚解冻后,体外培养存活率分别为41.6%(5/12)、63.7%(7/11)和0%(0/70)。结果表明,在液氮温度(-196℃)保存下,刚孵出囊胚有较高的耐冻性和存活能力。实验Ⅱ进行猪冷冻胚胎解冻后体内发育能力研究。96枚扩张囊胚和刚孵出囊胚,分批冷冻和保存在-20℃、-35℃和-196℃。解冻后移植3头受体,其中2头返情,1头妊娠并于1990年7月31日产仔2头,公母各1头,初生重均为1.35kg,妊娠期为116夭。该结果为我国首例猪冷冻(-20℃)胚胎移植成功,并为今后开展猪胚胎超低温(-196℃)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囊胚 供体 受体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近交猪胚胎生殖细胞(EG)嵌合体在我国移植产仔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书堂 丛笑倩 +9 位作者 刘立新 李秀兰 董晓 包林平 张莉 陈红平 牟玉莲 况玲 张青峰 姚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2,共2页
采集25~28日龄的五指山小型猪(WZSP)胚胎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用于WZSP生殖细胞(EG)建系培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以DMEM含15%胎牛血清、0.1 mol/L巯基乙醇等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生长因子20 ng/mL LIF、40 ng/mL hSCF、20 ng/mL hbFGF... 采集25~28日龄的五指山小型猪(WZSP)胚胎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用于WZSP生殖细胞(EG)建系培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以DMEM含15%胎牛血清、0.1 mol/L巯基乙醇等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生长因子20 ng/mL LIF、40 ng/mL hSCF、20 ng/mL hbFGF,以STO为饲养层,进行EG培养建系,WZSP 3 d可出现克隆,其克隆具有出现早,生长数量多,增殖快,成熟亦早,传代率高的特点.培养7~10 d需传代或冷冻保存.EG类细胞冷冻、解冻后尚可复苏,并传至11代.若基础培养液不添加生长因子,培养6~10 d后亦可出现EG克隆细胞株,但其克隆具有出现晚、数量少、增殖慢等特点.研究中还发现25~26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小、不易观察、PGCs分离较困难;27~28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体积大、易观察、便于分离并可获得多量的PGCs.同时对PGCs进行了形态学、体外分化、AKP染色鉴定等研究.2002年9-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五指山猪保种场先后从22头超排处理的大白猪供体中,于配种后(当天为0 d)5.5~7 d实施手术法获得252枚可用胚.将123枚胚胎显微注射WZSP的EG细胞,每枚注射5~15个细胞,与未注射的103枚混合分别移植给9头受体,平均每头受体移植胚胎25.11±5.11枚、含注射EG细胞胚胎13.67±3.57枚,其中7头分别于移植15~22 d返情,1头妊娠,1头待观察.其中2002年9月17日移植30枚胚胎的133号受体,于2003年元月8日产仔8头,其中6头为白色毛仔猪,2头表现为皮肤色素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胚胎 细胞 注射 受体 观察 生长因子 产仔 日龄 近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兴钰 孟祥黔 +3 位作者 王琪 黄军 耿丽红 钟影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8-21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及囊胚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67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天数及评分分为6组:D5BB级及以上、D...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及囊胚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67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天数及评分分为6组:D5BB级及以上、D5BC/CB级、D5CC级、D6BB级及以上、D6BC/CB级和D6CC级,比较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6组的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D5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BC/CB级及以上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高于D6BC/CB级和D6C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5CC级与D6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D5优质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的囊胚,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妊娠 多胎 妊娠结局 胚胎发育 囊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铁国栋 赵兴绪 段恩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5-341,共7页
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均参与调节哺乳动物胚胎植入过程。在整个胚胎植入过程中,这些调节因素的表达、合成与分布状态沿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目前积累的资料显示... 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均参与调节哺乳动物胚胎植入过程。在整个胚胎植入过程中,这些调节因素的表达、合成与分布状态沿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目前积累的资料显示,这些调节因素可能遵循一定的时空顺序组构成信号通路,协调胚胎和子宫两方面的变化,准确地调节胚胎植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信号通路 着床 调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第3天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国勇 黄吴键 洪新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第3天(D3)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探讨形态学评估在胚胎发育潜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育症夫妇1 185对,其中女方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88岁。