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汤葆熙 《炼铁》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共4页
从热负荷及水温差的确定、冷却壁结构形式、高炉圆周方向水量的分配、冷却系统的脱气功能、脱气罐与膨胀罐的布置及系统的监测控制等方面探讨了在设计软水密闭循环系统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高炉 软水闭路循环 设计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回收高炉软水低温余热供热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春丽 王治国 《冶金能源》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分析了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特点,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高炉软水低温余热用于采暖。技术上可行,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既满足北方钢铁企业自身采暖需求,又缓解北方钢铁企业冬季蒸汽紧张的局面,富裕热量还可外供附近市政... 分析了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特点,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高炉软水低温余热用于采暖。技术上可行,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既满足北方钢铁企业自身采暖需求,又缓解北方钢铁企业冬季蒸汽紧张的局面,富裕热量还可外供附近市政采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 低温余热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5号高炉的长寿技术措施
3
作者 杨佳龙 李怀远 李国清 《炼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从设计、生产操作、炉体及冷却壁设备的维护、软水密闭循环系统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武钢5号高炉长寿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炉 软水密闭循环 冷却壁 布料 高炉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4号高炉纯水冷却系统运行实践
4
作者 伍积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2,共3页
攀钢4号高炉1989年9月25日投产,炉腹至炉身部位采用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运行8年多来冷却设备共损坏338块,占其总数的40.82%。冷却设备损坏时间集中在投产后的第7~8年,两年损坏量占损坏总量的84.91%,这主要与设计和操作经验不足有... 攀钢4号高炉1989年9月25日投产,炉腹至炉身部位采用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运行8年多来冷却设备共损坏338块,占其总数的40.82%。冷却设备损坏时间集中在投产后的第7~8年,两年损坏量占损坏总量的84.91%,这主要与设计和操作经验不足有关。作者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纯水 密闭循环冷却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软水系统设计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杰 胡显波 邹忠平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对高炉软水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软水密闭循环系统中,二级加压水取经过脱气罐脱气的水,更有利于降低风口中、小套等二级用户带气生产的潜在风险;水系统脱气罐和膨胀罐应合并使用;充氮隔绝空气目的是脱氧及提高水系统压力;不宜将分... 对高炉软水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软水密闭循环系统中,二级加压水取经过脱气罐脱气的水,更有利于降低风口中、小套等二级用户带气生产的潜在风险;水系统脱气罐和膨胀罐应合并使用;充氮隔绝空气目的是脱氧及提高水系统压力;不宜将分段控水调节水量作为适应炉况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软水密闭循环系统 脱气罐 膨胀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1260m^3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及操作实践
6
作者 张有德 赵丽霞 《炼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邯钢1260m^3高炉炉体冷却部分采用了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系统采用双路供水,可改为自然循环汽化冷却,遇长时间作风时停用电动水泵,仅用一台柴油机水泵供水。冷却壁检漏采用人工检漏。
关键词 软水 密闭循环 冷却系统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新3号高炉设计
7
作者 张福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9,61,共4页
首钢新3号高炉(Vu2536m^3,Hu/D=1.985)属超矮胖型高炉,适应超高冶炼强度操作。设计采用皮带上料、新型无料钟炉顶、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环形出铁场、大型顶燃热风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投产近... 首钢新3号高炉(Vu2536m^3,Hu/D=1.985)属超矮胖型高炉,适应超高冶炼强度操作。设计采用皮带上料、新型无料钟炉顶、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环形出铁场、大型顶燃热风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投产近一年来,生产状况良好,月平均利用系数达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无钟炉顶 软水冷却 顶燃热风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