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钢2号高炉大修技术改造及生产效果
1
作者 毛庆武 徐益军 +2 位作者 章启夫 侯健 刘芝新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2020年,湘钢2号高炉生产运行9年多后进行了为期58天的大修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更换炉缸炉底耐火材料,优化炉型设计及5~8段冷却壁,更换对应区域的炉壳;重新设计热风出口、热风管道、混风室局部钢壳及耐火材料,更换热风管道所有补偿器... 2020年,湘钢2号高炉生产运行9年多后进行了为期58天的大修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更换炉缸炉底耐火材料,优化炉型设计及5~8段冷却壁,更换对应区域的炉壳;重新设计热风出口、热风管道、混风室局部钢壳及耐火材料,更换热风管道所有补偿器,优化设计热风支管拉杆体系;新增冷却壁水温差及炉缸炉底侵蚀在线监测模型;修复粗煤气管道及旋风除尘器内衬;对出铁场及料仓除尘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提升喷煤系统的喷吹能力等。经过4年多的生产实践,2号高炉实现了高效、低耗、稳定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型 铜冷却壁 炉缸炉底耐材 热风管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钢3号高炉降料面喷涂造衬及达产实践
2
作者 李爱锋 金炎 +1 位作者 张强 郑旭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3,共6页
安钢3号高炉休风降料面喷涂造衬及复风期间,整个喷涂作业过程顺利,且喷涂造衬后炉型得以修复。复风后高炉炉况基本顺行,燃料消耗得到明显改善,复风第3天焦炭负荷恢复到5.50,日产量达到10000t/d以上。认为:①在降料面过程中,半净煤气温... 安钢3号高炉休风降料面喷涂造衬及复风期间,整个喷涂作业过程顺利,且喷涂造衬后炉型得以修复。复风后高炉炉况基本顺行,燃料消耗得到明显改善,复风第3天焦炭负荷恢复到5.50,日产量达到10000t/d以上。认为:①在降料面过程中,半净煤气温度过高,主要原因是炉顶打水装置雾化效果差;②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降料面后的高炉内型进行扫描,有助于分析喷涂前后炉型和各段冷却壁破损的原因;③复风初期转为高压操作后,压量关系持续紧张,主要是焦炭劣化、渣中(Al_(2)O_(3))阶段性升高、铺水渣等造成料柱透气性变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冷却壁破损 喷涂造衬 降料面 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冷却壁长寿的使用维护及结构优化浅析
3
作者 赵满祥 程洪全 +4 位作者 张勇 宋少华 张浩 沈大伟 陈名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的热面磨损和累积变形,采用热面镶嵌钢砖、本体加强等结构优化设计,能大幅度提高耐磨和挂渣性能,增强抗变形能力,延长在异常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认为,只要铜冷却壁设计合理、使用维护得当,就完全能在保障高炉高水平稳定顺行的基础上,实现超过一代炉役的长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使用维护 耐磨性能 挂渣性能 抗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2680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
4
作者 雷鸣 杜屏 +3 位作者 魏红超 焦克新 张建良 宗燕兵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16,共5页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 沙钢2680m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降低炉身上部冷却强度,避免边沿气流温度过低影响炉料的干燥和预热;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壁体采用侧凸台,加强高炉周向传热的均匀性;优化操作制度,合理调剂上下部制度,增大炉缸活跃区占比,避免软熔带根部位置过低。采用上述措施后,2680m高炉铜冷却壁寿命普遍超过17年,部分达到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炉型设计 冷却壁侧凸台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1号高炉冷却壁长寿技术应用简析
5
作者 李健 秦占邦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酒钢1号高炉大修停炉检查冷却壁基本完好,5~7段铜冷却壁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8、9段铸铁冷却壁。1号高炉冷却壁使用效果较好,主要是采用了优化设计炉型、铜冷却壁、增加冷却水量提高冷却强度、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技术;同时,存在... 酒钢1号高炉大修停炉检查冷却壁基本完好,5~7段铜冷却壁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8、9段铸铁冷却壁。1号高炉冷却壁使用效果较好,主要是采用了优化设计炉型、铜冷却壁、增加冷却水量提高冷却强度、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技术;同时,存在炉身中下部铸铁冷却壁冷却水流速偏小、冷却强度不足的问题,不易形成稳定的渣皮。认为,铜冷却壁上部的铸铁冷却壁是制约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应结合高炉实际原燃料条件和操作制度优化设计,增加炉身下部铜冷却壁的高度,将铜冷却壁延伸至干湿交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炉型 冷却强度 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钢新区高比例球团矿冶炼高炉的操作炉型控制
6