对正常自然受精的8 184个D3胚胎... 目的通过分析第3天(D3)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探讨形态学评估在胚胎发育潜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育症夫妇1 185对,其中女方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88岁。对正常自然受精的8 184个D3胚胎进行囊胚培养,所有的培养都为25μL液滴单培养,对其形成的优质囊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D3胚胎中8Ⅰ级胚胎发育形成优质囊胚概率最高(76.49%),明显优于〈8细胞的Ⅰ级胚胎(35.10%),与9细胞(68.12%)、〉9细胞(70.36%)的Ⅰ级胚胎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为8Ⅰ级优质胚胎在高龄人群(≥35岁)优质囊胚形成率明显低于年龄较低人群(〈35岁),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人群优质囊胚形成率8细胞以上Ⅰ级胚胎〉8Ⅰ级胚胎〉7Ⅰ级胚胎(68.29%vs 68.06%vs 40.8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8细胞Ⅰ级胚胎仍为卵裂期胚胎移植首选,但传统D3的7、8、9细胞的Ⅰ、Ⅱ级胚胎为优质胚胎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商榷;高龄人群D3优质胚胎评估标准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裂胚 细胞数 碎片 优质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植方案在不同获卵数患者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艳丽 李真 +4 位作者 王文英 管一春 申春艳 杨悦 王兴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获卵数患者2枚第3天(D3)胚胎移植和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为临床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 目的比较不同获卵数患者2枚第3天(D3)胚胎移植和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为临床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患者,根据获卵个数分为3组,A组获卵个数为5~9枚卵子,B组为10~14枚卵子,C组为≥15枚卵子。每组患者均有4种不同的移植方式,移植2枚D3胚胎(a)、移植1枚囊胚(b)、复苏移植2枚冷冻D3胚胎(c)和复苏移植1枚冷冻囊胚(d);比较3组患者卵子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各组患者4种移植方式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等差异。结果 1A组、B组和C组分别有667、573、479个移植周期,其中A组患者IVF的2PN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03/P〈0.001);2A组患者4种移植方式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的种植率明显低于a和d(P=0.027/0.020);B组患者中d的种植率明显高于a和c(P=0.005/0.001);C组患者中d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a(P=0.048/0.027)和c(P=0.003/0.001),且囊胚移植的种植率均明显高于D3胚胎(P〈0.05);33组患者单囊胚移植多胎率较胚胎移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卵巢高反应人群(获卵数≥15枚),单囊胚移植在保证高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多胎率;而获卵数为5~9枚和10~14枚的患者,D3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单囊胚移植相似,但多胎率明显增高;D3胚胎培养囊胚后择期移植具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对于获卵数≥10枚患者是最佳的移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胚胎培养 D3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犏牛囊胚玻璃化冷冻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杰 蒲思颖 +3 位作者 杨远潇 王琴 杨绕芬 字向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71-188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RNA-seq技术从转录组学角度探讨犏牛囊胚玻璃化冷冻的损伤机制。采用体外受精(IVF)技术生产犏牛胚胎(奶牛精子×牦牛卵子),以新鲜犏牛囊胚和经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冻融囊胚为研究对象,提取总RNA,使用Smart-seq2方法进... 本研究旨在利用RNA-seq技术从转录组学角度探讨犏牛囊胚玻璃化冷冻的损伤机制。采用体外受精(IVF)技术生产犏牛胚胎(奶牛精子×牦牛卵子),以新鲜犏牛囊胚和经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冻融囊胚为研究对象,提取总RNA,使用Smart-seq2方法进行扩增并构建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新鲜囊胚和冻融囊胚样本经深度测序后,分别得到51 099 116和54 192 358条Clean Reads,其中80%以上Clean Reads被比对上参考基因组。冻融囊胚相对于新鲜囊胚共筛选出11 19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7 570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 626个。新鲜囊胚和冻融囊胚可变剪切数分别有49 016和64 352个;SNP位点数量分别为116 681和224 750个。差异基因GO功能分析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3大类;KEGG注释结果表明,冻融囊胚与新鲜囊胚间共涉及318条通路,其中14条通路显著富集。