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高炉炉缸浇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张福明 贾国利 +2 位作者 张勇 赵满祥 焦克新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有效延长炉役中后期高炉寿命,开发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在首钢股份3座高炉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系统阐述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及特点,开展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多场仿真模拟研究。简要分析... 为了有效延长炉役中后期高炉寿命,开发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在首钢股份3座高炉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系统阐述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及特点,开展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多场仿真模拟研究。简要分析了高炉停炉及相关技术,如高炉快速停炉降温技术、残铁口精准定位技术、炉缸侵蚀内型数字化成像技术;重点分析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如炉缸内衬浇注料选择、炉缸内衬浇注结构设计优化、炉缸内衬整体浇注修复技术、炉缸内衬侵蚀模型的重构等,同时指出了本项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素和未来预期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缸内衬 浇注修复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炉底长寿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嵬 董丽 +4 位作者 李鹏 丛培源 马骁一 王英武 雷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对高炉炉缸和炉底的侵蚀机制、合理的炉缸结构、炉缸和炉底内衬结构及其耐火材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建议在高炉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炉缸、炉底的寿命:拥有合理的死铁层深度、炉缸高度和铁口深度的炉缸结构,可为高炉... 对高炉炉缸和炉底的侵蚀机制、合理的炉缸结构、炉缸和炉底内衬结构及其耐火材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建议在高炉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炉缸、炉底的寿命:拥有合理的死铁层深度、炉缸高度和铁口深度的炉缸结构,可为高炉高效长寿和生产的稳定顺行奠定良好基础;根据高炉顺行情况和炉缸、炉底侵蚀状态控制好生铁成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在炉内的富集及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在线进行压浆能有效消除炉缸砖衬间的缝隙,提高炉缸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减缓炉缸砖衬的侵蚀;加含钛物料护炉可以使侵蚀严重的炉底、炉缸转危为安,显著提高高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缸 炉底 耐火材料 高炉长寿 侵蚀机制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4号高炉长寿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庆 丁汝才 +1 位作者 赵民革 王景志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共5页
首钢4号高炉第三代炉役1992年5月投产,在没有中修的情况下至今已稳定运行了8年半。通过8年多来的生产实践,已摸索出一套炉体维护技术,在冷却强度控制管理、煤气流分布调节、炉衬残余厚度监控、遥控喷涂造衬和钛矿护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 首钢4号高炉第三代炉役1992年5月投产,在没有中修的情况下至今已稳定运行了8年半。通过8年多来的生产实践,已摸索出一套炉体维护技术,在冷却强度控制管理、煤气流分布调节、炉衬残余厚度监控、遥控喷涂造衬和钛矿护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炉长寿经验。根据4号高炉目前的炉体状况,预计炉役寿命可达11~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长寿 炼铁 炉型结构 耐火材料 煤气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配置设计与长寿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瑞海 邹忠平 项钟庸 《炼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分析炉缸冷却设备配置及水系统的设计对炉缸长寿的作用,提出了不定形材料是炉缸长寿链上的薄弱环节,应加以有效控制才能保证炉缸的长寿认为:设计要采用界面少、耐材品种少的配置方案;重视炉缸不定形材料的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合理... 通过分析炉缸冷却设备配置及水系统的设计对炉缸长寿的作用,提出了不定形材料是炉缸长寿链上的薄弱环节,应加以有效控制才能保证炉缸的长寿认为:设计要采用界面少、耐材品种少的配置方案;重视炉缸不定形材料的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合理控制炉缸的冷却强度、防止胶泥等不定形材料被气蚀形成气隙热阻、合理的操作维护,将是解决当前炉缸问题的关键;改进烘炉规程,提高烘炉时的水温和开炉初期的供水温度,是当前实现炉缸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缸 冷却系统 耐材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炉铜冷却壁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渝生 曹传根 《炼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28,共5页
介绍了铜冷却壁在欧美几座高炉上的安装使用经验。生产实践表明,在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使用铜冷却壁,可促进渣皮的稳定和快速重建,保护冷却壁,降低炉内热损失,使高炉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5~20年。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冷却壁 设计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高炉操业技术的进步 被引量:6