作者 客海滨 董国强 +1 位作者 王丽丽 陈永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唐钢新区高炉设计秉承“现代化、绿色化”理念,采用50%球团矿冶炼,为适应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优化炉型设计,冷却设备采用全铸铁冷却壁形式。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下,因高炉边沿不稳、炉墙易结厚,操作炉型不易控制。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控... 唐钢新区高炉设计秉承“现代化、绿色化”理念,采用50%球团矿冶炼,为适应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优化炉型设计,冷却设备采用全铸铁冷却壁形式。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下,因高炉边沿不稳、炉墙易结厚,操作炉型不易控制。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控制、合理匹配上下部操作制度、合理控制水温差、快速处理炉墙结厚等措施,高炉保持了较长周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指标持续提升。2022年下半年以来,高炉利用系数保持在2.74~2.97(m^(3)·d),从使用效果看,全铸铁冷却壁能够适应高比例球团矿冶炼条件下的高强度冶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操作炉型 高比例球团矿 全铸铁冷却壁 炉墙结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钢铁3号高炉铸钢及铸铁冷却壁的破损行为研究
7
作者 陆飞 覃德波 +4 位作者 赵金龙 王宏涛 孟庆民 祖一峰 王平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32,共7页
对长江钢铁3号高炉一代炉役后铸钢及铸铁冷却壁的破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冷却壁燕尾槽镶砖大部分已脱落,9段铸钢冷却壁和11段铸铁冷却壁的燕尾槽凸台平均磨损率分别为46.56%和73.3%;②铸钢冷却壁裂纹从热面向下延伸至60mm处,... 对长江钢铁3号高炉一代炉役后铸钢及铸铁冷却壁的破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冷却壁燕尾槽镶砖大部分已脱落,9段铸钢冷却壁和11段铸铁冷却壁的燕尾槽凸台平均磨损率分别为46.56%和73.3%;②铸钢冷却壁裂纹从热面向下延伸至60mm处,而铸铁冷却壁裂纹则延伸至冷却水管上方;③铸钢及铸铁冷却壁水管内均存在铁氧化物水垢;④铸钢冷却壁水管与壁体结合紧密无缝隙,而铸铁冷却壁水管与壁体边界清楚,有缝隙,最大处达到0.92mm。认为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煤气流冲刷和炉料摩擦,壁体因热震导致的横向裂纹和纵向裂纹,以及水管与壁体间的缝隙和水垢引起的传热不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铸钢冷却壁 铸铁冷却壁 破损行为 壁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炉设计及装备水平的若干思考
8
作者 张宏星 陈龙智 史志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从一线高炉操作者的角度重点对炉缸设计、炉型设计及铜冷却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高炉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够使高炉操作有较大的调剂空间,为高产低耗创造条件。认为,炉缸更适合采用大块炭砖+陶瓷杯垫复合结构,死铁层深度应实... 从一线高炉操作者的角度重点对炉缸设计、炉型设计及铜冷却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高炉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够使高炉操作有较大的调剂空间,为高产低耗创造条件。认为,炉缸更适合采用大块炭砖+陶瓷杯垫复合结构,死铁层深度应实现死焦堆的浮起,将炉腹角控制在73°~78°、炉身角控制在82°~84°较为合理,炉身设计一段铜冷却壁即可,且铜冷却壁不宜过长。建议在高炉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外部条件与设计参数相匹配,即将装备水平、原燃料条件、建设成本等外部因素与炉型设计相匹配,做到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炉缸 炉型 铜冷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钢高炉长寿设计及管理经验
9
作者 俞廷 陈一清 +1 位作者 胡正文 何英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南钢1、2号高炉一代炉役寿命分别达到14.2、15.6年,3号高炉至今已生产13年,均取得了较好的长寿效果。设计上,3座高炉均采用嵌入式陶瓷杯结构,陶瓷杯嵌入风口组合砖内,在风口组合砖下方,陶瓷杯无法自由膨胀;3号高炉吸取1、2号高炉经验,... 南钢1、2号高炉一代炉役寿命分别达到14.2、15.6年,3号高炉至今已生产13年,均取得了较好的长寿效果。设计上,3座高炉均采用嵌入式陶瓷杯结构,陶瓷杯嵌入风口组合砖内,在风口组合砖下方,陶瓷杯无法自由膨胀;3号高炉吸取1、2号高炉经验,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改进冷却壁的固定,从根本上解决因炉壳剪断水管而导致冷却壁漏水的问题。日常生产管理中,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操作制度,采取成熟的护炉措施,建立高炉长寿智能化监测及预警体系,维持稳定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活跃的炉缸状态,是高炉长寿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结构 冷却壁固定 护炉措施 长寿预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的研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天钧 程素森 +1 位作者 吴启常 佘克事 《炼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对铜冷却壁的传热进行全面分析,认为高炉采用铜冷却壁冷却是安全有效的,并提出了有关铜冷却壁材质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材质 传热分析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利生 魏国 +1 位作者 郑海燕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1444,共4页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水管过早出现破损,对高炉操作和长寿构成很大威胁.