推测犏牛囊胚冷冻损伤机制可能是通过剪接体、泛素介导蛋白水解和内质网蛋白加工等通路的相互协调以及Prp19、Prp4、CaM、PKA、Hsp70、CCL2等基因的差异表达来发挥生物学作用。综上表明,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首次从转录组学角度探讨了犏牛囊胚玻璃化冷冻的损伤机制,为完善胚胎的玻璃化冷冻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犏牛基因结构信息和胚胎玻璃化冷冻相关的新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犏牛 体外受精 囊胚 玻璃化冷冻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注射转基因ES细胞制作嵌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志新 刘宗平 +2 位作者 梁建兰 李善刚 陈学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并成功的维持了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S8),在此基础上,以S8为供体细胞,以远交系昆明白小鼠3.5d胚胎为受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的囊胚腔内,经过恢复培养,移植到... 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并成功的维持了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S8),在此基础上,以S8为供体细胞,以远交系昆明白小鼠3.5d胚胎为受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的囊胚腔内,经过恢复培养,移植到代孕鼠昆明白雌鼠的子宫中;后代在嵌合体出生一周后进行判定。本试验用8~13代的S8细胞共注射胚胎597枚,经1~3h恢复培养,有585枚胚胎重新具有膨大的囊胚腔,细胞轮廓分明,滋养层细胞间连接也清晰可见,胚胎成活率为97%;胚胎移植后,代孕母鼠共移植胚胎228枚,经17~19d的妊娠期后,产仔37只(2只死胎),产仔率为16%;有35只仔鼠(雄鼠18只,雌鼠17只)存活到可以判断毛色,共获得8只S8细胞毛色嵌合体小鼠,嵌合体的产生率为21.6%。结果表明用S8细胞经囊胚注射后能够获得嵌合体,并且嵌合体明显发生了性偏离现象。本试验为国内利用囊胚注射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获得嵌合体小鼠的首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囊胚注射 LACZ基因 胚胎移植 嵌合体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细胞计数法评价辅助生殖用医疗器械临床前安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倩倩 赵军招 +5 位作者 杨昭鹏 史建峰 王迎 连环 王春仁 金星亮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用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应该通过严格的生物试验来检测其安全性。小鼠胚胎试验(Mouse Embryo Assay,MEA)已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标准化的方法之一,其阈率是1-细胞鼠胚96 h培养后囊胚形...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用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应该通过严格的生物试验来检测其安全性。小鼠胚胎试验(Mouse Embryo Assay,MEA)已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标准化的方法之一,其阈率是1-细胞鼠胚96 h培养后囊胚形成超过80%。囊胚形成率用于胚胎质量控制的不利之处一直受到关注,原因在于其完全依赖于胚胎形态学,而包括分子和遗传信息在内的详细数据明显缺失和不完整。这迫切要求对ART质量控制的更敏感有效的评估方法。该研究通过计算囊胚内细胞总数、内细胞团(ICM)和滋养层(TE)差异细胞数来评估荧光法MEA的可靠性。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MEA,为评估胚胎发育能力提供了一个敏感而有力的平台,应建议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方法,用于ART医疗器械和临床前程序的质量控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囊胚 免疫荧光 内细胞团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冷冻前后小鼠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迪 倪和民 +5 位作者 顾美超 卢文瑾 盛熙晖 齐晓龙 王相国 郭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4-52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程序化冷冻前后小鼠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蛋白的分布及转录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为阐明哺乳动物胚胎在抗冻过程中的相关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ICR系雌性小鼠,从妊娠第5天小鼠子宫回收正常孵化囊胚;构建延迟... 试验旨在研究程序化冷冻前后小鼠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蛋白的分布及转录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为阐明哺乳动物胚胎在抗冻过程中的相关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ICR系雌性小鼠,从妊娠第5天小鼠子宫回收正常孵化囊胚;构建延迟着床模型获取小鼠休眠胚胎,利用激光共聚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和C3m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发现,程序化冷冻前后的正常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中C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有表达;正常孵化囊胚经冷冻处理后C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休眠胚胎冷冻后C3mRNA相对表达量与冷冻前相比显著下调(P<0.05);冷冻前休眠胚胎C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冷冻前正常孵化囊胚(P<0.05);冷冻后休眠胚胎C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冷冻后正常孵化囊胚(P<0.05)。