6
作者 朱仁良 陈永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9-16,共8页
系统总结了宝钢高炉投产20年来,宝钢高炉工作者立足于高起点的工艺设备,着眼于高效率的技术创新, 不断优化操作参数,从而在操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重点阐述了取得这些进步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宝钢高炉操业今后需要重点突... 系统总结了宝钢高炉投产20年来,宝钢高炉工作者立足于高起点的工艺设备,着眼于高效率的技术创新, 不断优化操作参数,从而在操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重点阐述了取得这些进步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宝钢高炉操业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强化冶炼 操业 长寿 技术创新 宝钢 工艺设备 操作参数 技术进步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高炉薄壁内衬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柳萌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1,共5页
内衬对延长高炉寿命的作用是有限的,传统的冷却结构及内衬结构不能满足现代高炉长寿的要求,长寿应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形成稳定的渣皮才是延长高炉寿命最有效的方法。砖壁合一、薄壁内衬结构作为一项新技术,配合以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和... 内衬对延长高炉寿命的作用是有限的,传统的冷却结构及内衬结构不能满足现代高炉长寿的要求,长寿应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形成稳定的渣皮才是延长高炉寿命最有效的方法。砖壁合一、薄壁内衬结构作为一项新技术,配合以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和铜冷却壁技术,可显著延长高炉寿命,是现代大高炉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薄壁内衬 冷却壁 钢冷却壁 长寿技术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薄壁高炉的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银汉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0,共4页
现代薄壁高炉采用全冷却壁、薄壁炉衬、操作炉型和软水冷却系统,保持炉型、炉衬、炉壳稳定,设计炉龄可达15年以上,单位炉容产铁可达10000t/m^3。
关键词 薄壁高炉 冷却 炉型 长寿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体长寿设计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伍积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共4页
高炉炉体设计是决定炉体长寿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在高炉内型、耐火材料选择及砌体设计、炉体综合监测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新趋势和采用的新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主要针对大型高炉的设计,但对中小型高炉的设计亦有较大的参... 高炉炉体设计是决定炉体长寿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在高炉内型、耐火材料选择及砌体设计、炉体综合监测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新趋势和采用的新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主要针对大型高炉的设计,但对中小型高炉的设计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炉体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况维护与高炉长寿
10
作者 赵志群 梁晓乾 董伏庆 《炼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马钢300m^3级高炉能够取得一代炉龄超过8年、单位炉容产铁量超过6 700 t/m^3的长寿目标,有赖于日常对高炉的精心维护。其主要经验如下:稳定高炉操作,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注重入炉料的品位和冶炼性能;对冷却壁精心维护;安装小型冷却器等。
关键词 高炉长寿 炉况维护 精料 高炉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喷补技术在宝钢1号高炉上的应用
11
作者 胡伯康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共3页
宝钢1号高炉炉喉钢砖下耐火砖衬侵蚀剥落严重,采用了热态遥控喷补技术进行修补,不仅满足了炉顶合理布料的需要,而且确保了高炉长寿。
关键词 高炉 喷补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钢300m^3高炉长寿措施初探
12
作者 窦庆和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65-67,共3页
安钢300m^3高炉1993年四季度冶炼强度达1.48,利用系数达2.60。文章根据高炉现有装备水平、生产条件及历次大中修破损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长寿的因素,提出了高强度冶炼下延长高炉寿命的措施。
关键词 高炉 长寿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炉冷却设备与内衬的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昆 方明新 潘钊彬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简要阐明了高炉冷却设备与内衬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炉底炉缸区域(铁口区域)、炉腹风口段、炉腰及炉身下部、炉身中上部和炉喉区域等部位冷却设备与内衬的选择。认为:合理的冷却设备与铁口区域的设计,是阻止炭砖不被铁水异常侵蚀,优化高炉... 简要阐明了高炉冷却设备与内衬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炉底炉缸区域(铁口区域)、炉腹风口段、炉腰及炉身下部、炉身中上部和炉喉区域等部位冷却设备与内衬的选择。