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冷却强度不够、冷却壁制造工艺存在缺陷、水质控制不好是造成冷却壁水管破损的重要原因.采取安装微型冷却器、人工造壁、炉皮...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水管过早出现破损,对高炉操作和长寿构成很大威胁.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冷却强度不够、冷却壁制造工艺存在缺陷、水质控制不好是造成冷却壁水管破损的重要原因.采取安装微型冷却器、人工造壁、炉皮外部打水等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完全消除冷却壁水管破损的隐患,对S3,S4段冷却壁进行快速整体更换,施工非常顺利.高炉炉况大为改善,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从而为炉役后期生产顺行和长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破损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炉冷却壁整体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俐俊 高秀晶 王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5-1888,共4页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半径、冷却水管间距、水管距热面距离、冷却壁壁体厚度等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综合冷却壁结构优化分析,得到冷却壁最优结构尺寸组合是:水管半径20mm、水管间距为220mm,...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半径、冷却水管间距、水管距热面距离、冷却壁壁体厚度等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综合冷却壁结构优化分析,得到冷却壁最优结构尺寸组合是:水管半径20mm、水管间距为220mm,水管距热面距离为90mm和冷却壁壁体厚度12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冷却壁 灰色关联度分析 整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5号高炉炉体破损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木森 于仲洁 +1 位作者 熊亚飞 李怀远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共10页
对武钢5号高炉(3200m^3)大修停炉破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内衬和冷却壁的破损状况。5号高炉球墨铸铁冷却壁制造质量好,在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条件下,水管腐蚀、结垢比不用软水的高炉大为减轻,水管破损率低。炉缸、炉底交界... 对武钢5号高炉(3200m^3)大修停炉破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内衬和冷却壁的破损状况。5号高炉球墨铸铁冷却壁制造质量好,在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条件下,水管腐蚀、结垢比不用软水的高炉大为减轻,水管破损率低。炉缸、炉底交界处仍是侵蚀最严重部位,最小残存炭砖厚度仅有280~300mm。为减缓炉缸、炉底炭砖侵蚀,应采用高热导率的微孔、超微孔炭砖,提高炉缸、炉底的冷却强度,并采取措施减轻碱金属和锌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内衬 冷却壁 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损坏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邓勇 焦克新 +2 位作者 张建良 杨天钧 吴启常 《炼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5,共6页
结合铜冷却壁热面损坏的考察情况,对目前铜冷却壁的损坏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了渣皮脱落导致的机械磨损及"氢病"对铜冷却壁寿命的影响,认为由于炉况不稳定导致的渣皮频繁脱落是造成铜冷却壁机械磨损的主要... 结合铜冷却壁热面损坏的考察情况,对目前铜冷却壁的损坏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了渣皮脱落导致的机械磨损及"氢病"对铜冷却壁寿命的影响,认为由于炉况不稳定导致的渣皮频繁脱落是造成铜冷却壁机械磨损的主要原因,"氢病"导致的铜冷却壁的膨胀加速了铜冷却壁的磨损。为延长铜冷却壁的寿命,提出了如下对策:在铜冷却壁热面设置凸台,严格控制铜冷却壁本体铜料的含氧量,改进高炉内型设计,保证高炉冷却系统设计的可靠,避免采用过度发展边沿气流的操作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渣皮 氢病 边沿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3号高炉HT冷却壁破损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源申 袁晓敏 +4 位作者 王彪 周炳圩 梁晓乾 程静波 薛晓天 《炼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对马钢3号高炉第四代炉役HT冷却壁的破损进行了统计研究和扒炉调查。分析表明,对马钢300m^3级高炉,炉腹段冷却壁的总破损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可作为评价高炉一代寿命进程的标志指标。当这一指标≥40%时,高炉进入晚期工作;≥80%时,高... 对马钢3号高炉第四代炉役HT冷却壁的破损进行了统计研究和扒炉调查。分析表明,对马钢300m^3级高炉,炉腹段冷却壁的总破损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可作为评价高炉一代寿命进程的标志指标。当这一指标≥40%时,高炉进入晚期工作;≥80%时,高炉一代寿命终结。另根据扒炉调查结果,对冷却壁破损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京唐5500m^3高炉长寿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卫东 任立军 +1 位作者 沈海波 郭之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3,共3页