结果表明,胚胎中C3基因在转录水平的下调表达对胚胎抗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C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抗冻过程的相关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囊胚 休眠胚胎 程序化冷冻 C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调节水通道蛋白9表达并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影响囊胚着床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敏 陈登榜 +3 位作者 米永杰 代吕霞 代娟 何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雌孕激素对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水通道蛋白9 (AQP9)表达的调节并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影响囊胚的粘附和着床。方法将小鼠囊胚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雌二醇组(E2组)、孕激素组(P4组)、E2+P4联合处理组处... 目的探讨卵巢雌孕激素对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水通道蛋白9 (AQP9)表达的调节并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影响囊胚的粘附和着床。方法将小鼠囊胚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雌二醇组(E2组)、孕激素组(P4组)、E2+P4联合处理组处理,RT-PCR检测囊胚细胞中AQP9表达。在加入卵巢激素的培养囊胚中给予siRNA-AQP9(si-AQP9),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囊胚磷酸化ERK1/2的表达。在体外培养囊胚加入卵巢激素后,将分别加入si-AQP9和ERK1/2的抑制剂U0126的囊胚与子宫内膜上皮Ishikawa细胞株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囊胚粘附率。结果 1)E2+P4联合组AQP9在囊胚细胞中的表达升高(P<0.05);2)与正常对照组囊胚粘附率相比较,siRNA干扰组囊胚的粘附率下降(P<0.05);3)si-AQP9干扰组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磷酸化ERK1/2的表达较Ctrl组降低(P<0.05),U0126组囊胚的粘附率较Ctrl组降低(P<0.05)。结论卵巢雌孕激素可上调早期胚胎细胞AQP9表达,并通过ERK通路参与早期胚胎滋养外胚层细胞对子宫内膜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在胚胎着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9 囊胚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雌激素 孕激素 ERK通路 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卫红 闫军 +3 位作者 冯冲 龙川 张兆旺 潘登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998-5999,601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确立猪克隆胚胎的最佳运输温度与时间。[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7、38、39℃)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不同时间(2、3、4 h)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培养3 h后,... [目的]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确立猪克隆胚胎的最佳运输温度与时间。[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7、38、39℃)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不同时间(2、3、4 h)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培养3 h后,在39℃运输时,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37℃、38℃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3 h后,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培养2 h、4 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39℃,3 h内进行孤雌胚胎的运输,能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囊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时间 运输温度 孤雌胚胎 卵裂率 囊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体外受精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涛 高庆华 +2 位作者 何良军 陈强 刘芳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6期3-7,共5页
为完善家兔体外生产胚胎技术,采用FSH+HCG法处理48只母兔,获得卵母细胞。采用获能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使用TCM199为基础液进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平均每只供体兔可获得30.69枚可用卵母细胞。屠宰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 为完善家兔体外生产胚胎技术,采用FSH+HCG法处理48只母兔,获得卵母细胞。采用获能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使用TCM199为基础液进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平均每只供体兔可获得30.69枚可用卵母细胞。屠宰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卵裂率达65.51%,囊胚发育率18.04%。自然射出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卵裂率达66.33%,囊胚发育率17.83%。屠宰法与自然射出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超数排卵 体外受精 体外培养 卵裂率 囊胚发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