认为:合理的冷却设备与铁口区域的设计,是阻止炭砖不被铁水异常侵蚀,优化高炉炉缸生产稳定性的必要条件;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冷却系统,应以优化操作炉型为重点,建立起与冷却系统匹配的内衬,并优化高炉操作,达到渣皮保护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同时又促进形成稳定渣皮的动态平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长寿 冷却设备 内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高炉喷涂造衬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仝锋 刘水洋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首钢炼铁厂对高炉进行的12次喷涂实践表明,遥控喷涂不但可以延长高炉炉衬寿命,而且还可以使高炉保持好的生产指标。为确保喷涂成功,喷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高炉炉墙的清洁,喷涂料的使用量,喷涂方式、耐火材料、喷涂设备和工艺参数的... 首钢炼铁厂对高炉进行的12次喷涂实践表明,遥控喷涂不但可以延长高炉炉衬寿命,而且还可以使高炉保持好的生产指标。为确保喷涂成功,喷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高炉炉墙的清洁,喷涂料的使用量,喷涂方式、耐火材料、喷涂设备和工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造衬 耐火材料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钢二铁厂1号高炉炉身下部灌浆造衬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秀英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10,共3页
唐钢二铁厂1号(1260m^3)高炉1993年7月以来在炉身下部实施了4次灌浆造衬。在灌浆造材的同时加装了冷却器,由于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冷却器和新炉衬能互相保护。单孔造衬料压入量可达1.0t,能在造衬孔周围500mm半径范围内紧贴炉皮形成20... 唐钢二铁厂1号(1260m^3)高炉1993年7月以来在炉身下部实施了4次灌浆造衬。在灌浆造材的同时加装了冷却器,由于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冷却器和新炉衬能互相保护。单孔造衬料压入量可达1.0t,能在造衬孔周围500mm半径范围内紧贴炉皮形成200mm厚的致密纯造衬料层。新炉衬使用7个月后仍具有足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 炉身 炉衬 高炉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全国产化耐材的昆钢2000m^3高炉长寿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信平 董瑞章 +1 位作者 赵先胜 贺压柱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5,共6页
对采用全国产化耐材的昆钢2000m^3高炉长寿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生产操作技术进步以及采取炉体维护和上涨治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大型高炉 耐材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钢620m^3高炉长寿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元意 于国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39,共3页
莱钢620m^3高炉通过采取设计结构合理的汽化冷却系统、选用自焙炭块及加强操作调剂、使用钛化物护炉等措施,使高炉一代寿命(无中修)达到了11年零8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024t/m^3。
关键词 高炉 汽化冷却 自焙炭块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中型长寿高炉设计
18
作者 汪学锋 柳萌 《炼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长寿高炉 设计 冷却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高炉炉缸侵蚀的特征及高效长寿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千谷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0,15,共7页
攀钢多座高炉的炉体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侵蚀由象脚状向平底锅状转变。炉缸炉底不管是普通黏土砖结构还是复合莫来石陶瓷杯结构,均可在炉缸底部形成一层富含TiC的沉积物,有效保护了炉底,但TiC在炉缸侧壁沉积有限,铁口区域安全仍然是... 攀钢多座高炉的炉体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侵蚀由象脚状向平底锅状转变。炉缸炉底不管是普通黏土砖结构还是复合莫来石陶瓷杯结构,均可在炉缸底部形成一层富含TiC的沉积物,有效保护了炉底,但TiC在炉缸侧壁沉积有限,铁口区域安全仍然是薄弱环节。通过建立原料钛平衡管控制度、全风操作制度、铁水[Ti]与炉渣(TiO_(2))平衡的操作制度、炉缸炉底冷却水管控制度及定修制度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效长寿冶炼控制技术,实现了高炉高效长寿的目标。攀钢新3号高炉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6.9年,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13006t/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侵蚀 钒钛磁铁矿 破损调查 高效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钢3号高炉长寿实践
20
作者 王长霖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6,共4页
合钢3号高炉(314m^3)第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2年7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6185t/m^3。其主要的长寿经验是:重视设计、施工及开炉工作,尤其是炉体冷却的能力设计较大,确保了冷却设备的安全工作;抓好精料工作;加强高炉的日常操作;加... 合钢3号高炉(314m^3)第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2年7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6185t/m^3。其主要的长寿经验是:重视设计、施工及开炉工作,尤其是炉体冷却的能力设计较大,确保了冷却设备的安全工作;抓好精料工作;加强高炉的日常操作;加强炉役后期的操作及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冷却设备 精料 长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