首钢京唐1号高炉为实现一代炉龄25年的长寿目标,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热压小块炭砖结合湿法喷涂造衬工艺的复合炉缸、全炭砖加陶瓷垫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并全部使用优质耐材;炉体冷却系统使用铸铁-铜... 首钢京唐1号高炉为实现一代炉龄25年的长寿目标,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热压小块炭砖结合湿法喷涂造衬工艺的复合炉缸、全炭砖加陶瓷垫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并全部使用优质耐材;炉体冷却系统使用铸铁-铜冷却壁及壁砖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了先进的炉体检测系统和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长寿 炉衬 冷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钢冷却壁在济钢高炉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新运 高贤成 +2 位作者 曹洪志 李丙来 陈霞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共3页
济钢一炼铁厂5座高炉先后在炉腹至炉身下部安装了不同数量的铸钢冷却壁。生产实践表明,铸钢冷却壁热面温度比球墨铸铁冷却壁低,在高炉高热负荷区域采用铸钢冷却壁有利于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关键词 高炉 铸钢冷却壁 球墨铸铁冷却壁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破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光胜 张建良 +3 位作者 刘彦祥 蒋友源 周云花 但家云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3,共5页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的主要破损形式是水管断裂和完全熔损。通过对破损铜冷却壁取样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铜冷却壁的破损机理。认为,原燃料变化频繁和高炉操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热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煤气和炉料中,使铜... 湘钢1号高炉铜冷却壁的主要破损形式是水管断裂和完全熔损。通过对破损铜冷却壁取样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铜冷却壁的破损机理。认为,原燃料变化频繁和高炉操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热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煤气和炉料中,使铜冷却壁产生较大应力,在水管部位产生剪切力使水管断裂,而水管断裂后,采用卡死水管或穿金属软管等方式的冷却效果都较差,所以在铜冷却壁破损后期破损加剧,使得大量的铜冷却壁完全熔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铜冷却壁 力学性能 破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铜冷却壁高炉的热负荷管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宝海 张洪宇 车玉满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对鞍钢2座相同铜冷却壁结构高炉的热负荷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新2号高炉与新3号高炉的炉体结构、操作制度完全相同,但新3号高炉的热负荷、渣皮稳定性远不如新2号高炉。为加强对铜冷却壁渣皮稳定性管理,鞍钢开发铜冷却壁炉型管理模型,重... 对鞍钢2座相同铜冷却壁结构高炉的热负荷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新2号高炉与新3号高炉的炉体结构、操作制度完全相同,但新3号高炉的热负荷、渣皮稳定性远不如新2号高炉。为加强对铜冷却壁渣皮稳定性管理,鞍钢开发铜冷却壁炉型管理模型,重点监视渣皮厚度与脱落情况变化,控制高炉热负荷在合适范围内,保证了高炉稳定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铜冷却壁 热负荷 渣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钢复合冷却壁传热能力及热变形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恒 张建良 +2 位作者 焦克新 王海洋 牛建平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以及在高热负荷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与铜冷却壁相比,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仅下降1.17%;冷却水对流换热在冷却系统中占绝对主导地位,99%的热量是通过...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以及在高热负荷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与铜冷却壁相比,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仅下降1.17%;冷却水对流换热在冷却系统中占绝对主导地位,99%的热量是通过冷却水带走,距离热面最近的水道铜面起主要作用。②铜钢复合冷却壁抗热变形能力较好,在无渣皮保护的极限工作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热变形量大约为铜冷却壁的一半,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铜钢复合冷却壁的界面处的应力值较大,爆炸焊接结合的铜钢材料,在界面处行成波状结合界面,很好地保证了界面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铜钢复合 传热 对流换热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